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特種部隊俘虜一名亞美尼亞軍官,砍頭拍照發朋友圈!

2021-01-09 天天軍情

經過4年多的調查,澳大利亞法官保羅·布裡列頓於2020年11月19日撰寫出一份澳大利亞軍隊在阿富汗時的戰爭罪惡報告。

報告說的是澳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為練手,殘殺了39名阿富汗平民——有一次,被指控同情塔利班的兩名14歲男孩被割喉,屍體被裝進袋子扔進附近的河裡。

正當澳大利亞國防軍司令坎貝爾承認了軍隊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並為此道歉的時候,一些西方國家選擇性「無視」,直接開始妄加指控,並高調宣稱永遠和澳大利亞並肩站在一起。

於是,澳大利亞要求中方道歉。

其中法國和紐西蘭率先發聲,接著美國終於沒有忍住,開始在公開的場合幫腔澳大利亞了:閉口不談澳軍殘殺阿富汗平民的罪惡,攻擊中國「藉助散布虛假信息打擊澳大利亞」。

莫裡森(資料圖)

可是,在對漫畫事件反應強烈並宣稱要求中國「道歉」一天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2月1日卻突然「滅火」說,不要進一步放大此事。

而與此相反,美國方面還在火上澆油。

《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網12月1日報導稱,美國國務院對那張漫畫感到憤怒,並正在就他們將如何回應「中國的挑釁」進行討論。

突然,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美國從旁觀者、澆油者,變成了另一件事件的主角——前美軍和僱傭兵屠殺2歲兒童焚屍滅跡,還請求川普赦免自己。

美國《商業內幕》12月7日報導稱,至今為止有8名犯下戰爭罪的前美軍和僱傭兵請求美國現任總統川普赦免自己,包括一名殺害了16名阿富汗平民的前美國陸軍士兵羅伯特·貝爾斯。

為逃避死刑,貝爾斯親口承認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屠殺了16名阿富汗平民,包括3名男性、4名婦女以及9名兒童,其中最小的兒童只有2歲。在殺害這些人後,他還放火焚屍滅跡。

儘管貝爾斯成功逃過了死刑,但他被判了無期徒刑,且不擁有假釋資格。

很快,一系列謀殺、性侵、槍擊等醜聞被曝光,包括20歲的美國陸軍中士瓦妮薩吉延(Vanessa Guillen)今年4月22日失蹤後,基地最初堅稱其是「擅離職守」。可一調查才發現,原來被基地內另一名美軍士兵殺害,兇手用錘子打死了她並肢解拋屍。

當地時間12月8日,美國陸軍部長麥卡錫表示,美國陸軍已經解僱或停職了胡德堡基地的14名指揮官和低級別領導人,原因他們縱容了那裡存在的包括謀殺、性侵犯和騷擾在內的暴力行為。

美國忙於處理這些見不得人的事去了,但12月10日,一則血腥的割喉與斬首的視頻近日在網絡上流傳。

被殘忍殺害的,是一名居住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老人,而實施這一暴行的,則是穿戴亞塞拜然特別部隊制服、頭盔以及徽章標記的武裝人員。

從視頻的圖像來看,一隊亞塞拜然士兵正在以殘忍虐殺一名亞美尼亞老人為樂,為首的正是實施割喉與斬首的阿特種部隊士兵。

畫面極為血腥,被虐殺的是一名頭髮全白的亞美尼亞老人,他跪在地上不斷地請求饒命,他的無奈、恐懼與旁邊亞塞拜然士兵們的嬉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對於亞塞拜然來說,這已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10月,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發生軍事衝突中,傷亡不小的亞塞拜然軍隊就曝出了至少兩起虐殺俘虜事件,引發國際輿論關注。

兩名亞美尼亞士兵被射殺

一段視頻中,亞美尼亞一老一少兩名士兵向亞塞拜然軍隊舉手投降,這兩名士兵年輕的20歲左右,年老的鬍鬚已白,年齡至少60歲。

亞塞拜然士兵用國旗將兩人綁住,隨後持槍將這兩名俘虜射殺。

亞塞拜然士兵虐俘畫面

另一段視頻則更加殘忍,亞塞拜然特種部隊俘虜一名亞美尼亞軍官,在得不到其本國秘密後,直接將其頭顱割下,並拍照炫耀。

戰爭或許無法避免,但軍隊和士兵應該有底線,那就是不對俘虜和手無寸鐵的平民施加致命的暴力。

相關焦點

  • 地位十分尷尬,大批亞美尼亞士兵被亞塞拜然俘虜
    來自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塞拜然在解放領土上採取挑釁行動。亞美尼亞國防部說,在哈德魯特地區,亞塞拜然突然發動進攻,亞美尼亞士兵被迫進行反擊,殺死了4名亞塞拜然士兵,而大批亞美尼亞士兵被俘虜。面對著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新一輪衝突,作為維和部隊的俄軍,地位十分尷尬。
  • 亞塞拜然和俄羅斯撕破臉,當俄軍面抓走160亞美尼亞俘虜
    近日,納卡地區爆發了,形勢進一步惡化,亞塞拜然再次發起攻擊,向亞美尼亞所掌控的村莊開火。隨後,土耳其特種部隊也出現在交戰地帶,形勢一觸即發。為防止亞阿兩國再出什麼亂子,俄羅斯維和部隊也加強維護和平的力度。然而,亞塞拜然這一次卻絲毫不給面子,派兵包圍俄羅斯維和部隊,當著俄軍的面將160人抓走。
  • 寧死不降的亞國士兵被斬首,行兇者被亞美尼亞軍隊擊斃
    近日,一段亞塞拜然士兵虐殺亞美尼亞戰俘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引起世界各國強烈譴責。與亞美尼亞救助敵方士兵的場景形成了鮮明對比。據悉,近日阿方特種部隊俘虜了一名落伍的亞方士兵,在對方拒絕投降並拒絕交代己方情報之後,阿方士兵將其斬首,並將這一過程拍攝成視頻傳到了網絡上,一時間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憤慨,亞美尼亞民眾更是被暴行激怒,紛紛響應號召扛槍參戰,亞方官兵們則誓言絕不投降,一定要讓亞塞拜然血債血償。
  • 亞塞拜然大開殺戒!白磷彈開路,割耳、斬首俘虜,俄:這是在滅族
    在阿亞兩國剛開始爆發大戰時,土耳其就開始積極介入,往亞塞拜然派遣大量僱傭兵進行支援,這些僱傭兵多是中東地區極端武裝分子成員,到高加索戰場後作出許多殘暴事件。此前亞塞拜然被曝出虐殺俘虜事件,給其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儘管阿方甩鍋給僱傭兵,但許多消息透露阿軍受極端思想影響並不無辜,阿軍在戰場上作出許多反人類事件。
  • 亞美尼亞狙擊手成功復仇,一槍打爆虐俘者腦袋!身上搜出關鍵證據
    最近,兩則亞塞拜然軍隊虐殺亞美尼亞士兵的報導在網上瘋傳,引發了全世界的憤慨。 一名亞美尼亞人向記者爆料說,不久前他接到了自己參軍的兄弟給自己打的一個電話,電話對面號稱是「阿塞疆軍人」,這些亞塞拜然軍人告訴他自己的兄弟已經成為了戰俘,並表示要把他的兄弟砍頭,隨後電話就被掛斷了。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拒絕和談的建議
    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亞美尼亞軍人向自稱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亞塞拜然陣地發射一門大炮 亞美尼亞葉里溫(美聯社)-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領導人周二否決了和談的建議
  • 亞塞拜然公開挑釁,包圍俄軍維和士兵發生衝突,抓走160人當俘虜
    為了防止亞阿兩國再次採取敵對行為,俄羅斯維和部隊已經在拉欽走廊加大了巡邏力度,但是剛剛,亞塞拜然再次公開挑釁,包圍俄軍維和士兵後發生正面衝突,阿軍方也抓走160人當俘虜。12月17日,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當地時間周三,俄軍部署在納卡地區拉欽走廊的維和士兵進行日常巡邏時,突然遭到亞塞拜然軍隊的包圍,雙方發生正面對峙。
  • 亞美尼亞割地賠款!澳軍士兵隨意殺人!世界仍舊是那個殘酷世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亞美尼亞人險些被土耳其滅族▲亞美尼亞人在一戰中的遭遇中國人民並不陌生更為慘痛的是,亞美尼亞在付出了正規軍精銳大部打光,先進武器幾乎損失殆盡的慘重代價之後,連日後報仇的機會也沒能保住……▲俄軍車隊途徑一名陣亡的亞軍士兵屍體屈辱的停戰當地時間2020年11月9日晚上,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俄羅斯三國共同籤署了和平協議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亞塞拜然的飛地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衝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國際上普遍承認納卡是亞塞拜然領土,但納卡實際上是獨立狀態(亞美尼亞支持),亞塞拜然無法行使管轄權細看外高加索地區的地圖,亞塞拜然的國土被亞美尼亞分成了彼此不相連的兩部分,這部分飛地叫做「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面積5500多平方公裡,45萬人中有99%是亞塞拜然人。▲亞塞拜然被亞美尼亞分成的兩部分因納卡問題,亞阿兩國在脫離蘇聯後爆發過戰爭。
  • 為何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事關重大?
    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20世紀20年代被蘇聯吞併時,蘇聯將位於兩國之間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控制權交給了亞塞拜然,儘管那裡的大部分人口是亞美尼亞人。數十年的爭議之後,在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蘇聯的鐵腕統治開始鬆動,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議會投票決定成為亞美尼亞的一部分。
  • 寸步不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歐洲歌唱比賽上的交鋒
    首次爭議是在2006年,歐洲歌唱大賽的官方網站指亞美尼亞在歌唱大賽的首個代表安德烈出生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納卡地區,由亞美尼亞扶持的國家,不被世界普遍承認),儘管當時亞塞拜然並未參賽,但亞塞拜然媒體對此強烈批評,在亞塞拜然人眼中納卡共和國是非法的,這裡是被侵佔的亞塞拜然領土。
  • 亞塞拜然軍隊接管首塊割讓領土,3萬人逃離後變「鬼城」,亞美尼亞防...
    由俄羅斯調停的停火協議規定,亞美尼亞將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的三個地區「割讓」給亞塞拜然。第一個是阿格達姆,已於周五移交。 11月20日,亞塞拜然宣布其軍隊進入了納戈爾內-卡拉巴赫地區附近的一個地區。一天前,亞美尼亞部隊的士兵和坦克已經撤離該地區。
  • 俄媒:緊急,亞塞拜然什葉派將軍準備反抗土耳其!拒絕總統...
    俄媒稱,亞塞拜然一些高級軍官拒絕執行亞塞拜然國防部和阿利耶夫的命令,從而實際上宣布在該國境內發生政變。 根據一些資料,在卡拉巴赫地區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是亞塞拜然軍隊和軍官公然暴動的原因之一。 佩戈夫稱,「在繼續從伊斯坦堡消息來源獲得信息的同時,我們得到以下消息:巴庫將軍準備在內部發動叛亂,以解除土耳其人對軍隊的實際控制。」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全線開火,中亞「火藥桶」又被引燃了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面積4388平方公裡,人口約16萬,四面均被信奉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所包圍,但該地區絕大多數人口卻是信奉亞美尼亞天主教的亞美尼亞人。 綜合各方消息,戰事開始於9月27日上午7時10分左右,亞塞拜然方面的進攻主要集中在上卡拉巴赫的費佐利地區和傑布賴爾地區。亞塞拜然方面將此次軍事行動稱為「反擊」,暗示「亞美尼亞才是率先發難的一方」。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全線開火,中亞「火藥桶」又被引燃了 | 京釀館
    ▲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衝突致百餘死傷:互發視頻炫耀戰果,均宣布「戰時狀態」。?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文 | 陶短房?9月27日,位於亞歐交界、素有「火藥桶」之稱的高加索地區,爆發了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間的激烈衝突。
  • 俄羅斯維和大軍全面增援,亞美尼亞後方亂套:反對派全面「逼宮」
    俄軍納卡開啟排雷作業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隨著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局勢開始進入新一個階段,亞美尼亞推遲將凱爾巴賈爾地區移交給亞塞拜然,這尚未影響三邊協議的其他規定的執行-亞美尼亞方面在11月20日前完全離開了阿格達姆地區
  • 亞塞拜然卻內藏隱患,與土耳其開始心生嫌隙
    不過,不管是在綜合國力還是人口等方面,亞塞拜然畢竟都領先於亞美尼亞太多,何況其背後還有著土耳其的鼎力支持,於是在擁有優勢兵力和猛烈炮火的雙重加持下,亞塞拜然最終還是突破了亞美尼亞守軍的防線。近日,據俄羅斯塔斯社在11月9日的最新報導稱,日前,亞塞拜然官方公開宣布,其部隊已經攻佔了納卡重鎮舒沙城,拔掉了這顆通往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的「最後一顆釘子」。
  • 為了這塊土地,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再次爆發衝突,無辜百姓喪生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領土爭端再次爆發,引發了多年來最嚴重的衝突。據報導,周日,這兩個前蘇聯共和國為爭奪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發生衝突,造成至少23人死亡。國際上承認該地區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由亞美尼亞人控制。當它在20世紀90年代初解體時,成千上萬的人在戰鬥中喪生。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倆貨到底在鬧騰啥
    1992年,亞美尼亞軍事入侵亞塞拜然,並打通了到納卡地區的陸上走廊,到1993年,亞美尼亞和納卡武裝再度打通了第二條陸上走廊,亞塞拜然被迫進行後備役戰爭動員。到1993年年底,亞塞拜然有20%的國土都被亞美尼亞佔領,3萬多亞塞拜然人喪失,20多萬人傷殘,近百萬人失去了土地和家園。
  • 亞洲各國地形圖-高加索三國,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高加索地區,南北包括大高加索山脈、小高加索山脈、亞美尼亞高原北部,東西是從裏海到黑海。  高加索地區有四個國家,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個稱為高加索三國。  喬治亞西鄰黑海,陸地鄰國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是: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喬治亞是高加索山脈一個民族,他們曾與周邊民族一起,建立過喬治亞王國。這個王國東起裏海,西至黑海,橫跨整個高加索山脈。  喬治亞人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他們與山融為一體,王國領土基本也就在高加索山脈範圍。喬治亞民風彪悍,無論蒙古人、土耳其人、俄羅斯人都沒辦法徹底徵服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