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灣:百年老街華麗轉身,環境整治讓生活更美好

2020-12-25 瀟湘晨報

老街,是奶奶抽屜裡拿出來的一張黑白泛黃照,恍惚間能夠尋到街頭巷尾那一聲聲的吆喝場面,帶給人們無窮的懷念。一百多年前的新灣老街,白牆黛瓦,人來人往,商賈雲集。歷史上,它曾是周邊地區重要的商貿集散地之一,繁盛一時。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靜臥一隅的老街,逐漸失去了往日繁華。很多人提起新灣老街時,率先浮入腦海的是「髒亂差」等,各式各樣的負面字樣。

新灣街道通過三年的環境整治,讓老街迸發出了新的生機,通過拆改結合,在老街揮出了更多「正能量」:不少生態停車場和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在拆后土地上崛起,成了在城鎮擘畫中的一抹亮麗色彩。

據悉,街道在老街範圍內共整理出11000平方米空間。隨後,又投入320餘萬元,將這些區塊設計成18個錯落分布的節點,先後改造成公共停車場和各式小景。白牆黛瓦的出入口,兩側是相得益彰的綠化帶,增添了不少生氣,往裡走,整齊劃一的車位分別分散在兩側,再配以一定面積的綠化,為周邊居民提供隨處可見的休憩場所...... 這些帶著民生溫度的建設項目,承載起了眾多新灣百姓幸福和諧生活的夢想。截至目前,老街整治區塊共建設停車場11處,新增機動車停車位138個、非機動車停車位76個;新增綠化、健身小公園3117平方米;新建廁所1處,改造老廁所2處。「新生」的老街正體現了時代變遷下,新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而新灣整個集鎮區域面貌的煥然一新,更是如今新灣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有力見證。接下去,隨著「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專項整治行動的開展,迎接老街的,將會是更美好的未來。

通訊員 | 李繼初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顏值」大提升 文化引客來 嵊泗嵊山鎮百年漁場的華麗轉身
    嵊泗嵊山鎮《百年漁場 美麗海港》  浙江在線1月25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白璐)漁船、漁歌、漁家號子是嵊山的標誌,在這座懸水小島上有著看不厭的藍海美景、吃不厭的各類海鮮。藉助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這股東風,鎮域環境不斷提升,鄉村產業蓬勃發展。  嵊山鎮素有「百年漁場」「活水碼頭」的美譽,在浙江在線鄉村振興年度圖片《百年漁場 美麗海港》中可見「萬艘漁船匯嵊山,十萬漁民進漁場」的盛景。1月24日,浙江在線記者走近嵊泗嵊山鎮,探尋這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漁港重鎮的華麗轉身。
  • 總路咀鎮整治街道環境讓集鎮更靚麗
    這是總路咀鎮開展街道整治提升行動帶來的新變化。近兩個月來,總路咀鎮開展街道整治提升行動,不斷改善集鎮設施環境,提升集鎮建設管理水平,讓集鎮變得更靚麗。截至目前,全鎮318國道沿線187戶及老街303戶臨街臨時構築物已全部順利拆除。
  • 新灣故事之廖景萱:舞出精彩,攜四海之友共舞新城的輝煌
    當第一縷晨光射穿薄霧,晨曦喚醒小鎮,鳥語花香的新灣公園,一位穿著舞蹈服、身材曼妙的女子正在嫋娜起舞。陽光斜映,舞者柔曼的剪影正在訴說這個小城的美好。舞蹈,是生命靈動的繪畫,這美麗,誘惑著更多人為之瘋狂。幼兒時的小萱萱,看著鏡頭裡楊麗萍老師身體的綻放,種下了一個粉嫩的小心思,從小萱萱還在蹣跚學步時,就踏進了舞蹈這條路。
  • 東至縣東流鎮:狠抓人居環境整治 「內外兼修」塑新顏
    農民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難點,對此,東流鎮成立專門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下設環境整治辦公室,成立6個整治小組,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發動網格員、黨員先鋒、志願者到組到戶宣傳,共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一萬餘份,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QQ、工作群等新媒體大力宣傳整治內容,讓環境整治理念深入人心。
  • 武漢「悲催」的老街,曾輝煌了百年,搬遷後無人問津
    很多遊客來到武漢這座城市,對於這裡便捷的交通方式,密集又齊全的城市配套設施都讚不絕口,殊不知換來這些華麗轉身的時刻,這座城市在背後默默努力了許多。為了更好地展示新時代的精神面貌,有關武漢老城區裡曾經的老街巷和老居民區便走向了不同命運。運氣好的老街巷,它們經過升級改造後得以保留了下來,比如黎黃陂路,以及花樓街。
  • 「天下百合第一村」華麗轉身
    「天下百合第一村」華麗轉身  七裡河區袁家灣村百合產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找準發展「好路子」  新修建的人行步道上,遊客們結伴沿著緩坡前行,兩側青山蒼翠、山下百合花海,遊客們不時停下來拍照,而景區內的蒙古包、露營帳篷、滑滑梯等處,更讓人流連忘返……這是今年7月袁家灣村舉辦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暨第三屆袁家灣生態文化旅遊節時的精彩一幕
  • 掃黑除惡治亂象 富順「板命街」華麗轉身
    掃黑除惡治亂象 富順「板命街」華麗轉身 2020-12-22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冬日來北海老街,感受不一樣的美好
    「北海老街是個好去處,在那裡過冬,是生活,也是度假。它們陪您慢慢的消磨冬日時光,把生活過成一首詩。」冬日寒意襲來,你是否還懷念春天的色彩繽紛、夏天的陽光燦爛?你是否在尋一個去處既可以逃離寒冷享受暖暖的陽光,又可以甩掉厚厚的口罩暢快呼吸的地方,你可知道在廣西最南端的海域有片安逸港灣被稱為東方夏威夷,那裡年平均溫度22.8 ℃,那就是北海。
  • 南京鼓樓西橋:一條「網紅路」的華麗蛻變
    原標題:西橋,一條「網紅路」的華麗蛻變   一個是高聳的現代化摩天大樓,一個是充滿市井煙火味的老街;新與舊的無縫對接,繁華與古樸的對話西橋,灑下辛勤與夢想。這條精緻的道路上,一切都顯得耀眼而溫馨。   西橋,西起江蘇路,向東至雲南路,正處於江蘇第一高樓紫峰大廈和江蘇廣播電視塔的軸線上,東看紫峰,西眺電塔,是出彩的視覺廊道。
  • 呂四範龍街,一個百年老街的新故事
    橫亙在呂四的城區,有著百年歷史的範龍街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但是卻又讓人忍不住駐足
  • 讓水更清岸更綠!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整治後將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及下瓊湖提質工程相結合,不僅消除了黑臭,更進一步改善了區域的生態環境。
  • 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二是結合實際,聽取廣大黨員幹部及村民意見建議,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潦裡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認真排查摸底,分解工作任務,細化工作舉措,明確整治重點,嚴把時間節點。三是每周一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會議,對照吳中區考評標準,結合整治工作發現的問題,對發現的問題不迴避,按照工作要求和時序進度,全力推進。四是結合實際,制定了村規民約等規章制度,明確保潔考核標準和要求。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應處理好幾對關係
    農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直接關係到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直接關係到脫貧成果是否持續鞏固,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底色,直接關係到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應處理好以下關係:1、「面子」和「裡子」的關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關乎農村的「面子」,更是農村的「裡子」。
  • 北京東城區:老胡同華麗轉身展現新時代風貌
    今起,本報開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欄目,連續刊發各地記者發回的報導,以此展示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呈現我們黨帶領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一張金名片。古都風韻,韻在胡同。享譽世界的北京胡同,承載著歷史的煙雲,構成了古都精美的城市肌理。
  • 徐州:綠色發展 百年煤城展現華麗蝶變
    原標題:徐州:綠色發展,百年煤城展現華麗蝶變   徐州,一座因煤而興的城市,新中國成立以來,這裡已累計生產煤炭10億噸,為江蘇省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點亮「美好」之光 播撒「幸福」火種——寧遠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李重臣 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第一批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名單,寧遠縣是全國16個入選市縣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入選的市縣。 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在全國範圍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並在各地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建設。 寧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系統施策、整體推進,通過黨建引領、群眾參與、企業植入、團隊幫扶打造城鄉規劃、建設、治理新格局。
  • 整治環境 美化生活——屯昌縣南坤鎮美鶴園村「美麗家園」建設案例
    該村建村已有100多年歷史,村莊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村莊四周近百畝翠竹環繞,是獨具韻味、以竹為景的村落,有流傳悠久、引人入勝的竹子傳說。村民家家戶戶都植有白竹、石竹等,編制銷售竹製品是該村的傳統產業,具有較好的打造以竹為主題的竹景觀、竹產業、竹文化的基礎。具體舉措一、抓整治美化人居環境。
  • 百年老街 羽化時刻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有一條遠近聞名的百年商業街——中山路。中山路片區的歷史價值突出表現在留存至今的中、西式老建築上,是青島早期建築最為集中區域,不僅凝聚商業購物、金融、餐飲、娛樂、文化等特色元素,更是城市發展的歷史縮影和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怎奈時過境遷,中山路商業街一度失去昔日的繁華。
  • 東莞虎門舉辦以環境大氣為主題的親子科普活動
    通過此次活動的舉辦,讓我們每個人更直觀地認識了低碳生活。環境是人類的生存之本,相信通過此次活動使更多人認識到了低碳生活的好處。希望大家都能參與保護環境,明白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道理。綠色出行更環保,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來自虎門新灣小學4年級的學生黎懿軒同學告訴記者,通過這次活動,他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沒有學到的知識。
  • 清河區張相鎮:做好環境整治「加減法」
    「生活了半輩子,咱村裡能有現在這麼好的環境,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看著眼前的一切,村民趙汝乾感慨萬分。原來的張相屯村,環境問題是最讓大家頭疼的。村路由於年久失修,破損十分嚴重,坑窪不平,給村民的出行帶來很大困擾,到了雨天更難走。路不好,環境更差,村路兩旁隨處可見的垃圾已讓村民們「見怪不怪」,一到夏季,各家各戶門口隨意傾倒的垃圾髒水引得蒼蠅飛舞,臭氣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