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絕密照片

2021-02-21 最美風景在路上

文革時的上課視頻

1960年,北京,街道工廠副廠長

    20世紀60年代無疑是一代人最刻骨銘心的年代,也是中國現代史最重要的年代,它影響了以後中國發展進程。

    本期老照片精選了60年代最為經典的影像瞬間,與這些照片一起我們重新回到那個年代,感受這十年巨變動蕩中那個不堪回首的滄桑歲月。

德蘭/文

   1960年代,中國私家車和它的主人。

   1960年代,香港,雙層大巴電車。

    1960年代,三位女士所穿的服飾。

   1960年代,甘肅省,春耕中的保安族社員在田間休息。馬鼐輝/攝。

    1960年代,劉少奇、王光美和孩子們在北戴河度假。


   1960年5月,我國登山隊員王富洲(右一)、貢布(中,藏族人)、屈銀華成為人類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之巔的人。

    1960年,某單位財貿部門反貪汙,從貪汙犯手中追回的部分贓物——鍋碗瓢盆與其它日常用品。

   1960年5月28日,毛澤東參觀了上海新技術展覽會,觀看了中國首次發射成功的試驗型探空火箭。

    1961年,劉少奇、王光美在湖南同農民座談

    這次劉少奇回到了闊別40年的故鄉湖南寧鄉,為母親掃墓,看望自己的親姐姐劉紹德。

    1961年4月3日,胡耀邦歡送古巴青年代表團的客人。

   1961年,雲南省大理市喜洲人民公社社員去趕「三月街」。許信堯/攝。

   1961年,大別山新縣(河南省)八裡畈公社春耕。魏德忠/攝。

    1961年,劉少奇與賀龍交談。

   1962年,雲南西雙版納的傣家風情。茹遂初/攝。

   1962年,拖兒帶女逃港的大陸難民。

   1962年5月,大陸難民在香港的簡陋居所。

    1963年,「四清」運動期間,王光美在河北桃園大隊蹲點參加搖水車澆地。

    1963年5月,劉少奇、王光美抵達越南河內,受到越南人民的歡迎。

   1964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的社員踴躍交公糧。扎西尼瑪/攝。

   1964年,廣西省,在聽廣播的壯族姑娘。楊玉銘/攝。

   1964年,醫院醫生免費為社員治療。魏德忠/攝。

    1964年,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瑤族民兵。

    1964年,毛澤東唯一拿槍的照片。

    1965年,北京天安門,示威者抗議美國入侵越南。馬克•呂布/攝。

    1965年,北大宿舍裡織毛衣的學生。馬克•呂布/攝。

    1965年,北京,琉璃廠古玩商店的櫥窗。馬克•呂布/攝。

    窗戶巧妙地把畫面分割成幾個部分,就像各自講述著不同的故事,拼起來又是一個整體歷史印記。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

    1965年,中國西部,這位老人在寫信。


    1965年,上海的中國工業機械建造展覽會上。

    1965年,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在播種,「農業學大寨」學的就是這個大寨。

   1965年,香港,黃包車上的外國遊客。

    1965年,街頭海報,提醒人們警惕和懲罰「反動會道門進行反革命復闢」。

    1965年,拉薩大橋通車典禮。茹遂初/攝。

    1965年,在北京工作的外國人參加集會活動。他們的橫幅上寫道「死神帝國主義!」。

    1965年5月,100萬人在北京體育場集會,聲討美國的侵略行徑。

   1966年,遼寧省,朝鮮族人為60歲花甲老人舉行的生日宴席。

   1966年,臺灣在1966年上映007電影《霹靂彈》,國外在 1965 年上映,臺灣只慢了一年。

   1966年,臺灣,人力車,主人好像在午休。

   1966年8月18日,在北京百萬群眾慶祝「文化大革命」的集會上,毛澤東身著綠軍裝,佩戴「紅衛兵」袖章,揮手向紅衛兵致意。

    1966年,林彪與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接見紅衛兵,並在天安門城樓上講話。

   1966年文革初期,劉少奇和江青在天安門城樓上交談,解放軍畫報社記者孟昭瑞拍攝。

    1966年,毛主席在天安門接見紅衛兵,這是參加接見的外國專家代表。

    1966年,西安,毛主席著作發行。劉一/攝。


    1966年,紅衛兵張貼毛澤東與林彪接見紅衛兵的巨幅宣傳畫。

    1966年,山東曲阜,紅衛兵砸毀孔廟牌匾「萬代師表」。

   1966年,紅衛兵走出北京到全國各地串連。翁乃強/攝。

   1966年,南下串聯的紅衛兵在火車上進行學好毛主席思想的宣傳。翁乃強/攝。

   1966年,女郵遞員。

   1966年,哈軍工紅衛兵在江西農村水利工程工地上為農民工做宣傳演出。翁乃強/攝。

   1966年,農村孩子也參加到了紅衛兵「長徵」大串聯中來。

   1966年,紅衛兵高喊打倒「壞分子」黑龍江黨報主要負責人駱子程。

    1966年,批鬥大會上,遼寧省委書記處書記徐少甫(左)堅決不低頭,右邊為宋任窮。

   1966年文革初期,劉少奇被批鬥。

   

    1966年,江寧縣方山公社為抓階級鬥爭而建的紀念碑。曉莊/攝。

    1966年,太倉縣沙溪公社洪涇大隊社員顧阿桃是全國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標兵,這是她正在宣講學習體會。曉莊/攝。

   1966年, 西藏,喇嘛廟被紅衛兵砸了,信奉「喇嘛教」的藏民手拿《毛主席語錄》,望著毛主席這幅畫像,表情茫然。

    1966年10月1日,南京市40萬人在鼓樓廣場慶祝建國17周年,這是國慶節遊行隊伍。曉莊/攝。

   1966年10月,毛澤東、林彪與「革命小將」們在一起。

    1966年,彭德懷被紅衛兵批鬥,遭受折磨。

   1967年4月10日,清華大學紅衛兵醜化、批鬥王光美。

   1967年5月6日,香港左派工會暴動,這是參與鎮壓的港英政府警察。

   1967年5月6日,香港左派工會暴動,街上的遊行人群。

    1967年,北京火車站,黃包車師傅在飛雪中試圖打開舊傘。馬克•呂布/攝。

   1967年,香港海面上的船隻。

   1967年,北京,法國大使館。

    1967年,南京醫療器械廠民兵練武。

   1967年,繡對聯。

   1967年,吉林,下鄉知識青年做了趕馬車的車老闆。朱憲民/攝。

   1968年,農民吃憶苦飯,高聲批判劉少奇。

    1968年,西藏,山南地區的藏式忠字舞。

    1968年,西安火車站,主席像落成。劉一/攝。

   1968年,上海文革,集會的人群。

   1968年,幼兒佩戴毛主席像章。曉莊/攝。

    1968年,南京大橋建成舉辦慶祝活動,由毛主席塑像和國旗組成的慶典彩車車隊浩浩蕩蕩地通過長江大橋。曉莊/攝。

    1968年,參加南京長江大橋建設的工人在大橋下舉行憶苦會,以「牢記階級苦,不忘血淚仇」的革命精神鼓勵大家參加大橋建設。曉莊/攝。

    1968年,印製毛澤東畫像,南京新華印刷廠趕印《毛主席去安源》油畫。曉莊/攝。

    1968年,知青們剛剛乘船來到北大荒新建的知青點。翁乃強/攝。

   1968年,知青在北大荒歡呼最新指示遊行。翁乃強/攝。

    1969年,江蘇省機關幹部下放五七幹校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曉莊/攝。

  1969年4月, 一位解放軍戰士守衛在新疆邊境。

   1969年,幹校裡的牛棚。劉全聚/攝。

   1969年,在"五七幹校"參加車水勞動的幹部及家屬。

    1969年,吉林,下鄉知識青年在入黨宣誓大會上,向黨表忠心。郎琦/攝。

    60年代已離我們過去了40多年,但每每想起那個時代,我們總一聲扼腕長嘆,歲月不堪回首,那個時代給人更多的是痛苦的記憶。

    好在今天我們已經走出那個時代的歷史旋渦,開創新的世紀。

    滾滾長江東逝水,歷史的車輪可能有左右搖擺,但它總是要向前的

你若喜歡,就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60-80年代的,照片,懷念以前啊!
    六十年代 20世紀60年代,海南通什(今五指山市)的黎族村民在山上放牛。
  • 20世紀50、60年代的臺灣照片
    1966年一位美國空軍大兵駐紮臺灣期間,用鏡頭記錄下臺中的街景、景點、以及臺中空軍清泉崗基地的照片。本輯前5照片及開篇照片主要拍攝於1952年,1956年,拍攝者不詳。50-60年代老蔣來臺後究竟是什麼樣子?這些照片為你揭秘。
  • 神盾局絕密檔案遭洩露!漫威英雄生死未卜?一場危機正在逼近!
    一個神秘彈窗緩緩出現——「漫威:絕密檔案」!WTF,難道我就是被漫威選中的孩子?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我正要看使用說明,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漫威:絕密檔案》是首款漫威主題創意互動解謎遊戲書。泛著神秘光澤的神盾局金屬檔案夾中藏有什麼秘密呢?
  • 龍族:絕密言靈並非絕密,最少兩人擁有,只有一種未知!
    在小說設定中共有118種言靈,分為普通、危險、高危、絕密,不同等級的劃分也代表了不同的言靈強度。目前已知的言靈最高序列為112位的萊茵,效果是可以產生類似於核爆的爆炸,持有者疑似是卡塞爾莊園的主人,第一代獅心會的領袖,卡塞爾·梅涅克。至於最後的113~118位言靈,被列為絕密,不為外人所知,今天舒心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六種絕密言靈。
  • 絕密照片:還原百年深圳的真實面目(真實照片)!
    一、絕密照片:還原百年深圳的真實面目(真實照片)!來源:罕見老照片、法留香法律資訊公眾號等,感謝。1930年,深圳沙頭角,鄉民收割打禾情景。1980年,深圳市某小學教室,黑板上方是毛主席和華國鋒的照片。出目裡利呂井(日)/攝。
  • 星辰文藝丨鄧皓/編劇彭健:《絕密工程》片場外最美的「花絮」
    電影的名字是:《絕密工程》。電影是講兩彈一星研發背景的,在中國最艱苦的年代(1958年),十萬大軍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這個故事一直隱匿著,不曾公開。不曾公開的還有:出品人、編劇彭健創作這部電影背後的艱辛!
  • 《絕密543》東方衛視將播 發布會走進543部隊
    一來到發布會的現場,電視劇的所有主創們就一同參觀了記錄了這支英雄部隊光榮歷史的紀念館,除了仔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仔細觀看各種史料、展品之外,演員們不自覺地就在紀念館展示的歷史照片上尋找起了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原型。參觀完畢走進發布會現場,全體主創受到了空軍部隊指戰員們的熱烈歡迎,他們用最大的熱情和最響亮的掌聲歡迎演員們「回家」。
  • 《絕密543》趁我們還年輕,用青春和熱血保衛祖國!
    《絕密543》開播以來,可謂是同時擁有了收視率與好口碑的電視劇。《絕密543》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空軍地空飛彈部隊英雄二營克服重重困難,保護新中國領空的壯舉完整地搬上的螢屏,再現了當年他們在山野戈壁激揚青春,千裡追殺鑄就忠誠的壯舉。
  • 《絕密跟蹤》絕密跟蹤
    電影整體架構較之前作並沒有過大的改動,仍是以鮮為人知大隱於市的警察監視組為引,悍匪搶劫鋪開劇情,高智商對決的跟蹤與反跟蹤得見張力,只是將這戰場搬到了韓國,失了港味帶著韓範加了絕密二字的跟蹤,雖有感稍離地氣,但韓國電影呈現的是更為出色的大格調,飆車追逐也好,喋血槍戰也罷,比之今下的香港電影雖也能做到,甚至比韓國做的更好,但對於鏡頭感的把控卻未能如韓國電影.那般討巧,兼具藝術氛圍特寫鏡頭的運用,一直是韓國電影的不二法寶
  • 中國60年代的「照片洩密案」,日本間諜破解後,日商靠此大發橫財
    照片、身份、通話記錄,這都是每個人最為隱秘的私人消息,倘若這些東西被能夠見微知著的人得到並分析,那麼我們的隱私將會被大肆侵犯。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就有這一樁著名的「照片洩密案」,日本間諜破解照片後,讓日商大發橫財。 在如今的世界裡,石油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源。這種能夠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以前的古埃及的物質,引發了全球的重視,每一處油井都潛藏了無限商機。
  • 讓閆妮、林永健雙雙甘當配角的電視劇《絕密543》究竟「牛」在哪裡?
    閆妮、林永健與戰士一起拉歌  作為一部揭秘空軍英雄部隊「543部隊」作戰故事和官兵生活的電視劇,《絕密543》發布會特別選在位於上海某空軍地空飛彈部隊舉行。  現場,主創人員參觀了記錄了這支英雄部隊光榮歷史的紀念館,仔細聆聽講解員的講解並觀看各種史料、展品外,演員們還饒有興趣地在紀念館展示的歷史照片上尋找起了各自所扮演角色的原型。空軍部隊指戰員們則用最響亮的掌聲歡迎演員們「回家」。
  • 100張贛州絕密照片,帶你揭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60年代,江西贛州機械廠(1960年)爭取更大躍進60年代,上猶江電站實習留念。當年,能在那工作絕對值得驕傲!60年代末,大餘劇院。60年代,安遠縣人民群眾夾道歡迎上海知青八十年代初,南門口改建前,照片背景中,毛主席語錄牌和城樓依稀可見。改建後,這兩座標誌性建築都被拆除。
  • 真實改編引收視熱潮,《絕密543》還原鮮為人知的空軍歷史
    時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軍旅題材電視劇可謂遍地開花,然而《絕密543》卻憑藉真實的歷史故事,演員的精湛演技,宏大的拍攝場面,在眾多軍旅劇中脫穎而出,掀起眾多話題討論。《絕密543》首次揭秘了人民空軍一段艱苦的軍事秘史,講述了當年543部隊這支隱姓埋名的英雄之師在山野戈壁克服重重困難,保衛新中國領空的故事。
  • 《絕密工程》背後有怎樣動人的故事
    本報長沙訊 11月15日,由省電影評論協會、長沙市電影業協會、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湖南工業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南一知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電影《絕密工程》背後的故事報告會暨映前觀摩會在長沙、株洲兩地舉行。此次活動特別邀請了長沙市委政法委工會主席劉金田,講述了《絕密工程》背後的故事。
  • 盤點電視劇絕密543,網友:良心製作和宏大的格局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電視劇絕密543,網友:良心製作和宏大的格局,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電視劇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絕密543劇情簡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中國大陸的領空頻頻遭到敵方侵擾,中央決定向蘇聯購買薩姆-2型地對空飛彈,組建空軍地空飛彈部隊,從此開始了對敵作戰的嶄新時代。
  • 老照片:直擊60年代韓戰後的韓國,經濟騰飛,一片繁華景象
    50年代初期,韓國經歷了韓戰之後,社會經濟遭受到了沉重打擊,直到進入1960年代才逐步恢復。1960年代,韓國政治上軍人集團執掌政權,實行威權統,經濟上開始迅速起步,韓國政府開始實行以促進出口為特徵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並取得了長足發展。國內人民生活水平也開始顯著提升。
  • 李小龍60年代和成龍70年代的時尚著裝,現在的小鮮肉根本沒法比!
    在60年代,作為功夫電影的奠基人李小龍,在當時自然是時尚達人,不過他的服裝在今天來看,也依然很前衛。不僅如此,當時的李小龍還會熱衷於打碟機,這一身裝備有沒有帥到你呢?想不到李小龍60年代就如此時尚!這張照片還被他的忠實粉絲--2015年福布斯全球演員富豪榜排名第一名、鋼鐵俠的飾演者小羅伯特.唐尼,印在了衣服上,在李小龍逝世40周年時,穿著它悼念偶像。
  • 革命歷史劇《絕密使命》殺青
    歷時70天緊張拍攝,首度揭秘展現中央紅色交通線使命與貢獻的近代革命歷史劇《絕密使命》,於11月17日在浙江橫店影視城圓滿殺青。大埔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偉平參加了殺青儀式。「《絕密使命》是我們拍攝的『紅色三絕』系列劇的最後一部,也是明年建黨100周年的獻禮影片,已經被國家廣電總局列為百部重點電視劇選題片單。」張曉東說,劇組全員對影片的質量很有信心,「相信會是明年獻禮作品裡面的佼佼者。」
  • 60年代老照片,難得一見,太珍貴了!
    1960年,北京,街道工廠副廠長    20世紀60年代無疑是一代人最刻骨銘心的年代,也是中國現代史最重要的年代,它影響了以後中國發展進程。   1960年代,中國私家車和它的主人。    1964年,毛澤東唯一拿槍的照片。
  • 香港珍貴彩色老照片:60年代的香江風情!
    大家可還記得王家衛的《花樣年華》,電影還原的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風景人情,瀰漫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卻又處處見浪漫。回看1950、60年代香港的老照片,由於其時彩色攝影尚未普及,大多數留低的也是黑白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