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黃庭堅是文化奇才?

2021-03-01 樂修水

現代社會基本都是白話文,我們知道詩人詞人的渠道基本上都是從課本教材上。

先來看看蘇軾和杜甫,從啟蒙到大學的課本都有他們的作品,自然如雷貫耳,耳熟能詳。

而黃庭堅除了寥寥幾首作品入選外,就沒其他的了,是黃庭堅作品少嗎?

作品數量方面當然不少了,詩詞全集足足2393首。那為何教材課本入選少呢?

是質量不行麼,更不是了,如果質量不行怎麼會和蘇軾齊名呢。

答案在於黃庭堅山谷詩代表了典型的宋詩特色,讀懂難、賞析難、傳授難。小白們讀了,很容易一臉懵逼。

讀懂難,主要是用典多、用字講究,無一字無來處。即使現在注釋完備、參考資料齊全,一般讀者也很難讀下去。即使是其「小詩」,也有很深的內涵可以挖掘。現在即使看其三家注,也讀不懂,更不用說直接讀原詩了。

比如被選入教材的其中一篇《寄黃幾復》。

此詩頷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被視作是黃庭堅的名句。

這首詩,看似平易,但若細究起來,發現真是「無一字無來歷」,足見黃庭堅「點鐵成金」的工夫。

「我居北海君南海」,化用《左傳》語:「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黃庭堅反用其意,強調相隔之遠,相思之深。

「寄雁傳書謝不能」,鴻雁傳書是老典故,最早出自《漢書》言蘇武故事。黃庭堅稱「謝不能」,這是用「衡陽雁斷」故事。衡陽有回雁峰,傳說雁至此峰不過,古人以「衡陽雁斷」比喻音信隔絕。範仲淹:「衡陽雁斷無留意」,即是言此。

「江湖夜雨十年燈」,「夜雨」用李商隱《夜雨寄北》「問君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句,「江湖夜雨」四字,平添幾分惆悵:「江湖」,見輾轉漂泊、羈旅客鄉;「夜雨」,則引發懷人之情。此句同上句「桃李春風一杯酒」相對,雖然只是意象的剪輯組合,卻能引發讀者豐富的想像,令人回味。黃庭堅自己所說的「簡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此聯正是。

「持家但有四立壁」,《史記·司馬相如傳》:「家居徒四壁立」,言窮困。「治病不蘄三折肱」,又用《左傳》語典,「三折肱,知為良醫」,整句謂還未經過生活挫折,便已經熟諳世事,練達人情。

這只是其中一首詩的典故。

還有一句」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這句留待讀者自行品味了。

賞析難,宋詩之美需要平心靜氣、凝練歲月、學識紮實等等條件具備後,才能深刻體悟。

傳授難,現在教育模式,傳授宋詩,尤其是這麼難讀的黃庭堅的詩,是有困難的。整個社會都是浮躁的,大家更傾向於明白曉暢的詩歌。

所以黃庭堅的作品作為教材入選如此之少。

相關焦點

  • 書籍史視角下的黃庭堅
    抄本形態的書籍,是難得的奢侈品,以至於藏書成為皇室對文化的壟斷象徵,《漢書·藝文志》之《七略》、《隋書·經籍志》之四部都是皇室藏書目錄。梁元帝蕭繹在圍城中將十四萬卷藏書付之一炬;新興的唐朝用船調運隋室八千卷藏書卻傾覆於黃河,事後圖書管理官員聲稱,隋煬帝託夢給他說收回了自己的藏書。這類極端偏執的帝王藏書故事,恐怕正說明了當時書籍的奢侈品屬性。
  • 黃庭堅:我恨透了「俗」!
    宋朝是中國文化發達的時代,文士講究人品與才氣的統一,書法從唐朝的「尚法」轉到宋朝的「尚韻」。「書如其人」,書法藝術成為人品的藝術類型。黃庭堅明確指出「筆墨各系其人」(《山谷題跋》),書法乃一種君子品格,絕非庸人、俗人所為。
  • 趙連壁.他私人收藏黃庭堅稀世真作《砥柱銘》
    黃庭堅《砥柱銘》全卷近600字,長達8.24米,加上歷代題跋,總長近15米,是黃庭堅現存最長的大字行楷,作品內容來自唐代魏徵,意在勉勵後人,是其道義精神與書法藝術完美結合的產物,在中國書法史、藝術史乃至文化史上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和意義。
  • 黃庭堅:遺子萬金不如教之敦睦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家風,影響著一個人的品質和行為。為了培養人才,黃庭堅的曾祖父黃中理創辦了「櫻桃書院」和「芝臺書院」。書院推行「百行之首,以孝為先」的傳統文化,把孝道奉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內容和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黃庭堅的曾祖父黃中理曾主持制訂《黃氏家規》,共二十條,對行孝、為友、從業、求學等方方面面進行了詳細規定。
  • 黃庭堅——滌親溺器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大孝子。他的母親年輕時就守了寡,一個人把他撫育長大。所以黃庭堅對母親的感情尤其深厚,長大後孝敬母親更是十分精心、恭謹。宋哲宗時期,黃庭堅在太史局任職。雖然身份高貴,但是他侍奉母親從不要別人代勞。
  • 書法人物黃庭堅
    黃庭堅在上溯晉唐、學習前人經典書法時,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蘇軾,可以說黃庭堅的手札小行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蘇軾的。黃庭堅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不能不受蘇軾書風的影響。在黃庭堅書論中,評東坡書頗多,且多為推崇備至者。蘇東坡不僅是黃庭堅文學上的老師和提攜者,而且也是其書法的學習榜樣。
  • 黃庭堅的詩有哪些?黃庭堅的詩詞全集213首
    宋代詩人黃庭堅,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
  • 宜賓酒文化的魂:流杯池&黃庭堅
    川酒甲天下精華在宜賓酒文化是宜賓的魂而流杯池則是宜賓酒文化的魂1098年也就是922年前黃庭堅被貶54歲的他來到戎州就是現在的宜賓這個三江匯合的地方流杯池公園內黃庭堅塑像剛來戎州的黃庭堅情緒很低落但時間和美景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 黃庭堅的「四海一家皆弟兄」,為何上一句讓人不寒而慄?
    中華文化中的古詩詞,可謂是我國的藝術瑰寶,從中還誕生出了很多諺語、成語和俗語文化,很多人卻並不知道他的出處。比如成語「司空見慣」,其實是劉禹錫寫給李紳的《贈李司空妓》,其中有句話說「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 黃庭堅,「別人家的孩子」?
    據史料記載,黃庭堅年少時就聰明過人,五歲開始讀五經,七歲就能寫詩,不僅才華出眾,而且記憶力極強。據說有一次,黃庭堅的舅舅李常看到他書架擺得很亂,隨便抽出書來問他內容,竟然怎麼都問不倒他,當時驚嘆不已。十五歲以後,黃庭堅追隨李常在淮南一帶遊學,由於才氣出眾,很快受到李常同學孫覺的賞識,並最終順利成為了孫覺的女婿。
  • 黃庭堅的這幅行書作品《千峰詩》,真的是令人讚不絕口!
    中國書法文化源遠流長,各個時代都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審美特色和藝術追求。書法藝術發展到宋代,出現了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書法四大家」,對後世的書法藝術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的黃庭堅是北宋時期江西九江人,他在詩詞、書法、散文等領域都卓有建樹,在詩詞方面,他是「江西詩派」創始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北宋文學界所推崇的「一祖三宗」之一宗。黃庭堅行書《千峰映碧湘》拓本(偽)黃庭堅擅長行書、草書,尚意風格集中表現在他的草書作品中。
  • 黃庭堅被貶偏遠地方,好友寫詞慰問,黃庭堅次韻一首,成千古佳作
    崇寧年間,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因為在荊州寫下了一篇《承天院塔記》,結果被小人誹謗,稱其中數語是「幸災謗國」,於是黃庭堅被貶偏遠的宜州。黃庭堅從鄂州出發,過洞庭湖,經過長沙、衡陽等地,前往宜州貶所,他在長沙時,遇到了僧人惠洪,兩人相互知己,臨別時,以詩相贈,大意是說,兩人雖然只相見過數面,但是交情卻很深厚,末尾有句「月清放舟舫,萬裡渺雲濤」,以為贈別之意。
  • 這威少去奇才那奇才的老大是誰?改穿4號球衣會有怎麼樣的表現?
    今天有消息說比爾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威少在新賽季會讓權,怎麼說呢?這新聞我越看越像是假的。但是還是想說兩句,那就是比爾是奇才的老大這點是不需要質疑的。希望有些球迷別把節奏帶得飛起。在火箭就是這樣,交易卡佩拉是為了威少,想要得到尊重是想當火箭老大,請求離隊是哈登威少不和,總是會有一些謠言充斥在我們周圍,一個競技體育的新聞越來越有娛樂圈的意思也是挺逗。
  • 黃庭堅是如何「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的?| 語文社
    《寄黃幾復》是黃庭堅的代表作,看起來似乎沒什麼難懂,但細讀就會發現字字句句都有古人的身形影影綽綽。黃庭堅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儘量多地拉來古人一起參與創作,解起來比西崑體還要繁瑣。黃庭堅:寄黃幾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 黃庭堅年表
    黃庭堅書法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評價:「黃庭堅論書、鑑畫、評詩均以韻字為先,他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作品有《山谷詞》等。黃庭堅一生為官清正,治學嚴謹,以文壇宗師、孝廉楷模垂範千古。
  • 《黃庭堅彭水往事》連載之十|建綠陰軒
    明媚的陽光,及時的春雨,烏江兩岸一遍綠裝,黃庭堅覺得腳下十餘平方米的平地真是吟詩作畫的好地方,於是他決定將修建草屋餘下的木料在此建一小亭,建成的小亭四出飛簷,雕花門欞,有矮欄可憑依,小巧玲瓏。黃庭堅在《草書秋浦歌》中有「紹聖三年五月乙未, 新開小軒,聞幽鳥相語,殊樂。」新開小軒就是指的此小亭。一天上午,天朗氣清,陽光明媚,黃庭堅與楊皓來到小亭,一起研討詩文。
  • 黃庭堅對蘇軾書法的繼承:創新精神與學問氣節
    黃庭堅論書,重學問氣節。他說:「士大夫下筆,須使有數萬卷書氣象,始無俗態。不然,一楷書吏耳!」(見袁裒《題書學纂要後》)他批評時人王著和周越,認為二人的問題在於缺乏必要的學養,「若使胸中有書千卷,不隨世碌碌,則書不病韻」(《跋周子發貼》)。
  • 黃庭堅過望江雷池而留下的文字
    「垂楊欲生肘」是用《莊子·至樂》「俄而柳生其左肘」之典,原意是說,忽然之間滑介叔的左肘生出一個瘤來。「柳」與「瘤」諧音通假, 而楊與柳同屬楊柳科, 所以柳又稱垂楊。王維《老將行》有「今日垂楊生左肘」句,也是說如今老將左肘生出瘤來。黃詩「垂楊欲生肘」的意思是說, 由於拄杖過久,手腕上簡直要長出瘤來了。以此來說明阻風泊舟已很久.詩人急不可耐的心情。這便是黃庭堅喜歡用奇語怪句的典型例子。
  • 北宋詩人黃庭堅,他以才學為詩,終成宋詩江西詩派
    黃庭堅就是這樣一個人,他開創的江西詩派被後人津津樂道。關於黃庭堅,寫史書的人說他年幼的時候就非常的警覺,領悟能力非常的強,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悟性比較好,黃庭堅有過目不忘超功能。他的舅舅經常來黃庭堅家,他舅舅隨便從書架上取一本書,就問黃庭堅關於書中的一些問題。黃庭堅每次都是對答如流,他的舅舅非常的驚訝,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記憶力這麼好?真像一匹千裡馬,一日之內就可以跑千裡遠。
  • 詩詞創作中,關於化用,黃庭堅說有奪胎與換骨二法
    前言宋朝詩僧釋惠洪在《冷齋夜話》中,說到黃庭堅關於化用前人詩意的兩種手段:山谷云:詩意無窮,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