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李勤餘
誦讀丨海 蓉
電影一開場,配合著疾馳而來的高鐵列車,一曲《我的祖國》響起,影院裡立刻安靜下來,周圍的觀眾很快就沉浸在濃到化不開的情感裡。是的,《我和我的家鄉》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與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相比,本片的「切口」更小了,但不變的還是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葛優、鄧超、沈騰、王寶強、雷佳音……這群「歡樂喜劇人」一出現,觀眾就不愁沒有笑點。「北京好人」張北京和二舅聯手上演的雙簧、雷佳音「憋」出來的大頭、沈騰和馬麗之間的「網絡延遲」,讓影院裡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電影裡有歡樂,更有感動。當黃渤立志縮短鄉村與外界的物理距離,當葛優最終還是把買車的錢留給二舅治病,當真實的「治沙英雄」出現在螢幕上,當扮成大鵝的沈騰把手放在妻子的肚子上,尤其是當範偉扮演的鄉村教師終於見到了當年的學生,影院裡的觀眾都在不知不覺間紅了眼眶。
正因為有笑有淚,大家甚至都沒有感覺到本片的「主旋律」色彩,這無疑值得我們點上一個大大的贊。其實,本片所要表達的主題一點也不「小」——比如,醫保卡保障老百姓健康的重要作用、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鄉村扶貧事業取得的重大成果、鄉村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物流技術為鄉村經濟帶來的幫助……有人認為,《我的我的家鄉》裡面藏著一張「十三五」成績單,這樣的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然而,如此宏大的主題,卻沒有讓影院裡的觀眾感到一絲一毫的枯燥、乏味,這不光得益於主創藝術的表達方式,更體現出眼下中國強大的文化自信。不管是葛優扮演的「北京好人」,還是鄧超扮演的「治沙英雄」,他們都是有缺陷、有不足的普通人。他們也有私心,有時候也愛吹牛,甚至還會像沈騰扮演的基層幹部一樣,有一些「懼內」。但這些缺點非但沒有讓他們失色,反而使這些中國的建設者們更親切、更生動,就像活躍在我們周圍的親人、朋友。
電影在表達上也沒有了生澀和僵硬。王硯輝扮演的基層幹部為了振興家鄉的經濟,走了一些彎路,想出了一些歪點子——用外星人的噱頭來吸引遊客。這當然不值得提倡,但影片沒有避諱,而是正視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可以說,這就是中國的文化自信。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正因為我們已經足夠強大,擁有足夠底氣,在談論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不足時,我們就可以更淡定、更大度。當主旋律電影都可以用一種輕鬆、活潑的基調「自我調侃」,無疑可以向外界傳遞更自信、從容的形象。
當電影結尾處,《我的祖國》的悠揚音樂再度響起,全中國觀眾的心都已經和國家、家鄉連接在了一起。我們笑了,也哭了,因為我們總是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因為中國的歷史,就在每一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裡。
End
來源:光明日報。
誦讀人:海蓉,江蘇人社廳工作人員,外表恬淡如水,心中充滿暖陽,願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一方!
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
就拉到文末點個「在看」吧~
往期推薦
▪婚姻好不好,吃一頓飯就知道
▪沒有分寸感,是一場社交災難
▪從今天起,做個幸福的人
▪乘風破浪的奶奶來了 彈幕太壯觀
▪學會及時止損
▪一封來自父親的信
▪餘秋雨:窩囊的中年抵達不到歡快的老年
▪假裝逃離
▪張曉風:我喜歡
▪莫小米 :歲月不蒙塵
▪「抱歉,這就是生活」
▪63歲中國大爺緣何爆火外網?
▪不要站在幸福裡尋找幸福
▪白落梅:天涯那麼長,歲月那麼短
▪相遇,是一種溫暖
▪荷之涅槃
▪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加油!乘風破浪的少年
▪夕陽的啟示
▪從農民工留言上熱搜想到的……
▪在每一個七月出發
▪時光如蓮
▪每一次等待都令人百感交集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
▪長在心上的詩經
▪卓別林: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
▪老去的時光
▪歸來依舊少年
▪張愛玲:花落的聲音
▪你若溫和堅定,餘生皆是歡喜
▪紀伯倫:愛的一生
▪張抗抗:富貴隨處可見 高貴屈指可數
▪我的單位觀
▪我會是那個被裁掉的人嗎?
▪你如期歸來,這才是離別的意義
▪轟動全球的短文《年輕》
▪林清玄 :閒情不易老
▪馮驥才:逼來的春天
▪生命是一樹花開
編輯 | 張子璇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