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標並不是豪車專用,其實在幾十年前大多數品牌、車型都會搞這個立標;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主機廠發現這個立標的弊端遠大於利,所以秉承著實用的理念也就不折騰這個立標了;但豪車則不同,對於那些百年豪車品牌,立標所代表的更多是圖騰、象徵,所以即便立標會產生諸多不便,但一時半會也並不會放棄立標的設計。。。
立標起源於早期車輛布置在車頭的水箱溫度計。。。
可以說在上個世紀初所有的車都有如上圖這樣的立標,但實際上這並不是標,只是一個經過美化過的水箱溫度計,因為早期車輛的水箱就布置在車頭的問題,那時車內又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儀錶盤,所以只能靠立在車頭的溫度計來監控水溫、防止開鍋;而後來車子的設計越發的合理,水箱也不布置在那個位置了、也有了專用的溫度計,最重要的是水溫情況可以直接反應到車內儀錶盤上,這麼一來車頭立溫度計的方式就被淘汰了,但這種通過車頭立標所產生的圖騰效果卻被保留下來,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對立標的個性化效果產生興趣。。。
車頭水溫計設計淘汰後,各個車企痴迷於設計更具個性化的立標。。。
當車頭水溫計的設計淘汰後,隨即而來的是各個車企對更具個性化立標的痴迷,可以說那個時代無論是德系、英系、法系亦或者是美系的低端、高端車型都有這個立標,可以說在那個時代立標並不是豪車專屬,而完全是所有車型的共同的做法;也正是在那個時候產生了無數的奇葩設計,有的甚至很辣眼睛,因為有些設計根本不具備任何的寓意、美感,完全是相互效仿的產物,如上下圖所示,有的立標在外人看來根本無法分辨它到底是什麼;所以說那個時期的立標代表的更多是一種盲從的態度,對於品牌文化的宣傳起不到任何的實際作用,似乎那個時期如果車頭沒個立標,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汽車。。。
隨著發展,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車頭立標對路上行人的安全會產生影響,所以風靡了很久的車頭立標逐漸變少,也標誌著汽車在向著實用性發展。。。
汽車身上最軟的兩個位置就是保險槓、發動機蓋,這兩個位置在汽車漫長的發展中變得越來越軟,比如塑料槓取代金屬槓、比如平面的機器蓋子造出兩道、多道的加強線,無一不是在證明這兩處變得越來越軟,而目的就是在於防止撞到行人時,對行人照成嚴重傷害!而這個時候車頭立標就成為了懸在車頭上的一把鋒利無比的利劍。。。
如上圖所示,立標很容易在撞到行人時,扎進行人的身體,所以會對行人造成很嚴重的安全隱患(比小金人更有稜角的立標比比皆是,帶上點速度,扎進行人體內很容易);所以很多多家的交通部門都不在提倡立標的設計,並不是禁止,而是必須提供出保證安全的方案,所以勞斯萊斯設計了小金人受力就會縮回去的應急機制,當然這套機制的價格不菲,決定了並不是所有車企都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不過其餘的車企如愛立標的奔馳之類的,也紛紛將自己的立標設計的更具安全性,比如奔馳的立標本身就是圓的,而且一碰就會斷,所以不存在扎進行人體內的問題,所以現如今但凡是敢在車頭立標的車子(不含自主車),立標的安全問題必然被專門設計過,這專門的設計同樣是一筆不小的開資,所以註定了一些主打經濟車的品牌沒必要去在立標的安全設計上去花不要的金錢!
除此之外立標並不適合經濟車型,因為它會不知不知覺的被各路熊人掰斷(記得小時候鄙人掰斷過三輛皇冠的立標),要知道早些年前這些原廠立標可不便宜,如果經濟車型上配上立標,隔三差五的被人掰斷那會給車主增加很多煩惱的,況且這標也不便宜(現在網絡上那些非原廠立標倒是便宜),所以對於主打經濟車型的主機廠來說,設計具有安全性的立標需要花錢,而這些上升的成本終究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對於消費者來說也同樣是麻煩,時不時被人掰斷鬧心不?至少那些開豪車的擁有自己車位的更多、至少不用停在街邊,所以立標對於豪車來說被掰的機率少些!
總而言之對於當今的汽車來說,立標完全是費力不討好的活、而完全沒有實際意義,勞斯萊斯、賓利、奔馳保留立標因為那是圖騰、是象徵、是美好的故事,所以豪車必須保留這很麻煩的東西,但普通的民用車有必要麼?需要故事麼?需要這樣的圖騰麼?所以普通車配備立標只會增加車主的煩惱,而只會是一種很譁眾取寵的表現,完全無意義;普通車也可以配上立標,但如下圖這般好看麼?所以想搞點特殊化、個性化,首先車得好吧?道理其實很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