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皇帝」——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op.73

2021-02-13 壹心樂意

 

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op.73是公認的貝多芬最偉大最輝煌的一首鋼琴協奏曲,也是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中最後一首。能被公認為最好的鋼協不僅僅是因為這首作品在一次演奏時因聽眾情不自禁的站起來高呼「皇帝萬歲」而得此別名的軼事。更重要的是這首協奏曲無論從鋼琴的技術難度的提升、創新維度方面都有極大幅度擴張。對鋼琴演奏和樂隊的協作能力方面也是極大的考驗。大面積的八度跨越與音階琶音技巧,讓鋼琴與樂隊之間的對話有了更激勵的碰撞,是5首協奏曲中樂隊與鋼琴技巧發揮最輝煌的一首,體現出獨樹一幟的英雄和詩意的結合,有著奮鬥凱旋的史詩般的風格。

貝多芬第五鋼協的創作可以說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作品中貝多芬設計出的很多嶄新的極富想像力的思路,如運用了多種變奏的手法,旋律波瀾壯闊,又蘊含著變化無窮,整部作品結構工整,氣勢恢宏,從樂隊配器上的大膽創新來體現「皇帝般」輝煌的音響效果,給予聽者非常華麗多彩、波瀾壯闊的感受。而對樂曲添加了完整的華彩樂章的寫作(在此之前作曲家們寫作的作品華彩部分都是由鋼琴家即興發揮,一般不寫),這也許是作曲家的靈感迸發,但是這段華彩樂段在難度、音域上都有很大突破,增加了矛盾與戲劇性。這是貝多芬對協奏曲的全新的貢獻,這段華彩與「皇帝」的氣勢非常完美的融合了歌唱性與交響性,可謂史無前例。由此這首協奏曲也是被稱為「皇帝」的原因之一,是跨時代意義的作品之一。

貝五協奏曲完成於1809年,當時的貝多芬雖然在拿破崙軍隊包圍維也納的戰亂中,但仍得到魯道夫大公的贊助,為保護微弱的聽力,躲在地窖中完成了這部作品,貝多芬將這部作品題獻給樂魯道夫大公以表致意!初演時,也許貝多芬是因為聽力問題,讓學生車爾尼來演奏,儘管演出很成功,但是車爾尼仍表示他未能完全表達出樂曲的深邃含義。羅曼羅蘭認為在這部作品裡「聽得到軍隊行進的聲音,而且音樂技巧本身就帶有英雄的性格」,我們在這聽到了貝多芬那種不屈的英雄主義性格。

 

這首協奏曲共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奏鳴曲式。這裡雖然是用的傳統的協奏曲形式——雙呈示部結構,但是一開始就以三句輝煌的華彩樂句開頭與樂隊齊奏的和弦一起,展開了英雄主題的發展,非常創新的音響效果,在基本主題的各種變化對峙中展現出激烈壯闊的氣勢。

第二樂章:稍活潑的柔板,只有變奏曲式。第二樂章是全曲最柔美抒情的一段,基本主題有弦樂器與鋼琴悠揚恬靜的奏出,旋律的發展愈發甜美純淨,綿柔悠長,體現出貝多芬柔情似水的另一面。

第三樂章:迴旋曲,快板。在這一樂章中,鋼琴充分的呈現出它的光輝。大約從第二樂章的悠長中就開始孕育這個樂章爆發,第三樂章一開始由鋼琴彈出主題後,管弦樂隨後反覆演奏這一主題,交響曲與協奏曲的不同風格交相輝映,張力十足。這一樂章的迴旋曲的第二插部中有一個小型迴旋曲,有著非常巧妙的效果。結尾處,樂曲的速度不斷加快,鋼琴奏出猛烈的衝刺旋律,全曲在管弦樂強烈的音響中結束。

 

2020年終於結束了,今年最後這一天的晚上,我在辦公室敲完這篇公號文,內心無比的滿足。這一年雖然從開年開始就讓我不停遭遇各種內心的掙扎,但是感謝那些愛我的人,如同美妙的音樂一樣一直溫暖著我,陪伴著我,讓我看到這世間的美好。今年也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用這篇公號可算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束語。

2020不再見!2021你好,請多多關照!

相關焦點

  •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在wifi下打開更佳)
    >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
    No.5 in E Flat》,作品編號op. 73,這部作品的別名是《皇帝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是貝多芬最著名的鋼琴協奏曲。1809年1月,英國政府已將奧地利拉入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4月至5月間,奧地利遭到法軍攻擊,維也納被圍困。貝多芬躲進弟弟的地窖當中,以躲避法軍炮火。至於身兼貝多芬學生及朋友的魯道夫大公,逃往維也納城外。
  • 貝多芬作品:第三鋼琴協奏曲 Op.37
    《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3 in c Minor Op.37),作於1800年,題獻給路易斯·費迪南德王子(Louis Ferdinand),於1804年出版:在法國大革命以後,當時的社會背景對音樂的創作表現內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貝多芬30歲,這部《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被視為鋼琴協奏曲晚期古典風格的代表性作品。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鋼琴協奏曲篇
    >· 淺談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的創作與專輯推薦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作品73,第一樂章:快板‍~柏林愛樂樂團、內田光子(鋼琴)、西蒙 · 拉特(指揮)~~什麼是協奏曲~>G大調第四鋼琴協奏曲,作品58    - 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當中,有所謂的三大小提琴協奏曲,分別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此外,還有所謂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即上述的三首再加上:上述四首小提琴協奏曲,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必演的曲目。
  • 即將上演 | 貝多芬「皇帝協奏曲」音樂會~
    薛澤澤    薛澤澤,十四歲便跟隨湖南交響樂團團長、著名指揮家肖鳴先生學習協奏曲演奏,成為演出協奏曲《黃河》、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年齡最小者,並取得西雅圖協奏曲比賽第一名、曼哈頓協奏曲比賽第一名
  • #排練時刻# 貝多芬「皇帝協奏曲」音樂會!
    >孟德爾頌《a小調第三交響曲》與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的排練徵程;魯易斯·亨姆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德國人,嚴謹、認真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在漫長的排練過程中,一有不如意的地方,魯易斯·亨姆就會拿起手中的指揮棒敲敲身前的譜架
  •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
  • 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
    我喜歡的鋼琴協奏曲,除了莫扎特的,勃拉姆斯的,就是貝多芬的。況且,勃拉姆斯除外,我喜歡莫扎特與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都勝過他們的交響曲,也許因為鋼琴與樂隊的角色對比與變化,能使管弦樂色彩表現得更生動。莫扎特與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相比,莫扎特是清新與清麗,貝多芬是雄曠與雄渾,貝多芬鋼琴協奏曲中更豐滿體現了他的交響性。
  • 貝多芬250 |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收藏
    在《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的最後樂章中,音量不斷調整,反映出是一個連續的生命震顫,而很多演奏家的詮釋也僅僅是使之激動人心。在所有的第一樂章中,《第四鋼琴協奏曲》的成就相當出色。哈農庫特和他的獨奏演員,為鋼琴獨奏部分抒情性和多樣性最大特徵的發揮開拓了空間——艾馬爾幾乎以即興開場的陳述切入,超脫於時間之外——並且將這些特質和更為周全的考慮結合在了一塊。
  • 第6號F大調鋼琴奏鳴曲 op.10.2——貝多芬
    第6號F大調鋼琴奏鳴曲 op.10.2 概況 Overview貝多芬第六號鋼琴奏鳴曲,F大調,OP.10.2
  • 基辛 |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收藏
    基辛演奏曲目廣泛,長期以來一直以詮釋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別是蕭邦、拉赫瑪尼諾夫、李斯特的作品見長。 但是有一點,這些年來已經比較明確,那就是基辛是極富特質、卓爾不群的貝多芬作品演奏者,他是繼埃米爾·吉列爾斯以後,出生於俄國的貝多芬最佳演繹者。
  • 李斯特《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他歷時26年完成了《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此曲由不間斷演奏的四部分組成。此曲對於學習鋼琴演奏具有很大的意義。它要求演奏者擁有極好的樂感以及高水平的鋼琴演奏技巧。本文著重分析這首作品的藝術價值、創作經過以及旋律的發展和主題的呈示等特徵。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此張碟片是百代出版的「本世紀偉大錄音」系列中的一張,由以色列小提琴大 師帕爾曼演奏,是1981年的錄音,使用3D技術,帕爾曼的演奏清新自然,揮灑 自如,是他有代表性的一張錄音。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這是
  • 巴倫博伊姆演奏貝多芬降E大調第26號鋼琴奏鳴曲(告別)(1)
    貝多芬《降E大調第26號鋼琴奏鳴曲(告別)》介紹  《降E大調第二十六鋼琴奏鳴曲「告別」》Piano Sonata in Es-dur 「Les Adieux」 Op. 81a ,作於1809至1810年。
  • 【鋼琴節】7月6日 · 廈門大學第三屆國際鋼琴藝術節系列安排(六)
    蕭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21Frederic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 2 in F minor, op. 21 第一樂章:莊嚴地  I. Maestoso鋼琴:李國超   Piano: Guochao Li 3.
  • 【收藏】貝多芬「皇帝」協奏曲版本推薦
  • 【音樂學院樂團展演】德國享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樂團貝多芬協奏曲專場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1號小提琴:Sun Keiner(Andreas Röhn教授的學生)協    奏: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樂隊指    揮:Ulrich Windfuhr特別說明:這位韓國小提琴專業學生Sun Keiner的老師Andreas Röhn教授28歲時擔任了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第一任首席和獨奏家
  • 關於著名鋼琴協奏曲的6個例子
    1《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No.21 K.467)莫扎特就音樂性而言,這一首會排在第九位之後,但我們同樣在研究鋼琴協奏曲的各個方面,就鋼琴家的力量而言,這首協奏曲是個不錯的選擇。莫扎特並不以誇張的音樂著稱,儘管他確實寫過一些。
  • 【今日名曲】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
    貝多芬30歲時創作了這部《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被視為鋼琴協奏曲晚期古典風格的代表性作品。當時莫扎特去世不久,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還經常在音樂會上被演奏,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貝多芬自己也非常喜歡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尤其非常喜歡莫扎特近30部鋼琴協奏曲中的兩部小調曲目,還為D小調第20鋼琴協奏曲寫了華彩樂段,而對C小調第24鋼琴協奏曲,他曾對友人表示「我們永遠都想不出那樣的構思。」後來的研究者甚而認為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簡直就像是對莫扎特第24鋼琴協奏曲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