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最近又小火了一把,因為《德雲鬥笑社》。
不是說他們之前不火,而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由於疫情的緣故,德雲社一直遲遲沒有開箱。除了演員微博,很少聽到他們的消息。
《德雲鬥笑社》團綜上線,算是很填補了一下粉絲的空虛心靈。不過這才沒幾期,德雲社那邊就正式開箱了。聽了幾次小劇場,發現還是聽現場,比看團綜帶勁兒多了。
不過團綜這玩意,也挺有意思。他展現出來的,那是演員臺下的一些狀態。說相聲的嘴皮子溜,經常能一個下意識反應,張口就是一個響亮的包袱。
要不說藝術來源於現實呢,德雲社的這幫爺們,有時候說話做事,渾身都透著段子的氣質。
新手在學相聲的時候,有一個階段叫「燻」。就是剛開始學的時候,先到小劇場裡呆著,認真聽別人在臺上說相聲。聽的多了,自己就能咂摸出來點那個味道。
資深的角兒,連燻帶說的。身上這個味道可太重了。自己幹的事,不用加工,直接就能成了段子了。
嶽雲鵬就幹過這麼一件事兒。
小嶽嶽紅了之後啊,還是很摳。掙著錢了,還是不捨得花。
有一回,小嶽嶽的手機壞了,盲打都不行了。他琢磨著這得送去修了。上正規的修理店他花錢多啊,小嶽嶽就找到個在北京賣手機的朋友,尋思著送他店裡給搗鼓搗鼓。
在德雲社借個電話聯繫上朋友,小嶽嶽打個車就去了。沒開自己車,路邊攔的出租。
到了朋友家,手機掏出來,遞給朋友就開始修。這朋友對修手機是懂點,但是沒那麼專業。費勁折騰了好幾個小時。等弄好了,能開機了,都已經是後半夜了。
朋友給弄這麼晚,自己先過意不去了。出門開車,自告奮勇,要給嶽雲鵬送到德雲社去。
這朋友是真好,包修包送。但是只好在了心眼,這車不太給勁。一開始還行,天黑,跑得有點慢,但還算是穩當。
可到了半路,出毛病了。毛病不大,就是開個十幾分鐘就趴窩。得靠路邊緩緩,歇個一袋煙的功夫才能繼續上路。
十幾分鐘一趴窩,這誰受得了啊。大半夜路邊也沒人,也沒地修去。沒法睡覺,就兩個人倒換著開,一個開著一個在邊上眯著。
等晃晃悠悠開到德雲社附近,這天都亮了。趕巧這天還有演出,嶽雲鵬趕緊去後臺換上大褂,直接就上了臺。
小嶽嶽修手機,成了德雲社的一個梗。從後臺笑話到現在了。
但是論相聲本能,段子手潛質,嶽雲鵬在德雲社算嫩的。資深段子手,那都是不顯山不漏水,平時蔫了吧唧的,關鍵時候語出驚人。
這份能耐,在德雲社排第一的,就是班主郭德綱。能和他在這平分秋色的,可能也就是總尿鞋高峰老師。于謙老師反應快,接話準,但是攻擊性差點意思。
高峰老師,基本功紮實,那是捧逗俱佳,更牛的是,給相聲都說到家裡去了。
有一回吃過晚飯,高峰陪媳婦兒在家看電視劇。看到一半,電視裡開始放廣告。這廣告不一般,賣的是大鑽戒。
高峰媳婦一眼就相中這個了,直接就給高峰,我喜歡這個。話裡的意思,你看著辦吧。
高峰立馬捧哏角色上身。一拍大腿,嘴裡很利索,說了句好!
媳婦兒一聽,這是答應了,要給買鑽戒了。開始琢磨明天多給炒兩個菜。
沒成想還沒樂完,高峰下半句來了。
好,不換臺,再演一段,這廣告還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