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中,除了幾位人氣高的年輕主演以外,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一位久未謀面的老演員,就是那位雷厲風行的「李局長」的扮演者,他叫遲志強。
遲志強是誰?如果不記得的話,不妨聽他來唱首歌。
湊巧的是,近日有網友分享在某酒業交流會上的明星獻唱視頻,臺上為大家唱著《鈔票》《十不該》的中年明星,正是演員遲志強。
即使你不了解遲志強拍過什麼電影和電視劇,但只要是90前的人,一定聽過他的「囚歌」,什麼《鐵窗淚》《愁啊愁》等歌曲,他甚至被冠以中國「囚歌之王」的稱號。
遲志強的囚歌系列,可以算是那年代中國歌壇的一個奇蹟了。在「西北風」 「搖滾風」「港颱風」交織的80年代末,它從中脫穎而出,靠兩盤磁帶,賣出了1000萬盒的銷量神話,不得不令人驚嘆。
這是一個銷量神話,但這也是一個彌天謊話。
雖然當年打著「囚歌之王」名號的是遲志強,但20年後真相被公開,那些歌曲都不是他唱的,歌手另有其人,遲志強只是在裡面念了幾句旁白。他把歌迷騙了整整數十年,至今還有許多人並不知情。
那麼,囚歌到底是誰唱的?這個大型假唱騙局又是怎麼策劃出來的呢?
當年負責囚歌專輯這一事件的幕後主腦,是音樂製作人周亞平。直到2008年,周亞平才公開向媒體披露當年事件的真相。
1988年,剛任職音像出版社編輯的他,從出獄不久的遲志強身上嗅到商機,準備策劃一個「囚歌」題材。因為遲志強本身就是一個有名氣的電影明星,後來因「流氓罪」入獄,如今他出獄了,如果以他坐牢這一事件為題材做唱片,還怕沒關注沒銷量?
周亞平跟遲志強談妥並付了定金後,把消息放出去,音像製品經銷商也熱烈響應,僅北京兩家公司就預付了50萬定金,全國訂貨量很快突破500萬張。
說幹就幹。所有策劃準備和製作全過程,全是周亞平這邊在忙,遲志強本就一直在拍戲,僅僅在錄製時,抽了點時間過來,唱完就走了。
錄製完第一張專輯《悔恨的淚》後,遲志強就去了西藏拍片,而周亞平這邊覺得效果不行,想要遲志強回來重新再錄。遲志強回不來,周亞平想,遲志強他一個演戲的,本來對唱歌也不在行,就算重錄也恐怕好不了多少,市場上期待又這麼高。他「鋌而走險」想到了一個法子——索性找人代唱。
隨後他找到了一個在長春唱歌廳的歌手翟惠民。當時翟惠民只有17歲,卻唱得不錯,尤其是有著年少老成的悲愴嗓音,跟他想要的很適合。於是,周亞平讓翟惠民頂替遲志強唱完了專輯中所有歌曲的男聲部分(女聲為張秀豔)。只有朗誦部分,保留了遲志強的聲音。當然,專輯打出去的旗號,還是遲志強。
翟惠民
就這樣,李代桃僵的一幕上演了。事後,翟惠民獲得的酬勞是5萬元,而只念了旁白的遲志強,獲得的酬勞僅1500元(他本身是長影的職工,專輯也是長影音像錄製發行)。至於周亞平,他坦言也只獲得2萬元獎金,稅後僅8000元。
但以上所說的,都是針對第一張專輯《悔恨的淚》,好像每一個人都很無辜的樣子。至於第二張銷量更高的《擁抱明天》,他們並沒有著重披露細節。曾有人問過遲志強,既然第一張專輯是在非自願的情況下被代唱的,那麼第二張專輯為何仍然不親自唱?遲志強表示閃爍其詞。
很顯然,有了第一次合作的成功,第二次就順理成章了,大家都心照不宣。即使20年後披露當年內幕時,大家也一致略過了後面這一段。
周亞平公開這段歷史時,他覺得這只是特定時代下的產物,最多算一場商業上的炒作與營銷罷了,不涉及道德因素,更犯不上網友所說的「建國以來最大假唱案」,他甚至驚奇於網友的「較真」。
在周亞軍之後,有人聯繫遲志強核實此事,遲志強也給予了肯定的回應,但他表示這一切並非出自本意。
而翟惠民,其實在周亞軍公布真相的3年前,即2005年,就對媒體爆料過他是囚歌系列的真實演唱者。但在當時,當事人周亞平與遲志強在做客《魯豫有約》時,面對魯豫的提問,周亞平選擇了含糊地否認:這張專輯,肯定是遲志強的專輯,所有的歌曲,都代表遲志強的心聲。
三人當年合作這一出之後,多年來關係變得微妙,尤其是遲志強與翟惠民之間。據翟惠民透露,有一年遲志強在開演唱會,他去了現場,當遲志強看到他的那一剎那,話筒都掉了,而音響中傳出的是他的聲音。還有一次,他在某夜總會玩,突然有人來跟他打招呼,說遲志強來了,讓他避一避,因為遲志強知道他在,可能會張不開嘴。
當「假唱」這一真相被公開後,也有人為他們辯白說,當年專輯封面上印有翟惠民的名字,也不能算假唱吧。確實,磁帶上好像是印了遲志強、翟惠民、張秀豔的名字,但「遲志強」的字很大,另外兩個的名字印得比較小,且封面是遲志強的照片,有過坐牢經歷的也是遲志強。在你沒有特意說明演唱者是翟惠民的情況下,每個人自然都會認為是遲志強唱的了。
大家固然都知道了,當年囚歌系列的演唱者不是遲志強而是翟惠民,但是許多人依然還在相信並訛傳著一個事情,說這些歌曲都是遲志強在獄中創作的,只是並非他親自演唱而已。
雖然沒有人特意公開闢謠這個事,但想想都知道,要說這些歌曲都是遲志強作曲作詞,甚至編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首先,遲志強入獄前跟音樂毫不相干,怎麼突然會在獄中寫歌?他有這方面的能力和興趣嗎?遲志強充其量只能算一個業餘歌手,至於音樂創作甚至編曲這種技術性的工作,我相信他是完全不在行的;
其次,上面說了,遲志強只是利用拍戲的間隙過來錄了音,其他一切策劃與創作工作均由周亞平主導,遲志強並未參與;
最後,雖然沒有公開闢謠,但仍有資料表明,這些歌的曲子基本是當時製作團隊在市井小巷裡搜集整理出來的,署「佚名」才是最正確的方式;而歌詞一部分是長影廠的陳福利填寫的,另外幾首是詞人甲丁和黃小茂填的。編曲、製作就更不用說,跟遲志強一點關係都不會有。
現在網上的記載都五花八門,根本沒有什麼可信度。那個年代根本不太在意歌曲是誰寫的,所以更難考究。從常理推測,這些歌來自遲志強創作的可能性,還遠遠低於這些歌是他演唱的。
賣出1000萬盒,以當時約5元一盒計算,這些囚歌專輯輕鬆賣出半個億。這在80年代末來講,真是一個恐怖的數字。要是沒有遲志強這個「流量」,這能實現嗎?從這層意義來講,這還真是一個天大的「騙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