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談枯榮大師

2021-02-19 劉國重的讀金時代

↑↑↑↑點擊關注,與你胡扯金庸小說

老枯榮,是《天龍八部》中的第二高僧,是世故老人

   

《天龍》世界,第一高僧,當然是少林寺那掃地老頭。

    

「第二高僧」之譽,則非枯榮大師莫屬。

老和尚的武功,當不在少林方丈以下。更難得靈臺清徹、世事洞明。以智不以力,兩次挫敗鳩摩智,幾人能夠?

鳩摩智提出以少林七十二絕技換取「六脈神劍」劍譜,我也跟著天龍寺本因等人的思路走,「聽他娓娓道來,頗為入情入理,似乎此舉于天龍寺利益甚大而絕無所損,反倒是他親身送上一份厚禮……不禁怦然心動」。

等讀到了「枯榮七問」:

枯榮大師道:「本因,咱們練功習藝,所為何來?」本因方丈…答道:「為的是弘法護國。」

枯榮大師道:「外魔來時,若是吾等道淺,難用佛法點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該用何種功夫?」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當用一陽指。」

枯榮大師問道:「你在一陽指上的修為,已到第幾品境界?」本因額頭出汗,答道:「弟子根鈍,又兼未能精進,只修得到第四品。」

枯榮大師再問:「以你所見,大理段氏的一陽指與少林拈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三項指法相較,孰優孰劣?」本因道:「指法無優劣,功力有高下。」

枯榮大師道:「不錯。咱們的一陽指若能練到第一品,那便如何?」本因道:「淵深難測,弟子不敢妄說。」

枯榮道:「倘若你再活一百歲,能練到第幾品?」本因額上汗水涔涔而下,顫聲道:「弟子不知。」

枯榮道:「能修到第一品嗎?」本因道:「決計不能。」

枯榮大師就此不再說話。

真如醍醐灌頂、當頭棒喝,對這老和尚的智慧見識佩服到五體投地。

最難得,枯榮竟非無情之人:「一隻枯瘦的手指伸到圖上,寫道:『只學一圖,學完再換。良機莫失,凝神觀劍。自觀自學,不違祖訓。』」

這裡,枯榮大師是在與他們大理段家的列祖列宗打「擦邊球」。「祖訓」中根本沒有考慮「自觀自學」的可能性,因為不出太大的意外,就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所以就沒寫明不許「自觀自學」。既然沒寫,枯榮就故意誤解為默許。

區區二十四字,很能見出一位老族長對家族晚輩的拳拳惜護之心,一心指望他們好學上進。讀此方知,鳩摩智未到之時枯榮阻止師侄們耗費內力為段譽治病並非寡情,仍是權衡輕重緩急之下的無奈之舉,也是明智之舉。

「他(段延慶)是大理國的皇太子。當年父皇為奸臣所弒,他在混亂中逃出大理,終於學成了武功回來。現在大理國的國君段正明是他堂兄,可是真正的皇帝應當是他而不是段正明。……他掙扎著一路行來,來到天龍寺外,唯一的指望,是要請枯榮大師主持公道。」由此可見,在大理段氏,居於族長地位的,不是國君段正明,確為老僧枯榮。

《天龍八部》,「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在金庸最初的構想中,當有枯榮大師更大的揮灑空間。後來創作思路轉變了,金庸(可能已經)為老僧設計好的許多情節,都沒用上,想來金庸也覺遺憾,否則,他不會讓無崖子殷殷詢問虛竹:「大理天龍寺的枯榮大師沒來麼?」斯時,無崖子急切要尋到的,是一個年輕美貌的少年人,實在不必關心千裡外的老枯榮,而居然關心,詢問到了,一則說明金庸未忘枯榮,一則見得無崖子對枯榮大有惺惺相惜意。

論武功,枯榮不在玄慈以下;論智慧,枯榮還在無崖子以上。

無論智慧與武功,如此高僧,難再得!

開了一個微信群,專門交流金庸武俠之事,有興趣的可添加微信號zzp262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請問,你是「枯榮大師」嗎?
    金庸塑造的這個枯榮大師,因修習枯榮禪功,已經能做到心如止水,處變不驚,但面臨鳩摩智前來搶奪《六脈神劍》劍譜,毅然出世與其周旋,最後用一陽指內力逼得六張劍譜全部燒為灰燼。從心境上來說,已然枯素,百年孤寂,但在處事上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儘是崢嶸的稜角。所以半枯半榮,正是枯榮大師的境界。傳說中的非枯非榮,他到底是修不到這一層的。
  • 天龍寺枯榮大師有沒有達到「天龍四絕」的水準?
    沒錯,他就是大理天龍寺第一高手枯榮大師。 那麼枯榮大師的武功到底有沒有達到「天龍四絕」的水準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枯榮大師修煉枯榮禪功數十年,已經達到了「半枯半榮」的境界,距離「非枯非榮,亦枯亦榮」的境界也只差一線之隔,枯榮禪功大成之後最為可怕之處在於奪人生機、轉換生死。
  • 枯榮大師是天龍寺第一高手,身份是什麼?段譽跟他什麼關係
    枯榮大師肯定是段家皇室,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甚至是可以影響大理政局的人物。理由何在?且不說段正明在枯榮大師面前自認晚輩,單說當年段家內部爭鬥皇位,書中說到最後是因為天龍寺出手才平定了政局。從這一點來看,枯榮大師算是大理政界、佛界、武術界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 枯榮大師為何寧願燒了六脈神劍劍譜,也不願換少林寺七十二項絕技
    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是慕容博評的武林兩大超強武功之一,還有一門就是少林派的《易筋經》,鳩摩智曾帶了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的秘籍來天龍寺換六脈神劍劍譜,但是被枯榮大師無情拒絕了。為什麼枯榮大師不願意換呢,要知道這七十二項絕技裡有很多香毫不遜色大理段氏的一陽指。當時連天龍寺的主持等人都動心了,為何枯榮大師不願意換呢。我想主要可能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少林派七十二項絕技,雖然不俗,但是整體水平,並沒有超凡脫俗,其中最厲害的幾門充其量也就和大理段氏一陽指一個水準而已。
  • 枯榮大師為什麼寧願燒了六脈神劍也不跟鳩摩智交換少林七十二絕技?
    因為六脈神劍修煉需要極高的內力,天龍寺中實際沒有人能夠修煉成功,所以最終以六脈神劍的劍陣對抗鳩摩智而不敵,最終枯榮大師燒掉了六脈神劍也沒有與鳩摩智交換,枯榮大師為什麼這麼選擇呢?主要恐怕有以下幾個原因:
  • 段延慶為奪回皇位,找叔叔枯榮大師主持公道,卻被刀白鳳以身點化
    他苟延殘喘來到大理天龍寺,想要找他的親叔叔枯榮大師主持公道,但枯榮大師正在入定參悟枯禪。段延慶心灰意冷之際,刀白鳳突然出現「以身相救」,段延慶因此精神大振,離開天龍寺,苦練了10年武功,終於「名震江湖」!在《天龍八部》中,段延慶雖身體嚴重殘廢,但一陽指和腹語術功法卻是練得出神入化,也算是金庸武俠中為數不多的殘疾高手。
  • 枯榮大師掌握六脈神劍多年,為何不修煉?原來他練的是這門神功
    枯榮大師掌握六脈神劍多年,為何不修煉?
  • 鳩摩智能打贏五本和枯榮聯手,為何喬峰卻難敵遊坦之和慕容復?
    鳩摩智曾在天龍寺,以一敵六大戰天龍寺五本和枯榮大師,大獲全勝,最後逼得枯榮大師焚燒了六脈神劍劍譜。天龍寺五本都是和段延慶一個級別的高手,枯榮大師更是還超過這個層次,鳩摩智能以一敵六獲勝。而天龍寺五本五人功夫均超過慕容復,加上枯榮大師都無法戰勝鳩摩智,豈不是證明鳩摩智武功遠超喬峰了。其實不然,大家可能有一個誤解。就是天龍寺大戰鳩摩智勝過五本和枯榮大師聯手,並不意味他能擊敗六人。他的勝過是有條件的,因為鳩摩智想見識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
  • 枯榮一生
    枯榮間,一生消融,只剩思念。       拋開所有,世間的美好為誰停留?閉目沉心,忍不住悲嘆聚散離合。一曲離歌聲情切,不知何地再逢君?人海茫茫,潮起潮又落,我們都是生命中的過客。苦痛相歡酒一杯,執手他年花已落。紅顏不老,我心豈能獨枯?
  • 《沉浮與枯榮:八十自述》序
    誰主沉浮與枯榮?欲平心中憤,唯唱大江東。」於是,從中選擇了「沉浮與枯榮」作為書名,講述了自己80年的「沉浮與枯榮」。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也不那麼重要了,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法學界的後輩們有所啟迪,那就不辜負寫這本書的初衷了。謹以此序獻給親愛的讀者。
  • 金庸筆下的十二羅漢:玄慈、覺遠、枯榮都沒能入榜
    2.一燈大師一燈大師將一陽指功夫練到了極致,後來又從王重陽那裡學到了先天功。一陽指和先天功相結合,正好可以克制西毒歐陽鋒的蛤蟆功。可惜六脈神劍失傳,要不然憑藉一燈的功力,練成兩到三脈的無形劍氣,應該問題不大。3.方證大師方證大師精通易筋經。
  • 他是「枯榮」應寶林,出道多年鮮有人知,今卻因「髒話」一夜成名
    還記得《天龍八部》中的枯榮大師,《福星高照豬八戒》裡的太上老君
  • 作為段譽的親孫子,一燈大師為何不會使用六脈神劍?看完我懂了!
    作為段譽的親孫子,一燈大師為何不會使用六脈神劍?那一年,段譽在少室山以六脈神劍擊敗慕容復,天下英雄皆為見證者,一燈大師聽過父輩的話也不會忘記。大師用一陽指功夫出神入化,練六脈神劍要求一陽指達到四品境界,他早就具備了。而且從段譽到一燈大師,中間也不過不過幾十年,六脈神劍的失傳機率也應該不大。
  • 段延慶和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哪個更厲害?
    段延慶和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哪個更厲害?段延慶和一燈大師有什麼關係,誰的武功更厲害?段延慶和一燈大師都出自金庸武俠小說,他們分別是《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中的人物。雖然出處不同,但兩者之間卻有一定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