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履奇緣》上映;首枚生肖郵票「猴票」發行;伽利略·伽利雷、蘇珊·安東尼、李鴻章、阿爾弗雷德·懷特海、尼古拉斯·沃斯、徐克、馬特·格勒寧、李幼斌、倪萍出生;顧炎武、朱裡奧·杜黑、關冕鈞、黎錦暉、馮庸、埃德加·斯諾、葉曼、理察·費曼逝世
聖路易斯1764年2月15日,美國城市聖路易斯建立。
聖路易斯是美國密蘇裡州東部大城市,位於美國最長的密西西比河中遊河畔,幾乎處於美國的幾何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聖路易斯在1764年2月15日由法國皮毛商人建立,名字來源於法國國王路易九世。因其對天主教傳播的貢獻,路易九世死後被教皇授予「聖」尊號,聖路易斯城也就因此被命名。
聖路易斯曾於1904年舉辦過第三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世界博覽會。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87名。世界一流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位於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
斯蒂文斯理工學院斯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成立於1870年2月15日,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理工學院之一,美國獨立理工大學協會成員,美國國家一級大學。全美最佳七所工程學院之一。
知名校友: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科學管理之父);歐文·朗繆爾(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仙履奇緣》《仙履奇緣》(《灰姑娘》)是一部1950年由迪士尼電影公司出品的美國動畫電影。該片於1950年2月15日在美國首映。
該片描繪的是一個名叫辛德瑞拉(Cinderella)的女孩子,母親、父親相繼去世,繼母和其女兒們對她百般折磨,但因得到了神仙教母的幫助,成功的參加了由國王舉辦的選妃舞會,並成為王子心愛之人的故事。
猴票1980年2月15日,我國首枚生肖郵票「猴票」發行。
中國郵電部為了紀念庚申年,於1980年2月15日發行的《庚申年》,志號為T.41的特種郵票。郵票圖案採用的是中國畫家黃永玉畫的一隻坐著的形象可愛的金猴,並配以大紅的底色,充滿喜慶的情味。
《庚申年》版票即郵局全張票,整版為80枚。庚申年猴票發行量為500萬枚,共計僅有6.25萬版。
1980年《庚申年》特種郵票的發行,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從此,每年發行一套生肖郵票成為中國郵政的一個傳統,亦是中國郵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國海油」)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中央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總部設在北京,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個上遊分公司。1982年2月15日成立。
塞爾維亞,全稱塞爾維亞共和國(Republic of Serbia)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首都是貝爾格勒。與黑山、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經其境內。
歷史上的塞爾維亞王國由南斯拉夫人建立。一戰後成為南斯拉夫的主體部分。1992年塞爾維亞與黑山組成南聯盟。2001年7月,規定2月15日為塞爾維亞新的國慶日,原國慶日3月28日後為國家一般節日。2003年2月4日,南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2006年6月3日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正式獨立。
足球是塞爾維亞人最為熱衷的集體運動項目。
伽利略·伽利雷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近代力學之父」、「現代科學之父」。
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匯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伽利略從實驗中總結出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等。從而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的許多臆斷,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反駁了託勒密的地心體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他以系統的實驗和觀察推翻了純屬思辨傳統的自然觀,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其工作為牛頓的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他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伽利略倡導數學與實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是他在科學上取得偉大成就的源泉,也是他對近代科學的最重要貢獻。伽利略對17世紀的自然科學和世界觀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從伽利略、牛頓開始的實驗科學,是近代自然科學的開始。
顧炎武顧炎武(1613年7月15日[五月二十八]-1682年2月15日[正月初九]),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輾轉,行萬裡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顧炎武學問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詩多傷時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年1月22日—1781年2月15日),德國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之一,他的劇作和理論著作對後世德語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代表作品《年輕的學者》《猶太人》等。
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格林卡(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1804年6月1日-1857年2月15日),俄羅斯作曲家,民族樂派。
格林卡是第一個將俄羅斯民族音樂文化與西方音樂文化交融而使之達到先進水平的作曲家,被視為「俄羅斯古典音樂之父」。他的音樂以愛國主義的內容和質樸的民族形式相結合而著稱,在歌劇、管弦樂、歌曲等重要領域為俄羅斯的音樂創作開闢了新路。他對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之後,俄羅斯相繼出現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樂大師。
格林卡的兩部歌劇《伊凡·蘇薩寧》和《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不僅是俄羅斯歌劇寶庫中的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歌劇史上的傑作。他的代表作還有管弦樂序曲《馬德裡之夜》等。
蘇珊·B·安東尼蘇珊·B·安東尼(Susan Brownell Anthony,1820年2月15日-1906年3月13日),美國著名民權運動領袖,她在19世紀美國女性爭取投票權的運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她和伊莉莎白·卡迪·斯坦頓是第一個婦女禁酒運動組織的共同創立者,她也是女權雜誌《革命》的創立者之一。她週遊了美國和歐洲,平均每年發表75至100次演講。在女性權利被美國政府承認和合法化的過程中,她是重要領導者之一。
1851年,蘇珊·安東尼與伊莉莎白·卡迪·斯坦頓在紐約州聯合成立了一個婦女節制會,開美國此類團體之先河。1856年,安東尼成為美國紐約州反奴隸制協會代理人。1866年-1869年,安東尼作為美國權利平等聯盟的組織者之一,力推美國權利平等聯盟支持黑人和女性投票的權利,美國憲法第十五修正案通過黑人男性的選舉權亦離不開長期以蘇珊·安東尼為首的女性成員之功,但也因此,安東尼從此與廢奴運動分道揚鑣。
1869年,蘇珊·安東尼和伊莉莎白·卡迪·斯坦頓創立了一個致力於爭取婦女選舉權的組織——美國全國婦女選舉權協會(NWSA)。
蘇珊·安東尼死後十四年,在艱苦的運動後,1920年8月26日,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給予了女性投票權。這條修正案的文字是由蘇珊·安東尼生前撰寫的。
李鴻章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正月初五]—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
作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籤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並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
埃米爾·克雷佩林埃米爾·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 1856年2月15日-1926年10月7日),德國精神病學家,現代精神病學的創始人。
克雷佩林以精神病病原學的研究而著稱。他是人格測驗的先驅,最早用自由聯想測驗來診斷精神病人。1883年創造出精神官能症(neuroses)以及精神病(psychoses)這兩個名詞,1910年,為阿茲海默症命名。
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年2月15日-1947年12月30日),英國數學家、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過程哲學」的創始人。
懷海德與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合著的《數學原理》標誌著人類邏輯思維的巨大進步,是永久性的偉大學術著作之一。同時也創立了20世紀最龐大的形上學體系。
夏爾·愛德華·紀堯姆夏爾·愛德華·紀堯姆(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1861年2月15日-1938年6月13日),瑞士物理學家。1920年,於國際度量衡組織瑞士辦事處任職的他,因發現鎳鋼合金於精密物理中的重要性,而獲得了該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
他發現了熱膨脹係數接近於零的鎳鐵合金,並由他定名為因瓦鋼(Invar或Elinvar)。它在鎳含量在36%時,熱膨脹係數最低。這種材料不僅堅硬、耐腐蝕、熱膨脹係數低,而且還具有很好的防磁性能,是具有非常優異性能的金屬材料。
朱裡奧·杜黑朱裡奧·杜黑(Giulio Douhet,1869年5月30日—1930年2月15日),義大利將軍、軍事理論家。
出生於義大利卡塞塔,先後畢業於都靈軍事工程學校和陸軍大學。飛機出現後不久,他預見到飛機在軍事上的作用將比氣球和飛艇更大。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制空權》(1921年出版)中首次系統地提出了制空權理論,預言空中戰場是未來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場。杜黑的制空權理論對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的空軍建設,尤其對轟炸機的發展有過重要的影響。然而他卻曾因思想先進不被人接受,經歷了牢獄之災。
杜黑理論的核心是空軍制勝。他認為空軍在奪取制空權後,即可襲擊敵人的國家中心和經濟中心,獨自取得戰爭的勝利。他的理論雖誇大了空軍的作用,如:連續的空襲會使民心和鬥志迅速瓦解的觀點,否定局部制空權思想以及防空無用論等等。但是在當時具有革命性和先進性,得到了西方某些軍事家的支持,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法西斯德國的「閃擊戰」理論,美英及其他資產階級國家的轟炸航空兵戰鬥使用的理論和實踐中都有反映。
關冕鈞(1871年10月17日[九月初四]-1933年2月15日),字耀芹,號伯衡,祖籍廣東高明井溢村,生於廣西蒼梧(今梧州市)長洲島楊橋村。清末民國初期官員。
清朝光緒19年(1893年)參加鄉試中舉人,第二年參加朝廷的「恩科」會試考取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散館授職編修,誥授光祿大夫,官至四品。1898年充國史館協修官,1902年充編書處纂修官,1903年充功勳館纂修官。光緒三十年(1904年),出任充恩試同考官,分校禮闈。後任郵傳部總務,議四政,以鐵路為先,為中國首任鐵路大臣。1905年-1909年與詹天佑等一起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辛亥革命時,倡贊共和,參加反清運動。民國初期,歷任南北議和代表、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參議院議員、晉北榷運局局長等職。
1933年2月15日病逝於北平,後歸葬家鄉梧州市長洲島。著有《三秋閣書畫錄》。
漢斯·馮·奧伊勒-切爾平漢斯·馮·奧伊勒-切爾平(Hons Von Euler-chelpin 1873年2月15日-1964年11月6日),瑞典傑出生物化學家。
1929年與阿瑟·哈登(Arthur Harden)因「對糖類的發酵以及發酵酶的研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其子烏爾夫·馮·奧伊勒(Ulf von Euler)是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歐內斯特·沙克爾頓歐內斯特·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1874年2月15日—1922年1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的基爾代爾郡,英國南極探險家。他以1907—1909年帶領「獵人號」船向南極進發和1914—1916年帶領「持久號」船的南極探險的經歷而聞名於世。
1912年4月,鐵達尼號客輪沉沒,沙克爾頓作為冰海上的航海專家,應邀為官方調查提供專業意見,他排除了船長的責任,認為最大的問題是船主在船上不斷的催促加快航速。
月球南極附近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沙克爾頓環形山。
歐文·理查森歐文·理查森爵士(Sir Owen Richardson,1879年4月26日-1959年2月15日),英國物理學家,皇家學會會員。他在熱離子學發射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特別是發現了理查森定律(Richardson's Law),因而榮獲192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施洋(1889年6月13日[五月十五]-1923年2月15日),原名吉超,號萬裡,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生於湖北省竹山縣施家灣。1915年,施洋就讀於湖北私立法政專門學校。1917年畢業後,他與武漢法學界人士組織法政學會,主張律師是保障人權,伸張公理的工具。1920年秋,施洋在武漢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宣傳「勞工神聖」和社會主義。1921年10月,參加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工作,積極從事有計劃的工人運動。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底,施洋領導漢陽鐵廠取得了罷工勝利後,參與組建武漢工團聯合會,並被聘請為該會法律顧問。
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罷工。施洋是罷工的領導者之一,積極組織武漢工人和學生進行反對軍閥吳佩孚的遊行示威。2月7日晚,施洋被反動軍警逮捕。在敵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軍閥鎮壓工人運動的滔天罪行,以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壓倒了敵人。2月15日凌晨,敵人將施洋押赴刑場,時年34歲。
黎錦暉黎錦暉(1891年9月5日[八月初三]-1967年2月15日),生於湖南湘潭,「黎氏八駿」之一。兒童歌舞音樂作家,中國近代歌舞之父。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
黎錦暉自幼學習古琴和彈撥樂器。家鄉民間音樂和當地流行的湘劇、花鼓戲、漢劇等戲劇音樂對他影響至深。1916年參加北京大學音樂團活動,曾任《平民周報》的主編,這期間,他編寫了兩種歌曲集:一是《平民音樂新編》,以器樂曲為主;一是《民間採風錄》,以聲樂曲為主。1927年,他創辦了「中華歌舞學校」,後又組建「中華歌舞團」。1929年組織「明月歌舞團」,併到全國各地巡迴演出。1931年,「明月歌舞團」併入聯華影業公司。「明月歌舞團」是中國流行樂發展中一個重要團體。中國第一代歌星如周璇、白虹、嚴華,流行音樂作家如黎錦光、姚敏都在這個團裡。聶耳也是從這裡走上音樂創作之路的。1949年後,他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擔任作曲。
《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可憐的秋香》《月明之夜》等歌曲流傳極廣。《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樂作品,標誌著中國流行歌曲的誕生。
1967年2月15日逝世於上海。
馮庸馮庸(1901年10月23日-1981年2月15日),原名馮英,字振雄,遼寧海城人,東北行轅政務委員會常委。奉系軍閥馮德麟長子。張作霖與馮德麟為至交,馮庸與張學良同年出生,兩人曾結拜兄弟,並同取字「漢卿」。
北京陸軍講武堂畢業。1926年,馮德麟去世後,馮庸續父職擔任軍職,後他加入中華民國空軍,軍銜累至中將。他拿出馮家幾乎全部家產,著手創辦馮庸大學。當時馮庸認為,中國內憂外患的主要原因是工業落後,「工業興國,先育人才」,這是他創辦馮庸大學的本意。
「九一八」事變時被日本人扣押,劫持到東京。後逃出,並組織馮庸大學義勇軍,參加「一·二八」抗戰。光復後,回瀋陽任東北行轅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1948年赴臺,歷任高雄要塞司令官、臺電董事。
1981年2月15日,馮庸逝世於臺北。
埃德加·斯諾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 1905年7月17日—1972年2月15日),美國著名記者。
他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導,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抗日戰爭爆發後,又任《每日先驅報》和美國《星期六晚郵報》駐華戰地記者。1942年去中亞和蘇聯前線採訪,離開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來華訪問,並與毛澤東主席見面。
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內瓦逝世。遵照其遺願,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國,地點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著名作品《遠東前線》《活的中國》《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
埃塞爾·默爾曼(Ethel Merman 1908年1月16日-1984年2月15日),出生於紐約,美國百老匯歌星,舞臺、電影演員。
共出演了16部作品。在《姑娘瘋狂》(Girl Crazy)一炮打響。在1946年艾爾文·伯林的《安妮,拿起你的槍》中獲得了更大的聲譽,這部作品上演超過了1000場,她所演唱的「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更是成為音樂劇中的經典。1954年憑藉《風流貴婦》,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1959年,《玫瑰舞后》中的Rose Lee是她所出演的另一個重要角色。
瑪莎·蓋爾霍恩瑪莎·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1908年11月8日—1998年2月15日),20世紀美國第一位女戰地記者,作家。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第三任妻子。
她報導過西班牙內戰、芬蘭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爭、越南戰爭等八次世界上著名的戰爭。倫敦每日電訊稱她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地記者」。
1940年11月20日,瑪莎·蓋爾霍恩與海明威在懷俄明州結婚。海明威成為她的第二任丈夫,她成為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1954年她與《時代周刊》的主編湯姆·馬修斯(T. S. Matthews)結婚,1963年離婚。
她寫過5部長篇小說,14個短篇小說,出版過兩本短篇小說集,1958年獲得過著名的歐亨利短篇小說獎。
1989年,81歲的瑪莎仍然檢點行裝,現場報導美國入侵巴拿馬的事件。
1998年2月15日,瑪莎·蓋爾霍恩在倫敦服用安眠藥自殺。她去世後,新聞界設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新聞獎。
威廉·霍華德·舒曼威廉·霍華德·舒曼(William Howard Schuman,1910年8月4日-1992年2月15日),美國作曲家,音樂活動家。
早年學習商業,1930年聽了託斯卡尼尼的音樂會後立志成為作曲家。後從哈裡斯學習,1945年任朱利亞德音樂學院院長,1961年任林肯中心主任。威廉·舒曼的作品受新古典主義的影響,始終保持調性,善於運用強烈的節奏和複雜的對位。
代表作:芭蕾《朱迪特》,十部交響曲(前兩部被放棄),管弦樂《美國節日序曲》《新英格蘭三聯畫》,小提琴協奏曲,四首弦樂四重奏。
孫運璿孫運璿[璇](1913年11月10日-2006年2月15日),山東蓬萊縣(現蓬萊市)人。臺灣地區高層技術官員、知名政治家。
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海峽交流基金會名譽董事長。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臺灣光復後被中華民國政府派任至臺灣,曾前後擔任臺灣電力公司總經理、「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院長」。在臺灣地區有「永遠的行政院長」之稱。
在將近20年的部長與行政首長的任內,他推行十大建設,與李國鼎共同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規劃臺灣早期科技政策;被許多人認為不僅是臺灣科技產業之主要奠基者,也堪稱是「臺灣經濟的推手」之一,也是臺灣經濟貢獻重要人物之一。
葉曼葉曼(1914年3月—2017年2月15日),原名劉世綸,祖籍湖南,旅居美國,當今世界極少將儒、道、佛文化融會貫通的女國學大師之一。
幼承庭訓,六歲以左傳開蒙,1935年被時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胡適之先生特別錄取,就讀北大法學院經濟系。曾任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中年為明了生死而學佛,先後師侍南懷瑾先生、陳健民上師,是南懷瑾先生大德盛讚的弟子。旅居美國洛杉磯期間,接觸過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不同宗教,並研學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對東方和西方文化、哲學與宗教有獨到的見解。
1960年代,葉曼為傳播中國儒、道、佛三大文化在臺灣成立「文賢學會」。1970年代,在美國洛杉磯位於哈岡的家中成立「文賢書院」。1980年代中,葉曼曾代表中華佛教居士學會(臺灣),當選世界佛教友誼會副會長,期間與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戲劇性的相識,成為摯友。1990年,葉曼籌集32萬美金用於重建雲居寺。1992年,葉曼獲得世界佛教協會及二十七國代表參加的佛教大會贈予的金獎。
其傳承國學各類經典課程數千講,並著有多項著作文集,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美國當地時間2月15日上午10:00(北京時間16日凌晨2:00)在洛杉磯家中辭世,享壽103歲。
理察·菲利普斯·費曼理察·菲利普斯·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國猶太裔物理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理察·費曼,高中畢業之後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學習,最初主修數學和電力工程,後轉修物理學。193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1942年6月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與高中相識的戀人艾琳結婚。1942年,24歲的費曼加入美國原子彈研究項目小組,參與秘密研製原子彈項目「曼哈頓計劃」。1945年艾琳去世。「曼哈頓計劃」結束,費曼在康奈爾大學任教。1950年到加州理工學院擔任託爾曼物理學教授,直到1988年2月15日去世。
費曼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這是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不可缺少的工具。費曼還發現了呼麥這一演唱技法,曾一直期待去呼麥的發源地——圖瓦,但是最終未能成行。他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納·京·科爾納·京·科爾(Nat King Cole,1919年3月17日—1965年2月15日),美國鋼琴演奏家,男中音。主要音樂風格是爵士樂、流行樂。
1940年代,科爾錄製了數量巨大而且十分精彩的爵士樂唱片,科爾在演唱了非常流行的《赤子》和《聖誕之歌》後,又把主要的精力花在了鋼琴演奏上。1949年.科爾演唱的歌曲《蒙娜麗莎》對波普爵士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此一舉成名並進入了著名爵士樂歌星的行列。1950—1960年期間,科爾的大部分錄音都是流行民謠。科爾雖然在演奏方面的才華幾乎要被演唱方面的成就所掩蓋,但他仍然具有精湛的演奏技巧。
1956年11月科爾出現在了NBC-TV的表演秀中,他是主持此類表演秀的第一個非裔美國人。
1965年2月15日,科爾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妮卡被肺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6歲。
王家衛在電影《花樣年華》中引入了三首科爾的歌曲,以《Quizas Quizas Quizas》為其中的代表。
沃利·考克斯(Wally Cox 1924年12月6日-1973年2月15日),美國喜劇演員,馬龍·白蘭度的密友。
曾就讀於紐約大學。1948年開始在夜總會當喜劇演員。1950代,他投身電視界,憑藉《皮波爾斯先生》(Mister Peepers)2次提名艾美獎最佳男演員。1960年代登上銀幕,參演《瀕於崩潰》《黃色香車》《虎膽妙算》等。
他和馬龍·白蘭度,童年時就互相認識。1948年沃利開始演戲,和白蘭度同住一間公寓。馬龍·白蘭度在自傳裡寫到:「在我的生命中,除了兩個姐姐,他(考克斯)就是我的親人」。
亨利·韋·肯德爾亨利·韋·肯德爾(Henry Way Kendall,1926年12月9日-1999年2月15日),美國物理學家。由於在電子-質子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方面的成就,1990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江景波(1927年6月-2020年2月15日) ,福建福州人,中國工程建築經濟和管理領域的著名專家、教育家,同濟大學原校長,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
專業特長為建築經濟、組織與管理。學科研究主要方向建築工程管理中的數量方法。曾榮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從事科技工作四十年成績顯著榮譽證書、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獎、全國治準功臣、全國和上海市僑界優秀知識分子等稱號。還曾獲得國務院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者頒發的津貼證書以及德國漢堡大學授予的教學、科研、教育勳章。
克萊爾·布魯姆(Claire Bloom 1931年2月15日-),英國女演員。出演過許多經典的影片和舞臺劇作品,但她和三次婚姻以及同勞倫斯·奧利弗、理察·伯頓的風流韻事才是人們談論的焦點。
1952年,查理·卓別林因為一本雜誌注意到布魯姆,讓她在《舞臺生涯》中擔任了女主角。憑藉該片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有前途電影新人,讓布魯姆登上了時代等眾多雜誌的封面,並一直享有盛名直到今天。1982年,憑藉《故園風雨後》提名艾美獎最佳女配角;提名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視獎最佳女演員。1986年,憑藉《影子大地》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視獎最佳女演員。
尼古拉斯·沃斯尼古拉斯·沃斯(Niklaus Wirth,1934年2月15日—),出生於瑞士溫特圖爾,瑞士計算機科學家。Pascal語言之父。
1963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直接被以高門檻著稱的史丹福大學聘到剛成立的計算機科學系工作。在史丹福大學成功的開發出Algol W編譯器的開發和語言PL360。1967年回到祖國瑞士,第二年在他的母校蘇黎世工學院他創建與實現了Pascal語言——當時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語言之一。
1971年4月,沃思基於其開發程序設計語言和編程的實踐經驗,首次提出了「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概念。提出「算法+數據結構=程序」這一著名公式。1984年獲得圖靈獎。
後來他的學生菲利普·康(Philipe Kahn)畢業後和安德斯·海爾斯伯格(Anders Hejlsberg,Delphi之父)創辦了Borland公司,靠Turbo Pascal起家,很快將Borland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軟體開發廠商。
劉炳森劉炳森(1937年8月-2005年2月15日),字樹庵,號海村,幼年自號劉五先生。中國當代書法家。
1962年夏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本科畢業,同年秋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法書繪畫的臨摹複製和研究工作至今。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特聘教授、日本白扇書道會顧問、日本書道研究泉會顧問、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會委員等。其劉體隸書影響甚廣。
代表作品《劉炳森楷書千字文》《劉炳森隸書千字》等。
楊紹卿(1941年2月15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康平縣,外彈道學與靈巧(智能)彈藥武器系統工程技術專家,現任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三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兵器工業首席專家、國家靈巧彈藥工程型號總設計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槍炮彈箭專家組顧問、國務院中央軍委軍工產品定型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楊紹卿長期從事外彈道學與靈巧(智能)彈藥武器系統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工作。是中國野戰火箭散布、穩定性和偏差修正理論體系及末敏彈系統理論和工程設計方法體系的主要創建者之一,中國末敏彈技術與裝備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主持研製成功我軍第一個火箭末敏彈裝備和炮射末敏彈裝備。
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Douglas Hofstadter,1945年2月15日-),中文名侯世達,美國人工智慧專家、作家。
1975年,他從俄勒岡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正式開始了學術生涯。他一生的教學與研究基本都待在印第安納大學,現在是文理學院認知科學傑出教授,主管概念和認知研究中心。2009年4月,侯世達被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並成為美國哲學會會員。
1979年其著作《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別名《GEB—一條永恆的金帶》)獲得普立茲獎(非小說類別)和美國國家圖書獎(科學類別)。2013年出版《表象與本質:類比作為思維的燃料與火焰》。
侯世達定律:做事所花費的時間總是比你預期的要長,即使你的預期中考慮了侯世達定律。
他的父親:羅伯特·霍夫施塔特(Robert Hofstadter),196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宗福先(1947年2月15日-),出生於重慶市,祖籍江蘇省蘇州市常熟縣,中國內地編劇、作家,畢業於上海延安大學。
1978年,創作首部話劇《於無聲處》,該話劇獲得中國文化部、全國總工會特別嘉獎。1983年,擔任劇情電影《血,總是熱的》的編劇,該片獲得中國戲劇家協會1980年-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1985年,進入上海市作家協會任職。1994年,擔任電視劇《大上海屋簷下》的編劇。1997年,擔任戰爭電影《鴉片戰爭》的編劇。
2003年,擔任第10屆上海市政協委員。2004年,擔任中國作家協會第6屆全委會委員。2007年,在中國話劇誕生100周年之際,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2009年,與江海洋、谷白聯合擔任編劇的劇情電影《高考1977》上映,入圍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編劇獎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2011年,擔任話劇《4·11上海夜》的編劇。2018年,發表隨筆《<於無聲處>四十年》。
徐克徐克(Tsui Hark),1950年2月15日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香港電影導演、編劇、監製、演員。
1979年指導首部電影《蝶變》。1981年憑藉《鬼馬智多星》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最佳影片。1983年指導拍攝特效武俠片《新蜀山劍俠》,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1984年與施南生組建電影工作室,開始拍攝香港武俠片。1987年憑電影《英雄本色》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1990年,憑藉《笑傲江湖》提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1991年,指導武俠電影《黃飛鴻》獲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最佳影片。1995年,憑藉《梁祝》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跨媒介改編劇本獎。1997年,憑藉《小倩》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
2000年,憑藉《順流逆流》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未來數字電影獎。2002年、2006年,憑藉《蜀山傳》《七劍》提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2008年獲得釜山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2010年,執導的影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提名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2011年獲得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年度電影人獎。2012年,憑藉《龍門飛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提名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2013年,徐克獲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2015年,憑藉《智取威虎山》獲得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提名最佳改編劇本;提名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2017年,榮獲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2017年1月,執導的奇幻動作喜劇片《西遊伏妖篇》上映。2018年,執導古裝懸疑動作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馬特·格勒寧馬特·格勒寧(Matt Groening),1954年2月15日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美國漫畫家、電視製片人及編劇。
格勒寧以其1989年創造的動畫情景喜劇《辛普森一家》而聞名於世;另外,他還是動畫片《飛出個未來》的創造者,以及每周連環漫畫《地獄生活》的作者。
1978年,格勒寧的第一部連環漫畫《地獄生活》發表於先鋒派雜誌《溼》上。現今共有250餘種周報仍在連載這部漫畫。《地獄生活》引起了美國製片人詹姆斯·布魯克斯(James Brooks)的注意。在他的建議下,格勒寧創作了「辛普森」這一動畫家庭。
2002年,他以《地獄生活》被全美漫畫家協會授予魯班獎。2004年被英國喜劇獎授予「喜劇傑出貢獻獎」。憑藉《飛出個未來》6次提名、2次獲得艾美獎。憑藉《辛普森一家》14次提名、10次獲得艾美獎;提名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視獎-最佳國際劇集;提名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編劇。2011年獲得安妮獎溫瑟·麥凱獎。
李幼斌李幼斌,1958年2月15日出生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國家一級演員,全國勞動模範、中國視協第六屆副主席。
1985年李幼斌首次主演電影《死證》。1995年參演電視劇《布爾什維克兄弟》;2000年主演電影《橫空出世》,獲得第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在2005年電視劇《亮劍》中飾演李雲龍,獲得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2008年主演電視劇《闖關東》;2012年主演《老嚴有女不愁嫁》;2014年主演功夫喜劇《愛的保鏢》;2015年主演的電視劇《別讓我看見》《孫老倔的幸福》首播。2016年主演電視劇《決戰江橋》,飾演愛國將領馬佔山。2017年主演反腐劇《脊梁》。2017年9月,當選為中國視協第六屆副主席。
倪萍倪萍,1959年2月15日出生於中國山東省威海市榮成,主持人、演員和作家,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
1983年,倪萍被定為國家二級演員。1990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臺,先後主持了13屆春節聯歡晚會,1992年,獲得第6屆星光獎最佳主持人獎,1993年又獲得了第7屆星光獎最佳主持人獎。1994年,獲得第1屆全國廣播電視「百優雙十佳」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2002年,與楊亞洲導演首次合作電影《美麗的大腳》並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2003年,倪萍獲得第六屆金話筒特殊榮譽獎。同年因參演電視劇《美麗的大腳》獲得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和第1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2004年9月憑藉參演電視劇《浪漫的事》獲得了第2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2006年,憑藉電影《雪花那個飄》獲得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2010年憑藉參演的電影《大太陽》在中美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同年《姥姥語錄》出版,憑此書獲得冰心散文獎。
2011年,開始擔任中國達人秀第三季評委。2012年,憑藉參演的電影《大太陽》獲得第11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2014年,擔任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等著我》節目主持人。2019年10月30日,獲評「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
馬克·普萊斯馬克·普萊斯(Mark Price),1964年2月15日出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巴特爾斯維爾,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後衛,現任NCAA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夏洛特49人隊主教練。
馬克·普萊斯在1986年NBA選秀中於第2輪第25位被達拉斯小牛隊選中,並在選秀日被交易至克利夫蘭騎士隊,職業生涯曾效力於克利夫蘭騎士隊、華盛頓子彈隊、金州勇士隊以及奧蘭多魔術隊,4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993年入選NBA最佳陣容一陣,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三陣,2次當選NBA全明星三分球大賽冠軍。
1998年4月,馬克·普萊斯正式宣布退役。馬克·普萊斯是NBA歷史上最著名的射手之一,職業生涯的罰球命中率高達90.4%,曾排名歷史首位(現已被史蒂夫·納什超越),並在1993年、1994年連續2次當選NBA全明星三分球大賽冠軍。在騎士效力的9個賽季中,他曾5次在助攻方面排進了聯盟的前10名。1999年11月13日,騎士隊退役了馬克·普萊斯的25號球衣。
2015年3月,馬克·普萊斯加盟NCAA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夏洛特49人隊擔任主教練。2016年12月,馬克·普萊斯被提名成為2017年籃球名人堂的候選人。
邵兵邵兵,1968年2月15日出生於杭州,中國影視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1992年參演首部電影《蔣築英》。1993年進入中國國家話劇院工作。1995年憑藉《贏家》獲得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96年,邵兵憑藉在電影《紅河谷》中飾演的格桑一角而成名。1999年憑藉《春天的狂想》獲得第5屆電影華表獎最佳男主角。2000年憑藉電影《緊急迫降》獲得華表獎獲獎影片。2004年,推出首張唱片《兵臨城下》。2007年,他主演的電視劇《無法抗拒》在上海成為2007年年度收視冠軍。2010年獲得第三屆樂視影視盛典年度跨界藝人獎。
2012年參演電視劇《精忠嶽飛》,飾演英雄將領韓世忠;同年參演張漢傑執導的電視劇《石光榮的戰火青春》。2013年11月22日,邵兵與吳彥祖、姚晨主演的電影《控制》在全國上映。2014年,參演抗戰電視劇《第一傘兵隊》。2016年,主演歷史題材電視劇《袁崇煥》。2018年,出演古裝劇《古劍奇譚貳》。
尤秋興尤秋興,1969年2月15日出生於臺灣屏東,歌手,音樂組合動力火車(由尤秋興與顏志琳組成)中的一員。
為電視劇《還珠格格》演唱了主題曲《當》。專輯有《無情的情書》《明天的明天的明天》《背叛情歌》《再見我的愛人》《忠孝東路走九遍》《UPS不斷電》《繼續轉動》等。
米蘭達·裘萊(Miranda July),1974年2月15日出生,美國女編劇,導演。
2005年,憑藉《愛情你我他》獲得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單元大獎、金攝影機獎、年輕評論家獎-最佳長片、年輕視線大獎-最佳影片,4項大獎;獲得聖丹斯電影節劇情片獎。
2011年,憑藉《將來》提名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沙溢沙溢,1978年2月15日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中國大陸影視演員。
1997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2001年畢業進入了空軍政治部話劇團,2002年,參演《炊事班的故事》系列,獲得第16屆「金星獎」優秀演員獎。2006年憑藉《武林外傳》中白展堂,而被觀眾所熟知。2012年因《王的盛宴》中蕭何的出色表現,獲得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被贊是一個可以駕馭多種角色的演員。參與2012年、2015年、2016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2014年主演電視劇《秀才遇到兵》。2015年10月加盟央視綜藝《了不起的挑戰》2016年3月出演年代劇《李大寶的平凡歲月》。9月加盟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第四季。2017年7月,主演科幻都市電影《回到昨天》。10月,加盟湖南衛視軍旅成長勵志節目《奇兵神犬》。2018年,參演電影《陽光不是劫匪》《刀尖》,自導自演電影《親密旅行》,出演電視劇《小歡喜》。
妻子:胡可。
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Samira Makhmalbaf),1980年2月15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伊朗導演、編劇、演員。
1987年,出演由莫森·瑪克瑪爾巴夫執導的劇情電影《騎車人》。199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蘋果》,該片入圍第1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東京電影節大獎,獲得第51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特別提及。2000年,由其執導的戰爭電影《黑板》上映,該片獲得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2002年,與11位導演共同拍攝紀錄片《九一一事件簿》,該片獲得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2003年,執導劇情電影《下午五點》,該片獲得第5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2008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背馬鞍的男孩》上映,該片獲得第56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尹仲勳(Yoon Jonghoon),1984年2月15日生於大田廣域市,韓國男演員。
2009年,通過KBS電視劇《千秋太后》出道。2009年出演MBC水木劇《一枝梅歸來》。2013年5月出演Mnet音樂電視劇《Monstar》飾演申在鹿,10月出演tvN《請回答1994》飾演金杞泰。2014年1月出演tvN《急診男女》飾演林容奎,2月出演SBS Plus《女人漫畫皮鞋》飾演蔡延浩,6月出演SBS日日劇《就要相愛》,10月參演tvN電視劇《未生》,2016年客串出演《又是吳海英》《青春時代》等熱門韓劇。2018年,憑藉《名流真相》獲得SBS演技大賞最佳男性角色獎。2020年,憑藉《頂樓》獲得SBS演技大賞優秀演技獎。
翟天臨翟天臨,1987年2月15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內地影視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本科、碩士、博士。
2000年,翟天臨主演杜琪峯導演的青春文藝片《少年往事》。2009年,參演由馮超執導的武俠喜劇電影《皇家刺青》。2011年,主演商戰愛情劇《金枝玉葉》。2012年,主演醫療劇《心術》,憑藉該劇獲第二屆搜狐視頻電視劇最佳男配角、最佳新人。2013年,主演都市劇《杜拉拉之似水年華》;隨後,主演古裝偶像劇《蘭陵王》。2014年,主演年代商戰劇《大當家》。2015年,主演的抗日劇《潛行者》播出。2016年,作為單元男主參演古裝神話劇《青丘狐傳說》。2017年,主演年代劇《白鹿原》;同年,參演三國題材戰爭權謀古裝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2018年,與尹正共同主演葉偉民執導的刑偵劇《原生之罪》。2019年,首次參與央視春晚錄製,參演小品《「兒子」來了》。
2019年2月,陷入「翟天臨學術門」。
盧學睿盧學睿(Afalean Lufiz),1988年2月15日出生,又名盧學叡,綽號小美,臺灣歌手。
就讀南港高中,畢業前參加東森電視主辦的《全球新人王》,拿到臺灣區冠軍以及全球總決賽季軍。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法國語文學系,二年級參加《超級星光大道》,進入十強,成為星光幫的一員,並得到比賽第四名的佳績。
2007年12月,由新力博德曼唱片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盧學叡同名專輯」。其中的新歌《早知道.愛》是東森電視古裝劇《天龍八部》的片頭曲。2009年4月,專輯「可不可以愛_我」正式發行。首波主打單曲《可不可以愛我》,為華視偶像劇《王子看見二公主》的片尾曲。2012年加盟最佳娛樂經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電影《球來就打》與戲劇《廉政英雄》演出。
2013年8月到2014年7月入伍服兵役。2015年起接觸劇場工作,參與舞臺劇《流浪狗之歌》與音樂劇《寂寞瑪奇朵》的演出。2016年3月起加入八大綜合臺外景節目《世界第一等》,跨足領域擔任起行腳節目主持人。在2018年以原住民族電視臺《KAI試英雄》節目入圍第53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
魯伊·帕特裡西奧魯伊·帕特裡西奧(Rui Patricio),1988年2月15日出生於葡萄牙馬哈澤斯,葡萄牙足球運動員,司職門將,效力於英超狼隊足球俱樂部。
帕特裡西奧出自葡萄牙體育足球俱樂部(裡斯本競技)青訓系統。2006-07賽季,帕特裡西奧升入葡萄牙體育一線隊。帕特裡西奧共幫助葡萄牙體育奪得了2次葡萄牙杯冠軍、2次葡萄牙超級盃冠軍和1次葡萄牙聯賽杯冠軍。2011、2012年3次獲選葡萄牙體育隊內年度最佳球員;2011-12賽季、2015-16賽季葡超最佳門將;2016年入圍金球獎30人候選名單,入選歐洲杯最佳陣容。入選2017-18賽季歐聯杯最佳陣容。2018年6月,帕特裡西奧與葡萄牙體育解約,加盟英超升班馬狼隊。
2010年,帕特裡西奧首次代表國家隊出場。2012年,帕特裡西奧開始成為國家隊主力門將。2016年法國歐洲杯,帕特裡西奧在決賽中上演7次撲救,幫助葡萄牙奪得歐洲杯冠軍,帕特裡西奧個人則入選歐洲杯最佳陣容。
陳世妍陳世妍(Jin Se-yeon),1994年2月15日出生於韓國首爾,韓國女演員,就讀於韓國中央大學戲劇電影科。
2010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沒關係,爸爸的女兒》。2011年憑藉電視劇《我的女兒是花兒》獲得2011年SBS演技大賞女新人獎。2012年憑藉《新娘面具》獲得KBS演技大賞女新人獎。2013年參演話劇《Closer》。2014年1月,主演KBS水木劇《感激時代》;5月主演SBS月火劇《doctor異鄉人》;11月憑藉《doctor異鄉人》獲得第3屆大田電視劇節女子人氣賞。2015年主演網絡劇《高品格單戀》和MBC周末劇《獄中花》。2017年,主演古裝劇《大君》。2018年,擔任2018韓國大眾音樂頒獎禮(KPMA)主持。2019年,主演MBC電視劇《道具》。
重大事件2020年2月15日,段正澄逝世,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製造裝備數位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2017年2月15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在該國南部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一箭104星,打破俄羅斯在2014年6月創造的「一箭37星」世界紀錄,是迄今人類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一次。
2017年2月15日,在阿富汗坎大哈發生的恐怖襲擊中受傷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大使朱瑪·卡比不治身亡。
2013年2月15日,柏瑞桐逝世,中國內地女演員。
2013年2月1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發生隕石墜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傷,經濟損失達10億盧布(約合2億元人民幣)。
2012年2月15日,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發生4.8級地震。
2010年2月15日,八一女籃運動員王凡在賽前訓練中,突然昏迷,經搶救無效逝世,終年26歲。鑑於她在WCBA比賽中犧牲的實際情況和平時表現,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王凡為「革命烈士」。
2008年2月15日,李華逝世,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曾任江西省軍區副司令員。
2006年2月15日,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調查雅虎、微軟、Google和思科等電腦與網絡公司幫助中國封鎖信息的問題。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計審計準則體系發布會,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親自發布了39項企業會計準則和48項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這標誌著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和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
2004年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傷。
2003年2月15日,近1000萬愛好和平的人士在全球約600個城市同時舉行反戰遊行,反對美國試圖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是自越南戰爭以來在全球範圍內爆發的規模最大的反戰遊行。
2001年2月1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公布時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接替提前退休的陳方安生任政務司司長,梁錦松任財政司司長。
2001年2月15日,人類基因組的第一份完整草稿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2000年2月15日,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財產,追繳非法所得。胡長清因受賄、行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審判。
1998年2月15日,1928年出版發行以來,歷時70年的《新牛津英語辭典》完成。
1996年2月15日,新型長徵三號乙大推力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國際通信衛星708。由於一個電子元器件的失效,導致火箭在飛行22秒以後,觸地爆炸,星箭俱毀,發射失敗,造成8死57傷,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重大事故。
1995年2月15日零時,中國人口達12億(不含臺港澳地區)。計劃生育政策使中國「12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9年。
1994年2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指出,貧富差距就是知識差距。
1994年2月15日,劉寧一逝世,中國工人運動的傑出領導人。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1994年2月15日,李鍾和(Lee Jong-hwa)出生,藝名JOTA。韓國歌手,男子組合MADTOWN成員。
1993年2月15日,金元植(Kim Won-sik)出生,藝名Ravi,韓國男歌手,男子演唱組合VIXX成員。
1993年2月15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
1993年2月15日,立陶宛民主勞動黨領導人、議長米哈爾·科瓦奇當選斯洛伐克第一任總統。
1990年2月15日,哥倫比亞總統巴爾科、玻利維亞總統帕斯-薩莫拉、秘魯總統加西亞和美國總統布希在哥倫比亞沿海城市卡塔赫納就國際範圍的聯合反毒行動舉行高級會晤,並籤署了《卡塔赫納聲明》,宣布4國將配合行動,控制毒品的生產、加工、交易與消費。
1990年2月15日,吳勇濱出生,臺灣歌手。
1989年2月15日,最後一批蘇聯軍隊被空運撤出阿富汗,從而結束了與聖戰者叛軍長達9年的苦戰。
1989年2月15日,《李先念文選》在全國發行。
1989年2月15日,西脅綾香(Ayaka Nishiwaki)出生,日本電音組合Perfume成員。
1988年2月15日,趙慧珊(Aka)出生,香港女歌手及演員,Super Girls組合成員。
1988年2月15日,草野博紀(Hironori Kusano)出生,日本演員。
1987年2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轉了中央軍委《關於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的決定》,並發出通知指出指出:在改革、開放、搞活的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1986年2月15日,瓦勒裡·博季諾夫(Valeri Bojinov)出生,保加利亞足球運動員。
1984年2月15日,《陳雲文選》(1926-1949年)向全國發行。
1983年2月15日,大衛·德根(David Degen)出生,瑞士足球運動員。
1983年2月15日,菲利普·德根(Philipp Degen)出生,瑞士足球運動員。
198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地市州黨政機關機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區根據原則和要求,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擬定地、州、市機構改革的具體方案,報中央、國務院審核。
1982年2月15日,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正式公布。
1982年2月15日,葉立中(James Yap)出生,菲律賓籃球運動員,嶽母:科拉松·阿基諾。
1981年2月15日,李毅逝世,原裝甲兵政治部副主任、開國少將。
1981年2月15日,卡爾·李希特(Karl Richter)逝世,德國指揮家、演奏家。
1981年2月15日,洪洙賢(Hong Soo Hyun)出生,韓國女演員。
1974年2月15日,被蘇聯驅逐出境的蘇聯作家索忍尼辛到達瑞士。
1971年2月15日,英國實行新的貨幣進位制,輔幣單位改為新便士。英國改用十進位制,鎊和便士仍然是貨幣的基本單位,即一鎊等於一百便士。在這新的幣制中共有六種硬幣,即半便士、一便士、二便士、五便士、十便士和五十便士。
1971年2月15日,艾利克斯·布諾斯町(Alex Borstein)出生,美國女演員、編劇、製片。憑藉《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獲得艾美獎最佳女配角。
1971年2月15日,伊芙琳蕾妮·奧康納(Renee O'Connor)出生,美國女演員、導演、製片人。
1970年2月15日,謝帕德·費瑞(Shepard Fairey)出生,美國塗鴉藝術家。
1968年2月15日,巴黎電影明星開始上街遊行。
1966年2月15日,香港大旱,政府開始實施制水。
1965年2月15日,加拿大正式採用楓葉國旗圖案。
1962年2月15日,孟憲實出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
1961年2月15日,一架比利時航空公司波音707噴氣式客機由紐約飛返的途中在布魯塞機場附近墜毀,機上72人都遇難身亡,在這些乘客中有去布拉格參加世界錦標賽的18名美國花樣滑冰運動員。
1961年2月15日,中國在臺珍貴文物253件精品被美艦盜運至美國。
1960年2月15日,筱原千繪(Chie Shinohara)出生,日本少女漫畫家。代表作品《紅色傳說》《魔影紫光》《天是紅河岸》。
1957年2月15日,安德烈·葛羅米柯接替了德米特裡·謝皮洛夫的蘇聯外交部長職務。
1956年2月15日,淺田美代子(Miyoko Asada)出生,日本歌手、演員、主持人。
1955年2月15日,克里斯多福·麥克唐納(Christopher McDonald)出生,美國演員。
1955年2月15日,珍妮絲·狄金森(Janice Dickinson)出生,美國女模特。
1953年2月15日,中央正式頒布《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全國各地開始普遍發展互助組和試辦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2年2月15日,喬治六世下葬在溫莎城堡喬治教堂。
1951年2月15日,珍·西摩爾(Jane Seymour)出生,英國女演員。美國金球獎電視類最佳女主角。
1948年2月15日,中共發出《新解放區土地改革要點》的黨內指示。
1947年2月15日,馬裡莎·貝倫森(Marisa Berenson)出生,美國女演員。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女配角。
1946年2月15日,中國成立國防部軍事法庭。
1946年2月15日,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在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正式投入使用。
1944年2月15日,索羅門群島日軍被美軍肅清。
1944年2月15日,亞歷山大·謝列布羅夫(Aleksandr Serebrov)出生,俄羅斯著名太空人,曾參加過4次宇宙飛行任務,10次進行太空行走。
1942年2月15日,防守新加坡的英軍無條件投降,新加坡落入日軍手中。
1941年2月15日,博爾坎·弗洛琳達(Bolkan Florinda)出生,巴西女演員。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女演員。
1941年2月15日,李曙光出生,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
1940年2月15日,毛澤東在《中國文化》創刊號上發表了理論文章《新民主主義論》。
1940年2月15日,哈姆扎·哈茲(Hamzah Haz)出生,印度尼西亞前副總統。
1939年2月15日,庫茲馬·彼得羅夫-沃德金(Kuzma Petrov-Vodkin)逝世,俄國畫家,美術理論家和作家。
1937年2月15日至22日,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在南京舉行。會上,國民黨抗日派和親日派分別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問題展開了辯論。
1935年2月15日,羅傑·布魯斯·查菲(Roger Bruce Chaffee)出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人。
1935年2月15日,陸汝鈐出生,計算機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35年2月15日,東北《抗日聯軍統一建制宣言》發表。
1933年2月15日,蘇區中央局作出《關於閩粵贛省委的決定》。
1931年2月15日,國民黨軍第46師一部在該師共產黨員的組織策動下,在安徽六安城內舉行了起義,史稱六安起義。
1931年2月15日,克萊爾·布魯姆(Claire Bloom)出生,英國女演員。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視獎-最佳女演員。
1929年2月15日,詹姆斯·羅德尼·施萊辛格(James Rodney Schlesinger)出生,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國防部長。
1928年2月15日,歷時70年的《新牛津英語辭典》完成。
1928年2月15日,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Herbert Henry Asquith)逝世,英國政治家,曾任英國首相。
1927年2月15日,哈維·科曼(Harvey Korman)出生,美國好萊塢著名喜劇演員。憑藉《卡洛爾·伯納特秀》獲得艾美獎、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1926年2月15日,許世英辭北洋政府國務總理職,賈德耀任代總理。
1924年2月15日,羅伯特·德魯(Robert L. Drew)出生,美國導演、製片人、編劇,記者。獲得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可獅子獎-最佳電視紀錄片。
1922年2月15日,赫爾曼·卡恩(Herman Kahn)出生,美國物理學家、數學家、未來學家。
1920年2月15日,坂田榮男(Eio Sakata)出生,日本著名圍棋棋手。
1913年2月15日,由讀音統一會制訂的中國第一套法定的拼音字母誕生。
1912年2月15日,經參議院選舉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3月10日就任。
1907年2月15日,愷撒·羅摩洛(Cesar Romero)出生,美國演員,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1905年2月15日,哈羅德·阿倫(Harold Arlen)出生,美國作曲家。憑藉《綠野仙蹤》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1904年2月15日,中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華興會在湖南長沙正式成立。次年中國同盟會成立,會員相繼加入,華興會遂停止活動。
1899年2月15日,蓋爾·桑德加德(Gale Sondergaard)出生,美國好萊塢影星,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1899年2月15日,喬治·奧裡克(Georges Auric)出生,法國作曲家。提名艾美獎。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遂以此事件為藉口,引發美西戰爭。
1898年2月15日,託託(Toto)出生,義大利喜劇演員。
1892年2月15日,詹姆斯·福萊斯特(James Forrestal)出生,美國政治人物。美國首任國防部長。
1847年2月15日,羅伯特·富克斯(Robert Fuchs)出生,奧地利音樂教育家、作曲家。
1845年2月15日,伊萊休·魯特(Elihu Root)出生,美國著名律師、政治家,191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1844年2月15日,亨利·阿丁頓,第一代西德默斯子爵(Henry Addington,1st Viscount Sidmouth)逝世,英國託利黨政治家,曾任英國首相。
1842年2月15日,阿奇博爾德·孟席斯(Archibald Menzies)逝世,英國蘇格蘭植物學家和醫生。
1841年2月15日,坎波斯·薩萊斯(Manuel Ferraz de Campos Sales)出生,曾任巴西總統。
1836年2月15日,松平容保(Matsudaira Katamori)出生,日本幕末殘酷鎮壓維新志士的會津藩主。
1812年2月15日,查爾斯·劉易斯·蒂梵尼(Charles Lewis Tiffany)出生,美國商人,1837年創立美國蒂芙尼公司(TIFFANY & CO)。
1811年2月15日,多明戈·福斯蒂諾·薩米恩託(Domingo Faustino Sarmiento)出生,阿根廷第一位平民總統。
1797年2月15日,亨利·史坦威(Henry E. Steinway)出生,德國著名鋼琴製造師。
1748年2月15日,傑裡米·邊沁(Jeremy Bentham)出生,英國法理學家、功利主義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改革者。
1710年2月15日,路易十五(Louis XV)出生,法國國王。
1612年2月15日,保羅·德·楚梅迪,梅桑那爵士(Paul de Chomedey,Sieur de Maisonneuve)出生,建立了加拿大的蒙特婁。
557年2月15日(正月初一),宇文覺代西魏稱天王。國號周,史稱北周。
145年2月15日(正月初六),漢衝帝劉炳去世,年僅兩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