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晚報 2020年11月24日 15:31
中國農業銀行瀋陽分行提醒您保護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是啥?平時應該怎麼保護?中國農業銀行瀋陽分行提醒您,有四種情形,最容易洩露個人信息,一定要加強戒備。另外,須養成7個習慣,切實保護個人信息。
洩露個人信息的四種情形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個人身份信息,還包括個人財產信息、個人帳戶信息、個人信用信息、個人金融信息、衍生信息等。
不知不覺中,您的個人信息是不是就被洩露出去了呢?
在日常生活中,這四種情形最容易洩露個人信息,一定要加強戒備。
一是被釣魚網站盜取;
二是快遞單、車票等包含的個人信息被洩露;
三是盲目參與網上調查活動,貿然填寫個人信息,導致信息洩露;
四是貪圖使用免費WIFI洩露隱私。
防範洩露信息的七個習慣
平常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被洩露,最好早日養成這七個好習慣。
一是更換手機時及時刪除個人信息,存儲有個人帳戶資料的手機,出售轉讓前,務必做好徹底清理或恢復出廠設置;
二是謹慎使用WIFI,無密免費WIFI安全防護功能相對較弱,黑客只要憑藉一些簡單設備,就可盜取WIFI上的用戶名和密碼;
三是朋友圈不隨意曬信息,不要隨意在社交軟體上曬一些含有個人信息的照片,如護照、火車票、機票、登機牌、車票、位置等;
四是不輕易填寫調查問卷,網絡上填寫調查問卷、玩測試小遊戲、購物抽獎、申請會員卡等活動,一般要求填寫詳細的個人信息,不可信。
五是謹防冒充客服詐騙;
六是及時更改密碼;
七是一旦發生信息洩露,第一時間通知親友。
買賣支付結算帳戶的危害
買賣、出租、出借帳戶是違法行為。買賣、出租、出借帳戶違反了銀行卡業務制度,涉嫌妨害銀行卡管理罪。為電信詐騙、洗錢、逃稅、行賄受賄等犯罪行為提供滋生土壤,協助不法分子轉移資金,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損害社會誠信和社會秩序。
此外,帳戶信息中包含大量個人信息,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洩露後,被不法分子用於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信用風險、法律風險。
對於經公安機關認定的買賣、出租、出借帳戶等單位和個人,銀行和支付機構將對其採取五年內不得新開立銀行和支付帳戶及暫停非櫃面業務的懲戒措施。發現買賣銀行卡的犯罪行為,一定要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谷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