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滿庭芳:百代唱片公司舊址

2021-02-08 徐匯政協


大約在1897年,留聲機和唱片出現在上海。

此時,有個法國人來到上海,他的中文名字叫作樂浜生(E. Labansat)。

起初,他走街串巷,做拉洋片的小生意。再後來,他從洋行裡買了一架大喇叭手搖留聲機以及法國版的唱片《洋人大笑》等作品,在南洋橋一帶設攤播放。特別是僅2分23秒的《洋人大笑》,銷路極佳。

1908年,樂浜生在南洋橋附近租房成立了公司,最初稱為「柏德洋行」,1910年4月,改稱東方百代唱片公司(Pathe Orient Co.),銷售唱機和唱片。

1914-1917年間,樂浜生將公司遷至謹記橋徐家匯路1434號,即今日的衡山路811號。這是中國第一家外國唱片公司——法商百代(Pathe)唱片公司,商標為「雄雞」。

上海英商電氣音樂實業有限公司鋼針唱片封套

民國年間,中國最具實力的唱片公司有三家,分別是百代、勝利、大中華,均設址上海。

1930年,法商百代唱片公司在生意逐漸慘澹的處境下,將產業轉讓給英商電氣音樂實業有限公司(EMI)。

1931年,兩家唱片公司合併重組之後,英文名為: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簡稱EMI。於此,原先的法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更名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亦稱EMI上海分公司,繼續沿用「雄雞」商標;從錄音到唱片等一系列設備和技術升級換代,擁有正式員工300多名,成為東亞地區設備最先進、產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唱片企業。

上海英商電氣音樂實業有限公司

20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已然成為世界第五大城市,是一個與當時中國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國際大都會。而唱片業,為這份摩登刻錄了聲音歷史。


百代唱片公司聘用了水準極高的白俄羅斯樂隊,擁有最優秀的創作團隊,囊括了流行樂壇70%以上的市場份額。宣傳口號是:「當代名歌全歸百代,影壇俊傑皆是一家。」充分展現了當年百代的實力和霸氣。


上海百代公司鋼針唱片封套(賀平 提供)

1929年,黎錦暉創作的《毛毛雨》在百代錄製,由其女兒黎明暉演唱,拉開了近現代中國流行音樂的序幕,被稱為時代第一曲。

百代實行明星制,著名演員和作曲家擁有自己專屬的琴房和作業空間,全天候提供特級膳食、下午茶、宵夜。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要在上海成名不易,要在百代錄製唱片更不易。除了歌藝超群,還須有獨特氣質。當時紅歌星如周璇、姚莉、李香蘭、白虹、白光、吳鶯音、張露,在公司包裝打造之下,個個都擁有自己專屬的招牌氣質。

1935年,黎錦暉的弟子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此錄製。1949年,此曲被選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聶耳和他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

1944年,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黎錦暉的七弟黎錦光,推開工作室的窗子,南風徐徐,暗影深處,聽見花開的聲音,聽見歸宿鳥兒的騷動;一時興起,只一杯咖啡的工夫,便寫下了《夜來香》。

曲譜擱在桌上一月有餘,其間,包括周璇在內的幾位歌星過來,試唱了幾句,都覺得好,可惜音域太高,都放棄了。

又隔了幾日,李香蘭去黎錦光辦公室,看見桌上的曲譜,拿來一試,煞是喜歡。李香蘭曾接受過俄國帝國歌劇院藝術家多年訓練,其時正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公司即刻請人配器錄唱,成就了一曲傳世之作。

1981年,李香蘭邀請黎錦光赴日訪問,她執黎錦光先生之手,繞場演唱《夜來香》。

2007年,上海國際爵士節,爵士女王小野麗莎懷抱吉它,將此曲演繹成爵士風格,一時掌聲雷動。

百代唱片公司經常組織演員和作曲家採風。

一個踏青的月夜,作曲家陳歌辛與歌星姚莉在河邊漫步。他們彼此愛慕,限於世俗,止步於禮。漏夜,陳歌辛寫出了經典歌曲《蘇州河邊》,專屬姚莉。

阮玲玉,中國默片時代偉大的演員。有聲電影出現後,她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能否過語音關。一些美麗的女演員因為開不了口,永久地告別了銀幕。

有一個懸念:阮玲玉開口,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在中國流行歌曲的歷史上,阮玲玉是留下過聲音的。

1930年,拍攝《野草閒花》,導演孫瑜創作了片中主題曲《尋兄詞》,由影片主演阮玲玉和金焰合唱。歌曲事先在百代唱片公司灌錄成蠟盤唱片,放映時,配合畫面現場播放。

阮玲玉唯一的聲音檔案,依舊保存在百代的歷史裡。

1948年底,百代唱片公司的人員,一部分去了香港,一部分去了新加坡,留下30多人看守。

1952年1月20日,從軍政大學畢業的高承楣接到命令,去接收百代唱片公司。

其時,百代唱片公司的正門在肇嘉浜路上,裡面有好幾幢小洋樓。錄音棚設在如今被稱為小紅樓的建築內,一樓為錄音間、會客室,二樓為作曲家的辦公室,三樓為英國人大班梅林使用。

上海百代公司錄音棚(賀平 提供)

1953年1月,合併以後的百代唱片公司歸中央廣播事業局管理。同年6月1日,新中國的第一張唱片《新疆好》在此錄製。1955年1月,前述三大唱片公司和一些小型唱片企業合併,在百代公司原址上成立了中國唱片廠。


百代唱片公司舊址(陳鈞 攝)


20世紀八十年代,筆者在此任編輯。鋼琴、壁爐、鋼絲話筒、絳紫色絲絨落地窗簾,還是百代留下來的物件。

錄音棚裡,一架白色的斯坦威三角鋼琴,是隨猶太人避難,漂洋過海,最終「定居」於此的。

1985年,筆者請著名的燕子姐姐錄製兒童故事。設計作品封面時,特別以老物件為背景,從歌劇院借來服裝,把人物造型做舊,安放在一個自我想像的渺遠時代。如今,這張照片亦成了珍貴的歷史資料了。

其時,著名作曲家黎錦光已經70多歲了,高挑、白淨,金絲邊眼鏡,衣服總是灰藍的,卻收拾得一塵不染。有人與他說話,他必是局促不安,聲音細薄得好比青衣的小嗓子。白虹與他離婚,去了北京,黎錦光留了下來,據說與保姆日久生情,結婚生子,住在不遠處的天平路。

小紅樓前有一棵玉蘭樹,風姿綽約。黎錦光每天來,在玉蘭樹下經過,薄薄的身子,如柳枝划過水面。

筆者知道他是《夜來香》的作者,崇拜得很。他卻敷衍道:「過去的事情了,沒什麼好說的。」

客廳邊,一扇小門,通向曾經的廚房。

黎錦光等一批百代時期的老人在那裡上班,整理資料。廚房牆壁貼的是馬賽克,冬天冷得不行,那些老人倒也不怕,穿了厚實的棉衣,雙手插在袖籠裡;也有禁不住的,在懷裡揣一個熱水袋。

其中有一位名吳震者,曾是百代唱片公司公私合營時的私方首席代表。他家境殷實,住在淮海路。家人送他去讀鐵路專業,希望實業救國;偏偏吳震喜愛音樂,讀鐵路專業的時候就是京劇票友。大學畢業,求職到了百代唱片。此人中西貫通,人稱「萬寶全書」。

那時,有人來約他寫有關唱片公司的故事。他拿到稿費,去天平路一家叫「新利查」的西菜館,點上一份奶油葡國雞,一杯廉價的紅酒,及時行樂。

1986年前後,開啟了整理20世紀三十年代經典歌曲的計劃,黎錦光邀請旅居海外的李麗華來唱片公司錄製老歌。遲暮之年,李麗華依然美麗得讓人心動。

嚴華也在被邀之列。

嚴華與李麗華的第一任丈夫嚴俊是叔侄,論輩分,李麗華要稱嚴華「叔叔」。

話筒前,李麗華,大青衣的範兒,聲音薄、甜,有戲曲的味道,她唱「樹上小鳥啼」,嘴不自覺地撮成一個圓,柳眉輕盈地翻飛去了鬢角。

百代時期的英俊小生嚴華陪在一邊,項間系一條絳紫英倫風絲巾,老是老了,風度還是在的,有板有眼地站在李麗華的身旁配唱,一樣的眉目傳情。

嚴華是周璇的第一任丈夫。

歌壇前輩姚莉說:「嚴華生得高大、白淨,文化很高,有桃花相。他們兩個是不般配的。」

嚴華與周璇離婚後,隱退歌壇,開辦歌林唱針廠,做了老闆,也還是斯文,勞資關係十分融洽。辦公桌上一直擺著糖果,但凡有人進來,先請吃糖再談事兒。

有工人的兒子患了骨結核,需要200元錢。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嚴華沒有猶豫,開了抽屜,把錢如數擱在桌上。

公私合營,嚴華的廠併入中國唱片廠,他被分派在唱針車間做工人,後又改做帳房。幾十年了,一直保持著溫良恭儉讓的君子做派。

那日錄音,畢竟是經年不唱的緣故,忽然一口痰上來。嚴華趕緊用手帕捂住嘴道:「不好了,成『痰派』了。」

李麗華一如當年的小女孩,拿了一顆薄荷糖放到嚴華的嘴邊。

2007年,筆者去香港訪問陳蝶衣,他99歲,許多事已經模糊不清,唯記得,在百代唱片公司錄製他的處女作《鳳凰于飛》的細節。

相關焦點

  • 文史| 滿庭芳:百代唱片公司舊址
    衡山路811號滿庭芳:百代唱片公司舊址文/淳子No.1 前世大約在1897於此,原先的法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更名為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亦稱EMI上海分公司,繼續沿用「雄雞」商標;從錄音到唱片等一系列設備和技術升級換代,擁有正式員工300多名,成為東亞地區設備最先進、產量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唱片企業。
  • 徐匯文脈丨滿庭芳:百代唱片公司舊址
    再後來,他從洋行裡買了一架大喇叭手搖留聲機以及法國版的唱片《洋人大笑》等作品,在南洋橋一帶設攤播放。特別是僅2分23秒的《洋人大笑》,銷路極佳。1908年,樂浜生在南洋橋附近租房成立了公司,最初稱為「柏德洋行」,1910年4月,改稱東方百代唱片公司(Pathe Orient Co.),銷售唱機和唱片。
  • 百代唱片刻錄中國的百年沉浮
    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緒皇帝、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清廷宣布實行「雙國孝」,其間禁止一切戲樂。待宣統於次年登基、朝廷於3月3日宣布「雙國孝」結束後,北上灌音才終於得以成行。灌音後,運回法國由百代公司製成唱片,再返回上海銷售。
  • 百代唱片公司:中國唱片的誕生地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但凡提及唱片,很少有人不知道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它從創辦之初至20世紀40年代末,一直佔據著中國近代唱片行業的主導地位。1908年,法國人樂浜生在上海設立了東方百代唱片公司,其唱片商標為一隻報曉的雄雞。
  • 齊秦到底是「滾石唱片」的人,還是「百代唱片」的人?
    如果用唱片公司作為軸線,那麼齊秦的音樂生涯中,可以分為「綜一唱片」、「滾石唱片」、「科藝百代」、「東方唱片」、「動能音樂」和「美夢成真」這幾個階段。其中,齊秦在「綜一唱片」發行首張專輯《又見溜溜的她》時,「綜一唱片」還叫「綜藝機構」,但因為唱片的發行商是當時的「四海唱片」,所以有些人以為當時齊秦籤約的是「四海唱片」。其實,並不是。
  • 她年輕時曾是百代唱片創作型歌星
    ●15歲加盟百代唱片在考取上海國立音樂學院之前,15歲的梁萍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百代唱片公司,當時姚莉和姚敏都在該公司名下。此後,她得到了黎錦光、嚴華、姚敏和姚莉等人的指導,很快就掌握了時代曲的歌唱技巧。梁萍說過,她一生中最高興的事,就是考入百代唱片公司。或許,是因為學院裡不少師生對時代曲的排斥令她深感為難吧。
  • 百代唱片回歸;歐陽娜娜與壹心娛樂結束合作關係
    場音樂會周末開演,最低票價15元5、「海峽回聲」線上音樂節成功舉辦6、歐陽娜娜與壹心娛樂兩年合約期滿,結束合作關係7、Spotify首席法務官稱:「蘋果設計的規則損害了其他競爭對手的利益」8、華納/Chappell獲Pop Smoke所有歌曲的全球版權代理9、環球音樂在中東和北非擴張,於摩洛哥和以色列開設辦事處10、百代唱片回歸
  • 百代「名伶唱片」紅極一時,光故宮就收藏了800多張!
    百代「名伶唱片」紅極一時,光故宮就收藏了800多張!《畫說徐家匯》連環畫叢書由《徐家匯》《光影徐匯》《徐光啟傳說》《百代小樓》《土山灣》《馬相伯故事》,共6冊構成。整套叢書融合了歷史細節、掌故傳說、人物傳記,由一個個小故事匯集而成。
  • 中國百年唱片歷史的見證者——衡山路811號
    百代公司為其錄製的唱片現在依然留存,曲調簡單,歌詞也頗為通俗:「毛毛雨下個不停,微微風吹個不停。微風細雨柳青青,哎喲喲柳青青。小親親不要你的金,小親親不要你的銀。奴奴呀只要你的心,哎喲喲你的心 」
  • 中呂·滿庭芳
    [中呂·滿庭芳]冬雪 (新 韻) 1.曲牌:【中呂·滿庭芳】 [滿庭芳]又名[滿庭霜],亦入[正宮]、[仙呂],小令專用,與詞牌不同。 2. 曲譜:平平仄平(韻,可上),×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去(韻),×仄平平(韻)。××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韻)。
  • 盤點港臺華語流行樂壇消失的十大唱片公司下篇
    到50年代,英國單獨成立了百代公司,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支機構,一度為英國音樂唱片界的龍頭企業。可維持到2000年後,百代唱片在亞洲大中華地區先後兩次被合股分拆,最終國際上的百代音樂版權資源也被索尼公司以22億美元兼併,徹底終結了百年輝煌之路。在中國市場來說,百代公司極有淵源,早在20年代就在上海展開業務。
  • 電影史之電影公司系列1:高蒙和百代
    但今天我們不聊前者,也不聊後者,而是將焦點放在法國的兩大電影公司——高蒙電影公司(Gaumont)和百代電影公司(Pathé)上。在美國電影廠商還在想辦法不受愛迪生的版權稅限制時,法國的電影商業運動已經有了苗頭。
  • 中國唱片上海公司一遊
    對於我來說,中國唱片上海公司是個神聖的地方,尤其是衡山路811號這塊門牌在2001年以前這個唱片的黃金時期,多少好東西都是在這個小紅樓裡組織完成的
  • 心醉夜色·黑膠金曲 | 「紅唱片」裡的紅色經典
    活動現場,一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紅色電影海報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紅色音樂會節目單等珍貴收藏品,集中亮相,帶領遊客沉浸式體驗這場由黑膠「紅唱片」引發的「紅色經典盛宴」。建國之初,原料匱乏,當時能夠製造唱片的原料是印度進口的洋乾漆(又名泡力司)和石墨灰,即便如此都沒有貨源,於是,開動腦筋,用蟲膠代替洋乾漆,用氧化鐵(南京紅泥)代替洋乾漆。由於氧化鐵蠟盤是紅色的,所以後來就叫「紅唱片」。
  • 手稿| 蘊史留聲老唱片
    1934年上海百代公司出品的《金蛇狂舞》和《彩雲追月》唱片在香港也分別以1.2萬和0.5萬港幣拍賣成交。 唱片的歷史 唱片,通常分為密紋唱片和雷射唱片。是一種利用機械錄音方法記錄並傳導聲音的文化載體。
  • 【新媒體排行】環球唱片旗下藝人排行榜
    公司成立於1912年,原本只是環球影業旗下的一個部門。1998年,環球影業購入專門出版古典音樂及流行音樂唱片的寶麗金唱片公司(PolyGram),合併改組成為今日的環球唱片(Universal Music Group),成為一座規模龐大的「唱片帝國」,在全球幾十個國家設有子公司發行各種類型的音像製品。
  • 羅亮生:中國戲曲唱片史話
    繼勝利( Victor)公司之後發行戲曲唱片的是百代( Pathé)公司。百代第一期唱片是在北京錄音的。當時是清光緒末年,北京的戲劇非常興盛,各種戲曲、曲藝(包括皮黃、梆子、崑腔、大鼓、小曲等等)人才薈萃,使得百代這次錄音能夠獲得大量的精品,一反勝利公司的欺騙作風。
  • 被視為香港第一代偶像歌星,籤約百代唱片,開始唱一些憂傷的歌曲
    就音樂修為而言,陳百強可稱得上是一位多面手,他懂得作曲、作詞、彈琴,在香港樂壇像陳百強這樣「周身刀」的歌手不多見陳百強的歌壇生涯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在華納唱片的時候,他唱的是單純的青春感慨;陳百強在其音樂生涯,尤其是早期,經常會在作品裡呈現出「廣東風」的歌曲。從首張專輯裡的單曲《恩情》到《偏偏喜歡你》,於陳百強口中聽到如此復古的情調,自有一種穿越式的別樣味道。
  • 唱片張張敘衷腸
    唱片張張敘衷腸---老唱片收藏家馮樹華幾年前,在上海徐家匯衡山路原「百代」唱片公司(小紅樓)裡,曾發生這麼一則令著名聲樂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