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我愛你,關乎愛情,無關性別

2020-09-05 小閒茶話會

「那個吻和你的襯衫,是我從你那裡得到的一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這部由盧卡·瓜達尼諾執導的電影於2017年上映後,一時間成為了熱映的話題。

電影描繪了在某個夏日的義大利小鎮上,17歲的少年Elio和24歲的年輕學者Oliver 兩人之間的浪漫故事。這部電影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原創歌曲的提名,並榮膺最佳改編劇本獎。

而它,也成為了近幾年我個人觀看次數最多的電影。

義大利的浪漫氣息總是讓人聯想到愛情和藝術,電影在為觀眾展現清新恬靜的歐式田園生活的同時,也在一點點傳達出獨有的人文風情,讓人沉浸在那個夏天發生的唯美愛情之中。

義大利小鎮的濃厚歷史藝術色彩,為故事的發展奠定了清新文藝的基調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故事發生在義大利一座叫做克雷馬的小鎮上,克雷馬總面積只有35平方公裡,這個面積不大人數不多的小鎮,在導演的眼中更像是典型的義大利,而非好萊塢電影中的大眾認知的義大利。

這裡有復古房屋、教堂、拱門、大片的綠樹、池塘,處處充斥著浪漫和夏日的氣息。慵懶又不失浪漫,便是對克雷馬最好的定義。

克雷馬的地標建築就是Santa Maria della Croce教堂,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最傑出的建築家布拉曼特的著名作品。

回望義大利的悠久歷史,這裡曾經誕生了無數的藝術家、學者以及各種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思想學說,其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在14世紀的時候,義大利更是成為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這場新文化運動讓義大利的人民從神權統治的禁錮中解放出來,開始重視人類本身, 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倡導個性解放。

即使幾百年過去了,現在的義大利依舊能看到當年的影子,尤其是文學藝術的巨大成就,讓這裡更是流露著充滿人情味的浪漫。


在選景時,導演特地租了這座建於15世紀中期的阿爾貝戈尼別墅,並讓布景師將其還原成80年代的模樣,書房是Elio的學者父親工作的地方,充滿了知識分子的氣息;上下樓臺階掛著一幅大型油畫,滿滿的復古感;而廚房都是能體現布景的用心,清新的田園風格仿佛將人拉回到上個世紀。

從暗戀到告白,愛情無關國界與性別,僅僅是兩個人的感情成長

著名作家塞林格曾說:「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的手」,我認為這也是這部電影在表達感情的動人之處。

Elio出生於義大利的知識分子之家,家庭濃厚的文藝氛圍再加上這座被樹木池塘包圍的別墅,讓Elio有著自由浪漫的性格,電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每天的日常就是讀書,彈吉他,彈鋼琴,譜曲,出門玩樂,這樣自由的生活正是每個人內心所嚮往的。


他的生活中沒有成人社會的負擔,這也可以將觀眾更好地代入他的內心世界中,跟隨著他的心理變化而體驗情感的跌宕起伏。

Elio並沒有想到,在他遇見Oliver後,這短短的六周,竟然改變了他的情感之路,讓他的心中多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Oliver就職於美國一所大學,這次趁著暑期來Elio家拜訪他的學者父親並完成他的論文。他看上去似乎和之前來Elio家的那些年輕學者們沒什麼不同,可Elio在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他那個時候也許並不清楚,自己對Oliver是一見鍾情。

Oliver高大英俊,學識淵博,並且風趣,他沒來幾天便和當地人的關係十分友好,他似乎是完美的,贏得了每個人的愛,可Elio卻覺得,Oliver總是愛說&34;(再說吧),這一口頭禪給他貼上了一個「冷漠」的標籤,他有自己的偏見和不滿,可在內心卻無法抑制住愛慕的火苗。

Elio的父親早早地看破一切,他說,Oliver不是冷漠,只是害羞。而當Elio明白這一點的時候,也離他們分開不遠了。

從一開始的暗戀,到互相試探,再到最後的表白,他們所經歷的,也正是每一個陷入過愛情的人都會經歷的。在這些橋段中,彈琴調情的戲份可謂是十分動人了。

這是間接表現他們曖昧的非常有趣的戲,Elio想給Oliver彈琴表達愛意,他彈的是巴赫的曲子,但他卻吊足了Oliver的胃口,用李斯特甚至其他音樂家的風格改編了曲子,偏偏不用巴赫的原版風格,Oliver質問Elio為什麼不能用巴赫自己寫的方式演奏,轉身要離開時,Elio的小把戲得逞了,在這時才彈了奏巴赫的原版。

也恰恰是這裡,Elio對他的情感由暗轉明,他在本子上寫著,以為Oliver是不喜歡自己。這一點,恰恰是感情中經常出現的心理,也正是從這裡開始,Elio逐漸審視自己的內心,正視心中對Oliver的愛慕之情。

之後,他們經歷了舞會上的嫉妒、兩個人暗暗的置氣、考古現場的和解、Elio的勇敢告白、Oliver搖擺不定的曖昧態度再到最後的靈肉結合,導演似乎給我們展現了一對戀人相愛過程中必然會發生的故事。

其實電影所拍攝的這段感情,已經很弱化性別了,導演更多地將焦點集中在Elio這個角色以及他的內心活動上,比起其他相似題材的作品,我們總能看到主人公在在面對感情的同時,還要面對社會的複雜和艱辛,而在這部電影中,有的是夏日純粹、活力、乾淨的活力,是這個小鎮上難得寧靜的環境,這也就提供了一個相對簡單的社會環境,弱化外在,加強內化,可以引導觀眾將全部的身心投入在主角感情的發展之中,這樣就更能體會到主角一點一滴的心理變化了。

他們可以雖然有著年齡差,但卻在溝通上有著相似的深度,他們談哲學、文學、音樂,在這些交流中兩個人靈魂的距離越來越近,以至於在後半部分,才會有這句深情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你是我,而我也是你,這種靈魂的契合也是愛情的最高理想。

當代社會的愛情,需要更加包容,更加簡單

根據電影裡的時代背景,以及Oliver的家庭環境,這就告訴我們結局一定是悲傷的不完滿的,即便如此,這個美好的夏日依舊永遠地存在兩個人以及每個觀眾的心中,它就是大家心中最美好的愛情模式。

愛情的定義,也許不會隨著時代的更替而改變,但其形式、準則卻換了各種各樣的方式,面對飛速發展的社會,我們越追求外在的物質生活,內心可能也就越需要慰藉,我們缺乏對自我內心的審視和觀察,但卻在追求愛情這件十分重要的事上過分關注外在。

錢,似乎成了這個時代衡量對方是否可以達成婚姻關係的重中之重,精神的契合似乎和物質比起來不值一提,但它卻實在是難中之難。

我們應該做的是,活在當下,感受自己的內心,尤其是在感情這件事上,沒有誰比自己更懂得愛的感受,疼痛也好,快樂也罷,這些全部都是珍貴的經歷和感受,值得我們銘記,就像電影中父親安慰悲傷的Elio如是說:「別讓這些痛苦消失,也別喪失你感受到的快樂。」

愛情本該純粹,本該簡單,本該是兩顆心的共鳴,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請以你的愛找尋我
    愛到什麼地步才會想要你擁有我的名字?「那個吻和你的襯衫,是我從你那裡得到的一切。」一段只有六周短暫歡愉的情感,卻讓人刻骨銘心,以跨越數十年的長度去懷念。它無關性別,年齡,取向。而關乎愛情與禁忌,克制與放縱,這是只屬於兩位主角奧利弗和埃利奧的一段美好而心碎的故事,也是人們為之迷戀與動容的原因。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比同性更為重要的是那刻骨銘心的人生
    文/夢裡詩書義大利裡維埃拉如畫般的風景,渲染出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清新唯美的基色,電影由此之中所醞釀的 愛情,更是如此的細膩動人,作為一部同性的電影作品,導演盧卡·瓜達尼諾並沒有去營造何般關於同性偏見的戲劇張力,而就是用一種至純至美的愛意,令人更深層次的觸及以了人生的本質。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浮生若夢,烏託邦式的理想愛情
    2017年的奧斯卡大熱影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改編自安德列·阿克曼廣受好評的同名小說。影片由曾以《我是愛》、《假日驚情》等作品驚豔影壇的盧卡·瓜達尼諾執導並擔任主要編劇,在採訪中,他曾表示,該片的靈感源於1983年的法國電影《關於我們的愛情》,也是他「愛與欲望」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浮生若夢,烏託邦式的理想愛情
    2017年的奧斯卡大熱影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改編自安德列·阿克曼廣受好評的同名小說。影片由曾以《我是愛》、《假日驚情》等作品驚豔影壇的盧卡·瓜達尼諾執導並擔任主要編劇,在採訪中,他曾表示,該片的靈感源於1983年的法國電影《關於我們的愛情》,也是他「愛與欲望」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原著:遭遇一場柏拉圖之愛
    Call Me by Your Name(《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2017年最美的故事
    但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證明了,美好清新一樣可以製造出動人心弦的強烈情感。《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把個體覺醒、愛情、代際間的交流和傳承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傳達了出來。給觀眾帶來愛與美的感受,這是電影最原始最直接的魅力所在。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以我名字冠你姓氏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以我名字冠你姓氏簡介:這個世界再無秘密,愛上你,就是我唯一的秘密,而我只願與你分享。怎麼樣的渴望,能如此灼燒靈魂;怎麼樣的思念,能刺痛每一根神經末稍,想要靠近,不敢靠近;想要推開,不舍推開;當猛烈的火焰包裹住兩人,這世上,只剩彼此搏搏狂跳的心。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9.1分][2017][DVD][義大利語中字][義大利劇情愛情同性][百度雲/磁力鏈]
    ◎譯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片名: Call Me by Your Name◎導演: 盧卡·瓜達尼諾◎編劇: 詹姆斯·伊沃裡 / 安德列·艾席蒙◎主演: 蒂莫西·柴勒梅德 / 艾米·漢莫 /巴西 / 美國◎語言: 義大利語 / 法語 / 德語 /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1-22(聖丹斯電影節) / 2017-09-07(多倫多電影節) / 2017-11-24(美國)◎片長: 132分鐘◎又名: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港/臺) / 以你的名義呼喚我 / CMBYN◎IMDb連結:http://www.imdb.com/title/tt5726616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你我相愛的時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模樣
    在2018年第90屆奧斯卡獎上,一部《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橫空出世,引起廣泛熱議。為什麼這部電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今天,就讓小A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部至今仍讓眾多影迷們念念不忘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海吉拉》——我愛你,無關性別
    直到一場意外讓宛婷發現原來她具有雙重性徵,而此刻她必須選擇作為其中一個性別活下去。 宛婷突如期然的不告而別讓棠生和希真措手不及,多年後,希真跟棠生身邊出現了一位長相清純的男孩--劉廷。我愛你,與性別無關。
  • #火星影評#燃燒女子的肖像,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第二性-下篇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種說法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再次印證了女性視角是被忽視和弱化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豆瓣評價人數為419,421,幾乎是《燃燒女子的肖像》《阿黛爾的生活》《卡羅爾》評價人數的總和。而在豆瓣Top250的榜單裡,男同性戀題材影片就有《霸王別姬》《春光乍洩》《斷背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沒有一部女同性戀題材電影。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和我說「我愛你」
    @《巴黎小情歌》 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 @《愛在日落黃昏時》 即使一個人,也比兩個人在一起卻感到孤獨好。 @《一天》 這麼多年,這麼多人經過我的生活,可是為什麼偏偏是你 看起來好像最應該是過客的你,在我心中佔據了這麼重的地位。
  • 從直女的角度來說說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就是2017年年末在小範圍群體火起來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豆瓣評分8.9分,之前一度還達到了9.1分,爛番茄新鮮度 97%,一度還是100%。IMDb 8.5,不少人將它列為年度十佳愛情片。小編看完表示,它拍得確實很美,不僅場景、配色、演員美,而且營造的愛情氛圍也很美,但是如果說其中的愛情很感人、很經典、很悽美,小編表示:呵呵!
  • 《藍宇》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也有另外一個暗示我們,藍宇跟陳悍東的愛情就像這藍色一樣,純淨但幽暗不美好,結局令人惋惜。相反,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開篇的暖色營造出一種幸福的氛圍,充滿陽光,充滿活力,夏天的炙熱,陽光普照著大地,綠色大幅度的充斥著我們的眼球,綠色,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表現,有準許行動之意,因為交通訊號中綠色代表可行,同時是一切充滿可能性的顏色,預示著,兩個主人公的愛情產生。
  • 【每日一薦】我若愛你,無關性別.——豆瓣8分以上同志電影
  • 《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我愛你,無關性別
    而我覺得,他們的愛情沒有先後之分。一向不喜歡椰子的德開始覺得,歐兒身上的椰子味道很香,而歐在晚上洗澡時用椰子味洗髮水洗了兩遍頭髮。愛情的萌生不可能一直是悄無聲息的,它只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發濃烈。漸漸,德和歐兒的相處也逐漸曖昧起來。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原著:情愛背後是生生不息的希臘哲學
    然而小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卻獨到地把情愛放置於豐富的希臘哲學文化當中。情慾的偏好、衝動與吸引,其背後充滿了思辨暗示,勾畫了人類性別和親密關係的過去和未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小說的主人公艾裡奧一家是生活在義大利的猶太人,父母都是人文學者。這年夏天,家裡要接待一位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教授奧利弗。
  • 跟著電影雲旅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感受義大利獨特夏日氣息
    以你之名,喚我之姓,我用我的名字呼喚著你,就像你是我自己,埃裡奧,埃裡奧,當我們最後一次相見,請你也如此看著我,呼喚我,以你的名字,奧利弗,親愛的奧利弗。——安德烈·艾席蒙《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西瓜、空調、樹蔭、冰汽水,窗外郎朗蟬鳴,綠影光斑晃悠,夏日情節如期而至。。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還未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便恍然入夏。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第二部劇情簡介
    消息剛發布就有許多網友提前慶祝了,目前有2w+豆瓣網友在等續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美國博士生Oliver與義大利小鎮少年Elio的夏日初戀故事。突如其來的愛彷佛林中奔出的獸,攫住17歲少年Elio的身與心。他愛上的人大他7歲,是一位來義大利遊歷的美國大學生。兩人對彼此的著迷、猶疑、試探,讓情慾在流動中迸發,成就了一段僅僅 為時六周的初戀。它給男孩留下一生的印記,因為他們在悶熱仲夏夜裡發現的,是此生再也無法尋找到的東西:完整的、徹底的親密。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存在於同性之間的美好戀情
    他們愛上的那個人只是恰巧和他是同一種性別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我聽到過不少同性之間戀愛,最終被現實所擊敗而分開的故事。而兩個人在一起擁有完美結局的同性戀人只有一對。兩個相愛的人被迫分開,那種痛苦是不言而喻。今天為什麼會提到這個話題呢?大概是因為看了《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部高於90%同性題材電影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