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賣個人信息可能影響徵信或構成犯罪

2021-01-14 遼寧新聞網
出賣個人信息可能影響徵信或構成犯罪

瀋陽晚報 2020年11月24日 15:31

  中國農業銀行瀋陽分行提醒您保護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是啥?平時應該怎麼保護?中國農業銀行瀋陽分行提醒您,有四種情形,最容易洩露個人信息,一定要加強戒備。另外,須養成7個習慣,切實保護個人信息。

  洩露個人信息的四種情形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個人身份信息,還包括個人財產信息、個人帳戶信息、個人信用信息、個人金融信息、衍生信息等。

  不知不覺中,您的個人信息是不是就被洩露出去了呢?

  在日常生活中,這四種情形最容易洩露個人信息,一定要加強戒備。

  一是被釣魚網站盜取;

  二是快遞單、車票等包含的個人信息被洩露;

  三是盲目參與網上調查活動,貿然填寫個人信息,導致信息洩露;

  四是貪圖使用免費WIFI洩露隱私。

  防範洩露信息的七個習慣

  平常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被洩露,最好早日養成這七個好習慣。

  一是更換手機時及時刪除個人信息,存儲有個人帳戶資料的手機,出售轉讓前,務必做好徹底清理或恢復出廠設置;

  二是謹慎使用WIFI,無密免費WIFI安全防護功能相對較弱,黑客只要憑藉一些簡單設備,就可盜取WIFI上的用戶名和密碼;

  三是朋友圈不隨意曬信息,不要隨意在社交軟體上曬一些含有個人信息的照片,如護照、火車票、機票、登機牌、車票、位置等;

  四是不輕易填寫調查問卷,網絡上填寫調查問卷、玩測試小遊戲、購物抽獎、申請會員卡等活動,一般要求填寫詳細的個人信息,不可信。

  五是謹防冒充客服詐騙;

  六是及時更改密碼;

  七是一旦發生信息洩露,第一時間通知親友。

  買賣支付結算帳戶的危害

  買賣、出租、出借帳戶是違法行為。買賣、出租、出借帳戶違反了銀行卡業務制度,涉嫌妨害銀行卡管理罪。為電信詐騙、洗錢、逃稅、行賄受賄等犯罪行為提供滋生土壤,協助不法分子轉移資金,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損害社會誠信和社會秩序。

  此外,帳戶信息中包含大量個人信息,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洩露後,被不法分子用於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信用風險、法律風險。

  對於經公安機關認定的買賣、出租、出借帳戶等單位和個人,銀行和支付機構將對其採取五年內不得新開立銀行和支付帳戶及暫停非櫃面業務的懲戒措施。發現買賣銀行卡的犯罪行為,一定要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谷麗紅

相關焦點

  • 你的信息被出賣了嗎? 男子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領刑三年半
    你的信息被出賣了嗎?我們的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是在什麼時候被陌生人掌握的呢?近日,平陰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三萬元。2016年3月至6月,蘆某利用工作便利,通過某銀行系統非法列印他人個人徵信報告447份並出售給汪某,非法獲利11790元,汪某從蘆某處非法獲取他人個人徵信報告447份,出售給趙某177份。
  • 北京法院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典型案例:「私人偵探」行為或構成犯罪
    僱「私人偵探」跟蹤配偶,是很多電視劇中的橋段,但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的一起案件告訴大家,依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所謂的「私人偵探」行為很可能構成犯罪。被告人王某自稱「私人偵探」,受呂女士的委託,通過跟蹤拍照、查詢開房記錄、定位手機等方式,在5個月時間裡,獲取到呂女士丈夫的行蹤軌跡、住宿信息等個人信息。
  • 出賣個人信息,6人被抓了
    我們的信息究竟被誰出賣了? 蓮都市區某小區的幾位業主反映,從今年四月初開始,就不斷有本地的衛浴店、瓷磚店、裝修設計店通過電話和簡訊的方式騷擾自己,到底是誰出賣了公民的個人信息?
  • 出賣個人法人身份虛假註冊公司,開設對公帳戶有何後果?
    對公帳戶本是企業之間資金往來的工具,但警方研判發現,境外詐騙犯罪集團為了轉移贓款,不惜向境內的黑中介重金購買對公帳戶這一犯罪工具,境內黑中介為了謀取暴利,招募一些謀求蠅頭小利的社會閒散人員,出賣個人法人身份虛假註冊公司,開設對公帳戶。
  • 出售轉讓微信、支付寶帳號可能構成犯罪,莫要貪圖小利吃大虧!
    銀行卡、微信號、支付帳戶轉讓後多被用於犯罪現實中,網絡賭博、電信詐騙、洗錢等犯罪團夥除了大量使用個人銀行卡轉移贓款,還頻繁交替使用第三方支付帳戶、銀行帳戶,普通人的銀行卡、支付帳號被轉讓後基本上都被用於上述類型犯罪。
  • 個人徵信怎麼查詢,個人人行徵信中心查詢
    徵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要性,個人徵信記錄一旦有了不良記錄,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會帶來很多麻煩。可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什麼行為會影響個人徵信。很多不良徵信都是在不經意間造成的。那麼,哪些行為會影響個人徵信?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
  • 【與法同行】出賣公民個人信息被判刑
    【與法同行】出賣公民個人信息被判刑 2020-09-18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許可獲批,央行同日重申信息安全
    繼本月初受理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申請後,12月25日,央行宣布,已批准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許可。另據公開資料顯示,樸道徵信擬任董事王磊、程建波、曹子瑋等人,分別來自北京金控、京東數科、小米等股東單位。二者接入的數據或也有差異。百行徵信主要在網絡借貸等領域開展個人徵信活動,此前百行徵信App上線並公測時,貝殼記者從百行徵信方面了解到,平臺接入機構以網際網路金融類為主,一些銀行貸款和信用卡信息還未覆蓋到。
  • 個人徵信牌照大起底:樸道徵信VS百行徵信
    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徵信機構管理辦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自受理個人徵信機構設立申請之日起6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並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決定。換言之,在明年2月前,個人徵信市場將可能迎來繼百行徵信後的第二家持牌機構。
  • 是誰出賣了你的個人信息
    2020-08-18 09:36:42 來源:檢察日報戶籍信息幾十元、車輛信息上百元、外賣快遞信息數百至上千元…… 是誰出賣了你的個人信息盧志堅 莊巖 姚雯/漫畫根據倒賣的公民個人信息,一起命案的犯罪嫌疑人在與被害人素未謀面的情況下,竟精準定位到被害人的住址,對其實施傷害,後被害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 【警惕】記住這些人,就是他們出賣了我們的個人信息!
    資訊時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而最容易出賣的也是信息「國內學校有一半數據我都有」這句話出自騙子口中讓人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滿滿惡意是誰出賣了我們的個人信息◆案例二:2015年7月,山東單縣信用社臨時工作人員董某,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登陸中國人民銀行徵信查詢系統,查詢他人徵信信息1629條,並將查詢結果出售給李某某,先後收取李某某支付的好處費4萬元左右。
  • 個人徵信如何查詢,手機怎麼免費查詢個人徵信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辦理你要查詢徵信的業務了。還有一個就是有的地方是央行專門設置一個徵信管理部門,帶上自己得有效證件去查詢也是可以的。
  • 個人徵信查詢系統登錄,個人徵信網上查詢怎麼查
    現如今大家都有使用信用卡,如果一不小心忘記還款的話,個人徵信就有可能出現問題,對於貸款買房的購房者來說,徵信有問題怎麼辦?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一旦你徵信有不良,在各家銀行都是一樣,因為各個銀行能查到你的徵信記錄。3、嚴重會影響個人生活如果個人信用記錄是黑名單的話,比如存在惡意拖欠銀行貸款不還,被銀行起訴。將導致借款人不能乘坐飛機、無法入住星級酒店、子女就學等等。
  • 中國電信江西省欠費信息將接入個人徵信系統
    據悉,從2020年11月起,江西省電信欠費信息將接入個人信用信息系統。 目前,二代徵信系統尚未採集個人水電繳費信息,僅在二代徵信報告中預留顯示格式。這一消息一出,就意味著個人電信的支付已經正式啟動,與徵信掛鈎!這也預示著央行系統將逐步與電力、通信等相關部門開展通信和獲取相關數據的工作。 哪些用戶會上徵信?
  • 樸道徵信獲受理 個人徵信市場「起風了」
    從股東構成來看,樸道徵信採取的依然是國有機構控股,其他與徵信相關的場景方、數據方、技術方機構參股的方式,同時引入有限合夥股東,或是為了設置股權激勵做準備。北京商報記者從百行徵信方面了解到,展業近三年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底,百行徵信已拓展金融機構超1800家,籤約信貸數據共享機構近1000家,百行個人徵信系統收錄個人信息主體超1.5億人,所有徵信產品累計使用量突破3億筆。不過,北京商報記者通過百行徵信查詢個人徵信報告亦發現,目前仍有部分消金機構授信記錄、小貸公司借貸記錄未在報告中有所收錄。
  • 小區物業人員倒賣業主信息獲刑: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對於與個人信息聯繫緊密的相關工作人員,法官提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若是在履職中獲得的個人信息,入刑標準減半計算,因此切莫觸碰法律紅線。對於普通群眾,日常生活中應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要隨意填寫、分享、丟棄個人信息。
  • 個人徵信查詢官網登錄,個人徵信查詢網上查詢系統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 ,徵信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不但影響到自己的個人信用,還會關聯到家庭和孩子將來上學! 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 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攜帶本人身份證或者委託人身份證和委託書,前往所在地中國人民銀行徵信查詢窗口提供身份證辦理列印個人徵信記錄,或者也可以登陸人民銀行個人徵信網進行查詢。
  • 查詢「徵信」過多會影響房貸嗎?
    個人信用報告記錄個人借債還錢、合同履行、遵紀守法等信息,是個人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也是人們的「經濟身份證」。  個人信用報告基本內容包括:1.個人基本信息。識別個人身份的信息,如國籍、姓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婚姻狀況、居住信息、職業信息、聯繫電話等。2.信息概要。概要描述個人信息構成、逾期及違約情況、獲得授信及負債情況。3.信貸交易信息明細。
  • 騷擾電話無窮無盡,誰在「出賣」個人信息?
    騷擾電話無窮無盡,誰在「出賣」個人信息?從邏輯角度講,這樣的電話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為什麼網貸公司能夠直接找到我們的信息?我們不妨繼續往下看。3如果你與對方進一步洽談,成功完成借貸後,網貸公司就會實現一筆利潤。此外,還有一幫人也會因此獲得提成,網貸公司會根據目標客戶的實際網貸金額,向這幫人支付一筆3%的提成。這幫人就是出賣個人信息的真正幕後黑手。
  • 洩露事件屢見不鮮 應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對於與個人信息聯繫緊密的相關工作人員,法官提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若是在履職中獲得的個人信息,入刑標準減半計算,因此切莫觸碰法律紅線。對於普通群眾,日常生活中應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要隨意填寫、分享、丟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