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整治,是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實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硬仗,更是加快建成「實力、美麗、活力、幸福、清明」新東流的重要保障。東流鎮堅持「內外兼修」,由點到面,全面推進鎮域內人居環境整治。
強化引導,觀念革故鼎新
「為啥在自家門口堆放柴火就不行了?」「為啥在自家院子裡搭個棚子還不行了呢?」「從前垃圾一直都是丟在那條溝裡的,現在為啥就不行了?」農民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難點,對此,東流鎮成立專門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主要領導任組長,下設環境整治辦公室,成立6個整治小組,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發動網格員、黨員先鋒、志願者到組到戶宣傳,共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一萬餘份,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QQ、工作群等新媒體大力宣傳整治內容,讓環境整治理念深入人心。
紮實推進,重現清潔底色
鎮黨委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會,圍繞「潔、淨、美」的目標,多措並舉,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一是抓好存在問題整改工作。通過初步排查,全鎮「一戶多宅」134處,生活(建築)垃圾96處,農業生產廢棄物14處,無功能建築物262處,需整治水域環境問題21處,路域環境問題49處。對照問題,建立整改清單。二是落實落細「五清一改」行動。由鎮政府負責同志深入整治現場督促指導整治工作,集中治理主要道路、道路沿線和河道沿線周邊的垃圾。以村民組為單位建立三級管理網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發揮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以身作則帶頭推進「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全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三是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引導群眾清理自家房前屋後的生活垃圾,做到村莊表裡如一、庭院內外環境衛生乾淨整齊。
留住鄉愁,重塑鄉村肌理
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東流鎮始終立足於自身資源優勢,遵循鎮域發展的自然肌理,突出鄉村特色,留住鄉情,讓鄉村變得更美麗宜居。一是保護古建築。恢復東流老街3600平方米青石板路面,復綠補綠3000平方米,完成21000平方米老街背後環境整治。二是遵循生態發展肌理。在鎮區學湖、北門湖和張崗村徐橋湖種植蓮花,禁止高密度養殖,改善水域環境;在護城圩種植柳葉馬鞭草4500平方米;在012縣道(泉東路)沿線補種垂柳350棵。三是注重文化傳承。成立東流歷史文化展示館,建造寫生基地,將東流優秀的歷史文化依託現代化的載體傳承下去,展現東流鎮的文化魅力。
「內外兼修」做到生態好、環境美,才能使東流的投資、發展、旅遊越來越好,才能不斷聚集商氣、人氣,真正實現「新東流」的建設目標。(唐珍 張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