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但是這個無大小有一定的限制條件,並不是沒有底線的真的無大小。
捧哏演員和逗哏演員之間,可以彼此說一些看似「沒深沒淺」的包袱,即使相差輩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為了演出效果。但是一般來講,演員拿其他演員作為包袱對象,是在平輩之間。
正因為這個原因,郭德綱才開玩笑的道,節目的成功我只佔20%的功勞,于謙、于謙媳婦、于謙父親,整個于氏家族佔了其中的80%。
不過在舞臺上,德雲社其他的晚輩演員,很少拿師父郭德綱和大爺于謙來調侃,因為畢竟是長輩。德雲社總教習高峰是個例外,因為平輩關係,所以經常拿郭德綱作為調侃的對象。
在高峰調侃郭德綱的所有包袱中,最經典的一個莫過於「現在是觀眾們上廁所,郭德綱喝水的時間」,這個包袱的構思非常巧妙,但是在觀眾們笑聲的背後,高峰也是有著滿滿的無奈。
郭德綱于謙,嶽雲鵬孫越是德雲社的金字招牌,他們演出的時候,觀眾們走動的很少,都沉浸在作品之中,但是當接下來高峰上場的時候,觀眾席開始出現了一定的喧譁。
正因為觀眾席有些混亂,高峰才會適時的拋出這個經典的包袱,無論是現掛還是早就設計好了的,這個包袱都非常的出彩。
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高峰是公認有實力的相聲演員,而且口碑絕佳,演出經驗相當豐富,但是這些年就是「打不過」那些相聲實力不怎麼樣的晚輩們呢?
郭德綱認為高峰是「不爭名不奪利」,心態非常的平穩,瞪著眼往藝術家的道路上奔;有些資深相聲觀眾認為,高峰的相聲過於傳統,有些老藝術家的演出風範,但是不討年輕觀眾們的歡迎。
有些喜歡高峰相聲的粉絲,認為總教習的相聲非常耐聽,他的相聲適合反覆聽,反覆品,越聽越有滋味,不像很多年輕相聲演員,相聲聽完一遍之後,很難有聽第二遍的衝動。
高峰的相聲實力有目共睹,但是問題的關鍵是捧哏演員欒雲平,在很多包袱的處理上,確實欠缺火候,這樣導致很多本來應該出彩的包袱,最終沒有響。
有些欒隊的粉絲先別急著罵,逗哏演員調侃捧哏演員,是包袱最容易響的地方。對比一下于謙給高峰捧哏的作品,同樣的包袱放到于謙身上,這效果簡直絕了。
當然了,對於市場為什麼不認可高峰的相聲,原因見仁見智,在我看來,搭檔接不好接不住包袱,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起碼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