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歲月:香港流行音樂的光榮與夢想(下)

2021-02-27 羊城網

八十年代初,香港粵語歌壇無論是創作人員、歌手、唱片公司都迅速增加,湧現ChristBabida、林敏怡、徐日勤、向雪懷、林振強、林敏驄等作者,陳百強、譚詠麟、張國榮等歌星先後冒起。1983-1992,我把它稱為香港樂壇的黃金十年。

82、83年間,香港樂壇已相當繁榮。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擁有大批會員,資深的有顧嘉輝、黃霑、黎小田、鮑比達(ChristBabida)、馮添枝、鍾定一、鄭國江、盧國沾、黎彼得等,較新的則包括林敏怡、徐日勤、林慕德、林振強、林敏驄、向雪懷、盧永強、潘偉源等。

歌手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以許冠傑、林子祥、羅文、關正杰、徐小鳳為代表的前輩歌星已奠定崇高的「江湖地位」;譚詠麟、陳百強、張國榮、鍾鎮濤等經過幾年滾打,已成為一線歌手;雷安娜、梅豔芳、葉倩文都是極具潛質,前景看好。說到雷安娜,她的《舊夢不須記》唱片在「中文歌曲擂臺陣」連得九周冠軍,是空前絕後的紀錄。83年,陳慧嫻以一首動聽的歌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時的歌手很多都參與創作,許冠傑、林子祥、陳百強早就是以創作歌手形像出現的,後來,蔡國權、盧冠廷也加入了這一行列,再後來,還有周啟生、倫永亮等。

傳媒對本地樂壇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幾大電子媒介安排了大量流行音樂節目,而且都有每周的流行榜,歌曲榜有香港電臺的「中文金曲龍虎榜」、商業二臺的「金榜十大」、無線電視臺的「勁歌金曲」等,唱片銷量榜則有商業一臺的「中文歌曲擂臺陣」。而一年一度的樂壇頒獎禮創造了越來越高的收聽收視率。無線電視臺還舉辦了每年一屆的「新秀歌唱大賽」,首屆冠軍就是梅豔芳。此後還有很多知名歌手都是「新秀」出身的,如呂方、杜德偉、許志安、黎明、鄭秀文……

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了大量優秀作品,如譚詠麟的《雨絲、情愁》《忘不了你》、《遲來的春天》,許冠傑的《難忘你》、《紙船》、《是雨?是淚?》,陳百強的《今宵多珍重》、《偏偏喜歡你》、《漣漪》、《相思河畔》,張國榮的《風繼續吹》,林子祥的《這一個夜》、《邁步向前》(希望我沒記錯),關正杰的《天籟——星河傳說》,徐小鳳的《無奈》、《星星問》、《星光的背影》、《隨想曲》,雷安娜的《舊夢不須記》,汪明荃的《萬水千山總是情》,陳慧嫻的《逝去的諾言》,蔡國權的《再見也許不再會》,葉倩文的《零時十分》,當然還有第一次(唯一一次)錄粵語唱片的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

84年是年輕一代歌手全面「奪權」的時候。譚詠麟兩張經典唱片《霧之戀》、《愛的根源》均創下驚人的銷量,二十場演唱會場場爆滿,成為眾望所歸的歌手第一人;張國榮《MONICA》的成功令他一舉攀上偶像派頭把交椅;梅豔芳83年的《赤色梅豔芳》走紅後,84年《飛躍舞臺》繼續前進。陳百強的《百強`84》改變歌路,唱了不少快歌,人們並不受落,反而對幾首慢歌情有獨鍾。儘管如此,他依然是廣受歡迎的超級偶像。反觀老前輩們,就不那麼理想了。唱電視劇主題曲出名的鄭少秋、羅文、葉振棠、汪明荃、關正杰如同退潮一般迅速衰落了。許冠傑和徐小鳳的聲勢也在減弱,不過他們出的唱片卻絕對是精品,幾乎每一首歌都值得再三回味。甄妮倒是憑《再度孤獨》的熱賣奪取了幾大頒獎禮的最佳女歌手獎,這無疑也是她的最後輝煌。現在回顧起來,只有阿LAM(林子祥)站穩腳跟,繼續走紅了很多年。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就是自然的趨勢。

這一年是好歌豐收的一年。譚詠麟的兩張唱片的絕大多數都是佳作:《傲骨》、《亮了紅燈》、《愛的替身》、《霧之戀》、《午夜麗人》、《幻影》、《創造命運》、《愛的根源》、《夏日寒風》、《都市戀歌》、《愛在深秋》、《誰可改變》、《捕風的漢子》、《酒紅色的心》、《欠了你》……張國榮的《張國榮》也相當不俗:《始終會行運》、《MONICA》、《柔情蜜意》、《藍色憂鬱》、《不怕寂寞》(後三首據說是舊歌)、《緣份》,至於《H2O》算不算好歌就見仁見智了。阿SAM的唱片《新的開始》包括《新的開始》、《風中趕路人》、《父親的鋼琴》、《洋紫荊》等好歌。《徐小鳳》也是一張很好的專輯,裡面有《情比雨絲》、《電話》、《萬裡星河》、《風之路》等。陳百強的《摘星》慷慨激昂,是最難忘的禁毒歌曲,他還唱了深情的《畫出彩虹》(在他後來昏迷住院時,歌迷們就在醫院外播放了這首歌,可惜……)、奮發的《旅程》。還有,甄妮的《再度孤獨》、《夢想號黃包車》,林志美的《偶遇》,林子祥的《莫再悲》,陳慧嫻的《多少柔情多少夢》、《玻璃窗的愛》,雷安娜/彭健新的《停不了的愛》等等。

85年一月,譚詠麟意氣風發地在各大頒獎禮掠走了一大堆獎項,當然包括了實至名歸的最佳男歌手獎。與此同時,又一張經典唱片《愛情陷阱》引起了瘋狂傾銷在「中文歌曲擂臺陣」上連奪七周冠軍,銷量超過七「白金」(35萬張)。就在他最風光的時候,張國榮悄悄加緊了追趕的步伐,精心炮製的《為你鍾情》配合LESLIE的第一次個唱推出,反應熱烈,成為當年夏天最熱的唱片,賣出二十五萬張以上。84年就有人預言85年香港樂壇將成張國榮的天下,雖然沒有成為現實,但張國榮無疑已成為譚詠麟最強對手。

就在譚、張兩手遮了大半個天空時,他們各自所屬的「寶麗金」和「華星」先後推出了新力軍——第一屆「十九區歌唱大賽」冠軍張學友和第二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呂方。張學友第一首與歌迷見面的歌是《Smileagain,瑪麗亞》,反映不俗,首張個人大碟就叫《Smile》。張學友充滿磁性的聲音徵服了樂迷,唱片在「中文歌曲擂臺陣」上逗留二十多周,並超越三「白金」銷量(張學友現在要是想想自己的處女唱片,不知道會不會為今天羞愧?)!而「華星」則不惜工本地為第一次出唱片的呂方製作了透明大碟,呂方不負眾望,唱片第一周就成為銷量冠軍。當年較突出的新人還有CBS新力的林憶蓮,她以「日本妹」的包裝亮相,最流行的歌是《愛情Idon'tknow》。影星劉德華則以一曲《只知道此刻愛你》初試啼聲。

在樂壇新勢力抬頭時,許多歌手星運日沉(包括雷安娜也成了凋謝的曇花),然而不少成名以久的歌星依然展示著雄厚實力。陳百強年初推出了以《等》為主打歌的精選唱片,暑假期間的《陳百強——深愛著你》也相當受歡迎;林子祥的《林子祥創作歌集》從84年底熱賣到85年頭,當中不乏名作,稍後又以《十分十二寸》奠定串燒歌宗師地位;由蔡國權創作的《順流、逆流》,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小鳳姐又一首經典歌曲;許冠傑的《最緊要好玩》也是當年水準較高的唱片。

梅豔芳在85年開始了她的「百變」。年初的《梅豔芳》封套就是一個短髮墨鏡加西裝外套的男性化形像,年中就成了塗脂蕩粉的「壞女孩」,引起一片譁然。不過,無論如何,ANITA迅速地擴大了歌迷數量,順利地成為香港歌壇的新女王。85年也是蔡國權最成功的一年,不僅為別人作了不少歌,自己也出了三張唱片:《一生愛你一個》、《蔡國權精選》、《風中暖流》。其中《蔡國權精選》為「白金唱片」,堪稱蔡最好的唱片。創作歌手周啟生和倫永亮幾乎同時出了個人唱片,《周啟生23》(23歲?)成績較好,在「中文歌曲擂臺陣」上過前三名,倫永亮則不理想。另一位創作歌手郭小霖則帶給我們一首很令人回味的《從不知》譚詠麟的《暴風女神LORELEI》在年底推出時卻令人失望,除了《朋友》外,幾乎沒有別的歌可以流傳至今。

85年給香港粵語歌迷們又帶來不少興奮,看看這些歌就知道了:譚詠麟的《愛情陷阱》、《幸運星》、《火美人》、《情(是永遠著迷)》、《此刻你在何處》、《雨夜的浪漫》、《朋友》;張國榮的《不羈的風》、《第一次》、《我願意》、《為你鍾情》、《少女心事》;陳百強的《等》、《深愛著你》、《盼望的緣份》、《戀愛預告》、《我和你》、《不再問究竟》;林子祥的《誰能明白我》、《每一個晚上》、《十分十二寸》;徐小鳳的《順流、逆流》、《風裡的呼喚》、《獻君千闋歌》;許冠傑的《星夜》、《最緊要好玩》、《心裡日記》、《日本娃娃》;梅豔芳的《蔓珠莎華》、《似水流年》;張學友的《輕撫你的臉》、《情已逝》;呂方的《聽不到的說話》、《你令我快樂過》;還有,陳慧嫻的《花店》;林志美的《雨夜鋼琴》;夏韶聲的《空凳》;葉倩文的《長夜,Mylovegoodnight》;蘇芮《誰可相依》;郭小霖《從不知》……

86年初,「寶麗金」在《Smile》大獲成功的激勵下,迅速為張學友推出了第二張個人唱片《AMOUR-遙遠的她》,唱片一面市,即引起搶購熱潮,佔據銷量榜頭名達七周之久,唱片中的《AMOUR》、《遙遠的她》、《月半彎》、《單車少女》等在各流行榜一路過關斬將,風光無限。眨眼之間,張學友便成了阿倫與張國榮最強威脅,走紅之快,連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欣喜之餘,也常常害怕飛得高摔得狠。他的朋友兼對手呂方的第二張唱片晚些推出,雖然也賣了個「白金」,但是很明顯有不進反退的感覺,兩者比較,張自然大佔上風。他們舉辦了一個「雙星演唱會」,場場爆滿,很受歡迎。

另一新人林憶蓮穩步上揚,一曲《放縱》為她帶來第一個流行榜冠軍,同名大碟也成為白金唱片。經過一年的努力,SANDY在樂壇站穩了腳跟。

外表俊朗的「新秀大賽」冠軍杜德偉是「華星」力捧的對象,首張大碟《只想留下》反應尚可。「無線」的當家小生梁朝偉的《朦朧夜雨裡》卻一不小心賣出「白金」數字。不過,這一年最「兇猛」的新人當數劉美君,在低調下推出的《最後一夜》堪與小張的《Smile》相比,以三「白金」鑄造了又一個奇蹟。

在新人輩出的時候,一位原來被以為要「壽終正寢」的老歌手卻枯木逢春,他就是羅文。憑著一曲家喻戶曉的《幾許風雨》,羅文又一次嘗到了久違的「龍虎榜」冠軍的滋味,同名唱片也順利登上「中文歌曲擂臺陣」的榜首。唱片中還有一首冠軍歌《浪淘沙》,是羅文與「華星」一班新秀合唱的,其中就有杜德偉。

林子祥這一年推出的唱片是《最愛》,總體感覺一般,《阿LAM日記》和《數字人生》玩了點噱頭,《史泰龍LAMBO》更是瘋狂得過了分,幸好還有正點的盧冠廷作品《最愛是誰》。徐小鳳的《每一步》繼續保持水準,《一臉紅霞》、《每一步》、《冬》、《婚紗背後》、《城市足印》都是百聽不厭的好歌。

許冠傑就有點不妙,唱片《熱力之冠》招來一片批評,主要是過於通俗乃至庸俗,「代表作品」有《封巨(帶單人旁)做偶像》(描述同性戀者的作品)、《我的妹妹》、《皆因你無得彈》等。

而當紅歌手的地位還是非常穩固。譚詠麟這一回沒讓歌迷失望,籌備大半年推出的《第一滴淚》無論詞、曲、編都較上一張唱片有提高,基本達到《愛情陷阱》的水平,當中的佳作包括《世界停頓》、《第一滴淚》、《舊信紙》、《珍重》、《無言感激》等。張國榮則出了《STANDUP》和《張國榮-迷惑我》兩張唱片,前者以快歌為賣點,較出色的作品有《打開信箱》、《黑色午夜》等;後者則更為精彩,包括了金曲《有誰共鳴》和《當年情》,此外,《烈火邊緣》、《隱身人》、《迷惑我》也不錯,LESLIE還(首次?)自己填詞《愛火》。

梅豔芳搖身一變,成了《妖女》,拉上《夢伴》師弟許志安和《愛將》「草蜢仔」《將冰山劈開》,女歌手的No.1無可取代。

陳百強約滿「華納」,決定過檔EMI,「華納」生氣之餘對他的《當我想起你》不作宣傳,甚至封套上只見到一個女孩「Josephine」(一種新穎設計?)。不過,丹尼還是有群眾基礎的,《當我想起你》、《偶像》、《再見Josephine》仍相當流行,丹尼又多了一張白金唱片。而EMI為陳百強推出的首張大碟《凝望》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成績喜人,唱片銷量榜上連續蟬聯冠軍,《凝望》、《迷失中有著你》、《至愛》等傳唱一時。

陳慧嫻也有進步,《反叛》是她事業上的一個小高潮,當中有俏皮可愛的《反叛》、《跳舞街》,更有感人情歌《痴情意外》、《Lovemeonceagain》、《與淚抱擁》、《忘記悲傷》等,唱片銷出12萬張。

在偶像派漸據上風,情歌泛濫的時候,另一種不同的聲音如驚雷般響起,香港的樂隊迅速成為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他們的代表包括太極、達明一派、RAIDAS,也是一次全港性樂隊大賽的前三名。

太極七子人多勢眾,是86年最受歡迎的樂隊,主音歌手是雷有輝雷有耀兄弟。他們的歌聲勢較大,有一種痛快淋漓的宣洩感,卻絕非歇斯底裡的吼叫,不過他們的歌詞常常是文理不通(填詞人通常是因葵)。成名作是《紅色跑車》,其後出唱片《迷》,內有《吶喊》、《迷途》(「金榜十大」冠軍歌)等,銷出5萬張以上。

由劉以達和黃耀明組成的達明一派雖然開始時受歡迎程度不如太極,後來卻是成就最高的組合。以《惑星》、《繼續追尋》等試探市場後,「寶麗金」決然為他們推出《達明一派2》,主打歌是《迷惘夜車》,另有《Kiss me good-bye》、《迷戀》、《模特兒》等曲,為達明帶來一張金唱片。

RAIDAS的兩位成員是作曲的黃耀光和主音陳德彰(後來曾與周慧敏相戀)。形像相對而言較貼近大眾。他們的《吸菸的女人》在港九每一個角落廣為傳唱,吸引人的不僅是頗具個性的電子旋律,還有「御用」填詞人林夕營造的意境。

其餘樂隊中有影響力的還有BEYOND、小島、凡風等。

由黃家駒、黃家強、黃貫中(阿Paul)、葉世榮、劉志遠組成的BEYOND被公認是演奏樂器的頂尖高手,家駒的嗓音也頗具感染力,他們第一首打入流行榜的作品是《昔日舞曲》。小島曾以唱片《畫匠》與太極、達明同在「中文歌曲擂臺陣」佔一席之地,可惜很快就散了。凡風一如其名,以民歌風格為主,他們的《萍水相逢》等曲在繁囂的鬧市中給人們帶來片刻寧靜。

以下是一些上面沒有提到的好歌:葉德嫻/陳潔靈的《千個太陽》;蘇芮/夏韶聲的《車站》;呂方的《求你講清楚》、《每段路》、《只因我太痴》;劉美君的《最後一夜》、《午夜情》、《隔》;鍾鎮濤的《情變》。

踏入1987年元旦,香港一批當紅歌星紛紛推出新作,先有張學友、陳百強、林子祥,其後有譚詠麟、張國榮、林憶蓮等。

張學友的唱片名為《相愛》,點題歌很特別,是改編自一首日文歌,然而作曲的是林敏怡。唱片中有《別戀》、《你每句說話》、《溫馨》、《藍雨》和《飛機師的風衣》等歌,總感覺有上一張專輯的影子,但水準卻下降了。

陳百強的上一張唱片才出了不到半年,又急匆匆出了嚴格說來只有九首歌的《痴心眼內藏》,不知打什麼主意?《驅魔大法師》、《冰封的心》繼續暴露出唱快歌是丹尼的弱項,相反,《痴心眼內藏》、《情人》、《夢囈》、《約會》這些柔情慢歌他就駕輕就熟了。

林子祥精湛的歌藝令《千億個夜晚》爆發絢爛的光芒,《海誓山盟》也是動人心弦的美妙情歌。

阿倫的《牆上的肖像》又以劉以達作品點題,當中還有《無邊的思憶》、《千面女郎》、《情不變》、《曾經》、《痴心的廢墟》等精彩作品,這是他又一張成功的唱片。

林憶蓮的《激情》改自《Takemybreathaway》,演繹得非常出色,唱片中還有《決絕》等好歌。林憶蓮正一步一個腳印地不斷上揚。

而另一位很有希望的女歌手卻不如人意,她就是陳慧嫻。《貪貪貪》、《變變變變變》這些譁眾取寵的歌完全不合她的歌路,抒情慢歌《去吧》、《天意》也並不算精品,再加上形象設計失敗,被譏笑為「陳立品」(一個專扮演小角色的資深女電視藝員)。多年以後,慧嫻還常提起這段不愉快的經歷。

和呂方對比起來,陳慧嫻還算幸運的。本來他上半年出的《痴戀》成績不錯,然而後來「華星」為他找來黎小田監製新唱片,為求突破,竟讓他唱了垃圾一般的《愛令我變炭》,呂方從此淪為二流。劉美君也不能完全令人滿意,新碟名為《點解》(粵語的「為什麼」之意),大部分作品都很平庸,只有頌揚父愛的《一對舊皮鞋》還過得去。

鍾鎮濤前兩年的《淚之旅》、《香腸蚊帳機關槍》反應不俗,87年初推出第三部曲《非洲黑森林寫真集一日遊》,無聊又傻氣,雖有溫拿名曲《今天我非常寂寞》壓陣,唱片也賣不過「白金」。

上半年繼續冒出不少樂隊,成績較好的只有鄭敬基、陳少偉組成的「風雲」,他們的《ANITA》、《COMEDANCEWITHME》等相當受歡迎,不過很快解散了。BEYOND出了一張《阿拉伯跳舞女郎》,在「中文歌曲擂臺陣」停留一周,成績平平。

張國榮的《愛慕》與上一專輯相比略為遜色。

ANITA梅豔芳則成了「黑寡婦」,跳起了《似火探戈》。

這個夏季是令人難忘的,看看這些唱片就知道了:葉倩文的《甜言蜜語》在「中文歌曲擂臺陣」上榜大半年,《甜言蜜語》、《黎明不要來》等不厭百回聽。

RAIDAS的《傳說》不僅有富有特色的電子音樂作品《傳說》、《某月某日》,還有感人肺腑的《別人的歌》、《傾心》。《別人的歌》將一個酒廊歌手不甘一生唱別人的歌,渴求唱出自己真性情的心態表露無遺,被選為當年十大「勁歌金曲」之一;《傾心》是樂隊作品中的情歌經典,多年以後還被黃凱芹翻唱。

達明一派最精彩的《石頭記》!堪稱香港歌壇裡程碑式作品《石頭記》是同名舞臺劇(一部穿梭時空,探討人性、情慾之類的作品,黃耀明一人分飾兩角)的主題曲,其影響直到今天,也許還有以後的幾個十年。遺憾的是這首87年電臺播放率最高的歌卻無緣「勁歌金曲」總選。唱片中還有《馬路天使》、《後窗》、《傷逝》等佳作。三「白金」的銷量創下了樂隊唱片的記錄。

張國榮《SummerRomance87》也是他最好的唱片,主打歌是《無心睡眠》,郭小霖作品,LESLIE參加東京流行音樂節的選唱歌。這首歌橫掃大小流行榜,並奪走「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然而唱片中好歌還多的是,如《倩女幽魂》、《拒絕再玩》、《你在何地》、《共同渡過》、《情難自控》……過檔「新藝寶」的張國榮取得開門紅,喜獲七」白金「!

陳百強的《夢裡人》也是很不錯的唱片。《夢裡人》原曲是其舊專輯《幾分鐘的約會》中的一曲《我愛白雲》,經重新填詞編曲竟然脫胎換骨;和關正杰合唱的《未唱的歌》是繼《摘星》後又一「大氣」之作,丹尼證明了自己唱這一類歌並不遜色;其他歌如《錯愛》、《揮不去的你》、《我的故事》、《水手物語》等等都值得再三回味。

夢劇院由劉文娟、李敏組成,其清新的民歌風格令人心曠神怡,作品有《彩色相對論》等。

這一年還出現了不少新樂隊,如邊界、COACOAS等等,但基本上都是一個月後就銷聲匿跡,讓人難以記住。

老歌手基本上都在慢慢步向衰落,如羅文的《朋友一個》、徐小鳳的《夢飛行》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86年在尼泊爾拍《衛斯理傳奇》患上高山症幾乎喪命的許冠傑也是一臉無奈,唱著《潮流興夾BAND》時,心裡也許在想:自己如何才能不被潮流淘汰?

87年底,譚詠麟宣布不再領取樂壇獎項,然而88年初他推出的《迷惑》是他又一張經典唱片。最早送上電臺的「《知心當玩偶》續集」《玩出火》名字不怎麼樣,旋律歌詞卻絕對不差。唱片中有譚詠麟作曲的兩首電影主題曲《偏愛》(與日本歌星早見優合唱)、《愛的逃兵》,水準甚高。快歌《萬能的你》、《假刺激》琅琅上口,《BABY》和《不見不散》則是越聽越好聽的情歌。ALAN的唱片,往往最後一首歌最受歡迎,這次也不例外,梁弘志作曲的《半夢半醒》輕而易舉地橫掃大小流行榜。這張唱片在「中文歌曲擂臺陣」(該唱片銷量榜在88年3月終止了播出)結束前的最後六個星期一直穩佔冠軍寶座,在後來三周的IFPI銷量榜上也是第一。

相對而言,張國榮的新唱片就略為遜色了。上回起了英文名的唱片好賣,這回繼續起英文名:《VirginSnow》。唱片中最流行的歌曲是LESLIE首次作曲的《想你》,此外還有「百事可樂」宣傳歌(張88年被挑選為「百事巨星」)重新填詞的《貼身》、《繼續跳舞》、《最愛》等。這張唱片比《迷惑》遲幾周推出,卻當了四五周「跟班」,令人有少許失望。看來說張已壓倒譚為時尚早。

林子祥的新唱片是《林子祥創作加流行歌集》,阿LAM譜曲的《每夜唱不停》誠意之作,令人感動,兩首改編歌曲《深夜裡》和《結伴同航》都是熱門歌曲,阿LAM的演繹非常出色。

陳百強的《陳百強》水準較上一張(《夢裡人》)為低,充塞了一堆平庸之作,如《神仙也移民》(改編自BANANARAMA的《LOVEINTHEFIRSTDEGREE》)、《漫長盼望》(自己作的曲)、《超越分界線》等,還有一兩首垃圾。唯一給人的驚喜是《煙雨悽迷》,丹尼對歌曲寄寓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當時香港樂壇最紅的樂隊組合非達明一派和RAIDAS莫屬,兩者在88年初幾乎同時推出了新專輯。

達明的《我等著你回來》整體水平不低於《石頭記》,《溜冰滾族》、《情探》(被稱為《石頭記》續集)、《今夜星光燦爛》、《上路》(黃耀明首次作曲)、《長徵》、《那個下午我在舊居燒信》等都是達明迷不容錯過也不會忘懷的作品。

RAIDAS的《危險遊戲》則相形見絀,《沒有路人的都市》雖然很受歡迎,卻算不上一流佳作,更不用說《危險遊戲》(88年的禁毒歌曲)和《人海中我是誰》了。不過RAIDAS畢竟貼近大眾一點,而達明的唱片被批評「沒有突破」,因此兩者的銷量旗鼓相當。RAIDAS在出了這張唱片後不久就宣布解散。

頗具實力的BEYOND和太極也在年初先後推出新作。BEYOND的《現代舞臺》收錄了《舊日的足跡》、《冷雨夜》和《天真的創傷》等「溫和」作品,減少了狂叫和控訴,表示他們正一步步走出「地下」。太極表現依然一般,只有點題歌《全人類高歌》能提起人們的情緒。

已經有了不錯的開始的黃凱芹、吳國敬也出了唱片。黃凱芹再次一手包辦詞曲的《伴侶》、吳國敬的《酒店大堂》都是給人深刻印象的好歌。林子祥的《花街七十號》中的《敢愛敢做》以阿LAM獨有的狂歌方式給人極大震撼。

林憶蓮的《灰色》為她首次奪得年度樂壇獎項,《早晨……》則是深受歡迎的溫馨情歌。

張學友多路出擊,不但出了第一張國語唱片,憑《旺角卡門》一片奪「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後,還接拍了一大堆毫無前途的影片。這回推出的粵語唱片《太陽星辰》又有退步,儘管《太陽星辰》和《沉默的眼睛》很受歡迎。

梅豔芳以較性感的形象出現:《烈焰紅唇》。《裝飾的眼淚》是一首絕對耐聽的好歌。

譚詠麟也不甘人後,推出《再見吧,浪漫》。《Don'tSayGoodbye》和《痴心當玩偶》雖好,難掩其餘大部分歌曲的平庸。達明、RAIDAS成功了,太極卻不進反退,與原來的唱片公司談不攏,幾經轉折才找到新主,出了《禁區》,反應一般,無論是歌曲質素還是原創精神都備受非議。

太極有一首歌,只在電臺播過,沒灌進唱片,形容自己目前處境最為恰當:《沉淪》。

劉德華經一年沉寂後,《情感的禁區》銷量接近「白金」,除《情感的禁區》外,《知己良朋》、《痴心錯付》也是好歌,華仔終於在歌壇站穩腳根了。

杜德偉給人一個驚喜,由義大利人FARBIOCARLI作曲的《等待黎明》傳唱一時。

阿B鍾鎮濤也令人高興,他不再繼續傻氣的「旅程」了,《聽濤》大碟面貌一新,好歌有林敏怡作品《誠懇》、溫拿名曲《讓一切隨風》等,唱片銷量重上「白金」。

陳慧嫻也一改形象,以一曲悽美的《傻女》留住歌迷的心。

這一年的新人沒有創造張學友、劉美君式的奇蹟,但也有相當不俗的,例如李克勤、吳國敬、黃凱芹、黃寶欣、BLUEJEANS等。作為第二屆全港十九區歌唱大賽冠軍躋身歌壇的李克勤歌聲頗有點象他的偶像譚詠麟。「寶麗金」為他出了一張細碟《理想的開始》,見《誰願分手》、《手錶》反應不錯,今年就出了大碟《命運符號》,其中多首作品都是李克勤自己填詞的,包括《月半小夜曲》。

吳國敬是樂隊出身,一曲《玩火》大受青少年歡迎,《潛逃》的悲愴也被吳演繹得淋漓盡致,絕對要超過梅豔芳唱的另一版本《FAITHFULLY》。

黃凱芹原是香港電臺的DJ,這回出唱片相當成功,自己作詞作曲的《傷感的戀人》令他一炮而紅。

黃寶欣的《濃情》是一首迷人的佳作,她與鄭敬基合唱的《酒杯敲鋼琴》更是家喻戶曉,無怪乎唱片賣出「白金」數字。

BLUEJEANS由三位大名鼎鼎的樂手黃良升、蘇德華和單立文組成,以《豈有此理》奪得亞太流行歌曲創作大賽香港區冠軍。

88年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人的大量湧現。

亞洲電視臺「未來偶像爭霸戰」的幾屆冠軍先後有唱片問世,他們是張立基、甄楚倩和李達成。張的《你好嗎》、甄的《深夜港灣》均不錯。

梅豔芳的「師弟」許志安、伴舞草蜢(從這時起把「草蜢仔」的「仔」字去掉了)也有了自己的專輯。

DJ魏綺清、周美茵,譚詠麟的伴唱李美欣+李珊珊+黃早慧,林子祥的伴唱蔡立兒也一哄而上。

新樂隊方面:夢劇院以《飄去夏天》和《3/4日》展現了她們的清新。由一群外國人組成的CITYBEAT出了一張粵語唱片,主音兼作曲JohnLoudon用不純正的廣州話唱的《土佬Johnny》引人發笑,表現父子情的《守望你》卻相當感人。陳少偉和蔣志光、王利名又組成了一支「風雲」,這次成績較差,很快又解散了。此外,還有年輕人的組合FUNDAMENTAL、友誼接觸等等。

三月底,商業二臺作出了重大變革,全天播出中文歌。同一時間,香港樂壇的重要流行榜——「叱吒樂壇流行榜」開榜。這是一個自稱最公正的流行榜,每周統計四大電臺的歌曲播放次數,再加上樂迷投票的因素而排定三十名座次。在電臺媒介的大力推介下,香港流行樂壇達至空前的繁榮,新秀老將齊齊加油,樂迷的選擇也多了。

林憶蓮的《READY》就是一張公認的佳作,可謂她真正成熟的標誌。《滴汗》、《下雨天》、《最佳男主角》、《你是我的男人》等在流行榜上屢創佳績。

鍾鎮濤新婚燕爾,老友盧永強為他填了《兩點水》,簡直是甜蜜無比,可誰又想到今天B哥夫妻會反目成仇呢?

盧冠廷唱出了他並非最好但是知名度最高的《但願人長久》。BLUEJEANS起了中文名「藍戰士」,其大碟《藍戰士》一度奪取銷量榜冠軍。較為人熟知的是林振強填詞的《人生酒庫》。

相對而言,杜德偉、張學友和徐小鳳都叫人失望。FARBIO為杜作的第二首歌《ANIMA》(「靈魂」之意,大概是義大利語)比《等待黎明》差了一截,其他如《錯了》等也是一般水準。張學友繼續下滑,其《昨夜夢魂中》配器出色,無奈詞曲蒼白,讓人聽得難受,《天變地變情不變》(後來出了國語版《明日約定》)是學友的第一首「叱吒」冠軍歌,卻明顯缺乏亮點。小鳳87年憑《流下眼淚前》奪得她的最後一個年度歌曲大獎,然而88年的表現令人苦笑,《真愛又如何》改自《一無所有》,《重逢》改自《南泥灣》,都是不堪入耳。

香港樂壇最強的歌手在88年夏季展開了新的較量,精彩紛呈。

梅豔芳以雍容華貴的形象出現,新唱片《夢裡共醉》有多首名曲的粵語版,如《夢裡共醉》(《末代皇帝》)、《STANDBYME》、《愛你等你》(《MAYBEIT'Syou》)等。

葉倩文以《美夢記心中》奪了三周「叱吒」冠軍,後勁更是凌厲,《祝福》六周冠軍讓人眼紅不已,《只有它》成績也不差。《祝福》的巨大成功使葉倩文首次推翻了梅豔芳的壟斷地位。

陳百強的《從今以後》本來也不錯,碰上了《祝福》不免敗下陣來,只當了幾周「叱吒」榜亞軍。他的唱片《無聲勝有聲》裡還有《無聲勝有聲》、《孤寂》、《Don'tcryforme》等好歌.

張國榮的《HOTSUMMER》沒多大起色,但《HOTSUMMER》、《熱辣辣》、《無需要太多》等在流行榜上還是相當風光。

譚詠麟的《擁抱》大碟銷量也不錯。《八十歲後》、《擁抱》、《水中花》均是流行榜的熱門,《變奏》給人的印象也很深。

BEYOND的劉志遠退出後,四人的組合推出了有轉折點意味的唱片《秘密警察》,大眾化的《衝開一切》、《大地》、《喜歡你》甚受歡迎,一舉成為可與達明一派分庭抗禮的勁BAND。有人批評他們放棄重金屬搖滾作風是「出賣理想」,BEYOND也很無奈,因為他們還要吃飯,還要繼續生存下去。

而達明則出了《你還愛我嗎》,風格略作改變,帶給人一種熱帶的氣息。大碟中還收錄了反映畸戀的經典之作《禁色》、「《石頭記》第三集」《半生緣》和《末世情》等作品。

許冠傑痛定思痛,終於推出一張由圈中朋友創作為主的唱片《SAM&FRIENDS》。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張國榮作曲,許張合唱的《沉默是金》,這一曲讓阿SAM榮獲了久違的「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獎。達明作的《我是太空人》和BEYOND作的《交織千個心》比較,後者明顯勝出。而許冠傑自己作的《不速之客》也有一定水平。

關淑怡也缺乏後勁,只有《愛恨纏綿》、《仍是那麼深愛你》、《戀一世的愛》、《一切也願意》等幾首歌還差強人意。

王靖雯也沒有多大進展,只能默默等待機會,90-91年她唱出的作品有《又繼續等》、《藉口》等。

達明一派在91年初宣布解散,他們在香港樂壇奮鬥了五年,留下的影響是同時代的樂隊難以企及的。可惜他們這最後一年的表現是失色的,象《我愛你》、《恐怖分子》等算是較為流行的作品無法與他們全盛時期相比。

太極依然是平平庸庸,不上不下,不知何時起讓聲如破鑼的鄧建明當了主音,作品有《Crystal》、《一切為何》等。

而BEYOND在為數不多的樂隊組合中以較大優勢領先,他們的《光輝歲月》、《俾面派對》、《AMANI》、《灰色軌跡》等很受歌迷的喜愛。

年輕的草蜢以《失戀》、《心中的歌》、《LONELY》等曲取得不少同齡人的歡心,不知不覺間已成為唯一可與BEYOND比美的組合。

90年代初,新人湧現了不少,有幾位後來還發展不俗。

曾在一次歌唱比賽中獲獎的曾航生頗紅了一兩年,他的《永遠幸福》和《浮雲夢》是相當不錯的作品。

黎明在「新秀歌唱大賽」獲得季軍(當時的亞軍是許志安)後,一直沒有公司願意為他出唱片。幸好90年「無線」讓他演的幾部劇集大受歡迎,「寶麗金」靈機一動讓他「演而優則唱」,結果一炮而紅。在歌壇已是《人在邊緣》的黎明,與你《相逢在雨中》,《親近你》,唱出《特別的歌給特別的你》,《如果這是情》,只是《無名分的浪漫》。

一串拙劣的造句後,再說說91年的黎明。當年,「寶記」見他羽翼漸豐,曾拉出去與劉德華單挑,結果《對不起,我愛你》、《Oh!夜》與《愛不完》、《再吻我吧》鬥了個難分難解。91年黎明還有《人在黎明》、《為什麼我們只是朋友》、《今夜你會不會來》等大熱歌曲。

同是靠靚仔取勝的郭富城是91年底才殺回香港的,當時他唱的是國語歌,一曲勁歌熱舞的《對你愛不完》迷死不少香江少年。

彭羚91年有了自己的個人專輯,《愛過痛過亦願等》、《尋覓在兜轉的一生》等曲很好地展現了潛質。

鄭秀文91年出道,一曲《不來的季節》引來不少掌聲。

此外,黎瑞恩、韋綺珊、劉錫明、李國祥、蔡興麟等也在樂壇或長或短地呆過一段時間。

轟轟烈烈的樂隊風潮在90年代初已經過去,即使偶然冒出一兩支新的,通常也很快消失了蹤影,如新青年、FACETOFACE等等。

在90年代初香港樂壇的「亂世」下,不少已很久不出唱片的歌手紛紛有新歌甚至新唱片推出。

倫永亮90年推出了《鋼琴後的人》,有多首作品打上流行榜,成功為他贏得「叱吒樂壇流行榜」男歌手金獎。不過,作為香港流行曲創作隊伍的骨幹,倫永亮竟以粵語版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嗎》作主打,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原創力量的薄弱。91年他的《情暖情醉情牽》未能再創高潮。

曾單獨發展,又組過新「風雲」的蔣志光,兩首合唱歌均創下佳績,就是《相逢何必曾相識》(與韋綺珊)和《皇后大道東》(與羅大佑)。

葉德嫻在《音樂工廠之皇后大道東》中的一曲《赤子》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數年前出過《我的SARA》的溫兆倫,90年以改編自《分手擺在胸口》的《沒有你之後》成功爭取了部分歌迷,之後,為電視劇《今生無悔》配唱的插曲《從未試過擁有》和《仍是痛在我心的你》(?)也可圈可點。

宣布退出樂壇一年多後,陳慧嫻出人意料地在91年的夏天推出了新歌《飄雪》。哀怨纏綿的旋律,恰到好處的演繹,再度讓捨不得讓她離開的歌迷如痴如醉。90年代初,香港的原創作品比例持續下降,相反臺灣的流行歌曲創作卻出現一個高潮,於是有了寶島流行音樂的大舉進軍香港。象童安格、伍思凱等紛紛在港推出唱片,都得到歌迷熱烈捧場。羅大佑的「音樂工廠」系列也獲得不俗的銷量。

用臺灣的國語歌改編成粵語歌也成了一股潮流。除了上面提到過的歌曲之外,《耶利亞女郎》、《夢醒時分》、《想念你》、《我把心遺落在1989》、《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甚至《只有分離》等都有了粵語版。《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在86年就曾有林憶蓮唱過粵語版,90年譚詠麟關淑怡又唱了另一套粵語歌詞。

同時,一些香港歌星也先後開闢了臺灣市場,例如林憶蓮、杜德偉、草蜢、劉德華、黎明等。林、杜後來甚至以臺灣作為發展基地。

92年是「四大天王時代」的正式開始。「四大天王」的稱呼實際上在郭富城還沒出粵語唱片時就流傳開了。由於郭發展勢頭迅猛,而樂壇大部分歌星的表現不佳,因此就有好事者把他和劉、黎、張這幾位香港最紅的歌手並稱「天王」,沒想到他們竟然長期屹立不倒,七年過去,還是在樂壇佔統治地位,足見今天的樂壇是何等的缺乏活力和生氣。

92年,郭富城逐漸把發展重點移回香港,並推出了首張粵語唱片,其中《第四晚心情》、《我為何讓你走》分別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總選」和「十大中文金曲」的歌曲獎,其餘歌曲都不怎麼流行。很明顯他在四人中是聲勢最弱的。

黎明則有《我的親愛》、《我來自北京》、《但願不只是朋友》等「年度金曲」,《我會象你一樣傻》、《一夜傾情》、《我愛ICHIBAN》也頗受歡迎。

劉德華上半年發展不順,唱片《愛的空間》反應平平。幸好後來跳槽「華納」,推出《真我的風採》才穩住陣腳。他以《長夜多浪漫》(實際上是去年的歌)、《真我的風採》、《獨自去偷歡》等在年度頒獎禮上出了不少風頭,並蟬聯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論到實力和銷量,張學友自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真情流露》唱片使他成為香港第三個單張專輯超越「八白金」的歌手,唱片中十首歌竟有九首成為流行榜大熱,包括《愛得比你深》、《分手總要在雨天》、《偷閒加油站》、《相思風雨中》、《暗戀你》、《明日世界終結時》等。而下半年的《愛。火。花》還沒有推出市面就有「六白金」的訂單,當中的《還是覺得你最好》、《你是我今生唯一傳奇》也為學友贏得不少獎項。這兩張唱片的佳績顯然是香港樂壇的最後輝煌。張學友的耀眼表現令廣播界的女強人俞錚振奮不已,在「勁歌金曲總選」頒獎禮上稱他為「歌神的接班人」,當時她正要為他頒「金曲金獎」(《分手總要在雨天》)。

香港的第一個「歌神」許冠傑在92年初,樂壇新時代到來之際宣布《急流勇退》。香港最大的兩家唱片公司「寶麗金」和「華納」各自推出旗下歌星演唱許氏名曲的唱片,以紀念他為香港流行樂壇作出的貢獻。

第二位「歌神」譚詠麟依然在唱,但是他的歌曲質素、歌聲、影響力已今非昔比。

已經滑入低谷的陳百強也準備退休,然而不幸的是就在灌錄最後一張唱片的期間忽然昏迷,大約一年後逝世,年僅35歲。他留給人們的最後一首歌叫《親愛的你》。

林子祥的新唱片儘管銷量平平,卻出乎意料地出色,包括他的第二首串燒歌《街頭霸王榜》和電視劇插曲《改變常改變》、《人海中一個你》,還有《將心意盡訴》等。像這種從頭到尾感覺良好的唱片以後也很難找到了。

李克勤在唱了《只想你會意》、《MYMELODY》、《紅日》等一堆還不錯的作品後毅然轉投「星光」,星途沒走多久就開始暗淡了。

黃凱芹也選擇了「飛圖」,出了第一張唱片《晚秋》,下沉得更快。

葉倩文在女歌手中還算一枝獨秀,有《瀟灑走一回》、《紅塵》、《情人知己》等冠軍歌。

越來越背離大眾的林憶蓮只有《沒有你還是愛你》、《不如重新開始》等曲,已經無法對葉倩文構成威脅。

陳慧嫻正式推出了新專輯《你身邊永是我》,沒有給人帶來驚喜。

王靖雯憑《容易受傷的女人》一炮打響,從此步入坦途。

BEYOND依然是香港的頭號樂隊他們在92年有《長城》、《遙望》等作品面世。BEYOND除香港、臺灣外,還遠赴日本發展,這也導致了93年黃家駒的意外身亡。

另一支活躍的組合則是草蜢,《又愛又恨》、《永遠愛著你》都是相當流行的。

92年並沒有什麼出色的新人(以後也很少了),較引人注目的是青春組合張智霖和許秋怡,他們的《現代愛情故事》和《片片楓葉情》紅遍了粵港大小卡拉OK。

在注重外表多於實力的「新時代」,五音不全的何婉盈也憑改編自《萍聚》的《再見亦是朋友》(與曾航生合唱)到處揚威。香港的流行樂壇越來越叫人失去信心。

此後的香港樂壇乏善足陳。整個世界的流行樂壇都在失色,令詞作者們難以找到好曲改編,而本地的創作雖逐年增加,質量卻越來越差,只有《哪有一天不想你》等極少數作品偶爾露崢嶸。

「四大天王」一直保持明顯優勢,幾乎所有好一點的歌都讓他們「搶走」了,其餘歌手欲求發展倍感困難。

到了今天,香港的樂壇呈現一派虛假的繁榮,向我們的耳朵拼命充塞的常常是一堆蒼白無力近乎垃圾的「歌曲」和「歌聲」。作為一個接觸香港流行音樂已久的歌迷,就只能深深地嘆息一聲,然後在無奈中一次又一次地回憶那讓人感動的老歌,那讓人感動的香港歌壇的昨天……


鬥轉星移,日月更替,進入2015乙未羊年,十二生肖的運勢隨著天體的變化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香港風水大師麥玲玲根據周易五行生剋及飛星吉兇的情況給大家講解每個屬相在2015年裡的運氣變化,點擊【閱讀原文】馬上獲得!

相關焦點

  • 香港流行音樂祖師許冠傑2017巡演深圳站18日10:38正式預售
    他是香港流行音樂祖師——許冠傑每個熱愛音樂的歌手都希望能在舞臺上一直唱下去從青蔥歲月到時光盡頭莫說時光並無盡頭年齡也只是個概念一生忠愛音樂不離不棄才是每一個歌手最理想的人生態度和情懷這一點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完成了古典與流行的歷史性嫁接,對現代粵語歌的流行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許冠傑在1967年憑一首親自撰寫的"Just A Little"聲名大噪,從此一步步開創音樂巔峰。1970年以前,香港樂壇仍以西方英文歌及主要來自臺灣的國語歌曲為主流。
  • 漫談香港粵語流行音樂30年
    中國流行音樂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分支成員,那就是粵語流行音樂,準確的說是「香港粵語流行音樂」。早在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音樂就已經開始形成了獨有的流行風格,但受到歐美流行音樂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有相當的一部分英文歌曲得到了流行和發展,當然這和當時的香港特定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環球流行音樂歌手大賽~光榮榜揭曉
    記者報導:2020·第六屆「環球流行音樂歌手大賽」光榮榜發布近日,總指揮韓樹宣布2020·「環球流行音樂歌手大賽」圓滿結束,「光榮榜」名單如下:(音樂大賽:分為線上網絡評選和線下專家打分評選)金獎1名:
  • 回味流金歲月!粵語流行金曲演唱會唱響彩虹曲苑
    11月19日晚,廣東音樂曲藝團「流金歲月」粵語流行金曲演唱會在彩虹曲苑上演,吸引大批粵語歌迷們前來重溫流金歲月,品味經典老歌的不朽魅力。本屆羊城粵劇節,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音樂、粵曲兩大代表性保護單位的廣東音樂曲藝團,為市民帶來「流金歲月」粵語流行金曲演唱會。廣東音樂曲藝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廣東音樂曲藝團就開始了將廣東音樂、曲藝與流行音樂結合的不斷探索。
  • 用音樂致敬光榮與夢想
    相互溫暖 彼此點亮在音樂的舞臺上,有一萬種可能性12月23日晚,在放肆青春音樂會的舞臺上有了另外一種可能性放肆青春的朋友們在廣州鋼鐵廠舊址老火車頭前用音樂見證和致敬光榮與夢想放肆青春核心成員方輝年少時創作的《風雨彩虹鏗鏘玫瑰》仿佛是這群人青春最好的印證帶著夢想去拼搏在華南著名搖滾女歌手王星的演繹下讓現場的觀眾感受到當初的那股勇往直前
  • 【回顧】星空下的音樂會|夢想田園公益流行音樂的分享會
    這是一場通過音樂對話星空,是一場溫暖的公益音樂分享會,希望通過不一樣的表演方式,讓路人放飛心情走進大自然,走進田園。
  • 晚安香港-2017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
    自畫像樂隊代表大陸,與港臺日韓新馬泰七個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歌手角逐香港亞洲最佳新藝人獎。同臺的有李克勤、蔣敦豪等六國藝人。。記者會試音馬不停蹄。下面請看詳細報導:(官方滴)「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2017」的音樂會將於3月17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亞洲第一女中音王維倩聯手音樂巨星戴軍上演「流金歲月」
    《恨不相逢未嫁時》、《蘇州河邊》、《流金歲月》……熟悉的旋律,音樂如溪水流淌,金嗓子周璇的名曲、藝術家趙丹的舊事,夢回70年前的上海,能否牽引你張開想像的翅膀?從歌劇到流行音樂,她的歌聲被盛讚「上海的聲音」;她寬廣的視野和紮實的功底令她成為「香頌女神」。她成為歲月的歌者,在解密音樂歷史代碼的長河裡,她卻是多情又貪玩的美麗女子。
  • 正在消失的「港臺音樂」
    六月的香港,67歲的許冠傑摸起生鏽的琴弦,準備在這個月中旬的深圳演唱會上撿起光陰,重拾那些破敗的光榮。「港臺音樂=靡靡之音」——曾幾何時,這樣一個概念等式,讓「港臺音樂」作為一個特定的詞彙,成為內地樂迷一方面熱衷追逐、一方面又小心觸碰的特殊文化現象。
  • 喧囂過後,輝煌不再 | 香港流行音樂簡史
    七十年代,在臺灣國語流行音樂的傳入和西方流行樂盛行的背景下,用粵語演繹的香港本土流行音樂在夾縫中並沒有被擊垮,相反,因為本土市場的青睞,香港本土流行音樂在70年代開始嶄露頭腳,即將拉開一個全新的輝煌時代說香港流行音樂,就不能忽略中國流行樂的來源,在「新文化運動」以後,許多西方的意識形態湧入,其中也不乏以爵士樂、百老匯歌舞和好萊塢電影為主的流行文化
  • 彩熠助力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
    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彩熠產品:FINE 850C STROBE、FINE 2500 WASH、FINE 2500 WASH、FINESHARPY-230、FINE 470 BSW、FINE 1519 PIXIE以及FINE 156 BATTEN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於3月2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 想當年|《流金歲月》:楊凡的「亂改」亦舒
    電影《流金歲月》海報只是後來張曼玉的表演之路越走越寬,各種演技類獎項拿到手軟,鍾楚紅為蒸蒸日上的事業按下停止鍵,選擇息影嫁人,江湖再無妙人「紅姑」可尋。兩人在現實中,可謂「複製」了電影裡蔣南孫與朱鎖鎖的命運。
  • 朱紫嬈獲邀「獻聲」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主題曲
    首屆IFPI亞洲流行音樂節發布會在香港盛大舉行,由香港著名音樂人力捧新人朱紫嬈和其他眾多明星參加出席了新聞發布會,雖然天氣寒冷,朱紫嬈依然不懼嚴寒「露肉」盛裝出席,性感熟女的媚態盡顯無疑,在眾多女星中脫穎而出。
  • 音樂評價,解讀流行音樂
    音樂是人類藝術作品之一,音樂分很多種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背景音樂等等流行音樂是現代音樂。歌詞中含義著社會現象,愛情,親情,悲傷,快樂近乎是借作曲家,編詞者的手來講述自已的故事,引起大量共鳴,如夜空中最亮的星代表著夢想,希望,愛情。最經典的一句,我寧願所有痛苦都留在心裡,也不願忘了你的眼晴。感動了無數聽眾,夜空中最亮的星將永遠伴隨著你成長。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流行音樂和香港流行音樂哪個更強?
    提起流行音樂,許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港臺流行音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流行音樂方興未艾,流行樂壇人才輩出,經典歌曲頻頻湧現,以至那個時代成了流行音樂再難逾越的一個高峰,也是無數歌迷永遠難忘、無限懷念的一個時代。
  • 《光榮與夢想》讓「偉人」回歸「凡人」
    導演劉江(左)講戲明年,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即將到來,多部主旋律獻禮影視作品也被提上了日程,《光榮與夢想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橫店片場專訪該片導演劉江,追求「藝術真實」的劉江將這一原則貫徹到了《光榮與夢想》拍攝的方方面面。在實操中,劉江帶領創作團隊希望創作出一個讓觀眾相信的「真實的故事」,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把領袖人物們藝術地真實化,試圖將「偉人」回歸「凡人」。
  • 新十大二胡演奏家陸軼文 追求光榮夢想綻放精彩
    二胡公主 光榮隨夢想綻放  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光榮綻放」十大系列音樂會在2014年春節後再度來襲,在「新十大二胡演奏家音樂會」上有著精彩表現的陸軼文不禁讓人聯想到兩個關鍵詞:精湛與驚豔。精湛的是她無可挑剔的演奏功力,驚豔於舞臺上她如公主般將光輝放射到清華大學音樂廳的每一個角落。
  • 【1042愛音樂】香港流行音樂40年粵語百佳唱片——葉倩文《珍重》
    時值80年代與90年代的交叉點,樂評界尚未強調「原創」一說,而「珍重」專輯撲面而來的亦是濃鬱的西洋風,但如果稍稍留意歌詞內頁,就會發現其中六首都是香港本土原創,另外兩首是臺灣流行歌曲的粵語翻唱,真正的歐美改編曲只佔到兩首。
  • B站後浪的光榮與夢想
    熱潮驅動下,這個以10-30分鐘中視頻為主、主打PUGV內容的視頻社區,成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光榮與夢想」。6月5日,嗶哩嗶哩正式上線一級分區「知識區」,為這場「後浪入海」的熱潮再添一把火。與B站的火爆不相稱的是,在成為頭部UP主、打通變現之路前,這群年輕的UP主們只能繼續「用愛發電」。
  • 一個香港職業樂手眼中的港式流行音樂
    曾德康老師的「遇見爵士樂」線下巡演即將啟動,在巡演開始之前我們找他聊了聊,想知道這位親歷香港音樂的起伏,從樂手到solo ar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