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經典巨製《星球大戰》背後的聲音設計

2020-12-22 美藝尚影電影留學

聲音是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除電影配樂外,音效設計更是影視製作中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能增添視覺魅力,有時甚至可以賦予角色生命,豐富觀眾的觀影體驗。

經典科幻作品《星球大戰》中的聲音設計即為電影構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如片中機器人R2-D2人性化的獨特嗶嗶聲、黑武士的沉重呼吸聲,亦或是光劍的經典嗡嗡聲等,這些聲音對電影的影響力皆不容忽視。

製作這些聲音的幕後功臣是傳奇聲音設計師本·貝爾特,入行40多年,貝爾特參與了《奪寶奇兵》、《E.T. 外星人》、《機器人總動員》等多部電影,憑藉過硬的技術多次入圍或斬獲奧斯卡大獎。本文將解讀貝爾特是如何創造出深深烙印在影迷心中的宇宙之音。

兒時痴迷錄製聲音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從事電影製作行業。」大學時就讀物理系的本·貝爾特表示,他一直以來想成為的是科學家,沒想過自己會踏進電影行業。但從小就很喜歡電影的他,十歲就會用父親的攝影機拍片。而父親送他的盤帶式錄音機,更是開啟了他對錄製聲音的熱情。

我對聲音如何與電影結合相當感興趣。每當我聽見聲音,就讓我想起了電影。」貝爾特說他童年時的最大興趣,就是自製小電影。他會把放映機和錄音機同步播放,將自製短片配上音效、音樂和對話,玩得不亦樂乎。

畢業後貝爾特原本打算繼續進修物理學,但心中仍無法割捨對電影的熱愛。因緣際會下他遇見了英國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並在克拉克與他分享《2001: 太空漫遊》的製作過程中,啟發了貝爾特結合夢想與現實的想法。

於是他決定去南加州大學攻讀電影製作專業,並在音效部門擔任助教,協助學生完成電影音效工作。而當時《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正從母校尋找音效設計人才。「盧卡斯打電話回學校,學校把我的名字給他。就這樣,我被拉進了長達29年的星際旅程。

親臨戰場錄製真實聲響

「電影音效是基於真實世界的,並不完全由計算機合成。」貝爾特認為,身為聲音設計師,有些音效必須得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錄製真實世界的聲音加以製作,才能增加影像說服力。「這些聲音確實存在,就好像宇宙飛船聽起來就是那樣。」

多年來,貝爾特保持著收集聲音的習慣,出國旅行也一定會隨身攜帶錄音設備,把握機會、四處尋找可用的聲音素材。如隨時記錄雷聲、爆胎聲、動物的叫聲,或是站在跑道盡頭,錄下噴射機的引擎和飛行聲等等。 他堅信,這些素材總會有派上用場的機會。而這些音效庫,皆為往後奠定盧卡斯影業旗下的天行者音效公司基礎。

為了錄製真槍實彈及炮火聲,貝爾特甚至曾和美軍度過數星期。「我把麥克風放在地堡裡收音,他們用真正的火炮,從五英裡遠的地方朝我開火。」他回憶:「彈片會飛過我們,這非常冒險,但這些聲音在紀錄片的製作上相當有用。」

他還提及了另一次難忘經驗:「有一次,我去阿拉斯加紀錄分裂的冰川,直升機載我到非常荒涼的野外,獨留我一人待在懸崖峭壁上。最近的村落大概有50英裡遠,而冰河和我距離不到一英裡,冰塊不斷從冰河崩裂至海中。」最終,他把這些冰塊崩解掉落的聲音,運用在《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中宇宙飛船降落的音效上頭。

開創聲音設計新時代

聲音設計的工作在好萊塢電影聲音創作歷史中由來已久,1933年雷電華公司的《金剛》就特別使用了獅子的吼叫和猩猩的尖叫聲,把這些聲音進行倒放,再互相疊加創造出金剛的咆哮聲。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貝爾特和另一位音效大師沃爾特·默奇的出現對「聲音設計師」這一角色的確立、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與貢獻。

20世紀70年代是美國電影史上重要的、過渡性的10年,貝爾特和默奇把他們的聲音才華奉獻給了打破常規的新好萊塢電影。這個裡程碑意義的時代也被冠以「聲音蒙太奇運動」「聲音設計時代的到來」等稱號。

作為第一代從電影學院畢業的電影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喬治·盧卡斯和史蒂文·史匹柏,他們具有新的美學觀念並積極開拓電影的視聽語言,重塑觀眾對類型電影的期待與審美。貝爾特與這些具有開創性精神的導演合作,令電影聲音的表現力逐步得到發揮並且嘗試在不同的語境下重新建立電影的聲畫關係。

《星球大戰》音效設計

在1977年之前,科幻電影傾向於用電子、機械等聲音元素,展現未來的技術和未知的環境。盧卡斯希望自己創造的未來能夠讓觀眾感覺真實可信,因此要求貝爾特尋求更自然的聲音來創造影片聲音的環境,這個環境是由「使用過的未來」構成的。

貝爾特說:「我們想要一個『有生命的聲軌,與電子化的和人工的聲軌形成對照。我們將設計一個生鏽的、骯髒的視覺的世界,我們想要一個吱吱嘎嘎的聲音世界,還有不平滑的聲音或者安靜的……然而,我們想要從現實世界中獲得新鮮的資料。」

就這樣,貝爾特用了一年的時間來創造整個《星球大戰》中宇宙世界的聲音。當他第一次看到設計師拉爾夫·麥克奎裡繪製的光劍戰鬥圖後,忍不住開始想像,光劍「聽」起來可能會是怎樣。他想起以前曾在南加大電影學院,聽過老式放映機運轉時的嗡嗡聲響,覺得這種音調非常適合光劍,於是馬上去錄下這種聲音。

幾天後,他意外從電線短路的麥克風上,獲得靠近電視而產生的滋滋幹擾音。最後他將放映機和電視機的聲音混合,創造出微妙嗡嗡聲,成就經典光劍音效。

丘巴卡的咆哮聲,則是採集熊、獾和海象等動物的叫聲,混音製作而成。貝爾特從各段錄音中截取片段,以情感作為分類加以剪接,最終形成丘巴卡的哀嗚聲。有時聲音設計師也會運用自己的聲音:如黑武士達斯·維德的沉重呼吸聲,即是本伯特將麥克風放置潛水呼吸器的調節器內部,親自戴上並以不同方式呼吸,進而產生的音效。

帝國步行者的拍攝是通過較小的模型進行定格動畫來完成的,然後通過本伯特來添加一個音效。他通過用金屬衝壓機去衝擊報廢汽車獲得了步行者行走時候的音效。至於步行者關節磨動的響聲,他通過垃圾站的舊門反覆開關獲得了一個「吱吱」的聲音。

為了使機器人R2-D2的聲音更具人性化,貝爾特也將自己的聲音混合其中。「我們最終將電子合成器生成的音效和我的聲音,以50/50的比例混合,形成有趣的語調起伏。」這些改善原本僅使用電子合成、缺乏情感的聲音。

貝爾特改變了以往依靠重複使用大電影公司聲音資料庫的製作方法,而是自己收集和建構了一套獨一無二的電影聲音資料庫,創作了數百種特殊聲音效果,這個方式與經典好萊塢時期的聲音製作完全不同。

雖然在《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後,本伯特已沒有參與《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及《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的製作,但他的堅持與精神,仍值得「聲聲學子們」效法。如天行者音效公司負責人所說:「貝爾特將永遠是盧卡斯影業的寶藏。」他也永遠都是聲音設計界的重要先驅。

相關焦點

  • 懷舊科幻巨製《星球大戰》主題:動漫繪本與概念CG創作欣賞
    科幻巨製《星球大戰》主題衍生的概念畫稿與CG的創作欣賞來自一組懷舊的科幻巨製《星球大戰》的劇情繪本概念畫稿,包含了部分劇情場景的原畫稿件與CG創作。懷舊科幻《星球大戰》繪本創作(2)實際電影中的鏡頭也可以與畫面創作融為一體。繪本的優勢是可以在想像的初期,刻畫出很多可以應用到實際的細節。一組來自《星球大戰》的劇情繪本創作。
  • 《星球大戰》:驚豔的大場面科幻巨製
    是科學和幻想的結合,那麼人們在製作科幻電影時就可能會把場面拍得很大,尤其是好萊塢科幻片,例如《星球大戰》系列、《獨立日》、《黑客帝國》等,這些都是有大場面且很好看科幻大片,下面讓我們回顧一下這部《星球大戰》系列吧。
  • 科幻經典《星球大戰》中的光劍音效原來是他發明的
    🎬人人可以學電影,人人可以拍電影聲音為電影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除電影配樂外,音效設計更是影視製作中的重要環節,不僅能增添視覺魅力,有時甚至可以賦予角色生命,豐富觀眾的觀影體驗。跨世紀科幻經典作品《星球大戰》中的聲音設計,即為電影構成的重要元素之一。
  • 《星球大戰》經典武器 :光劍
    著名科幻電影《星球大戰 原力覺醒》於1月9日上映。作為85後、90後的我們感覺到這是一部「爺爺級別」的史詩科幻系列。但他精心的設計炫麗的視覺效果想必會讓科幻迷們大飽眼福。同時那些既是科幻影迷同時也是軍迷的觀眾,除了劇情、特效之外,還會特別關心新片中會出現什麼新型武器。上期中為大家介紹了《星球大戰》經典武器——殲星艦這期咱們來回顧下武士的象徵光劍。
  • 科幻迷必看!《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迎來史詩終局!
    盧卡斯影業和J.J.艾布拉姆斯再次聯手,通過全球期待的年度史詩巨製《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帶領觀眾踏上一段在遙遠星系中的史詩冒險,見證影史經典天行者傳奇的精彩終章。新的傳說即將誕生,自由之戰一觸即發,全球現象級恢弘傳奇奏響最強音!
  • 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是如何煉成的?
    好萊塢拍過不少經典科幻電影,如果要我選最好看的科幻電影我選不出,但如果要我選出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我會選擇《星球大戰》系列。對於《星球大戰》系列,大部分人的印象會停留在其中龐大的故事框架、令人著迷的星際旅行、經典的主題曲Star Wars Theme和它所獲得的榮譽成就,但除去這些,你知道這部偉大的科幻電影系列是如何煉成的嗎?
  • 好萊塢科幻電影拯救者《星球大戰》
    如果你喜歡看好萊塢大片,那你最好還是了解一下《星球大戰》對好萊塢電影究竟產生了多大影響。於是,一批參差不齊的經典作品噴湧而出,這個時代史稱「新好萊塢自從1968年<2001太空漫遊>之後幾年科幻片就沒有進入前十,那個時候很多都是科幻b級片,沒人敢好好拍一部充滿想像力的科幻電影,即使是當時最賣座的<2001太空漫遊>票房也不過幾千萬,1973年開始有<驅魔人
  • 《星球大戰》為何經典?
    科幻電影是上世紀70年代末期興起的全新題材影片,既然說起科幻電影首先必須提起科幻電影的開山大作《星球大戰》系列,就影片本身而言《星球大戰》系列一經上映就頻頻收穫奧斯卡獎項,足見其在電影界的地位。不過《星球大戰》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不僅僅在於他開創了一個新的影片類型,更為重要的是圍繞它衍生出了一系列改變電影拍攝的方式、方法,甚至有很多人因為這個系列電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星球大戰》在拍攝之前就面臨如何將星際戰爭、外星生物等呈現給觀眾的難題,喬治·盧卡斯為此特地成立一個特效部門參與影片拍攝並為其製作相關模型,就這樣這個特效部門以工業光魔之名在加州一間舊倉庫中正式成立。
  • 《星球大戰》全系列將登陸上海國際電影節
    新華網上海5月25日電(記者周文其 許曉青)迪士尼影業與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日前於此間聯合宣布,好萊塢經典科幻巨製《星球大戰》系列迄今為止的全部6部影片,將於今年6月舉行的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展映。在這6部影片中,《星球大戰IV:新希望》、《星球大戰V:帝國反擊戰》、《星球大戰VI:絕地歸來》均是首次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內地「星戰迷」有望一飽眼福。
  • 《佳片有約》誠邀您欣賞科幻大片《星球大戰8》
    《佳片有約》誠邀您欣賞科幻大片《星球大戰8》 它就是1977年的《星球大戰》。40年之後這部太空科幻題材影片仍然延續著自己的不朽傳奇,第八部正傳作品《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在2017年上映。
  • 【獨家福利】300副星球大戰限量IMAX眼鏡免費送!
    12月18日,備受全球矚目的傳奇科幻巨製《星球大戰7》在北美及全球多個地區開畫,僅首周末就在全球677個IMAX銀幕(除中國外)斬獲4800萬美金的票房,打破之前由《侏羅紀世界》(包括中國IMAX影院在內)保持的全球IMAX首周末票房紀錄。
  • 《星球大戰系列》不可逾越的科幻經典,讓你一分鐘看懂.
    畢竟星球大戰拍於1977年,沒有趕上國內電影大屏幕的發展機遇,而中國觀眾近幾年在大銀幕上接觸到的星球大戰,已經是故事發展到末端。【星球大戰是什麼】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是由盧卡斯電影公司出品推出的科幻電影。分為3部正傳,3部前傳,正傳第一部誕生於1977年。前六部星球大戰是兩個「三部曲」,它們的順序應該是:1.
  • 星球大戰9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星球大戰9是最後一部嗎
    導讀:11月29日,《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現在正式宣布在中國內地正式定檔了,不過定檔為什麼時候呢?還有這次星球大戰9劇情介紹是什麼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星球大戰9定檔什麼時候由中影發行,盧卡斯影業製作的史詩巨製《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宣布將於12月20日,同步北美登陸全國影院。
  • 最頭條 《星球大戰7》來了 科幻熱蔓延時尚圈
    迪士尼公司已宣布將重啟盧卡斯公司的經典電影系列《星球大戰》,備受矚目的超級大片將作為星戰系列新三部曲的第一部,初定於2015年的12月18日上映與影迷們見面,而新三部曲將在2019年前全部現身。說辭中的關鍵詞是位於英國的迪恩森林,之前從未在任何官方的文件和新聞中提及,由此看來影片新增了懸念的外景地,相信影迷們都無限期待。從《銀河護衛隊》到《星際穿越》再到《星球大戰》,這些鋪天蓋地襲卷而來的科幻大片充斥我們眼球百分百燒腦之際,無不在告訴我們宇宙空間的概念正入侵我們的生活,已經衍變為新的趨勢。
  • 《星球大戰》完結篇:最後一戰決定銀河命運!
    ▲點擊上方圖片,獲取報名連結《星球大戰》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之一,無論是橫跨宇宙的善惡對決,還是超越時代的浪漫想像,都成為幾代影迷心中的經典回憶
  •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
    :天行者崛起》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J·J·艾布拉姆斯執導,黛茜·雷德利、約翰·波耶加、奧斯卡·伊薩克聯合主演。作為影響全球流行文化長達42年的《星球大戰》系列,吸引著全球數以千萬計影迷的目光。北京時間12月23日消息,由中影發行,盧卡斯影業製作的年度史詩巨製《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於12月20日(星期五)同步登陸全球影院,狂攬3.75億美金,領跑全球票房。
  • 《星球大戰》:經典傳奇(星球大戰影評)
    活動發言人喬納森・澤萊斯奇表示:「因為這個電影傳奇跨越了30年,所以它擁有好幾代的影迷。影院裡到處是身穿不同衣服的人,還有一家人前來觀看的。這種組合很有意思。」 「這是《星球大戰》規模最大最好的慶典活動,」盧卡斯電影影迷聯誼會負責人史蒂夫・聖斯威特說。
  • 看星球大戰過時了,2018年全新科幻大片《深海迷航》
    看星球大戰過時了,2018年全新科幻大片《深海迷航》如果說美國最經典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絕對算是其中一個。從1977年推出了第一部《星球大戰》至今,已經整整40年了,可以說它也一直火了40年。然而在成為地球上最賺錢、最知名的系列電影之前,《星球大戰》幾乎沒有人相信這部幻想的電影會成功。最後還是電影院以「捆綁式放映」上映《星球大戰》,即觀眾買票看一部電影,免費享受附加影片《星球大戰》。 結果,《星球大戰》上映後全球票房高達8億美元!1977年也被稱為「星球大戰年」。今年上映的《星戰8》在經典元素的基礎上添加了不少新鮮角色,頗有破舊立新的意思。而從目前來看,影片沒有讓人失望!
  • 電影《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聲音的取捨與創新
    :俠盜一號》(Rogue One:A Star Wars Story)的聲音編輯,他們不僅一如既往地沿用了《星球大戰》系列片的經典聲音,以確保其一致性,還將原來被忽略的某些聲音元素加以拓展,讓它們進一步豐富該片的聲音世界。
  •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幻電影《星球大戰》:跨時代文化現象的締造者
    如果要評選「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恐怕任何結果出來,都會引起全世界科幻迷的爭執;但假如評選的是「影響最廣 、觀眾最多的科幻電影」,那就非《星球大戰》系列莫屬。鐵桿粉甚至把 5月4日定為「星球大戰日」,只因片中那句著名的臺詞「原力與你同在」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諧音就是5月4日,其對文化生活的滲透作用可見一斑。12月14日洛杉磯盛大的首映禮上,500米紅毯和5000位嘉賓在杜比、中國劇院和酋長三大劇院見證了傳奇重啟。全球觀眾對《星戰》回歸的迫切渴望,背後也蘊藏了對再次技術革命的期待,自然形成了巨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