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當代100位書法家53王學仲:峻利剛硬「骨感」美

2020-12-25 騰訊網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寫字在勤奮和天分,創新在學識和膽識,此言不虛也。

最欣賞李可染大師之語:

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53王學仲:峻利剛硬「骨感」美

【書家簡介】

王學仲(1925-2013),筆名夜泊,晚號黽翁,山東滕州人。曾師從吳鏡汀、徐悲鴻、李可染等書畫家,擅山水、人物、花鳥;黽學創始人。

王學仲生前為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顧問,天津書法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現代書畫學會名譽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天津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天津文史研究館名譽館員,天津市文聯主席團成員,王學仲藝術研究所名譽所長。

出版有《中國畫學譜》、《王學仲書法選》、《書法舉要》、《王學仲書畫詩文集》、《夜泊畫集》、《王學仲詩詞選集》等。2006年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書家著述】

王學仲:如何解決書法中的行氣

一行之間首尾貫串,把一個個字排列起來,大小、長短、肥瘦、向背、首尾之間,應搭配得當,尤其是筆畫的排列由首至尾要氣脈連貫,不懈怠,又不支離,這就是一行之中的行氣。

一、字守中線

在一字之間,要有一根中線,不可偏離。在行草字中,似乎有一個字偏左,另一個字偏右,首尾連貫起來看時,還是在一根中線上。楷字也是這樣,有的偏側字如「夕」字、「戈」字,有撇的「才」字就向左,有捺的「之」字就向右,這就不能只注意到一個字的平衡問題,要從全行著眼。行氣也就像人的走動,有時擺動左胳膊,有時擺動右胳膊,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字的左右伸縮擺動,也是為了變換平衡,串通一氣,看去氣勢仍連貫在一起。像王羲之的《喪亂帖》中「荼」字突然向左,「毒」字突然向右,而使從為首一字的「先」到末尾一字的「追」字,仍然在一條中線上。

二、承接牽引,筆斷意連

與字之間的行氣固然是由左右變換著的平衡所造成,上面已經談到,這裡再進一步分析。不管楷字和草字,只要細心觀察一下字的來龍去脈,就會發現每個字的筆鋒銜接之處,即上一字與下一字的交接處,都有承接和牽引著的筆鋒。比如下一字筆鋒的起處是承接上一字末尾的筆鋒,也就是說是由上一筆的筆勢連接過來的,那麼下一筆的筆勢就是牽引,即把下一字筆鋒牽引出來,使筆與筆之間有照應,有交待,行筆自然有了連貫。上一行最末一筆與下一行的起筆也應遙相呼應,使其氣脈通貫,隔行不斷。楷字與草字的承接牽引是不同的,楷字是筆勢相連,筆筆都斷(即沒有牽絲),只把上下筆畫連在一起;而草書則是有連有斷,特別是從唐代開始,幾字相連的「連綿」「遊絲」草書多起來了,我們在書寫草書時,不可勉強用遊絲連接起來,如果一二字連接還可以,三四字連接太多了,會感到牽絲繚繞,便有春蚓和秋蛇的毛病。所以只要筆斷意連就行。明代書法家張紳提出的「筆意顧盼,朝向偃仰,陰陽起伏,筆筆不斷。」即是指的筆意不要斷了的意思。

三、上下有俯仰,左右有顧盼

上下左右的行列布置方法,前人簡單地形容為「發於左者應於右,起於上者伏於下」。清代書法家戈守智對上下左右的布列要求則更為具體地說:「如上字作如何體段,此字便當如何應接,右行作如何體段,此字便當如何應接。假使上字連用『大捺』,則用翻點以接之;右行連用大撇,則用「輕掠」即撇,以應之,行行相應,字字相承,俱有意態……」

字的上下關係是俯仰的關係,在上之字要俯視著下面的字,在下面的字又仰視著上面的字,在左的字要照顧著右邊,在右邊的字要照顧著左邊。最避忌的是每字雷同,上下齊平狀如算子,這就把一行的布白和章法寫得割裂了。

特別是行草書,它是通過字的大小,闊窄、正斜,曲直來體現變化的。又如《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撼」字大於「五」字的五倍;「國」字很寬,「大」字就很窄;「風」字很長,「西」字很短;「厲」字就左斜,「悽」字右欹;「安」字就極曲,「下」字就極直。但是從這幅的篇法看,「撼」字不覺得大,「五」字也並不覺得小;「厲」字不覺得斜,「悽」字也不覺得欹,這就是把俯仰顧盼巧妙地編織在一起了,把個別字統一在通篇字的大布白裡,字距之間鱗羽參差,很少可以有一道虛白的橫格線可以通過。「鱗羽參差」是唐代張懷瓘《用筆十法》之一,這一點不僅對一個字的結體有用處,對於行氣和整個篇法的組織,尤為重要,即通過每個字的形體,或方或圓,或三角或扁長,以及大小的錯綜變化。

在寫楷字的時候,雖不具備草字那樣多的變化,但由於漢字結構本身的長短、斜正、疏密,就不能做到絕對一致。「車」字就長,「兩」字就短;「口」字就小,「體」字就大。我們也應在符合楷字端正齊整的原則下注意到行氣的搭配變化,使之左顧右盼,牝牡相接,筆姿點畫相呼應。如寫「大夫」二字,左邊都是撇,右邊都是捺,如果採用同樣的筆勢去寫,就沒有變化了,如果上下字都有懸針,下一字便可改為垂露,第一字使用了折鋒,下幾字便可改用搭鋒,即落筆直下不折的筆法,直到筆意盡了再用折鋒,用以轉換筆氣,這樣也就使上下有了映帶關係了。

【書法點評】

天津王學仲五體書均佳,出手便不俗,立基書體為行草。

1978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國現代書法選》,其中王學仲草書毛主席詞句「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那件作品應視為他那個時代的代表作,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揚我國風,勵我民魂,求我時尚,寫我懷抱」為先生的治學主張。足見先生是極有風骨的人——這種激揚蹈勵的個性氣質很明顯的在先生的作品中顯現出來。

以碑帖相糅的行草書為例,先生的線條有突出的「骨感」美,整體精神氣貌峻利剛硬,有名士風骨。

或許先生是在繪畫上用功最勤,或許先生應酬太多,又或許先生晚年身體的原因,總體看來,其作品未臻高境是事實。

隸書和魏碑書可以看出先生古典書法的精深功力,但個性不明顯;行草書線條有別於古人,但是其中的藝術含量明顯不足,有些線條有寒蹇態,彈力、厚度不足。先生對於現代藝術的大力支持以及對現代書法、抽象繪畫的親身創作試驗等足以證明其思想的前衛性。

筆者以為,先生行草書線條缺乏錘鍊從而導致有個性無高度,難與古今大家齊肩。主要是因為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所致,體悟沒有專一深入所致。

相比之下,他的專攻魏碑書的得意高徒孫伯翔先生,銳意專精,成一代大家。

由此可見:在藝術上有時過於的「博」反倒不如「狹」。當一位藝術家鋪設的攤子過大時,雖然可以實現多面的豐收,但卻影響了堆積的高度。(李金河)

【書法作品】

相關焦點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15鮑賢倫:大巧若樸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15鮑賢倫:大巧若樸 【書家簡介】 鮑賢倫1955年生於上海,浙江鄞縣人,1974年師從徐伯清為入室弟子,臨習褚遂良楷書、孫過庭草書及徐氏小楷,貴州大學讀書時得姜澄清指導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12張海:孤蓬自振之美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12張海:孤蓬自振之美 【書家簡介】 張海1941年生,祖籍河南偃師,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81朱關田:大道至簡意無窮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81朱關田:大道至簡意無窮 【書家簡介】 1944年3月生,浙江紹興人,字曼倬。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省特級專家。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55周慧珺:風檣陣馬行山谷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55周慧珺:風檣陣馬行山谷 【書家簡介】 周慧珺,1939年出生,浙江鎮海人。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上海市文聯榮譽委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上海市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2014年榮獲上海文學藝術獎之傑出貢獻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之終身成就獎。 周慧珺書法得到沈尹默、拱德鄰、翁闓運等著名書法家親授,其書風勁健縱橫,流暢明快,自具風貌。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62田蘊章:歐楷仿佛論短長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62田蘊章:歐楷仿佛論短長 【書家簡介】 田蘊章,田蔭亭之長子,字存文,蟠逸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間縣臥佛堂鄉河西村。1945年生於天津。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61林岫:詩心作魂書作骨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61林岫:詩心作魂書作骨 【書家簡介】 林岫,1945年生,浙江紹興人,字蘋中、如意,號紫竹居士、頤陽書屋主人。196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47劉洪洋:靜雅還露峻拔氣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47劉洪洋:靜雅還露峻拔氣  【書家簡介】  劉洪洋,天津人。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專業委員會委員、培訓中心教授、工作室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院研究員、導師,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薪傳翰墨工程」首批專家組成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應用軟體項目」驗收專家組成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授課專家。擔任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四屆婦女書法篆刻展,全國中青年篆刻作品展,第二屆「中華媽祖文化」全國書法展評委。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66劉藝:秋水為神不染塵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66劉藝:秋水為神不染塵 【書家簡介】 劉藝,1931年1月25日,生於北京。原名王平,別署王實子,亦號醒廬主人。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58胡秋萍:藝術深淵中的生命三變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58胡秋萍:藝術深淵中的生命三變 【書家簡介】 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三、四、五、六、七屆展覽及中青年第三、四、五、六、七、八屆展覽,獲第三屆中青展優秀獎,中國書協德藝雙馨會員.2016年入選中國書法報遴選中國當代十大女性書法家,《聽花堂詩語》獲河南省優秀圖書二等獎。 曾在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及長沙、鄭州、鎮江、開封舉辦個人書法展覽。
  •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43高慶春:骨入楚金文質新
    ——題記 評當代100位書法家43高慶春:骨入楚金文質新 【書家簡介】 高慶春,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書協篆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副主任。多次受聘擔任全國書法展賽評委,多次在全國書法篆刻大展中獲獎、入選。曾舉辦個人書法篆刻展,出版多種書法篆刻專輯,作品被國內外收藏。
  •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今井凌雪與中國書法
    ,在當代日本書壇中顯然是一個特殊的範例;在中國書壇中,應該也是一個特殊的範例。說他是當代日本書壇中的特例,是因為在當代日本書法界,以純正的態度與方法去追究中國書法古典之美的,大約他是一個唯一的典型。我們在上一代的書法大師的行列中,發現有西川寧這樣的典範。但自西川寧先生而下,無論是青山杉雨先生,還是村上三島先生,都具有一種以日本立場去觀察中國書法古典的特徵。
  • 中國書法家協會大事記!(1981—2020)
    大會還決定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60周年和紀念魯迅誕辰100周年,分別舉辦書法篆刻展覽。而在會議期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方毅特地到代表駐地——國務院第二招待所裡看望與會者,那時的駐地完全是一派節日氣氛,有人形容說「這是一次代表們高興得合不攏嘴的大會」。
  •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必選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書者介紹:胡問遂(1918年7月24日-1999年2月19日),浙江紹興人,沈尹默入室弟子,當代中國書法大家。出身書香門第,祖父、兄姐均酷愛書法,伯父胡之光為浙東書法名家。抗日戰爭初期,投筆從戎,立志報國。
  •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當代沒有代表性的書法家?
    ,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家何止一二。不論其他,單論兩晉書風之時,便有二王之類的代表人物。可時至今日,當代竟沒有代表性的書法家,此間何故?而在那個時代,大環境便促成了書法家的誕生。社會始終在進步,以古論今必有其不可取之處。自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乃為對待過往之純然做法,可在此之外,依舊需要考慮社會環境對各方各面的影響與撼動。大環境很大程度上,也便促成了當代沒有代表性書法家。
  • 王厚祥:書法家不是在寫字,而是書寫漢字的藝術美
    在一次訪談中,著名狂草書法家王厚祥說了這樣一句話:「一般人寫字寫得讓人認識就行了,而書法家也是在寫字,但他們是在寫美。」這句話當中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一般人還是書法家,他們都在寫字,誰都離不開漢字的書寫。
  • 當代著名書法家史梅芳女士藝術簡介
    先祖倉頡,江蘇揚州人,祖籍泰興,現定居北京,中國共產黨黨員,畢業於蘇州大學新聞系,後又參加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獲得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先後在江蘇工人報,東方法治導刊編輯部從事記者,編輯工作,曾任中央電視臺央視網能源頻道文化藝術中心總監,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昌平區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翰墨芳書畫院秘書長、中國職業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國藝人民書畫研究院院士
  • 當代著名書法家周慧珺行書東坡詞《赤壁懷古》兩種
    曾任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1962年 參加上海市青年宮書法學習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鄰、翁闓運等著名書法家親授。楷書學歐陽詢、顏真卿、褚遂良諸家,又上及北碑;行草書從宋四家入手並上溯「二王」。以節臨米芾《蜀素帖》,行書入選由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成立後第一次舉辦的上海市書法展覽。
  • 書法名家聶成文,以真性情寫草書,被評為:當代有代表性書法家
    書法名家聶成文,以真性情寫草書,被評為:當代有代表性書法家。聶成文是誰?簡單介紹一下,他連任第四、第五、第六屆書寫副主席,同時還是草書委員會的主人,中書協培訓中心的教授。什麼叫當代有代表性書法家?1990年的時候,聶成文評價頗具個性的草書,被中國書法十年委員會評為當代有代表性書法家。這個代表性,具體指的是啥呢?咱們不知道,可能說的就是風格獨特吧。聶成文的草書有什麼獨到之處呢?最大的特點,就是真性情,不拘於法度。真正書寫起來的時候,輾轉騰挪,任意揮灑,達到了一種隨心所欲的境界。
  • 當代十大美女書法家劉玉婉,精品行書橫幅欣賞,氣韻靈動幽蘭芬芳
    中國當代十大美女書法家分別為孫曉雲、周慧珺、林岫、胡秋萍、解小青、胡朝霞、韋斯琴、蔡夢霞、韓寧寧、張改琴。劉玉婉並沒排列在這個十大美女書法家之內,但是絕對是屬於上乘美女的書法家。劉玉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欣賞,學習和修煉都有自己的見識,詩詞歌賦,箏舞書法,都很刻苦。
  • 廣東寶樹書院院長、著名書法家謝樹春為小編年會題字祝賀!
    小編謝歡收到了廣東寶樹書院院長、著名書法家謝樹春為小編年會題字祝賀!謝氏正能量,安公是榜樣謝樹春贈周年傳統文化年會祖德傳芳,寶樹生輝,據了解,謝樹春是國家一級書法家。謝樹春為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東謝營村的「中華謝氏總祠」題寫牌匾東謝營村的「謝營遺址」▲圖(中)謝樹春和韶關兄弟合影謝樹春1954年11月生於書法之鄉安徽太和,大專文化,國家一級書法師,學書得謝冰巖,王學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