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藝伎,你知道的只有《藝伎回憶錄》嗎

2021-01-08 每周一點

Hello大家好,這裡是每周一點,每周為大家推送有關美學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就關注我吧~(公主號:每周一點)

這幾天,周周重溫了《藝伎回憶錄》,這部電影講述了小百合從一個貧苦的漁村小女孩到頂級藝伎的故事,章子怡正是憑藉這部電影成為第一位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華人女演員。

這部電影改編自阿瑟·高頓的同名小說,女主小百合的原型是著名藝伎巖崎峰子。峰子認為,高頓的藝術加工使世人對原本就非常神秘的藝伎產生了誤解,於是她自己撰寫了一本《巖崎峰子:真正的藝伎回憶錄》。

今天,周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真正的藝伎到底是什麼樣子?

藝伎的歷史

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德川家康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為了開發江戶,德川家康帶領和號召大量武士來到此地,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商人也匯聚於此。因為武士和商人大多是單身男性,男女比例失調,於是江戶地區娼妓泛濫。

為了便於管理,德川幕府下令將分散的遊廊(妓女的住處)集中遷往吉原區。1618年,吉原開始營業,它並不單單是紅燈區,也是一個藝術文化中心,許多藝術家、名人政客也在此流連忘返。

其實在早期,藝伎和普通妓女、歌舞伎並無太大差別,很多人為了餬口兼有藝伎、妓女雙重身份。十八世紀,幕府為了規範藝伎的稅收對藝伎屢出禁令,嚴加管理,藝伎逐漸和妓女區分開來,只賣藝不賣身。

第一名正式藝伎出現在1751年。自1779年起,藝伎需要擁有一份執照才可以營業陪客,一旦她違反了規矩,便會被取消從業資格。

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發展的時候,藝伎是無數男人的夢中情人,享受著奢靡的生活。但在特殊時期,無依無靠的藝伎往往變成政治的犧牲品。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藝伎被強行徵調到前線組成「決死慰安隊」,日本戰敗後,藝伎又被派往美軍的軍營。

(其實這一時期很多藝伎都是娼妓冒充的假藝伎)

如今,日本藝伎產業在新文化的衝擊下已經逐步衰落,但還是有年輕的女孩們願意加入,成為這一古老神秘又優雅細膩的藝伎文化的傳承者。

藝伎的穿著打扮

藝伎的服飾往往沿襲舊制,從她們的穿著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藝伎與普通女性、藝伎之間不同等級的差別。

在日本,和服的門襟是從左向右掩,所以門襟合在左側,普通女子都是右手提門襟。但藝伎卻是將右側的門襟合縫拉到中間,左手提襟。從提襟的方式就可以看出藝伎的與眾不同。

而且,年輕的舞伎和正式藝伎的穿著也有不同。舞伎穿著的和服裙裾更長,藝伎的和服則稍短一些,衣襟只到腳面。舞伎的衣領為紅色,上面繡有白色、金色、銀色的線,當線越來越滿時,便需要舉行「更領」儀式將衣領換成代表正式藝伎的白色。在衣服的顏色方面,舞伎穿的和服顏色更豔麗,而年紀稍大的藝伎則穿得更加素雅。

與和服搭配的腰帶的打結方法也有所不同。舞伎的腰帶更短 ,藝伎的腰帶更長,通常打做大鼓結。而且,未婚的女子將結打在身後,已婚女子或娼妓則將腰帶結在胸前。

在巖崎峰子的自傳中,她描述了藝伎的穿衣過程和她們所穿戴的服飾的奢華:

「首先是兩個塞滿漂白棉花的直角內衣,一個穿在髖周圍,一個穿在胸部周圍。這樣是為了讓和服平整熨帖、線條流暢。接下來再穿上一件長長的棉製寬裳,像短襯裙一樣,然後是一條散腳褲。接下來穿貼身袷衣,這是一種襯衫式的內衣,袷衣穿著時要沿著和服的線條。在這上面再穿上長袷衣……

我每年做五襲衣領,兩個夏天用的薄紗領,三個冬天用的縐紗領,每襲衣領至少價值200美元。我的腰帶絕對是件藝術品,它歷經三年才製成。整個腰帶有20英尺長,由手工織緞做成,上面繡有柔和而明亮的金色楓葉,花費了上萬美元……」

藝伎的和服上大多有手工繡制的花紋,不同的花紋代表不同的時節,例如水仙代表早春,櫻花代表仲春,紫藤花代表晚春。

藝伎的髮飾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例如2月戴梅花,4月戴櫻花,9月戴桔梗。

藝伎的髮型非常繁複,她們需要將粘性很強的發膏塗在頭髮上,在頭髮中墊上綢巾、紙片等物品將頭髮盤成髮髻,再輔以綢帶、髮簪作為裝飾。

因為製作一次髮型實在太過麻煩,所以藝伎們為了不損壞髮型,只能睡在15釐米高的高腳枕上。近年來藝伎開始使用發套,她們這才可以舒服地睡在軟枕頭上。

藝伎的工作

藝伎的工作地點是茶屋。藝伎的茶室一般以四張半草墊大小為標準,大於四張半草墊的茶室稱為「廣間」,小於四張半草墊的茶室為「小間」。

當藝伎陪侍客人參加宴席時,只能喝酒不能吃菜,所以很多人肝臟不好。藝伎在宴席上必須非常警醒專注,但凡客人喝光杯中的酒藝伎就得馬上添酒。而且,藝伎還承擔著活躍氣氛的職責,她必須關注每一個客人,儘可能讓每一個客人都開心。參加宴席對客人而言是輕鬆愉快的,但對藝伎而言卻是考驗。

藝伎表演時一般需要四五個人,一人彈三弦,一人擊鼓,一人歌唱,剩餘人跳舞。藝伎的表演費用按時間計算,一炷香的時間算一次,一次的費用叫一枝花,一個月結一次帳。

對藝伎來說,三味線和樂鼓是必備技能。日本的三味線來源於中國的三弦,但三弦是蛇皮面,三味線是貓皮或狗皮面。三味線和樂鼓音色單純,演奏難度很大,外行人很難聽出三味線的演奏有什麼變化,只有對日本音樂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能體會其中的奧妙。

除了三味線、樂鼓、茶道、舞蹈等基本功,藝伎還需掌握多種技能,以滿足客人的不同要求。成為藝伎的道路是艱難辛苦的,她們一般從10歲開始學藝,每天訓練12小時,在五年內學成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琴瑟、鞠躬、斟酒等等課程。而且在學藝期間,除了艱苦的訓練,藝伎還需要幹各種各樣雜活,受到老闆和前輩的欺凌也不能反抗,因為這種欺凌也是訓練的一部分。

到了16歲,藝伎才可以「初見世」,在初見世的前幾天,舞伎要穿著黑色花紋的和服,由姐藝伎一同拜訪各處茶屋(新入行的藝伎只表演舞蹈,所以叫作舞伎),這一階段的舞伎只能拿半酬,所以又稱為「半玉」。

在成為舞伎五年後,舞伎便可以舉行「更領」儀式,向姐藝伎、藝館老闆、歌舞老師敬酒,喝下九杯米酒,將衣領更換成白色,這才算是真正的藝伎。在成為藝伎後,便可以拿全酬,所以被稱作「一本」。

1946年,美國文化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撰寫了講述日本社會文化的著作《菊與刀》,日本人在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了矛盾的特徵。

藝伎作為日本女性審美的極致,她們同樣是矛盾的結合體。藝伎是高貴優雅的,同時社會地位並不高;藝伎的生活是奢靡的,同時也是艱難的;藝伎是溫順的,同時也是堅強的……

喜歡今天的文章的話,就點個在贊吧~

相關焦點

  • 關於藝伎,你知道的只有《藝伎回憶錄》嗎
    Hello大家好,這裡是每周一點,每周為大家推送有關美學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就關注我吧~(公主號:每周一點)這幾天,周周重溫了《藝伎回憶錄》,這部電影講述了小百合從一個貧苦的漁村小女孩到頂級藝伎的故事,章子怡正是憑藉這部電影成為第一位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華人女演員。
  • 藝伎回憶錄小千代帶美瞳了嗎?藝伎回憶錄小千代結局是什麼
    藝伎回憶錄小千代眼睛是什麼顏色電影藝伎回憶錄小千代的眼睛是湖藍色,但是也網友說是四藍色,反正不管是什麼顏色,小千代的眼睛都是最美的。《藝伎回憶錄》那部電影真是時不時就在我腦子裡打轉。特別劇中的小千代,笑起來我的心都快被融化了,好好看,小千代有著一雙煙雨朦朧的眼睛,眼睛裡仿佛有星辰大海。
  • 《藝伎回憶錄》:宿命還是掙扎
    藝伎是不是一個好的傳統呢?一直以來,包括如我們這樣相臨的國家,對日本藝伎這一行當都頗有些神秘感,很多時候把「伎」與「妓」還等同著,原因自然是對日本這個色情國度的聯想。《藝伎回憶錄》並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雖然打著藝伎的牌子,但實際上對這行當的講述還是遠遠不夠的,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美國人拍的片子,這種尷尬是存在的。
  • 《藝伎回憶錄》藝伎的成長史
    《藝伎回憶錄》是由羅伯特·馬歇爾導演的,由於影片是鞏俐和章子怡共同出演,給我的第一直覺是這部片子是張藝謀導演的,因為兩個都是曾經的謀女郎,縱觀整部影片,兩個主演的演技可謂是帶動整部電影。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藝伎的一生,女主角小千代,從小和姐姐被賣到日本的置屋,由於妹妹的顏值略高留在了置屋,姐姐的顏值稍遜一點被賣到了妓院,千代所在的置屋,是由初桃大姐大「養活」的,但是由於千代從小長得好看,被初桃視為眼中釘,所以處處打壓她,並收取南瓜為徒弟,想讓南瓜接管置屋,後來另一位當紅的藝伎豆葉收小千代為妹妹,並且教導她成為一名合格的藝伎,更名為小百合,她也找我到當年幫助過她的社長
  • 關於日本藝伎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當年一部《藝妓回憶錄》不僅走進了好萊塢也讓更多的東方人開始好奇日本藝伎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藝妓回憶錄》中小百合一生惟願得一人心運氣好的藝伎,遇到自己喜歡的男人,對方若又願意娶她為妻,那當然是皆大歡喜。
  • 《藝伎回憶錄》:日本藝伎,極致的肉身藝術品
    只消一個眼神,她們就可輕易俘獲男人的身心,倘若那日有誰貪玩,對你魅惑一笑,你就得遭殃,輕則離不開眼,直撞眼前人,重則一場事故就即發生,端的是「紅顏禍水」。日本藝伎起源於17世紀,初時藝伎皆為男性,在鼎盛時期,男性藝伎人數多達600名。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女性藝伎出現了,至18世紀中葉,藝伎這一職業逐漸被女性取而代之,如今世人提及藝伎,想到的便只是女性。
  • 隨感|關於電影《藝伎回憶錄》
    但我本來是想寫作業的,卻快樂地寫出一篇不算影評但類似影評的東西……救命我的DDL火燒眉毛了嗚嗚嗚……)《藝伎回憶錄》是羅伯·馬歇爾執導的劇情片,由史蒂文·史匹柏監製,章子怡、渡邊謙、楊紫瓊、鞏俐主演,於2005年11月29日在日本首映。坦誠講電影本身不該是五星。但我評價電影非常非常主觀。
  • 電影篇——《藝伎回憶錄》
    請在微信公帳號對話端,輸入關鍵詞「藝伎回憶錄」,電影《藝伎回憶錄》分享給你影片信息片名:藝伎回憶錄原名: Memoirsof a Geisha又名:藝妓回憶錄/藝伎回憶錄導演:羅伯·馬歇爾編劇:羅賓·史威考德/亞瑟·高登主演:章子怡/渡邊謙/楊紫瓊/鞏俐/周採芹/大後壽壽花/桃井薰/役所廣司/伊川東吾/工藤夕貴/田川洋行上映:2005-12-10(日本)類型:劇情/愛情片長:145分鐘地區:美國
  • 藝伎回憶錄,藝伎不是妓女
    說起藝伎,我們都知道是源於日本,也經常在一些抗日戰爭等戰爭題材影視作品中提及。但人們往往誤解。藝伎:是一種日本表演藝術職業,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遊走在京町界外,俗稱町伎,主要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
  • 每周推劇——《藝伎回憶錄》
    每周影評­——《藝伎回憶錄》
  • 《藝伎回憶錄》影評:失落的藝術家
    關於《藝伎回憶錄》的劇情,說實話小編是略有些失望的,畢竟這部影片2005年在內地上映時然而小編整個過程一臉懵,到結尾時更只有一個黑人問號臉??首先說說劇情吧,影片是千代自己藝妓生涯的回憶錄,然而它真的就像是記流水帳日記一樣,平鋪直述,絲毫沒有凸出重點,以至於讓人分不清主線:到底是以千代跌宕起伏的藝妓生涯作為主線,還是以千代和主席先生的感情為主線呢?如果是以千代和主席先生的愛情作為主線,那麼主席作為男主他的鏡頭未免也太少了,連女四女五的小南瓜和「媽媽」貌似都比他多。
  • 電影《藝伎回憶錄》
  • 《藝伎回憶錄》原型將原作者告上法庭,真實的藝伎生活是怎樣的
    ——愛默生提到日本藝伎,你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藝伎回憶錄》?這部以日本藝伎為原型的電影,原著作者是美國人阿瑟·高頓,導演是美國人羅伯·馬歇爾,主角分別是三個中國女演員章子怡、鞏俐和楊紫瓊。在豆瓣,《藝伎回憶錄》的評分是7.5,觀影人數高達18.5萬。
  • 藝伎回憶錄小女孩是誰 叫什麼名字 藝伎回憶錄講的是什麼
    藝伎回憶錄小女孩是誰這個小女孩就是扮演小百合幼年時期的日本童星大後壽壽花,她的眼睛真的是那樣的,藍色的,很漂亮。藝伎回憶錄小女孩叫什麼名字藝伎回憶錄小女孩扮演者是大後壽壽花。在劇中飾演小千代,在這個小女孩的眼裡仿佛有滿天星辰,純潔、美麗…藝伎回憶錄小女孩的純真可憐,鞏俐的嫵媚眾生,楊紫瓊的優雅大氣,章子怡的從容智慧。整部電影美的像一本書,每一幀都是一幅山水圖。看完就想起曉松老師說,青樓是一個多美的地方啊。這個不是熟肉鋪,這是青樓,你需要為你的房間贏得榮耀。
  • 《藝伎回憶錄》繪畫參考
    《藝伎回憶錄》是羅伯·馬歇爾執導的劇情片,由史蒂文·史匹柏監製,章子怡、渡邊謙、楊紫瓊、鞏俐主演,於2005年11月29
  • 《藝伎回憶錄》一個無人知曉的藝伎的成長曆程
    《藝伎回憶錄》相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電影中的小千代真是讓人挪不開眼。她有著怎樣與常人不一樣的遭遇呢?電影開始,是一個昏暗的環境,在一個漁夫家裡,進行了一筆交易,漁夫為了還上欠的錢,把自己的兩個女兒賣了出去。還是孩子的女主角撕心裂肺的喊著爸爸,她的爸爸也無能為力,媽媽也生著重病,正在沉睡。
  • 《藝伎回憶錄》:一部美國人執導、華人主演、關於日本藝妓的電影
    前幾日紅毯上見了五十好幾依舊風姿綽約的楊紫瓊,再次勾起了我對《藝伎回憶錄》的記憶。說這部戲好的人,說它的色調舒服,大熒幕上一張張臉都很精緻,主演演技在線,獲獎無數;當然,也有說這部戲不好的,一部由美國導演拍攝的、華人主演的、講著英語的、關於日本藝妓的故事,說這部戲與真實的日本藝妓生活相差甚遠,南轅北轍。
  • 小百合原型將《藝伎回憶錄》原作者告上法庭,真實的藝伎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愛默生提到日本藝伎,你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藝伎回憶錄》?這部以日本藝伎為原型的電影,原著作者是美國人阿瑟·高頓,導演是美國人羅伯·馬歇爾,主角分別是三個中國女演員章子怡、鞏俐和楊紫瓊。在豆瓣,《藝伎回憶錄》的評分是7.5,觀影人數高達18.5萬。電影中由章子怡扮演的女主小百合,其實是有原型的。她的原型是曾經火遍全日本的藝伎頭牌巖崎峰子。
  • 《藝伎回憶錄》影評
    《藝伎回憶錄但是初桃的嫉妒心極強,當她第一眼看到小千代的眼睛之後,便知道小千代以後勢必會威脅到她的地位,所以就開始針對小千代。初夜,小百合穿著鮮豔的大紅色,紅色本身是喜慶的,但在此刻小百合併不高興,反襯小百合的心情,她知道主席不會競拍,但是就算知道結果,最終還是會難過。二戰開始後,小百合被轉移到了很遠的地方,那裡沒有藝伎,大家每天都在做洗滌等工作,早就忘卻自己是一名藝伎的時候,申江來找了她。而後被小南瓜設計,讓主席誤會了她,她失望透了,朋友的背叛,心愛之人再也不會相信自己。
  • 《藝伎回憶錄》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遇見你,這部片子你看懂了嗎?
    日本藝伎的世界一直是神秘的。1992年,阿瑟·高頓對日本藝伎產生濃厚興趣,決心寫一本有關藝伎的書。幾經周折,高頓在京都找到在當紅時卻毅然退出藝伎圈子的巖崎峰子。他在巖崎峰子家住了兩周,對她進行全天候採訪,錄下有關峰子生平的錄音資料長達100個小時。5年後,高頓的小說《藝伎回憶錄》出版,紅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