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我,對於一個女生來說,最不要緊的是什麼。
我說是年齡和臉。
再問得細點,我便回答:少女感。
果不其然,碾壓「幼系審美」的新潮流——
姐系審美。
終於讓大家看到了,「姐姐們」迷人的一面。
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沒播出,就引發一場熱議。
寧靜、張雨綺、伊能靜、鍾麗緹、袁詠儀……
各個閱歷豐富,各個敢說敢做,各個有脾氣,各個不好惹。
但就是這樣的姐姐團,卻讓太多網友欲罷不能。
如果說從前,年輕是衡量魅力的重要因素。
那麼今天我可以肯定地說:
姐姐系女生,值得擁有萬千寵愛。
見過世界的姐姐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曾經,林志玲因為大齡未婚,受到了很多討論。
有人說,她年紀大了,不好嫁。
也有人說,她太挑了,沒人敢娶。
多年後,當她終於遇到了那個可以託付終生的人。
她才用一封親筆信,緩緩道出她晚婚的秘密:
「我堅信,只要我努力相信愛情,愛情有一天會眷顧於我。
愛情需要勇氣、包容、無私、妥協、天真;
才能將一瞬間化成一生的陪伴。」
未曾見過山峰的人,會為一次登高流連忘返;
未曾見過花海的人,會因為一座莊園欲罷不能。
而閱盡千帆的姐姐系女生呢?
不會因為幾個520紅包,就覺得遇到了真愛。
「光而不耀,靜水深流。」
經歷讓她的目光足夠長遠,對自己的認知也足夠明確。
認識一個已過不惑之年的女生,至今未婚。
很多朋友給她介紹對象,可條件再好她都不要。
她清清楚楚地謝絕人家說:
「我自知姿色平庸,年齡也不允許生育;
我只想找個可以聊到一起,吃到一起的人。」
遇不見愛情,她們最能享受孤獨,因為養得起自己。
遇見愛情,她們嫁得比誰都快,因為她們只要愛情。
有人說:太相信愛情的女生,很容易受騙的。
我笑笑:姐姐系的女生,最能分辨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跟姐姐系女生談戀愛,是不可多得的經歷。
我認識一個設計師男生,喜歡上了自己的一個女客戶。
他經常加班,晚上12點下班都是常有的事。
有天晚上9點多,他鼓起勇氣問對方:
「我可以邀請你吃晚飯嗎?」
剛發出去他就後悔了,這麼晚了姐姐肯定都要休息了。
沒想到姐姐很快回覆說:
「正好我剛開完會,可以開車去接你。」
後來相處中,他像挖寶似的體會到了姐姐的好:
他忙得沒空找她的時候,她也有自己的事忙;
他向她邀約共進晚餐時,她主動定好了餐廳;
他工作上遇到麻煩搞不定,她總能提出中肯的建議。
對於姐姐系女生來說,感情不是她們的全部。
她們在很多領域,都有自己的存在感。
她們的魅力,不再是少女的臉紅和小鳥依人。
而是獨立。
橡樹和木棉,並肩站立、共同生長的競爭力。
愛人於她們而言,更是搭檔、朋友和知己。
不僅是找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也是提供一個可靠的肩膀。
姐姐系女友,已經學會了和過往和解。
哪怕面對前任,她們也會選擇釋然。
「最佳前任」莫文蔚,曾在採訪時說:
「初戀教我講德文,星仔教我品紅酒;
馮德倫呢,教我談戀愛要開心。」
說這話的時候,她是笑著的。
不管是對那個人還是那段曾經,她都仍留有愛意和感激。
陳綺貞和相戀18年的男友分手時,很多人感慨:
「愛情長跑果真不靠譜啊。」
還有網友替她痛罵渣男,浪費了她18年的青春。
而她卻說:
「18年,我們沒有懷疑愛,而是更懂得了愛人與被愛。」
後來在她巡演裡,她還是會笑著大聲介紹:
「這是我的吉他手,小虎。」
姐姐們的世界觀裡,愛情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比起在一個人身上耗費太多的力氣,她們懂得了如何取捨。
「如果愛上彼此是一種錯誤,希望我們沒有白白受苦。」
如果成熟有標準,我更願意把它稱作:人生的掌控感。
正如開車上路,知道方向盤怎麼打,油門怎麼踩。
能夠決定人生的路線,不再輕易被誰影響。
就像《奇遇人生》中,42歲的範曉萱所言:
「我覺得現在別人懂不懂你,還是要繼續過你的人生。」
可能姐系女生最大的優勢和不同是:
她能出入米其林餐廳,也能蹲在街頭吃拉麵;
能圍爐夜話到天明,也能背上行囊走四方;
她能講究精緻,亦不嫌棄粗鄙;
能對弈烹茶,也掙錢養家。
過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負,如此安好。
希望所有姑娘都能在這時代,活出自己想要的姿態。
江湖快意,人生過癮,不過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