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蓋亞》已經是2012年的事了,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一直在期待蓋亞2.0的誕生,終於它來了,也沒有讓我們失望,相比《蓋亞》站在大地之母地球的角度,來感慨環境和新生,這一次林憶蓮女士站在了一個更高的宏觀角度,從宇宙星系來探討生命的輪迴。在它的曲目上比上一張的概念也更加統一了。
不得不說,林憶蓮的聲音實在是太高極了,保養得真的很好,光聽歌曲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已經50來歲的女人,在我的心裡張惠妹一直是我心中現役女歌手綜合各項指標排名no.1的女歌手,但是現在有了不少動搖,林憶蓮首先在這些年的表現(包括上歌手)聲音都沒有明顯的大衰退,在歌手上還來了個F5怒音,甚至還來了許多G5。讓人不禁感慨這個女人的保養技術,畢竟她們都不是黃綺珊老師那樣的機能啊,阿妹這些年來,混聲現場最多也就稍微碰碰F#5了,不過阿妹這些年在保養方面確實不如林憶蓮,這個女人太愛唱了,有點用嗓過度,很難保證她50多的時候能有類似的狀態。
再來看看這張專輯,前幾首完全就是秀了林憶蓮女士高級的氣聲唱法,常石磊的編曲用了大量的電子元素,營造出了一種星星點點,但是又充滿寂靜的宇宙之感,反而更加突出了林憶蓮的聲音,這樣的編曲簡直就錄音棚殺手級別,你的聲音缺點會被無限的放大,我一時間居然想不到,哪個女歌手還能唱出來這種效果,徐佳瑩和袁婭維的氣聲來唱,我覺得還是有希望拿下的,不得不說,林憶蓮對氣聲唱法的運用真心是華語樂壇頂級之一也絲毫不為過,這她多年的在錄音室的打磨有很大的關係,林憶蓮現在算是vocal diva 但是她卻是不折不扣細嗓出身。
適中的機能並沒有阻礙她前進的腳步,她一路拼搏,打造出了一套別人無話複製,專屬自己的敘事性語感,在這張專前幾首都特別能展現出她的敘事感,如果說《蓋亞》是以第一人稱代入到大地之母的角色中,那麼《0》則像是化身宇宙中存在千年的精神之力,在寂靜無聲的宇宙之中娓娓道來一段生命輪迴故事的開端。
生命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呼吸,所以開場《 breathe in… breathe out》就來了,這是這一首純英文的歌,一個生命的誕生之後第一個特徵就是呼吸,這一首歌林憶蓮的氣聲展現得非常好聽,純純的鋼琴聲,沒有夾雜其他任何的伴奏,你甚至耳尖都能聽到一點點爆麥的聲音,一切都那麼寂靜,生命開始了,文明也開始了。
地球的生命離不開《太陽系》裡的太陽,我們需要一個溫暖適宜的溫度,來延續一個穩定的環境,一個家,這樣的一個文明才能繁衍不行。說到太陽,我們真的是懷著一顆感恩又敬畏的心,我們的生命來源於太陽的恩惠,但是我們的生命也能輕而易舉的被太陽毀滅,地球很神奇的處在一個「剛剛好」的位置,我們不會像火星太遠,也不會像水星太近。「仰望那段距離,有光 給的 生機」大量的「快去」「別去」歌詞迴蕩在腦海中,表面上訴說著別離太陽太近太遠,實則暗示著我們生活中總有著兩難的選擇,你的任意一個選擇,都會讓你之後的時間線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纖維》逐漸被我們運用成建造各種工具的基礎物質,柔亮的《晨光》開始照亮萬物,開始刺激著各種光合的作用,《rivers》水則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許多的高級文明都是誕生於河流的身邊。人類的歷史也像這河流一樣,開始延綿下去。
其實我開始一直沒有明白《沙文》這首歌會出現在這個專輯裡,她的歌詞描述著女性遭遇的不公,和這張專輯貌似關聯不是很大呀,我去網上搜索了一下沙文的含義。
詞的來源有個故事,傳說拿破崙手下的一名士兵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他由於獲得軍功章對拿破崙感恩戴德,對拿破崙以軍事力量徵服其他民族的政策盲目狂熱崇拜,遂自以為優越而鄙視其他國家、民族。今亦用於指狂熱自大,極端本位主義者。
沙文主義者一般都是過於對自己所在的國家、團體、民族感到驕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國家、民族和團體,是一種有偏見的情緒。
這麼一看其實稍微能懂得一些了,歌曲寫的男權主義和女性的衝突。但是放到了這張專輯裡則是被放大到了人與自然的衝突,這麼多年,人在地球上一直自詡是高級物種,我們不斷在擴張,科技水平越來越高,但是我們把其他的生物卻推到了毀滅的邊緣,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的300年裡,可以說是世界從近代逐步走向現代的時期。在這300年裡,人類的文明飛速地發展,時代在進步,地球正在一點點地為我們所改變。同時,在這300年裡,地球上也有300多種美麗的動物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我們同時還在不斷的開發綠地,植被在不斷的減少,水資源也收到汙染,人們開始像大海裡倒垃圾。有很多人想的並不是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而是想著如何徵服自然。就想沙文主義一樣他們覺得自己其實已經優越於大自然之上了,應該為我所用,所以《沙文》的意義就明確了,它在專輯裡擔當著衝突的角色,也是一個轉折。
《歸0》這首歌則有一種萬物歸零的虛無感,通俗地說就是湮滅的感覺,我們做了這麼多「壞事」,地球並不是沒有回報我們,就只說說其中溫室效應這一項,溫室效應導致地球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氣候帶北移,引發生態問題;此外,局部地區在短時間內發生急劇的天氣變化,導致氣候異常,造成高溫、熱浪、熱帶風暴、龍捲風等自然災害加重。溫室效應導致極熱天氣出現頻率增加,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同時還會加速流行性疾病的傳播和擴散,從而直接威脅人類健康。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了,就算加上猿人的誕生也才百萬年的歷史罷了。再那之前呢,我們不斷的搜索到一些上古文明的信息,地球我們已知的已經有好幾次大滅絕了,再之前呢,我們不敢想像,但我知道,如果地球有一天撐不住了,他自然有方法讓自己輕鬆一下,至於啥方法,我也不知道。這首歌林憶蓮唱的氣勢很強,很堅決,還加了很高很強的混聲,頗有一種破壞與憤怒感,結尾的「未來」又表明了憤怒之後對於明天的期待與堅強,雖然林憶蓮的高音在裡面已經很震撼了,但如果這首歌的編曲能再加一點「震撼」感那效果就會更好了。
《幻覺動物》更像是一種反思,電子營造出了一種憂傷,悽涼的感覺。頗有一種 災難後的沉思,過往繁華皆為虛幻雲煙,《魅惑》是我私人非常喜愛的一首,完美的展現了林憶蓮聲音充滿著誘惑的一面,這首我都不知道別人該怎麼翻唱出來,首先對音色的要求就能刷了一批人,可能黃齡適合這樣的歌。
我對這首歌的排序一直有點奇怪。在我的心裡的排序的話應該是:
1. beathe in...breath out
2. 太陽系
3. 纖維
4. 晨光
5. .rivers
6. 魅惑
7. 沙文
8. .歸零
9. 幻覺動物
10. .一呼...一吸
《魅惑》放在《歸0》後面,顯然有一點點奇怪的感覺,不過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出於對觀眾的聽感照顧吧,畢竟如果前六首都是偏淡的曲風,對於路人來說可能會有一種膩的感覺吧,當然,這是我的感覺,他們的企劃肯定也是有自己的深思熟慮。這裡就不多說了。
最終這首歌又回到了《一呼一吸》,和第一首是一樣的曲子,詞變成了中文版,仿佛在解釋之最初的含義,2首歌互相交映,萬物歸無之後一切生命又從呼吸,重新開始了新的輪迴。就像數字0一樣是一個圓,不斷的輪迴,卻不會發散出去。這突然讓我想到了前陣子特別火的一個美劇《愛死亡機器人》裡的第16集《冰盒期》。小兩口在新搬公寓的老古董冰箱裡發現了一處失落文明。從原始到高科技,最後幻化湮滅,第二天冰箱裡又出現了恐龍,新的時代開始了。這集似乎在揭示,世界是輪迴發展的,文明出現,發展,到毀滅,回歸原始,周而復始。也許在我們文明出現之前,地球就已經出現過好幾個史前文明。蘇格拉底就對大西國和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存在深信不疑。而冰箱裡的文明與外面的兩個人遠遠相望,卻互不打擾,仿佛是作者對美好相處關係的嚮往。
林憶蓮這張專輯真的算是拋棄了悅耳的旋律,走了一張概念專,用心良苦我們都能看到,也恭喜她憑藉著這張神專在《蓋亞》之後又一次成功金曲獎取得了最佳女歌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