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盛典系列活動將會於本月25-28日在廈門舉行。近日,金雞獎官方放出了史上首支用手機拍攝的金雞獎宣傳片《我和我的電影》。
這段宣傳片由歐豪主演,講述了從1981年開始,三代人共同追逐電影夢的故事。該片採用華為Mate 40 Pro拍攝,為了凸顯由手機拍攝的特性,畫面採用了豎屏比例。影片中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回憶畫面採用了略微泛黃的老照片調色風格,雖然進行了大幅度調色,但是畫面高光和暗處的細節都得到很好的保留。同時影片通過電影院、頒獎典禮後臺等暗光場景充分展示了華為Mate 40 Pro驚人的暗光畫質。
現在通過用手機來拍攝「大片」凸顯手機強悍的視頻性能已經成為廠商的慣用套路。從前年的《三分鐘》到去年的《一個桶》再到今年的《女兒》,最近幾年,蘋果都會用他們最新的旗艦手機來拍攝「春節大片」,針對中國市場投放,凸顯他們手機的專業級影像性能。不少人看了這些質量一流的手機電影之後,都躍躍欲試,想著用自己手中的機器也能拍出大師級的畫面。
有一說一,我們手中的Mate 40 Pro或者iPhone,和大師手中的手機是一樣的嗎?
結論是顯而易見的,手機肯定是一樣的,但是除了手機之外,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在廣告中看到的手機大片,除了手機之外,還涉及到很多專業的打光、布景、服裝、道具、甚至專業的滑軌、收音麥克風等昂貴的電影器材。甚至連錄製軟體,也是專業的Filmic Pro。更不用說工業級的後期剪輯和調色了。如果這些宣傳片告訴你,用你手中的手機也能拍出一樣的片段,那絕對是欺騙行為。
這些手機宣傳片最重要的目的,是告訴你,現在手機的錄像性能在專業人士的手中已經可以達到工業級應用的水平。手機的錄像水平近幾年突飛猛進,在以前幾十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一款錄像設備像手機一樣輕便易用,我們不需要像大師一樣拍出驚世駭俗的作品,但為什麼不能把自己想像成大師,拍攝自己心中的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