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縣歸仁鎮:以「三強化」落實環境整治 千年古鎮換新顏

2021-01-18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宿遷訊(通訊員 蘇成 記者 薛惠芹)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大幹三十天、舊貌換新顏」工作要求,江蘇省泗洪縣歸仁鎮黨委政府結合當地實際,以「三強化」切實提升鎮村公共環境衛生,在元旦到來之前做到環境整治再突破,讓廣大群眾能夠返鄉過個「開心、放心、舒心」的節日。

強化部署調度,統籌推進提升

鎮黨委主要領導到村與村居支部書記一起逐莊過堂,現場敲定重點整治片區,並根據現場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整治方式,讓村居幹部有目標、有方向、有動力,避免出現「東一掃帚、西一榔頭」的「無頭蒼蠅」式整治。

在確定整治目標後,及時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明確思想認識到位、目標明確到位、重點把控到位「三到位」工作方式,要求各村居支部書記、蹲點幹部要克服畏難情緒,發揮吃苦耐勞的精神,想幹、真幹、實幹,幹出成效。

強化工作落實,「點」、「線」、「片」、「面」結合

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要緊抓「綜合」二字,不僅僅是掃掃地、割割草,要抓好農村廁所革命「核心點」,組織人力、機械對自然村莊及沿路沿線旱廁迅速拆除到位、戶廁迅速安裝到位、公廁迅速建設到位。

抓穩水體、道路環境整治「方向線」,在日常保潔工作過程中要將道路兩側、水體坡岸整治相結合,加快清理溝塘內雜草淤泥,並在道路兩側種植鄉土樹種及常見花草,打造生態坡岸,全面提升村居沿路沿線形象。

抓牢自然村莊雜物雜草清理「重心片」,稻草秸稈、水缸木桶是鄉村生活常有的物件,整治亂堆亂放不是「取締」,而是「整理」,院外堆放要集中,院內擺放需整齊,旨在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抓實村居整體環境整治工作「落實面」,結合旱廁拆除到位、閒地利用到位、溝塘清理到位、路園分離到位、雜物清整到位「五到位」要求,採用壓茬推進、逐莊整改的工作方式,先整大方向、再改小細節、後常態保潔的工作方法,在鎮域範圍內將環境整治工作全面鋪開,逐片提升。

強化責任擔當,明確獎懲機制

明確工作片區,採用「按圖劃片」的工作方式,將全鎮各村居劃分成多個「小片區」,明確責任到人,同時健全環境衛生管理機制,採取「鎮村聯動、公私聯動、集散聯動、疏堵結合」模式加強管理。

明確督查方法,成立環境衛生專項督查小組,由分管領導帶隊,採用「一日兩督查、一天一通報」的檢查方式,早晚查人員,午間核效果工作方法,確保「整一處、成一處、驗收一處、滿意一處」。

明確評比獎懲,定期開展觀摩評比活動,根據評比結果,給予優秀村居環境整治專項經費獎勵,落後村居由村支部書記進行表態,對標找差,全面提升。

明確考核機制,細化城管隊員、保潔員考核管理機制,將相關人員工資分為基礎工資、績效工資、獎勵工資三部分,督查組根據劃分好的責任片區對照檢查,對工作認真負責,責任片區能常態化保持的人員發放獎勵工資,對出現積存垃圾、雜物堆放等現象的片區負責人在扣除獎勵工資的基礎上,每發現一次問題,扣除部分績效工資,真正實現勞者多得、不勞不得,極大提升城管環衛人員工作積極性,為長效管理環境衛生打下堅實基礎。

自今年12月初至今,鎮裡共計出動人力9000餘人次,機械550餘臺次,整治溝渠130條,清掃道路45000米,拆除廢棄旱廁豬圈650處,極大改善鎮村環境、提升村莊形象。

相關焦點

  • 泗洪歸仁鎮:採取「3+3」工作法 全力推進「大幹三十天 舊貌換新顏」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宿遷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泗洪縣委、縣政府「大幹三十天 舊貌換新顏」工作部署,歸仁鎮採取「3+3」工作法,重點對元旦前「五大行動」集中整治工作再推進、再提升。抓好三大重點。集鎮區居委會聯動城管環衛,採用上、下午定崗定責的工作方式,常態化清理背街小巷環境衛生,清理店外店、隨意停放、白色垃圾等,同時,對鎮區小區內部樓道口、巷口雜物堆放、電動車不規範充電等問題全面排查清理;集中居住區常態化保潔,組織人員及時清理雜物堆放、清運生活垃圾、清整五美庭院,提高整治標準,提升整治效果;自然村莊及主要道路兩側落實旱廁拆除到位、閒地利用到位、溝塘清理到位、路園分離到位、雜物清整到位「五到位
  • 泗洪歸仁鎮:讓鄉村有顏值,讓生活有品質
    中國江蘇網11月24日宿遷訊(通訊員 王瑞 記者 薛惠芹)今年2月15日以來,泗洪縣歸仁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倡導文明健康新生活」五大行動總體部署,踐行「十個必須」,弘揚「三真」作風,強化「三實」態度,五大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 泗洪歸仁鎮便民服務中心發放第一張行政許可證
    中國江蘇網8月26日宿遷訊(通訊員 劉天龍 記者 薛惠芹)「原來申請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需要到泗洪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現在到鎮上就能辦理,開車幾分鐘就到了,整個辦事流程很順暢,也很簡便,節省了很多時間,對我們來說方便了許多。」拿到許可證的李女士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
  • 會昌良屋:人居環境巧整治 鄉村舊貌換新顏
    客家新聞網訊 肖連生 賓露斯報導:「現在環境變美了,到處乾乾淨淨的,還有小廣場,我們都特別高興!」日前,會昌縣白鵝鄉良屋村村民賴芳興說,以前村裡沒整治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處亂七八糟的,也沒有遛彎鍛鍊的地方。
  • 鄉鎮書記話農房改善丨江蘇泗洪歸仁鎮:農房建得放心、農民住得舒心
    在墩倫小區住戶趙家鵬的家裡(左為歸仁鎮黨委書記徐偉,右為趙家鵬)歸仁鎮農戶的舊居大多建於20世紀90年代前後,多數已出現老舊破損情況,改善群眾住房條件迫在眉睫。同時利用農戶捐贈的磨盤、滾石等老物件,提升原有景觀、水體,打造投資少、環境好、鄉土氣息足、群眾滿意度高的休憩場所。我們針對群眾急難愁的問題及時收集整理,定期組織研討,對於合理可行的建議及時補充到建設內容中來,先後在兩個農房項目中增加建設農家小菜園、觀景遊園、農機停車棚等內容,滿足小區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也從根本上避免了毀綠種菜等不文明行為的出現。
  • 東至縣東流鎮:狠抓人居環境整治 「內外兼修」塑新顏
    人居環境整治,是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的生動實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硬仗,更是加快建成「實力、美麗、活力、幸福、清明」新東流的重要保障。東流鎮堅持「內外兼修」,由點到面,全面推進鎮域內人居環境整治。強化引導,觀念革故鼎新「為啥在自家門口堆放柴火就不行了?」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下足「繡花功」,南京2000條道路舊貌換新顏
    >下足「繡花功」,2000條道路舊貌換新顏 記者昨天在市委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市城管、建委、交通、公安交管等部門用好「繡花針」,「刺破」諸多難題,近2000條道路舊貌換新顏,人居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督導促落實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
    >begin--> 高新區先創區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作為「群眾的民心工程、發展的環境工程、幹部的作風工程」來抓,多措並舉、集中攻堅,以最大決心、最強力度、最硬措施,推進人居環境全域整治,不斷提升村居顏值
  • 北京亦莊:商圈環境換新顏 生活品質上臺階
    近來,隨著該商圈的環境提升工程步入收尾階段,她和周邊小區居民的生活也迎來了新變化。 徐靜是生活在鹿鳴苑小區的居民,小區和漢陽廣場僅一條馬路之隔,家中大部分食材和生活用品均來源於這個家門口的商圈。晴好的天氣,她也會帶上孩子到商圈裡休閒、玩耍。但就在幾個月前,她還對這裡唯恐避之不及。
  • 巧奏文明城市創建「四部曲」 西湖區留下街道堅決打贏環境整治硬仗
    巧奏文明城市創建「四部曲」 西湖區留下街道堅決打贏環境整治硬仗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08-28 15:54:55艱苦奮戰一百天,城鄉環境換新顏。連日來,西湖區留下街道攻堅克難,堅決打贏城鄉環境整治百日這場硬仗。如今的留下,道路環境整潔、水體清澈、人文和美。
  • 餘杭區星橋街道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改造提升 舊貌換新顏扮靚新環境
    餘杭區星橋街道推進垃圾分類投放點改造提升 舊貌換新顏扮靚新環境 發布時間:2020-10-15 15:10:07 今年5月份開始,星橋街道桂花星座小區對原有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實施改造提升,舊貌換新顏,改造後的垃圾房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大大提升了小區環境的整潔度、舒適度、美觀度,居民們都很開心。
  • 江蘇泗洪縣市場監管部門查扣一批非法渠道購進的藥品
    摘要:近日,泗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發現一藥業公司二樓一房間內,存在一批非法渠道購進的普通藥品和中藥飲片,藥品貨值共計17184元。
  • 高新區(江海區)推動10個老舊社區「舊貌換新顏」仁美社區改造紮實...
    據了解,今年高新區(江海區)持續推動10個老舊社區「舊貌換新顏」。其中,仁美社區改造正在紮實推進。社區居民馮先生把車停進臨時停車場後,步行幾分鐘回家。他告訴記者,仁美社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時間久遠,大部分居民樓外立面陳舊,外牆結構層存在一定的損壞。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以「道路兩旁遠中近、房屋上中下、庭院前中後」的「三維立體式」整治提升,建設水系景觀52 個,實現村村有流水、人人可觀景,全面推動農村環境大改善、大變樣。
  • 泗洪縣歸仁鎮:逐「巷」清理 告別「髒亂差」
    組織城管、環衛及鎮區兩個居委會村組幹部共計120餘人,按照「逐點整治、逐巷清理、逐片提升」的工作思路,結合「五美庭院」創建,全力攻堅「老、舊、難、破、亂」環境整治重點。督查跟進,不留死角。成立集鎮區環境衛生專項督查小組,由分管領導帶隊,採用「一日兩督查、一天一通報」的檢查方式,「早晚查人員,午間核效果」的工作方法,確保「整一處、成一處、驗收一處、滿意一處」。
  • 下功夫治環境 老社區換新顏
    茂名網訊 近日,記者走進茂南區河東街道禾黎社區,平坦的路面、潔淨的環境,破舊牆體翻新映入眼帘。「以前垃圾滿天飛,路面坑坑窪窪,雜草叢生……現在只要說起社區的環境變化,大家都會止不住地稱讚。」看著舊容換新貌的社區,黎屋村村主任黎國允感慨不已。
  • 是什麼讓千年古鎮煥發新顏?
    從黃山下來,便步入了古徽州的千年古韻裡,南屏、呈坎、西遞、唐模、屯溪,隨便一個,都能讓人沉迷在江南水鄉的意境之中。在黃山市屯溪區,老屯溪人有句代代相傳的俗語「明清個屯溪,唐宋個黎陽」,它告訴了人們黎陽在黃山人心中的分量。黎陽比屯溪老街歷史還早,可以說是今日屯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 舊貌換新顏,茶山這條老街簡直太亮眼!
    舊貌換新顏,茶山這條老街簡直太亮眼!近年來茶山鎮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改善城市基礎設施讓茶山「舊街」不斷煥新顏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此外,茶山鎮還對茶山圩彩虹路、愛國路、健康路、衛生路等道路兩旁商鋪的招牌進行翻新,加裝LED燈並對建築外牆進行塗鴉改造建築屋面排水管以及整治電線亂拉亂掛等
  • 綦江東溪鎮 千年古鎮存風韻 五美東溪展新姿(組圖)
    1、遊千年古鎮 尋東溪印象枕著小溪水,踏著石板路,聆聽老漁歌,賞遍古鎮情。走進東溪鎮,猶如穿越了2000多年的歷史風雲,又好似踏入了牽掛已久的夢境原鄉。這片157平方公裡的土地,一頭牽著千年滄桑,一頭連著現代文明,古今交織纏綿,新舊攜手而行,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被人們嚮往的旅遊重鎮。「四合院、風火牆、吊腳樓、牌坊……處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處處都有好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