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石磨記憶

2021-02-22 溫州日報

本期作者:華夏雪丨今日主播:小宇

窄窄的巷幽幽地伸進去,在長長的巷口旮旯處,有一石磨靜靜在那,任憑風吹雨打,始終默默無聞。最近,我在博物館裡無意中看到石磨,而後在福德灣古村落的一座小院內又一次欣喜地邂逅到它,竟有種說不出的感情繞在心頭。特別是母親,見到它猶如見到久違的朋友,滿心的歡喜。可我怎麼也不曾想到,它靜靜地閒置在院裡已成了裝飾品,點綴著我們的生活。

母親想試試自己是否依然能把它推動,想展示一下自己當年的風採。母親擺出姿勢推了兩下,說:「老了,真的老了,想當年……」母親說不下去了……是啊,當年那種磨麵的場景如今很難再見得到,磨麵時那種幸福的笑聲已不復存在。

小時候在別人家院子的一角落裡經常會看到有石磨靜呆在那兒,還會看到在巷道旮旯裡牆壁邊放著的石磨,猶如埋藏著一些神秘的暗示和緘語。它的存在是過去時代的文化現象,它是祖先生命的一部分。

對於石磨我並不陌生,石磨通常由陰陽兩扇圓形石頭榫合而成。陽扇石磨是動的放在上面,陰扇石磨通常固定在磨盤上,陽扇石磨上留有兩個圓柱形的磨眼,是五穀雜糧的通道,對應的邊沿凹進一個圓洞,那是石磨的耳朵,當木橛死死楔進去後,於是磨柄被繩索套連起來,在人或畜的動力下,石磨的陽扇便旋轉起來,糧食就會順著磨眼流進隆隆轉動的石磨中間,縱橫交錯的磨齒不斷的轉動,轉動,石磨唱出了深沉而久遠的歌。

在我的記憶裡石磨並非家家戶戶都有,一般一個小院會有一個。我家小院就有一個石磨,每當過冬節吃湯圓時,院子裡的石磨開始忙起來,大家都把自家早已浸好清洗乾淨的糯米端出來排隊,輪到誰就誰磨。母親也會來等待,我也來幫忙。

我和母親分工合作,我在磨眼上加入適量的糯米又加入適量的水,加糯米、加水由我一個人操作,速度要控制好,要眼快,否則會把糯米散落在磨盤上,就不好了,母親推磨,按逆時針方向運轉,保持中等勻速運轉,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要太慢。就這樣加米、加水、推磨,循環往復。

母親哼哧哼哧地推了起來,石磨發出一陣又一陣的嗡嗡聲,不一會兒又白又細膩磨糊,爭先恐後地湧向磨盤,又翻滾著擠下來跳進磨盤下的大盆裡。

石磨一次又一次地旋轉,逆時針轉出了一圈又一圈清晰的年輪,轉出了我童年時多少的歡樂,也轉出了母親生活多少的艱辛。

每次母親磨完粉,就把上面陽扇的石磨翻開,用清水衝乾淨殘留的米粉,然後又清洗下面固定的那扇和磨盤,衝洗完畢,把上面的陽扇重新合上去。此時,每當母親清洗時,我都會湊過頭來仔細觀看陰陽兩扇石磨內那縱橫交錯的磨齒。真是奇蹟,小小結構竟然有如此大的魔力。

母親洗完依然把陽扇石磨合在陰扇石磨上,還吩咐我們這些小孩不能把髒東西扔到磨眼內,要保持石磨乾乾淨淨。

曾記得爺爺在世時,對石磨特別的眷顧。那時,石磨已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九十高齡的爺爺每天都要在小院內看看石磨,看是否有髒東西掉進磨眼內,下雨天看石磨在院外被雨淋,他就想方設法地想把石磨般進院內,可爺爺老了搬不動它,只好看著它淋雨了,等雨一停,爺爺馬上拿出毛巾把石磨擦乾淨。嘴裡嘀咕著:「多好的石磨,就這樣被淘汰了,以前我都是靠它活過來的,如今說不用就不用了,哎!」

如今石磨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成了古董落在博物館裡展覽,有些成了裝飾品在被保護的院落裡安家,還有些被遺棄在鄉間的一個角落裡默默無聞,被人遺忘。

策劃:劉曜

美編:胡安攀丨編輯:屠韋

監製:吳棟梁 楊昭普

投稿郵箱

2834135480@qq.com

投稿要求

以「文章標題」作為郵件的主題

並註明夜讀投稿

郵件正文應以稿件為主

可以附件形式附word文檔

註明作者的聯繫方式

包括電話號碼、微信號等

雨過天晴之後的天 
有一點不浪漫感覺 
一直到彩虹出現那天 
這一刻才發現再想一次之前 
明明知道你會走遠 
我還是拼命靠前 
才懂到明白你已經不見 
我還不能妥協 
我很安靜陪著你 
有些懷疑 
能不能陪我到最終目的 
我的安靜不懷疑 
就別再提 
能不能讓我回到最初的記憶 
明明知道你會走遠 
我還是拼命靠前 
才懂到明白你已經不見 
我還不能妥協 
我很安靜陪著你 
有些懷疑 
能不能陪我到最終目的 
我的安靜不懷疑 
就別再提 
能不能讓我回到最初的記憶 
一直到最後都我還相信你 
才明白這一切都只是曾經 
我的心陪著你把自己關緊 
不要說你還在我不會相信 
只好等所有的情緒都穩定 
愛情本來就想起 
我很安靜陪著你有些懷疑 
能不能陪我到最終目的 
我很安靜不懷疑就別再提 
我只想讓你回到最初的記憶 

173個光影瞬間,

帶你「穿越」40年,

重讀溫州這部傳奇「創新史」。

▼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夜讀丨理想與現實 (值得深思)
    推薦閱讀 夜讀丨不要站在幸福裡找幸福(深度好文)夜讀丨生命的路標(深度好文)夜讀丨在最好的座位上昏睡(值得深思!)
  • 夜讀丨強大氣場的人,都有一顆簡單的心
    全民夜讀來自民生周刊00:0005:51點擊上方綠標收聽朗讀音頻文/梵音療愈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但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坦然面對,有些人卻耿耿於懷呢?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做到心平氣和。
  • 「夜讀」兒時鄉間的水磨
    據老人們講這磨坊修建於清朝中期,磨坊坐北朝南,寬大高闊,房子內中是一米見方的石磨,水渠從屋下穿過,水打在圓形的木器械鬥上,帶動石磨轉動,以把穀物小麥、玉米、小米磨成麵粉。這座誕生於清朝年間的水磨,曾經就是由村裡劉老爺負責照看,後來負責人變成了劉老爺的兒子,人們叫他劉叔。劉叔今年八十多歲了,我前幾日回村找到劉叔,說起這水磨,老人很是有點談興。
  • 夜讀丨不戰而屈人之兵(深度好文)
    夜讀丨官員、商人、文人與乞丐夜讀丨口袋裡的護身符(讀完恍然大悟!)夜讀丨羊羔為什麼跪著喝奶?
  • 夜讀丨「郭師傅」的最美堅守
    《高原夜讀》把最好的故事講給你聽轉眼又到了退伍季十六年老兵惜別軍營▾  點擊收聽  ▾剪輯丨黃世傑在既有險境又有仙境的雪域高原,有這樣一個身影,只見他拿著扳手一股勁兒鑽進遠火底盤下,庖丁解牛般給裝備做起了 「手術」。
  • 夜讀丨卡達有個「胡老兵」
    作者丨李國濤、羅邦楊、王美玉  主播丨劉星寧主播簡介:>西藏軍區某團戰士,河南焦作人,2019年入伍,曾就讀於長春師範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現擔任《高原夜讀》主播。那些刻在胡玉仲心中43年的戍邊記憶,在這場雨水的衝刷下,變得更加清晰。「年紀大了,8個孫兒孫女,個別名字都記不住嘍。」記者一見到胡玉仲,他笑意盈盈,先拿自己的記性說事兒。這事倒是不假。因為紮根卡達,胡玉仲的兒孫取的都是藏族名字,兒子阿旺平措、邊巴羅布,女兒迪姬、索朗金珠、倉吉卓嘎,孫子旦增平措……有的孫子孫女遠在外地、見面少,胡玉仲是真的記不清楚。
  • 小恆水餃、石磨黑小麥麵粉...這些「邢字號」產品你吃過麼?丨助農...
    小恆水餃、石磨黑小麥麵粉......這些「邢字號」產品你吃過麼?丨助農直通車 2020-09-13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磨,不為人知的陰陽密碼!
    我腦海中保留著關於石磨的深深記憶,因為我家就曾有一盤磨,不知道哪輩祖先留下來的,生產隊時期正在廣泛使用著。       石磨是由兩塊鑿有磨齒的磨扇組成的。陰陽是中國文化的基石,推測最初石磨的設計者,就是依據了陰陽的理念,構成了石磨的兩扇,一扇像太陽,一扇像月亮。
  • 泉州石磨麵粉機設備
    泉州石磨麵粉機設備麵粉廠中,使用的大磨齒斜度通常為6,即16%,其對水平軸線的傾斜角度為9.5°。石磨麵粉機械不同於對輥麵粉機械,首先在研磨溫度、速度上,石磨麵粉機械屬於低溫低速研磨特點,而對輥麵粉機械屬於高溫高速研磨設備。二種麵粉機械研磨出的麵粉營養價值不一樣,石磨麵粉機械較大程度保留了小麥中的蛋白質蛋白質、麵筋質、胡蘿蔔素、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B2等各種營養物質。而對輥麵粉機械雖比傳統麵粉機械研磨工藝好、質量好,但營養價值與石磨麵粉機械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
  • 人文夜讀丨郭雪筠:那些甜蜜蜜的臺灣女孩兒……
    朗讀丨《臺北女孩看大陸》作者 郭雪筠人文夜讀,第十一夜……
  • 石磨芝麻糊做法,石磨芝麻糊店,石磨芝麻糊技術
    石磨芝麻糊做法,石磨芝麻糊店,石磨芝麻糊技術,是明華糖水培訓課程的經典產品,作為主打,主推項目,明華糖水培訓課程石磨芝麻糊採用石磨磨製而成,最佳的芝麻糊就是物理原理的石磨製作
  • 夜讀丨左宗棠七句話道盡世間規律
    往期推薦:夜讀丨《論語》《道德經》《金剛經》開篇首段話,暗藏儒釋道第一智慧夜讀丨人到絕境是重生夜讀丨說話當如水,做事應如山主播:白莎曾任河南電視臺《天下豫商》編導、欄目配音一個喜歡用聲音去和這個世界溝通的大女孩兒
  • 魚皮米漿瀨粉、炸魚皮、石磨芝麻糊!傳統手藝老廣人記憶中的美味
    ·石磨芝麻糊· 純手工研磨的芝麻,無添加,美味健康,烏黑油亮的外表搭配著細膩順滑的口感,帶著一絲絲甜味,是傳統手藝的成品,滿載著童年的味道。作為西關小吃的代表之一,它已經滲透到老廣人的日常三餐中,是老廣人記憶中的美味!·老廣人記憶中的美味· 店內裝修是廣式餐廳風格,圓式桌椅,乾淨衛生,提供舒適的用餐環境。
  • 石磨腸粉的做法
    石磨腸粉最大的製作工藝就是磨漿,磨漿是採用專用的石磨磨漿機,出漿細膩嫩滑,做出來的腸粉爽口彈牙、米香味足、吃而不膩,純米漿的腸粉既營養又健康!石磨腸粉具體的做法,製作石磨腸粉用什麼米合適,如何選米及米的特點,泡米的時長和水溫,米漿和水的比例調配,加微信18025205187(張老師)了解詳情
  • 夜讀丨《紅樓夢》:家有三樣,不敗也亡
    整日流連於花柳脂粉中的賈寶玉,漸漸沒有了那一身為國的抱負,也沒有興家立業的責任。反倒叫囂著要和姐妹們過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 沉迷於享樂無法自拔的人,當夢寐以求的東西得到的瞬間,幸福便開始煙消雲散。 託爾斯泰曾說過:「人生來並不是一場輕鬆的享樂,而註定是一場沉重的負擔。」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丨 塔檢法治夜讀 第二百三十四期(2020年145期)
    12月23日.m4a11:54來自法制現場塔檢法治夜讀 12月23日.m4a來自塔河縣人民檢察院00:0011:54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走進法治夜聽,展現檢察風採!各位聽眾晚上好,今天是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農曆庚子年十一月初九,大興安嶺塔河縣檢察院指尖上的微檢工作站陪您夜讀,我是你們的朋友,塔檢法治君,在這裡很高興與大家再次相聚,一起睡前聊一會兒,法律的那些事兒。
  • 「夜讀」歷史的傳承 雕琢的記憶
    湟源石雕的運用範圍十分廣泛,大到城市建設,小到日常所需,大致可分為建築構建、生活用具、紀念性物象三個類別,這些題材一直是當地石雕中較為常見的表現內容,也是使得湟源石雕成為當地傳承時間較長,發展範圍較廣的代表性技藝,其中建築構建類的石雕最為常見,在各種建築中的臺基、欄杆、牌坊、拴馬柱以及橋、窗等常見到有石雕出現;生活用具類的石雕則是以尋常百姓家中石凳、石桌、硯臺、藥碾和燈具等體現,還有一些石杵、石磨等農具
  • 夜讀丨福佑牛市
    本期作者:戴建高丨今日主播:木魚策劃:劉曜美編:陳姣姣丨編輯:陳迪監製:吳棟梁 姜巽林投稿郵箱2834135480@qq.com投稿要求以「文章標題」作為郵件的主題並註明夜讀投稿郵件正文應以稿件為主可以附件形式附word
  • 夜讀丨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我看過一段話記憶深刻,「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裡,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正因此,熱氣騰騰的餐桌,一家人團圓,笑語滿堂,推杯換盞,才會成為中國人最簡單也最踏實的幸福。」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日三餐太過繁瑣,繁忙之際隨便應付即可。 卻不知道,我們追求的平安喜樂,其實都在一飯一蔬裡。
  • 三河麵粉機廠家石磨廠家
    三河麵粉機廠家石磨廠家濟南中陽石磨電器設備有限公司建立於2014年,近幾年來,我廠在機械製造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具有一批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全廠有研磨、校對技術人員、研究設計人員多人,石磨機械開發實力雄厚,具有機、鉗、電、數控、烤等綜合機械生產能力。具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先進的製造與測試裝備以及成 熟的機械加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