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往往會出現一些「老夫少妻」的現象,更會出現一些忘恩負義的愛情。不過,這在古代社會算不了什麼,尤其是在後宮,大多數妃嬪都比皇帝年輕很多歲。今天我要講的是乾隆後宮一個比皇帝小47歲的小妾。循貴妃姓伊爾根覺羅氏。循貴妃出生於乾隆二十三年。循貴妃的父親桂林曾任當地總督,官職已經不小了。
從出身上看,循貴妃作為八旗家族的子孫後代,無可挑剔。然而,即使循貴妃是最好的出身,循貴妃必須參加朝廷舉行的八旗選秀。否則,循貴妃不能結婚。乾隆四十一年初,乾隆又下令選秀八旗中的子孫後代。在這個選秀中,只有循貴妃脫穎而出。當時,循貴妃只有19歲。選秀結束時,乾隆將伊爾根覺羅氏冊封為循嬪,但進入皇宮後,伊爾根覺羅氏被冊封為妃。
一進宮,便得妃嬪。 這個起點對一個新人來說是非常好的。 可見,伊爾根覺羅氏的未來絕對是光明的。 循貴妃來自清朝一個非常著名的姓氏,伊爾根覺羅氏。 在清朝,伊爾根覺羅氏是不應該允許的民族姓氏。 相應的姓是伊爾根覺羅氏,被稱為人民姓。 乾隆二十三年,伊爾根覺羅氏出生於桂林總督府。
雖然乾隆已經是一個48歲的中年男子,但對於伊爾根覺羅氏來說,等待她的仍然是八旗選秀。 同年,伊爾根覺羅氏被任命為妾。 乾隆五十九年,伊爾根覺羅氏生於滿清,配藍旗。 伊爾根覺羅氏的父親是桂林的總督,是乾隆的封疆大吏之一。可惜伊爾根覺羅氏的父親沒在宮中見到女兒。 當伊爾根覺羅氏在宮裡參加選秀時,她的父親桂林已經死了。
大概是因為桂林,乾隆覺得伊爾根覺羅氏是一個高尚的人。 同年,伊爾根覺羅氏成了乾隆的嬪妃,晉升速度很快。 此外,伊爾根覺羅氏是乾隆年間最後一位入宮的新人。 乾隆對她很好。 在乾隆四十一年,18歲的伊爾根覺羅氏作為一個鑲嵌著藍色旗幟的女孩參加了八旗選秀。伊爾根覺羅氏被乾隆成功選秀中唯一的女孩。
起初,乾隆賦予伊爾根覺羅氏的頭銜是高尚的。然而,當伊爾根覺羅氏在那一年的11月進入皇宮時,乾隆下令將他冊封為妃。從出發點來看,伊爾根覺羅氏無疑佔了上風。 然而,令乾隆失望的是,來自一個大家庭的年輕女士不知道如何取悅皇帝,經過短暫的接觸,乾隆把年輕的女人拋在身後,就在那時,惇妃剛生下了十公主,所以乾隆給了惇妃與十公主越來越多的寵物。
伊爾根覺羅氏的位置一直保留在妃嬪中,直到乾隆五十九年,進宮近二十年的伊爾根覺羅氏終於被乾隆想起,乾隆在這一年的最後一次封妃中將伊爾根覺羅氏晉升為循妃。嘉慶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是伊爾根覺羅氏的四十千秋節,敬事房的官員卻在五月份就把給伊爾根覺羅氏準備的禮品給發了下去。
先不說這件事是如何處理的,這時候的乾隆皇帝已經是年紀大了,用俗話說就是人已經埋進黃土半截了。此後乾隆知道了敬事房的事情,於是乾隆勃然大怒,處理了相關的太監。令人沒想到的是,伊爾根覺羅氏在這次事件中受到了驚嚇,兩個月後便去世了。乾隆覺得自己當時的行為有點太過了,心裡有些愧疚,於是便下旨以貴妃的禮制將伊爾根覺羅氏下葬,相當於追封伊爾根覺羅氏為循貴妃。
此後,乾隆更是將這位循貴妃葬入了乾隆裕陵妃園寢。最初的時候,循貴妃被選入宮中,由於長相美貌,循貴妃得到了乾隆的喜愛,可是不斷侍寢的循貴妃,肚子卻沒有動靜,直到十公主出生,都是如此。循貴妃的肚子沒有動靜,乾隆只好將關愛轉向了十公主那裡。此後循貴妃一直沒有得到寵愛。
乾隆與循貴妃相差整整47歲,這在現如今看來,簡直是無法相信的年齡差距。換個角度看,乾隆的年齡都可以當循貴妃的爺爺了。這在現代社會中,幾乎是看不到的,年齡的差距會造成很多問題。由於當時十公主的出生,乾隆對循貴妃的愛減少,因此直到循貴妃去世,都沒有一兒半女給乾隆留下。
在正史中,對循貴妃的記載也是非常少的。畢竟皇家女人,沒有生育一兒半女,肯定是不受重視的。值得一提的是,循貴妃有一姐妹嫁給了協辦大學士琳寧的兒子辦事大臣玉慶。作為乾隆晚年時期唯一被選入宮中的妃子,循貴妃究竟長什麼樣呢?
乾隆曾命宮廷畫師郎世寧等人給後宮妃嬪畫了一組畫像,取名為《心寫治平》,其中便收錄了循貴妃的畫像,這幅畫作在近代流落海外,最後被美國的伯郎斯藝術博物館收藏。在《心寫治平》中,分別有)皇后(孝賢純皇后)、貴妃、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惇妃、順妃和循嬪。最後一人就是循貴妃。現如今《心寫治平》現收藏於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已經成為了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