趙天君諱朗字公明,終南山人,原本是皓廷霄度天慧覺昏梵氣化生。自秦時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行圓滿後,被玉帝封為神霄副帥。
趙天君部下有八員猛將、六蠢大神、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二十八將、天合地合二將、水火二營將等,他一身兼任數職,既是司土下冢中之事、掌五方之氣的五方諸神(勾取人命的冥神)之一,也是「虛毒嘯禍,暴殺萬民,枉天無數」的瘟神,反過來他又可以「除瘟翦症,保病禳災」,同時他又是中國民間公認的迎祥納福的財神爺。晉幹寶《搜神記》載:散騎侍郎王佑臨終前正與母辭決,忽聽有人來訪,自稱為上天所派三將軍之一的趙公明將軍部下,抵人間徵兵。王佑知是冥使相召,乞求說「老母年高,兄弟無有,一旦死亡,前無供養」,欷歔不能自勝。鬼官為其孝心所動,抵趙公明處求情,為王佑治癒了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現於空中,身披五色袍,手中各持器物。隋文帝問太史張居仁此為何神,答曰: 「五方力土,在天為五鬼,在地為五瘟。五瘟為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此五神出現,天下將發生瘟疫。」是年果然瘟疫流行,死人甚多。又載:張天師在龍虎山上煉九天神丹以濟民,有魔鬼欲毀丹以降災於人間。龍神奏請玉帝,請求派位威猛神吏為天師守護仙爐。
一天,天師的仙爐前來了一位鐵面虯髯、身著皂幞、手執鐵鞭、跨著黑虎的神人,自稱: 「趙公明,願意永遠為天師守護丹爐!」張天師遂命其神鎮守玄壇。張天師升天做了「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後,趙天君便永鎮龍虎名山,被玉帝封為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五方巡察使、九州社令都大提點、值殿大將軍、主領雷庭副元帥、北極侍御史、三界大都督、應元昭烈侯、掌士定命設帳使、二十八宿都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帥等。凡人問趨善、謝功、謝過酬神之事,都歸趙天君所掌管,誰有冤枉不平之事,他可為之主持公道;誰想作買賣求財,他能幫忙贏利調和。不管是什麼事,他總是有求必應,因而深受民間百姓的信仰崇拜。
清褚人獲《堅瓠廣集》載:嘉靖末,有一姿色秀麗的陳姓寡婦在宜興開一染坊,一木材商人心存不軌,便以染布為藉口,屢次到陳氏染坊去,百般引誘,卻無奈陳氏乘操貞潔,凜然不可犯。這商人便出一毒計,乘夜將自己的幾件東西扔進陳氏家裡。次日告到官府,誣陷陳氏偷了自己的東西,又賄賂衙門吏役,逼令陳氏承認。
商人以為這樣就會令陳氏就範,聽憑自己的擺布。不料陳氏更加憤怒,但一弱女子又無能為力,只好求助於神靈。她向趙玄壇祈禱說: 「我家敬事尊神最久,今無辜受人陷害,望神佑我,洗清冤屈。」當天夜裡,陳氏夢見神對她說: "「吾神已命黑虎下凡助汝!」商人風聞除氏求神之事,毫不在意。過幾天,商人帶著六、七個人前往山區購木,叢林中突然跳出一隻黑虎,越過數人,將這商人呵走。這黑虎, 自然就是趙公明的坐騎了。另有一好賭之人杜某,祖上數代均虔心信奉財神爺,白手起家,掙得數十畝田地,約值百金,傳到杜某這一代,便將祖產輸個精光,後悔莫及,便日夜焚香求財神爺保佑他將輸掉的財產贏回,然後洗心革面,洗手不賭。
一天,他突然夢見財神谷對他說: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吾神從不慫恿人走歪門邪道致富。念汝祖世代供奉吾神,吾神不忍見汝傾家蕩產而使汝祖九泉之下不瞑目。吾今遣黑虎前往助汝,望汝言而有信,今後洗心革面走正道,行善事,勤儉持家。」說至此,財神拍拍脖下的黑虎說: 「去罷!"黑虎一躍而起,直向杜某撲來,杜某一驚而醒,夢境歷歷在目。只聞得院子裡蟋蟀唧唧,鳴聲宏亮,他突然靈機一動,急往院子裡跑去,果然在牆凹處抓到一隻黑色蟋蟀。當時市井上流行鬥蟋蟀,賭注少則數文,多則數百金。杜某將黑蟋蟀取名為黑虎,持之與人相鬥,黑虎雖然個小,卻無戰不勝,幫杜某把以前輸掉的家當漸漸地贏了回來,還略有盈餘。杜某財迷心竅,忘了自己以前所發的暫言,仍繼續招搖過市到處邀人鬥蟋蟀,卻無人敢於應戰。樹大招風,揚州某富豪聽說「黑虎」之名,攜一頭「金頂」蟋蜂遠道而來要與「黑虎」一決高下,杜某志在必得,竟將數百金的家產全部當賭注押上。金頂體大力壯,黑虎敏捷善戰,雙方勢均力敵,相持不下,杜某十分緊張,簡直將心都揪到噪口上來。突然酣戰中的金頂,一把抓住黑虎, 「咔碴」一聲把黑虎的頭咬了下來,杜某心裡一急,一口氣上不來競撲地身亡。黑虎被金頂咬斷頭時,胸腔裡猛地噴出一股含毒的黑汁,金頂也被黑虎毒死了。眾人見賭博賭出人命來,擔心惹官司上身,都急了,抓住杜某,一陣搖晃,把堵在杜某喉嚨口的一口痰給吐了出來,杜某便悠悠醒來。眾人再看兩隻蟋蟀,黑虎雖然頭先斷,卻虎死威猶在,僵立不倒。金頂雖死於後,卻菱地不起,眾人只好評判雙方勝負不分。富豪視百金如滄海一粟,本不放在心上,見杜某死而復生,自己免去一場人命官司,已覺大幸,對眾人的評判也無異議,雙方皆大歡喜。經此巨變後,杜某方醒悟過來,從此洗心革面,規規矩矩地做人,再也不敢涉足賭場。
趙天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
神霄玉府,梵氣瑤宮。收金丹而避秦,持玉篆而寵命。身騎黑虎,手執銀鞭。驅雷掣電,斬鬼除妖。位列西壇,體用水金開道法。職司北極,鎮降龍虎顯神通。部領百員宿將,三界策役。權司五雷六府,九州提點。德容懺悔,賞罰分均。大悲大願,大聖大威。上清金輪院,正一玄壇趙天君。
寶誥之二志心皈命禮
靈通丕演,聖德昭彰。凝形於大梵之初,顯化乎無窮之世。持鞭提索,馭虎降魔。飛行三界鬼神驚,呼吸一聲天地振。威光景朗,無願而弗從。玄鑑靈明,有求而皆應。救生靈疾苦,保家國安寧。讚揚道法以無窮,壇鎮玄風於水劫。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扶天廣聖如意衝和大神君。
玄壇啟請咒
仰啟玉府玄壇將,金輪元帥趙天君。
頭帶通天金冠帽,身披金甲皂羅袍。
左手鐵鞭打邪鬼,右手金印鎮妖魔。
黑虎坐騎如霹靂,天君到處盡驅除。
百萬軍中指揮使,二十八宿列分平。
除災解厄入吾口,和合利市在人心。
弟子度心虔懇請,懇請正一玄壇趙元帥
駕降臨。
(聖誕日 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