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認三毛曾經對王洛賓表現過自己的愛意,但是王洛賓委婉的拒絕了,儘管他之前經歷了幾個女人,但他們之間年輕差距確實懸殊,將近有30年。
三毛非常欣賞王洛賓的才華,王洛賓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稱。他創作的歌曲我們都耳熟能詳,如《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阿拉木漢》《在銀色的月光下》等。
王洛賓的歌親切、生動、優美、流暢,有很強的可唱性、可聽性。同時又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好記憶,便於傳唱。歌中不乏風趣、幽默、詼諧、誇張的特色,常用比興的手法塑造形象,以小見大,寓意深長。
在三毛之前,王洛賓有3個妻子,儘管因為種種原因都分手了,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王洛賓是一位多情和浪漫的人,否則也寫不出那麼美妙和動聽的愛情歌曲。如果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三毛,說不定真的可以來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
因為三毛本身也比較隨性和浪漫 ,正好和王洛賓非常相似,真可惜她們相遇時一個已經是垂垂暮年,一個還是正當年的少婦,即便是精神戀愛,王洛賓也已經沒有精力了,只恨「相逢不當時」
他愛三毛,但他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流言蜚語,他以為迴避感情便是對雙方最好的救贖,事實證明他錯了,大錯特錯,只能痛徹心扉。
三毛去世六天後,王洛賓為她寫下一首《等待》,而後王洛賓皈依佛門。這冥冥中是否有著某種聯繫,只有王洛賓自己知道,這世間的紛紛擾擾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王洛賓寫下的話語,字裡行間飽含著王洛賓的後悔與愧疚,三毛不復存在,沒有了三毛給自己的人生添上濃墨色彩,自己的世界便永遠只是黯然無光。
王洛賓在自己家中為三毛設立了一個專屬靈堂,三毛遺照用絨絲線精緻裝飾,儼然擺放在靈臺正中,排列在旁的還有三毛遺留下的一縷秀髮。花落人亡事事非,故人已逝,所有的遺憾終是長存無從彌補。願三毛的心能有所歸依不再流浪,願天堂再無身心折磨,充盈歡聲笑語。
讀三毛,是因為借著三毛完成我們不曾有過的流浪。
梁羽生說:
"有些本來是含義美好的名詞,用得濫了,也就變成庸俗不堪了,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頭銜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有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為奇女子吧!"
我想,正是因此,她的一首《橄欖樹》才唱遍了大江南北吧。
不如讀讀《三毛傳》,你會看見紅塵阡陌,多少人在紛紛擾擾的人世間的來去匆匆;人生如夢,多少人又在這百年的轉息之間流連悵惘。
閒暇時刻,品一杯好茶,讀一讀才女之韻,生活仿佛也慢下了腳步,一切都是歲月靜好的模樣。
除此之外,這套書內還有兩本《張愛玲傳》和《林徽因傳》,每一本都是能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
這一套三本書,一共只要79元,也就是兩頓飯錢。能在瑰麗的文字中,感受三毛、張愛玲、林徽因的繁華世界,何樂而不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