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把青》

2021-12-10 攤攤佳的小世界

前幾天在介紹白先勇先生和王國祥先生的故事時提到了根據白先生《臺北人》中故事改編的臺劇《一把青》,當時說是電影,然而今天回去再看發現這是一部電視劇。特此糾正,並捎帶介紹一下這部劇。

《一把青》,2015年臺灣公視國語旗艦劇集、時代劇。是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出品、臺北創造電影有限公司製作的時代劇,由導演曹瑞原改編自白先勇小說集《臺北人》中同名短篇小說作品。該劇在第51屆臺灣電視金鐘獎上奪得戲劇節目獎、男主角獎、導演獎、新晉演員獎、美術設計獎、燈光獎等獎。在第21屆亞洲電視大獎上拿下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女主角、女配角、最佳原創音樂等獎項。

《一把青》的故事在描述1945年代空軍愛情故事,眾人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時,馬上面臨繼起的國共內戰,再次被戰火無情催逼、生死兩隔的動人情感。在國共內戰當時的許多飛官的家庭;當妻子看著丈夫出門時,一顆心卻懸著等待任務的結束。

——圖源來自網絡

攤攤佳簡述一下劇情:

1945年,南京空軍飛行員513郭軫因緣負傷,逃至浙江廢棄的聯合女中校舍,借宿於女學生朱青宿舍,後郭軫離開,留字條:「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513。」時逢亂世,朱青一人不知何去何從,決心尋找飛行員「513」見一面。

她尋至南京空軍仁愛東村,未見郭軫,卻先見識到了屬於這群空軍戰士與家屬的怪異生活:副隊長小邵要娶去世學長的妻子小周,而這兩個人根本不熟悉,小邵為了照顧學長的遺孀與孩子,小周只為了給女兒墨婷一個家。這樣的空軍村,時不時就有飛行員飛出去飛不回來,這裡住著的年輕女人大多數都經歷過或者經歷著喪夫之痛。

那次出去的「513」分隊,除了郭軫,都沒能回來。

飛行員是快樂的也是孤獨的,朱青問郭軫留字條之事,「生死懸命。留字條,祇是找寄託。落地以後就忘了。找來,算她倒楣」。師娘也對朱青說:「他們是空軍,你在地上,看他們一眼,他們就會找到你」。

飛行員是自由的也是被禁錮的,在遇到朱青之前,郭軫本已準備好一個人離開,可遇到朱青之後,他說給同一個女學生抓到,可能命中注定命走不了。

——圖源來自網絡

「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

朱青陪師娘出門,師娘朝天揮揮手,飛機竟搖了機翼後飛走。朱青驚訝的問:「大隊長看得見師娘。」「看得見,我們是塔臺。只要我們在村子裡,不管多遠,他們都會飛回來」。

「飛行員像野鴿子,隨興來去,但塔臺,走不掉。」可野鴿子只有守著塔臺才能安心。

郭軫給朱青留了字條,朱青就真的來找他,亂世裡的緣分真是飄渺又浪漫。

——圖源來自網絡

在一次次的彼此奔赴中,朱青和郭軫緊緊繞在了一起。朱青想過走開,郭軫也想過走開,可最後,驕傲安靜的女學生小朱青和正直孤獨的飛行員郭軫,在一次次的動亂裡,還是結婚了,外面兵荒馬亂,他拉著她在教堂宣誓,接受神父簡短的見證與祝福。

——圖源來自網絡

可很快,戰事再起,初雪未下,郭軫不得不隨分隊飛行。走前,郭軫與朱青約定一定會回來看她。

——圖源來自網絡

當時朱青已有身孕,留守的人中有一飛行員小顧年紀較小,對朱青頗為喜歡。聽聞朱青與郭軫因一字條結緣,堅稱字條為自己所留。然朱青傾心郭軫,不予理睬,隊中他人不滿小顧行徑,圍毆小顧,小顧氣急敗壞開車衝出,朱青被撞,流產。

小顧心懷愧疚,探望朱青,朱青冷言:「這字條,就當你寫的。不用對不起,我連讓你在心裡,想起我的名字,都不願意。」

郭軫來信要她保重身體,此生兩人也好。

——​圖源來自網絡

終於,戰事緊張,飛行隊傳聞墜機,小顧倖存歸來,告知朱青郭軫去世的消息,朱青痛淡問出郭軫有無交待。南京動亂,師娘等人倉皇出逃,朱青一人走失。

原來,郭軫死了,朱青不死心,一定要去見他最後一面,她身上沒錢,心灰意冷,最後只能靠身體賺錢贏得船票,她見到了飛機殘骸,聽到了被炸毀村子的村民滿嘴唾罵,不知該何去何從。

——圖源來自網絡

從此半生混沌糊塗,一路漂泊,得過且過之下,再遇師娘等人,又是舊疤重揭。

——圖源來自網絡​

——​圖源來自網絡

攤攤佳沒有看過原著,甚至沒有完整看過原劇,卻在看該劇剪輯的時候哭的不能自已,大致了解劇情。早在介紹白先勇先生與王國祥先生的愛情時,我就說過,《一把青》是悲劇,白先勇先生畢竟是從那個動蕩時代過來的,他的書多少有些悲涼的基調。

時代造就的悲劇往往是最讓人哀痛的。

譬如:

情節一:師娘父親死了,師娘欲回家奔喪,卻被告知父親臨終特地交代不許被掃地出門的女兒回家奔喪。

那時候朱青對師娘說:「師娘,現在你也是一個人了。」師娘從選擇大隊長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人了。飛行員漂泊無依,師娘就成了大隊長的依靠,她跟大隊長生活,幫他照顧隊員們的妻兒,幫他撫恤死去隊友的家人,在他遇到危險的時候到處求情,在逃難走散時候不顧危險一個人等著大隊長,一輩子護著他愛著他。雖然不認同,但是師娘這樣的女人,是很堅忍偉大的。

——​圖源來自網絡

情節二:小邵原本有一常來往的女友,卻因自己漂無定所且娶了學長遺孀而放棄女友,幾次掙扎,逃難的時候,「小邵!」護士女友在人群裡呼喊,小邵忍痛牽小周、抱墨婷,頭不敢回,野獸狂奔「我過去就上不來了!」。運輸機裡的小邵,痛得自語呢喃,…「快起飛吧…快起飛…」

那時候小邵的自卑和認命,直刺人心。

情節三:汪影的丈夫去世,按照習慣,要與人交接(即在空軍村裡找飛行員結婚),聽聞禁婚令要出,小周急切想要汪影與小顧抓緊結婚,可汪影不願連累小顧,跑出村去,小周氣急大罵小顧,小顧受屈,道:「我也想交接啊!每次交接都太晚!沒人要我啊!…」

飛行員也是孤獨寂寞的,看似不合理的交接,也是受傷心靈彼此慰藉的一種方式,只是這種無奈與苦悶,叫人空恫。

情節四:​朱青與小周、師娘再見,那時她正傍著一個美國男友,小周得知朱青把郭軫的箱子燒了,怒罵:「現在他孤魂野鬼,不知道在哪裡降落!」朱青笑而不語。

​失去了郭軫的朱青,早已成了空洞無物。

——「有時候,我還挺想郭軫的。」(​圖源來自網絡)

情節四:​小顧不想朱青想著郭軫,就沒有把郭軫最後的話告訴朱青,卻不料朱青離開了郭軫,反而越來越過得艱難,他不忍看她作賤自己,也想從她的美國男友那兒撈的消息,便將郭軫遺書給了朱青,朱青不接,他就念了出來:「朱青,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不願委身小顧,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圖源來自網絡

​朱青聽完,問道:「叫我快意餘生,然後呢?」小顧無言。

朱青將郭軫唯一的交待,燒了。

——​圖源來自網絡

只此一個情節,足夠我記憶良久。一股深沉的無力感從地底拔起,比起雙雙殞命,生離死別要更加難捱。

最後,由於該劇涉及到的內容比較敏感,大陸平臺暫無資源,而且據看過原著的朋友透露該劇拍的過於浪漫和抒情色彩,在攤攤佳看來也確實有些壓抑和許多不合當下情理之處,不建議大眾觀看,個別有興趣的可以去嗶站找剪輯等等觀看。

關於那段歷史和故事,了解過、引以為戒就好。

——​圖源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一把青》初秋一把青
    我會記得這個初秋看了一部叫一把青的臺劇,邊彈新曲千與千尋邊刷的這部劇。即使這個世界令人失望還有童話留心間。即使戰火紛飛,兵荒馬亂,東北的天寒地凍橫屍遍野,還有一座導航塔留在心間。這個故事很悽美,震撼人心。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東山一把青,他們都是時光裡的故事,慢慢消逝在歷史長河。
  • 《一把青》東山一把青
    圖片描述 開始,只是在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上看到這部一萬三千字的短篇小說《一把青》。文字間平平淡淡,並沒有過多的感情渲染。卻恰是那對於應痛徹心扉的事的平靜和泰然,淡淡地娓娓道來,才更讓人感覺到透過紙張的悽悲,一個個人物在心中排列復演,他們的命運在腦海中糾纏。讀罷,久久不能釋懷,意猶未盡,遂去看了改編後的臺劇版的《一把青》。
  • 《一把青》一把青春
    看劇之前我都在想一把青 這個劇名是什麼意思呢,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有一首歌叫一把青,我想應該是一把青絲,或者一把青春的意思,看完之後,我想還是一把青春更合適就不管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了。一直想哭,不寫點東西把自己想的說出來實在難受。看到一個短評說,他們做的每個選擇都看似還有餘地,但是回頭看看,發現並沒有。
  • 東山一把青
    我是真的為把一把青解讀成抗戰劇生氣但一把青不是。當舞女的小朱青、搞舉報的師娘、交接小周的小邵、和朱青同病相憐的汪影。他們都是被動的。雖然在一開始大家都對人生有過美好的展望,但是無一例外,大家的人生都走向了脫軌和崩壞。人都是被時代推著走的。去搜一把青影評,說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郭軫的遺書。感覺看過這個電視劇的每一個人都會背郭軫的遺書「痛入骨髓,魂飛魄散」「快意餘生」一出來,我也要跟著朱青一起哭。
  • 《一把青》——白先勇
    今天小編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白先勇先生——《臺北人》中的《一把青》
  • 《一把青》
    前半部分的臺灣偶像劇套路還是接受無能,一度讓人覺得這是披著民國外殼的言情劇,這一點從《想見你》到《一把青》都沒變,十個李子維和郭軫也拉不回來。相當誇張刻意的情節,脫離生活的臺詞泛濫,有侮辱智商的嫌疑 :)此外,在金陵說著臺灣腔的南方人分分鐘讓人出戲。但依然瑕不掩瑜。第一,最直觀的一點——畫面實在賞心悅目,可以按幀截圖。
  • 《一把青》一把青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臺灣戰爭片《一把青》,這部劇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部戰爭片,它是一部反戰片,更是一部災難片。中間夾雜著零星半點的人性的揭露,如師娘秦芊儀為了維護炸死朱青爸爸的空軍丈夫江偉成燒毀了唯一的證據,並把朱青投進了監獄
  • 【隨筆】東山一把青,黃昏好風景——臺劇《一把青》
    無意間刷到的《一把青》片段,於是追了全集。
  • 《一把青》20200825
    看《一把青》的時候,是我第一次懂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時候,許也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怎麼讀書、為什麼讀書」的時候。一部劇,值不值得五星、是不是一部惡俗的片子,每個人當然都可以有自己的標準,但是就像我相信白鬍子老頭上帝存在一樣,我也相信好的作品,一定會有一個恰當的、屬於它自己的位置。
  • 《一把青》中的那些臺詞
    電視劇《一把青要在國共內戰背景下說好一個故事,是非常難把握角度和尺度,但是《一把青》卻讓原本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立場的兩岸觀眾都為之讚賞,它的魅力何在?關於《一把青》,各種推薦文章數不勝數。當我看完這部劇除了人物角色的命運,人性的展現,歷史闡述,故事和情感的起伏等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它的臺詞也相當值得人回味。
  • 《一把青》:哀莫大於心死
    《一把青》是白先勇先生的小說集《臺北人》中的一個短篇小說。小說中所謂「臺北人」,實質上是淪落臺北的大陸客。臺北人中囊括了那個時代各個階層的人,從知識分子到販買走卒,無一不背負著一段沉重的、斬不斷的往事,《一把青》中的朱青亦如是一把青是以住在南京大方巷仁愛東村裡的秦師娘的視角來寫的,整個小說分為上下兩個部分。
  • 寫在清明一把青
    根據電視劇的說法,「一把青」是廣東人掃墓祭奠的習俗,上墳的時候在逝者墳頭放一把新綠的青草,是為緬懷與紀念。 我從沒想過一個假期可以從春節過到清明,我也從沒想過一部劇我可以從春節拆到清明。 「一把青」的劇裡,搬到臺灣前的「空軍太太村」,太太們婚喪嫁娶、教育醫療、搬家打掃修零件……瑣瑣碎碎的大小事情,家長裡短的有困難都可以找軍隊反映、等軍隊領導派部署幫忙解決問題。
  • 豆瓣高分臺劇——《一把青》
    其實早在幾年前,有部劇早已刷新了我對臺劇的認識,它就是《一把青》。這裡附上田馥甄演唱的主題曲。這部劇改編自白先勇先生的同名小說。原小說只有一萬三千字,但編劇和導演用45萬字的劇本和31集電視劇的時長將人物和情節細化,向觀眾娓娓道來那個被人們逐漸遺忘的時代的故事。
  • 《一把青》:看淡的無可奈何
    快進著看完了《一把青》最後幾集,覺得很是家長裡短。後來讀了《臺北人》,又重新拿來看,看到郭軫死了就看不下去了。那個活躍的飛行員,充滿正義的少年。他和朱青曾經那麼相愛,卻也逃不過戰亂,他走了,他轟地一聲沒了,她也死了。東北的一堆爛鐵,帶都帶不走。他倒好,化成了粉末,留下她一個人,痛也是她一個人在痛,想念也是她一個人想念。
  • 命運裹挾的《一把青》
    ——《一把青》導演  曹瑞原      想了解那段歷史,紀錄片《沖天》中有說,話劇《寶島一村》中也有涉及,但當白先勇小說《一把青》被導演曹瑞原拍成了31集的電視劇,還是讓人感慨萬千。曹瑞原說,「這個故事如果我們不說,以後也沒有人能說了。」
  • 催淚臺劇《一把青》推薦
    前兩天在等車的間隙,看了短篇的《一把青》,幾千字的描述,又使我回想起寒假時看電視劇版的《一把青》的難受。所以還是想正式向大家推薦一下這個劇以及原著。小說的話是短篇小說,半個小時之內就能讀完,因為比較短,所以留給人回味的事情也很多;劇的話情節就豐滿了很多,大部分劇情還是比較合理的,看的時候感受到的會比較多角度化、更多細節。
  • 《一把青》:一場愛情,半生執念.
    《一把青》收錄在白先勇先生的小說集《臺北人》。分上下兩部,主要講的是軍人,敘述的視角是「師娘」,一位國民黨空軍軍官的妻子,在「師娘」的講述下,我們了解到其丈夫的學生郭軫和女學生朱青的故事。(小說不長,很快可以看完,推薦去看。)白先勇先生的小說《一把青》,一萬三千字,被編劇改編成四十五萬字的劇本,而後被曹瑞原導演拍成31集的電視劇。
  • 外婆的一把青
    外婆的一把青公視文學大戲「一把青」的劇情來到後半段,師娘秦芊儀和副隊娘小周透過朱青拜託香港熟人「中轉」尋親信件,焦慮打探「淪陷匪區」的親人安好,從她們身上,彷彿看到外婆的影子。外婆年輕時,在相館留下的寫真照,也幾乎都穿著旗袍,風華比起師娘與副隊娘,毫不遜色。20幾歲喪夫之後帶著小孩去廈門探視同養母的妹妹,結識後來的丈夫,亦即我的外公。
  • 《一把青》拾遺(一)
    不定期更新《一把青》劇情是郭朱結婚不久,便赴東北參加內戰。
  • 《一把青》:唯有無形能不朽
    在五年後的冬天我終於看完了《一把青》,心裡有萬千思緒,卻無從捕捉一縷。也許有時候對一部作品最有力的評價,不是長篇大論的技術分析,而是一滴真情實感的眼淚。戰爭年代是一面稜鏡,折射出光怪陸離的人性。《一把青》在眾多年代劇中脫穎而出,憑的就是對人性精準的拿捏和雕刻。白先勇的原著只有一萬字,而電視上所呈現的故事,卻是三十一集的綿長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