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曾經對司馬相如說:你敢變心,我就敢收回我的錢!

2021-02-07 湯小小


有一段愛情流傳千年,老少皆知,那就是《鳳求凰》。人們感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愛得深沉,然而我每次讀到這個故事,總覺得哪裡不對勁。總之,就是心裡不舒服,為卓文君感到不值,對司馬相如感到失望,怎麼都喜歡不起來。


這兩個人的相遇,一直被傳為佳話。


卓文君住在臨邛,父親卓王孫是當地有名的富豪,據說家裡的傭人就有八百,想想這八百人要住多少房子,就知道卓文君家多有錢了。


司馬相如住在成都,二十多歲依然一窮二白,窮得叮噹響。


本來這兩個人八桿子打不著,但是有一年司馬相如受朋友臨邛縣令邀請到臨邛小住。卓王孫宴請縣令,對於縣令的朋友司馬相如當然也沒有怠慢。


有意思的是,司馬相如故意稱病不去,朋友沒辦法,只得親自去請。讓一個縣令親自去請,這一下,司馬相如可謂出盡了風頭。


他這一招確實比較高,不費吹灰之力就受到了重視,卓文君就是這時候注意到他的,專門躲在屏風後偷看,想知道這個讓縣令親自去請的才子到底有多出眾。


司馬相如知道卓文君在偷看,於是受邀撫琴時,就彈了一首代表男歡女愛的《鳳求凰》。



司馬相如明明之前從來沒有見過卓文君,而且他不是本地人,應該對這個名字也不熟悉。可是他怎麼就知道卓文君躲在屏風後偷看,並且屁顛顛地要為對方彈一首《鳳求凰》呢?


大家一直認為他們是一見鍾情,可我覺得,卓文君對司馬相如可能是一見鍾情。可司馬相如對卓文君,分明是蓄謀已久。


畢竟,卓文君躲在屏風後能看到司馬相如,但司馬相如看不清楚卓文君啊,連真面目都看不清,鐘的哪門子情?


卓文君有過一次婚姻,丈夫死後她就住在娘家,而且還有才名。一個有才氣又漂亮的小寡婦,必定是很多人議論的對象。


那時的司馬相如窮得要命,想娶一個富家千金不容易,想娶一個有錢又有才還有貌的就更不容易。而卓文君有過一次婚姻,在有些人眼裡,就是折價的。


所以,司馬相如大概早就動了這個心思。才會在卓王孫請吃飯時,故意稱病不去,讓朋友親自去請,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又在連卓文君面都沒見過的情況下,彈了一曲《鳳求凰》表明心跡。


對於當時的卓文君來說,可以挑選的結婚對象確實也不多,而且寡居幾年,又天生浪漫,應該很缺愛,她周圍也沒有讓自己可以傾慕的人。司馬相如雖然窮,但確實有才氣,而且一表人才,沒有婚配。這樣一個人第一次來家裡就表達傾慕之情,女人的虛榮心是很容易得到滿足的。


彈了一曲還不夠,宴會結束後,司馬相如又通過卓文君的婢女傳達了自己的心意。具體是什麼心意,書上沒有說,但可以大致猜出來。應該是先表達傾慕之情,然後裝可憐,說自己窮,連彩禮都拿不出來,根本配不上她,只能有緣無份來生續情緣了。


因為卓文君收到他的心意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連夜收拾東西,私奔到了司馬相如那裡。


什麼情況下,男人向女人求愛,女人不是開心地等他上門提親,而是決定私奔呢?肯定是知道他娶不起,知道父母必定反對嘛。


所以我推斷,司馬相如在轉達心意時,很雞賊地透露了自己窮,娶不起的信息。如果卓文君嫌他窮就此作罷,那也就罷了,萬一這女人孤注一擲非他不嫁,那就賺大了。


卓文君從小沒吃過錢的苦,所以把錢看得很淡。既然你娶不起,那我跟你私奔就是了。


世人稱頌卓文君勇敢,敢於衝破世俗,然而在今天看來,卻多少有些莽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一個見了一面的男人,連上門提親都不願意,她居然就深夜跟人私奔了?


我覺得這個跟古代那些文學作品也有關係。古代男人特別喜歡誇獎私奔,比如紅拂夜奔,比如《西廂記》裡的崔鶯鶯,都是對一個窮男人死心塌地,不顧一切地奔赴而去。


這也好理解,男人總希望自己哪怕一窮二白,最美最有才的女人還是願意不要一切跟隨。男人做起夢來,一點都不比女人遜色。


在這樣的氛圍薰陶下,讀過書的卓文君應該把私奔看作一件很高尚的事,畢竟,男人們已經把它渲染得又酷又勇敢。


卓文君私奔到司馬相如那裡以後,按照正常的邏輯,如果愛一個人,就不應該讓人家名不正言不順,更不應該打斷人家的親情。可是司馬相如不管這些,他帶著卓文君連忙趕回了他的老家成都。


說句不好聽的,這就是拐騙。知道人家父母不會答應,所以趕緊跑回成都,遠離卓家人,然後把生米煮成熟飯。


這種行為,可以說極度自私。他考慮的從來都是白到手的白富美老婆能不能留住,從來沒有考慮過,要不要給老婆一點體面,要不要讓老婆再鄭重考慮一下。大概知道,鄭重考慮的話就沒他什麼事兒了吧。



 

卓王孫知道這件事當然氣啊,司馬相如太混蛋,女兒太不爭氣,那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切斷經濟供給。你要嫁給窮小子可以,別指望老爸拿錢養你們。


司馬相如在外面人五人六的,可是家徒四壁,連飯都吃不上。最初的激情過後,卓文君坐不住了,人總不能活活餓死,乾脆我們回臨邛吧。


兩個人回到臨邛,賣了車馬,買下一家酒店。卓文君每日站在櫃檯前賣酒,司馬相如和僱工們一起洗酒器。


挺自力更生的,這一段也一直被傳誦。


但為什麼不在成都自力更生,偏偏跑到臨邛自力更生呢?


看看當時人們的議論就知道了。卓王孫那麼有錢,卻讓女婿女兒賣酒討生活,實在是為富不仁啊,實在是沒有一點父愛啊。


你看,輿論壓力都跑到卓王孫那裡去了,害得老人家都不好意思出門。可人家做錯什麼了呀?女兒被人拐走,還得承受非議。


卓文君並不是糊塗人,她不知道這些嗎?肯定知道,只不過,她把愛情放在了家人之上,或者說,窮怕了,希望父母資助。


不管當壚賣酒的主意是誰出的,總之兩個人意見一致。從這一點來看,他們兩個都有一點自私。


果然,卓王孫最後妥協了,給了女兒一百家奴,一百萬錢,還給她準備了出嫁用的衣服被褥和各種財物。



卓王孫妥協,一是面子,二是對女兒的愛。他終究是捨不得女兒吃苦。一個女人一生中遇到的男人,除了父親,真沒有幾個人是捨不得你吃苦的。


拿到錢以後,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也不待在臨邛了,立即回到成都買房置地,從此過上富裕生活。


你看,賣酒的時候跑到臨邛,有錢了跑回成都,所以,他們當壚賣酒的舉動不是逼迫卓王孫就範是什麼?那一出就是演給卓王孫看的。


我都替卓王孫感到不值,這都攤上的是什么女兒女婿呀。


也因此,我對卓文君並沒有太多的好感。私奔是她自己的決定,可她承擔不起貧窮的後果,到頭來,又跑回來逼父親拿錢養她和老公。


如果她私奔以後,自己承擔一切後果,哪怕窮,我對她也會多幾分敬佩。只是,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所以呀,如果有些事情你不能承擔後果,就不要去做,否則只會連累最愛你的人。


 

歷盡千辛萬苦,鬥智鬥勇,終於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解決了溫飽問題,司馬相如又可以吟詩作賦,開始往仕途上發展了。


不能否認的是,司馬相如確實有一定的才華,一篇《子虛賦》便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被加官進爵,從此風光無限。


這個時候,他不需要再依靠老婆了,也離開卓文君到京城大展鴻圖。


後面的劇情實在太老套太狗血了,不過是男人有錢有勢以後,愛上了別的女人,想要納妾。而且還不明說,偏要寫首詩讓人猜。


打得如意算盤估計就是:這事兒你主動提吧,這樣才顯得你寬容大度。


可惜,卓文君並不是一個寬容大度的人,前面我就分析過,她也是一個有點自私的人,所以她寫詩給司馬相如,說: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然後又說了一大堆自己的思念與心寒。


她的這些詩都很出名,詩名分別是《白頭吟》《怨郎詩》《訣別書》。僅從這些詩名裡就可以看出來,她是有怨的。


是啊,她當初私奔嫁給一無所有的司馬相如,並且夫妻合夥坑了娘家的錢。如今有錢了,他卻愛上別的女人,怎麼能不怨呢?她本來是想要跟他白頭到老的呀。


正是這幾首詩,挽回了司馬相如的心,讓他放棄了納妾的念頭。



人們一直說,這幾首詩寫得太情真意切,讓司馬相如回憶起了往事,所以回心轉意。男人要是那麼容易回心轉意,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愛情悲劇了。

司馬相如能回心轉意,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大家普遍認為的,卓文君有才情,這幾首詩讓司馬相如自嘆不如,並且也覺得羞愧。畢竟,老婆比自己有才華,還是值得珍惜一下下的。


第二個原因則藏在卓文君的詩裡。就是那句「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這句詩,是我佩服卓文君的地方,別說古代女子了,就是現代女人,面對老公移情別戀,有幾個人敢硬氣地說」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你是不是真打算離婚不要緊,關鍵是,你有沒有敢於離開任何人的姿態?卓文君有,而且很關鍵的一點,家裡的錢財都是卓文君的,如果卓文君真離開,司馬相如生活質量會大打折扣,畢竟要損失好大一筆錢啊,就算再娶,也不一定有人會帶給他這麼多錢。


而且,輿論對他也不利。畢竟,當初他們賣酒時那麼高調,所有人都知道卓文君跟他共過苦,若因為納妾逼得老婆離婚,他得被唾沫淹死。他走仕途,還是要注重名聲的。


所以,一看卓文君這麼硬氣,容不下他納妾,權衡一下,當然留住婚姻比較重要。


哪有什麼回心轉意,不過是權衡利弊,不過是因為卓文君自帶身家,而且抓住了他的軟肋。如果卓文君一窮二白你看看,再好的文採也不一定能挽回司馬相如。


到最後,拯救卓文君的,還是父親給她的錢財。


卓文君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再加上她本身也足夠勇敢,所以這一招成功降服了司馬相如,據說,以後司馬相如一直很老實,兩個人真的白頭到老了。


司馬相如肯老實,大概也是知道卓文君並不好惹。她能夠給他財富,也隨時能夠拿回去。她才不是那種裝大度離了男人不能活的軟弱女人。


也正因為這一點,讓我覺得卓文君是很與眾不同的。她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看中的男人馬上就要,沒錢就逼父親拿錢,男人敢變心就敢收回自己的愛和錢。


私奔的女人都沒有好結局,而卓文君能有一個相對好的結局,應該跟她的性格有很大關係。


如果你有卓文君這樣的手段和狠心,嫁給什麼樣的男人都不怕,如果沒有,還是好好挑吧,別搞什麼一見鍾情就私奔。


圖為焦恩俊/樸詩妍版《鳳求凰》,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司馬相如娶卓文君,原來是個天大的陰謀!
    司馬相如有一個好友,在臨邛縣當縣令,叫王吉。王吉看司馬相如混到如此地步,心中很是不忍,他讓司馬相如來到臨邛。王吉對司馬相如說,你這樣下去不行,別說當官了,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卓文君對司馬相如很有好感,倆人私下約會。司馬相如是個窮光蛋,他沒錢娶卓文君,便要求卓文君與他私奔。都說富二代任性,史上最任性的富二代,恐怕就是卓文君了。一件讓卓王孫難以接受,無法容忍的事情發生了,自己的女兒跟男人跑了。卓王孫放下狠話,與女兒一刀兩斷,從此不再往來。
  • 卓文君是否被司馬相如拋棄?卓文君最後結局怎樣?
    張生和崔鶯鶯因為門當戶對的思想被棒打鴛鴦,霍小玉和李益因為旁人的橫加幹涉差點不復相見,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因為卓王孫的插入走得十分坎坷。 卓文君曾經嫁過人,沒幾年就成了寡婦。但她本身姿色出眾,精通音律,即使已嫁作人婦,也是很能吸引人眼球。一日,司馬相如在街上閒逛,看到碼頭邊有人在爭吵。卓文君正在阻止鹽工被賣的命運,司馬相如見此,將鹽工留在自己身邊當差。
  •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瞄準的就是這樣一個有錢家族:「我需要錢,有大志的男人都需要錢。漢高祖劉邦,當年熬到四十多,才娶老婆,為什麼?他需要錢交朋友,貧窮家庭的女人,娶來幹什麼?」 臨邛縣令王吉說:「長卿,你說得對,以你的才華,不應當久居在西部偏僻省份,要去京城遊宦,沒錢不行。文人和遊俠一樣,都需要人吹捧,要得到吹捧,就得有錢。」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感情危機:大家都是俗人,終究逃不過錢和性
    當卓王孫聽說自己的女兒和司馬相如私奔,氣憤的卓王孫立刻停掉了所有對卓文君的資助。當了十七年的千金大小姐,現在卻要整日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樣的日子對於首富之女來說,是過不下去的。當卓王孫停掉了資助以後,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日子更加捉襟見肘。當卓文君有錢時:我跟你在一起不是為了錢,我只是想你多陪陪我,哪怕你一事無成。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這卓文君是富豪卓王孫的女兒,因丈夫剛死,才回到娘家守寡,她聽到司馬相如的琴聲,如痴如醉,又見他的相貌堂堂,有了好感。此後,他們兩人經常來往,便產生了愛慕之情。一天夜裡,卓文君沒有告訴父親,就私自去找司馬相如。他們一起回到成都,結了婚。這就是有名的「文君夜奔」的故事。
  • 四川四大才女(2)|卓文君:敢愛敢恨的才女
    卓文君卻以十分冷靜理智的態度,安然接受現實,她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愛的是司馬相如這個人,愛他腹有才華,胸有千壑,愛他才子風流,脫俗絕塵,既然她愛的是人,嫁的是自己心中夢想,又有什麼好後悔和抱怨?文君從未憤怒司馬相如的欺瞞和美化——他就算在邛崍原原本本告訴自己,說他貧寒得幾無容身之所立錐之地,不名一文,她依舊會愛他,追隨他海角天涯。
  • 卓文君:渴望愛情,也要保持清醒
    那段時間,應該是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最幸福的時光,兩個人在閒暇之時琴瑟和鳴,對酒當歌,心意相通。 雖然卓文君不畏懼辛苦,但是他的父親卻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實在不願再看到女兒受苦,於是上門求和。可憐天下父母心,卓文君看到老父親登門,也是泣不成聲。父親給了錢又幫女兒顧來了僕人來伺候他們。卓文君知道,她想要的幸福已經都達成了,但是卻不知道她婚姻的裂痕已經慢慢生長。
  •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情與怨
    卓王孫雖然富甲一方,但並不是為富不仁,更不是庸俗的人,並不沉湎於酒色,反而豢養了很多有才華的門生,當時的司馬相如還沒有認識卓文君,還沒有寫出名噪京城的《上林賦》和《兩京賦》,那時的他還只是一個窮書生。司馬相如的一個朋友是卓王孫的門生,因此將司馬相如引薦給了卓王孫。
  • 卓文君《白頭吟》:破鏡難重圓,覆水總難收,私奔終究換不來深情
    看似一封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信,卻透露出男子的變心。在這封信中任何數字都有,卻唯獨無「億」,無億無億,即為「無意」。當時在民間,司馬相如和一位茂陵女子相愛,才子配佳人,成為了一段佳話。只是這段佳話,在卓文君看來,是何等的可笑,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怎樣的?
    司馬相如欣然應允,他緩緩撥弄琴弦,彈奏起那曲中國千古名曲《鳳求凰》。一曲未罷,眾人如痴如醉,隔著門帘後,還有一位千金小姐,被他的琴聲撥弄春心蕩漾。這位小姐就是卓王孫的愛女卓文君,此時,她正寡居在娘家。卓文君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擅長辭賦,是個大才女。在滿眼望去,都是庸俗之徒的臨邛,司馬相如的出現,讓卓文君不禁怦然心動,進而芳心暗許。
  • 卓文君卓爾不群
    漢武帝讀到司馬相如的《子虛賦》,興奮不已,立即把他召來,給了他個官做。        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擺擺,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真故事
    所以,司馬相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用琴音挑動卓文君的芳心。司馬相如故弄玄虛、排兵布陣多時,要謀的就是卓王孫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寡居在家的卓文君早就聽聞了司馬相如大名,只是無緣相會。等到司馬相如到宴席間飲酒、彈琴,文君從門縫裡看見司馬相如風流倜儻,內心十二萬分仰慕,生恐自己配不上他。
  • 白頭吟—卓文君
    」      彼時的卓文君乃富可敵國的卓王孫之掌上明珠。雖喪夫歸家,卻仍美豔得不可方物,再加上那不遜於男子的才情,只教人不敢相近。而司馬相如是何許人也?一介寒門學子,家徒四壁,即使汗牛充棟,學富五車,也不過只是當地較為有名氣卻懷才不遇的窮酸文人罷了。才女便是才女,自視清高,又怎能看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種種門當戶對,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姻緣,自然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司馬相如&卓文君:婚姻中,一人心不難,難的是一心人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歷來被傳為千古佳話。他倆因琴結緣,之後賣酒為生,最精彩的,當屬卓文君那場漂亮的婚姻保衛戰…… 有一個叫王吉的好哥們,在臨邛當縣令,寫信跟他說:反正你賦閒在家,還不如到我這裡轉轉,散散心也好,說不定還能碰上什麼好機遇。司馬相如便去了。
  • 卓文君: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女人的決心
    於是,卓文君說:「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她為愛痴狂,夜奔司馬相如,卻也活得清醒,在得知郎君變心之後,一紙訣別書,要與之長決。曾經,白茶清歡無別事,她在等風也等你;後來,苦酒折柳今相離,無風無月也無你。
  • 差點被棄的卓文君:愛要奮不顧身,婚姻卻要智慧
    此後的卓文君看著司馬相如一路高歌猛進升官加爵,直到有一天,暴風雨突然襲來……這世上所有俗套的劇情就是「男人有錢就變壞」或者是司馬相如這樣的「男人有權就變心」。他似乎全然忘記了當初在一貧如洗的時候如何籌劃贏得了文君芳心,如何在聰慧的文君指點下得到了娘家資助不至於日子太窘迫。
  • 渣男司馬相如能夠「釣到」卓文君,有貌有才是前提!
    既有貌又有才家裡還有錢,這樣的女子堪稱完美,誰若是娶了她,至少一輩子吃穿不愁,光嫁妝都吃不完。娶她的那個男人卻無福消受,沒幾年就掛掉了,在歷史上連個名字都未能留下。據《史記·司馬相如傳》,卓文君出嫁那年是十六歲,沒幾年就成了寡婦,回到娘家居住。紅顏薄命,不知指的是不是她。
  •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傳奇(上)
    我相信,司馬相如看到卓文君的第一眼就已經下定決心要把這個妹子泡到手,而此時,正是自己最好的機會。於是,卓小妹聽到了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之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整日裡大門和二門都不出的卓小妹聽到如此火辣辣的表白,瞬間被司馬同學的才氣所徵服,於是,就在那個有星無月的夜晚,卓小妹和司馬相如為了愛情,奔跑了。
  • 卓文君《白頭吟》
    我們知道,其實不僅是這首詩,就是連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也是後人屢屢爭議的關注的焦點之一。與我亦師亦友的王利群老師,大家知道,他在「司馬相如琴挑文君」這件事上就一貫主張,傳統的竊財竊色說。我愛吾師,但我更愛真理,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上,我的觀點和王老師並不一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之間到底是陰謀還是愛情?
  • 卓文君的《白頭吟》告訴世人如何處理婚姻危機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一曲《白頭吟》,無限傷心事。古往今來,有多少痴情的女子,拼盡性命捧出一顆真心,最後卻被無情的男子狠狠踩在腳下。關於這首《白頭吟》的作者一直存疑,一種說法是這是一首來自民間的作品,另一種說法是西漢著名才女卓文君所作。據《西京雜記》記載,司馬相如得勢之後,準備娶茂陵的一個女子為妾,卓文君得知消息後寫下了這首《白頭吟》,使得司馬相如打消了娶妾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