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右二)和同事們在討論案情。
福州晚報記者 程明 林春長 通訊員 張偉/文 記者 陳暖/攝
在日前揭曉的全國「百佳刑警」名單中,陳祥獲提名獎。從警18年,陳祥在刑偵崗位幹了15年,先後破獲各類刑事案件上千起。每當案件走進「死胡同」時,他總能於細微處發現破綻,讓犯罪分子最終受到法律的制裁。
破獲命案積案
他鍥而不捨
今年5月份,在陳祥鍥而不捨的努力下,犯罪嫌疑人孫某在山東被抓獲,一樁積壓了近20年的命案得以告破。
2002年,溫泉轄區發生一起命案,孫某因口角將一名男子捅傷致死後出逃。因當時孫某使用假的一代身份證,案件偵破陷入僵局,嫌疑人遲遲無法到案。
2017年,陳祥到重案組後,一直沒有放棄對該案的追查。直到去年4月,他重新翻閱整理卷宗時,在另一樁案子中發現了關聯端倪,最終確定了該案嫌疑人的真實身份。
陳祥告訴記者,孫某被抓時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等了你們近20年」。這樁命案的偵破,讓受害者家屬很是欣慰。
偵辦傷人案件
他獨具慧眼
2017年12月22日晚,鼓樓區某居民小區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件,案發後嫌疑人潛逃。
陳祥到達現場後,一對男女一直圍著民警打聽傷者的情況。「在案發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他們和犯罪嫌疑人肯定有某種關係。」陳祥心中這樣想著。經了解,這二人正是犯罪嫌疑人的親兄妹。
調查發現,案發後犯罪嫌疑人聯繫了他的表姐,這對男女在接到表姐的電話後趕到現場。陳祥找到犯罪嫌疑人的表姐時,她卻矢口否認轉移、窩藏嫌疑人。這時,她車上的一個物件引起了陳祥的注意。經分析篩查,民警從這一物件中發現了犯罪嫌疑人曾經出現過的關鍵證據。最終,犯罪嫌疑人的表姐說出了他的藏匿地點。案發11個小時後,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歸案。
探案去偽存真
他心細如髮
陳祥說:「辦案過程中需要去偽存真,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受害者的陳述以及目擊者的證詞都需要進行研判,這些人的心理變化,往往會通過細微的表情流露出來。」而他總能準確捕捉到這些信息。
不久前,一名受害者多次要求更改報警筆錄。陳祥見到受害者時,對方兩隻手一會兒攥在一起,一會兒拉扯衣角,眼睛時不時往門口方向看。陳祥意識到,受害者可能受到犯罪嫌疑人家屬或朋友的威脅了。
「犯罪嫌疑人已經被刑拘了,我是警察,我會保護你的。」在陳祥的反覆開導下,受害者終於說出了真相。而真相正如陳祥推斷的那樣。
揭開犯罪真相
他抽絲剝繭
陳祥破獲的各類案件,浸透著他辛勤的汗水。
2017年11月,華大派出所一天內接到7名群眾報警,稱銀行卡被盜刷,涉案總金額達70萬餘元。案件移交到陳祥的手上。
憑藉多年刑偵經驗,陳祥判斷這是一起新型電信網絡犯罪,實施犯罪的可能是一個團夥。
陳祥與同事們連續3個晝夜不斷研究案件線索,發現這個團夥作案手法隱蔽、流竄性強、停留時間短,而要滿足這些特點,團夥必然需要一輛車。在匯總大量基礎數據後,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以及車輛信息終於浮出水面。兩周後,這個犯罪團夥被警方抓獲歸案。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程明 林春長 陳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