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一過,天氣越來越冷。趁著午後短暫的暖陽,劉繼陽裹緊上衣,朝著舜泰廣場10號樓走去。「天一餡餅」招牌雖然還在,但店裡已經搬空,幾個黑色的鋼結構柱子孤零零地立著,地上幾乎沒有雜物,只有牆上殘留的充值廣告,還能看出快餐店的蹤跡。劉繼陽推開門,將店裡的兩個紅色易拉寶搬出來。他站在門口,手機信息不斷地往外蹦。他一聲不吭,翻看著手機。
一個女孩來了。她徑直走到店門口,「以前這家店多火啊,中午排隊都到門外,怎麼說關就關了?」她感慨著。劉繼陽上前搭話。他告訴女孩,他是這家店的經理,店雖然關門了,但他不會跑路,加好友後,充值的餘額會逐一退還。他抱著拳頭,連連說著「感謝信任」。
12月20日凌晨,劉繼陽深思熟慮後,作出「閉店」的打算,兩天後,他連夜寫下的「絕不跑路」的閉店通知就掛在了店門外。他擔心顧客看不到,還以舜泰廣場為定位在抖音發了短視頻,沒想到,他自認為的「普通」舉動引發了千萬級的關注。網友們紛紛留言給他打氣,「這老闆,厚道」「憑你的善良,絕對能東山再起」「這才是應有的誠信和責任」……
「生意不做了,還要繼續做人。這麼做,就為了心裡踏實。」12月24日下午,在新時報記者的鏡頭前,劉繼陽獨家吐露心聲,「最近給我打電話的特別多,有的說就想跟我做個朋友,我特別感動。」他說,這兩天就把車賣了,用來還清充值費用。
「後會有期,江湖再見。」臨走時,劉繼陽衝新時報記者揮揮手,他終於笑了。
閉店後,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還錢12月24日上午10點,接到新時報記者的電話時,劉繼陽還在睡覺,「3天就睡了5個小時,心裡還是過不來這個坎兒。」他說,年初疫情的影響,的確給了他重重一拳。但如今回想,在快餐店的經營和管理上,他都有缺失的地方。
2016年,劉繼陽和姐姐合開了這家快餐店,因上班族聚集,第一年生意不錯。接下來幾年,順利進入了平穩期。劉繼陽是老闆,也是餐廳經理,他清楚地記得,2020年春節前,餐廳放假時,他還給每個員工包了紅包,錢雖然不多,但聊表心意。
接下來,受疫情影響,快餐店也進入了長達近兩個月的閉店,恢復營業後,姐姐因其他原因退出了,劉繼陽開始獨自挑大梁。「最開始肯定很難,但慢慢恢復得還不錯,尤其是七八兩個月,我都看到了希望。」他說,但接下來十一長假過後,生意再度慘澹了下來,「說不清楚原因,餐飲店多了競爭激烈也有,大家吃膩了我們的口味也可能,歸根到自己身上,管理和經營的思路上,或許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劉繼陽回憶著,前幾年,順風順水的「幸福」太多,讓他有些迷失,現在轉過頭看看,閉店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據了解,劉繼陽的這家店是 「天一餡餅」加盟店,目前「天一餡餅」在濟南的其他店處於正常運營狀態。
而壓垮劉繼陽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房租」。他坦言房東已經對自己十分照顧,「最開始是半年一交,後來是一個季度一交,最後一次交房租,我只交了一個月。」他清楚,房東也有難處,但自己實在是無力虧損下去了。20日凌晨,他在手機的記事本上寫下「閉店通知」,白天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員工。他決定,不再硬撐了。
但閉店後,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顧客們近15萬元的儲值餘額。
劉繼陽坦言,身邊曾有朋友「好心」地建議:連夜搬空,用A4紙列印一個告示,貼在店門不起眼的位置,大多儲值卡的餘額就幾百塊錢,很多人也就是認栽,也不會深究。但這些話,劉繼陽想也沒想,就否定了。「別人怎麼說是別人,我怎麼做在我自己。」他坦言自己曾深受店鋪跑路儲值卡投訴無門之苦,「做人講的難道不就是個誠信?真的一夜之間跑路了,我良心過不去。」他說。
閉店前一個月,會員儲值卡還剩近17萬元。那時,劉繼陽已經通知員工,不再接受顧客的儲值。如果顧客追問,就以「老闆另有打算」為由解釋。「其實,那時候員工和顧客,心裡也都差不多明白了。但我還想再堅持堅持。」
就這樣,儲值金額消耗了一個月,閉店前,總金額還有14萬多元,劉繼陽坦言,帳面上已經沒什麼錢了,怎麼還?他想到了賣車。
劉繼陽有輛開了4年多的奧迪,做二手車生意的朋友告訴他,車能賣十幾萬元,「至少能先填了這個窟窿。」他盤算著,除了會員儲值,他還欠了員工兩個月的工資,供貨商那裡也有欠款,但他依舊選擇把給顧客退款擺在首位,「說白了,顧客是我、員工和供貨商的衣食父母啊,必須先退。」
12月20日凌晨,劉繼陽在手機上編輯完閉店公告。
22日白天,工人陸陸續續將店裡的家具、設備搬走,劉繼陽把花兩百塊錢做的易拉寶擺到了店門口,這上面是他寫的閉店通知。他還拿著一個「天一餡餅,老闆在此」的紅色牌子站在門口,朝著過往的人鞠了一躬。擔心看到的人太少,他還拍了短視頻,發到抖音上,想著刷到視頻的會員,能來找他退錢。
「後會有期,江湖再見」沒想到,一夜之間,視頻播放量近千萬,點讚32.3萬,劉繼陽火了。「有擔當的老闆,必定有東山再起的一天」「一看就是做大事的人」「有良心的老闆,交個朋友」……看多了跑路店鋪的網友們,被劉繼陽耿直的善良戳中了,紛紛給他打氣。
「不賣慘,不自卑,對未來充滿信心,不做網紅,請勿打擾」,劉繼陽的抖音首頁,有這樣的介紹。他告訴記者,這幾天,加他好友的人很多,有一部分是顧客,還有是單純想跟他做個朋友的。他有點不好意思,直言自己只是做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如果不做,我良心不安,更睡不好覺。」
而劉繼陽的理所應當,因為這麼與眾不同,而彌足珍貴。
24日下午,新時報記者在「天一餡餅」門口碰到幾個過路的市民,其中一個小夥是得知店鋪關閉而來的儲值會員。新時報記者表明身份上前詢問,竟被他誤以為是來採訪「老闆跑路,儲值會員投訴無門」類似新聞的。劉繼陽看到這個小夥後,趕忙上前解釋,「你放心,錢我一定退給你們,這樣你加我微信,一個月,我分四次來退,實在抱歉了。」
小夥聽完,點點頭,「你們家菜做得挺好吃的,加油啊。」劉繼陽連忙道謝:「我也很捨不得這個店,但沒辦法,實在對不起。」
說完,劉繼陽推開店門,給新時報記者介紹著,這裡原來是餐位,最多能坐100個人,這裡是廚房,這裡是辦公室。夕陽的餘暉下,劉繼陽的輪廓在空蕩的地面上投射出一個長長的影子,他望了望,把店門關閉了。
劉繼陽預計,第一周能退還近一半會員的儲值金額,而接下來的,他也會陸續歸還。「哪怕是超過一個月的期限,你也會退還?」新時報記者詢問,他堅定地點了點頭,「我肯定還。」
談到以後,劉繼陽坦言很有可能還在餐飲行業,「畢竟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我想從哪兒摔倒就從哪兒爬起來。」
採訪告一段落,終於到了告別的時刻,劉繼陽伸出手來,向記者握手道別,「後會有期,江湖再見」,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12月22日,工人陸續將店裡家具搬空,劉繼陽拿著牌子,向路過圍觀的顧客鞠躬。受訪者供圖
新時報記者:薛冬
攝影:郭堯
攝像:郭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