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爸半夜胃出血,10來個人把竹椅當作轎子,扛著走了8個小時山路,才把他抬到山外有水泥路的村子,然後再用小車拉到鎮上的衛生院。平桂區鵝塘鎮大明村貧困戶趙春慶的經歷令人唏噓。
圖為平桂區鵝塘鎮大明村硬化路面。
「現在農用車就能開進山,農產品不用人工挑下山,成本降低了,產業發展了,種1畝姜就有1萬元收入。」大明村貧困戶趙石勝說。這幾年,在黨和政府的正確帶領下,大明村的水泥道路修好了,多年的貧困死結也迎刃而解。
大明村的交通變化只是賀州市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的一個縮影。這幾年,在精準扶貧方略的指引下,賀州市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投入力度,確保全面實現通路、通電、通水,給當地群眾帶來生活的便利和脫貧的信心。
路通了,打開增收門
每年9月,平桂區沙田鎮新民村村民馮亞養就會在田裡忙著收割茭白。
「現在水泥路一直通到鎮上,上午採摘茭白,我兒子中午騎著摩託車送出去,下午就可以交到市區的收購商手中。」馮亞養說,因為種植茭白,他不僅在2019年底脫了貧,還建起了一棟兩層的新房子。
新民村是自治區認定的深度貧困村,是賀州市6個土瑤村之一。該村地處大桂山腹地,從村委到鎮上有17公裡的路程,大部分都是險峻陡峭、彎急路窄的環山公路。路不通,成了新民村村民脫貧的「攔路虎」。
「沒有路,我們出行購買生活物資都困難,更別說把農產品銷售到外面。」馮亞養說,茭白要當天割當天送才新鮮,路不通時,他們壓根不敢種植茭白。
一直以來,賀州市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民心工程來抓,著力暢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賀州市積極規劃項目、籌措資金,兩年間就解決了新民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並初步完成鄉村特色遊的硬體規劃。今年9月,新民村8個自然村屯道路全部實現水泥硬化,總長約80公裡。
路通了,新民村茭白種植的人也多了,村民脫貧有了希望。「從剛剛開始的幾十畝到現在的幾百畝,村裡的茭白種植戶也從30戶發展到100多戶。」新民村村支書趙進文說,僅2019年,新民村種植茭白達到900畝,年產約160萬公斤,實現年產值800多萬元。
「十三五」以來,賀州市先後實施路網項目32項,總裡程608.1公裡,實施一、二級公路209.8公裡;建設了屯級道路3250條3360.132公裡;積極推動交通項目向進村入戶傾斜,基本形成安全通暢、便捷高效的農村路網,提前實現707個建制村通水泥(瀝青)路、通客車目標,實現歷史性的突破,村民出行難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
電通了,鄉村更宜居
按下開關,電燈長亮。這個簡單的場景,卻在昭平縣富羅鎮砂子村村民邱展初的腦海裡醞釀多年:他一直盼望有盞不會熄滅的電燈。
今年8月,邱展初的心願實現了。
砂子村地處大山腹地,位置偏遠,是「十三五」貧困村,也是賀州市94個深度貧困村之一。此前,村裡架設的電線非常簡陋,電壓很不穩定。村民不僅使用家電不方便,適逢風雨交加的天氣,還經常斷電。不必用電瓶和蠟燭來應付漫漫黑夜,是砂子村邱展初等649戶人家的共同願望。
「因為用電難,生活不便,很多人都離開村子到外地打工謀生。」砂子村駐村第一書記古仲皓表示,村子要想發展,留住人,解決供電問題刻不容緩。
為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砂子村駐村工作隊和幫扶人積極協助砂子村電網改造工作。今年初,經過多方籌備,砂子村開始了農村電網改造。截至8月,全村649戶的電網改造工作順利完成。
電網改造完成,砂子村又爭取到了項目資金和經費150萬元,投入村裡的路燈建設。截至9月,800餘盞太陽能路燈全部安裝到位,各家各戶的燈光被串了起來,點成線,線變面。砂子村實現了村屯照明全覆蓋。
通了電,有了燈,生活就方便了。隨著村裡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很多在外討生活的村民陸續回到村裡。在外謀生活的的邱華雄回到家重做養蜂人。「我現在養了300箱蜜蜂,冬蜜每斤能賣60元,春蜜能賣20元,今年還有6750元的產業獎補,日子肯定一天天好。」邱華雄說。
圖為富川瑤族自治縣蓮山鎮洞口村委山口配電臺區電錶安裝現場。
僅2019年,賀州市就投入12133.12萬元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共建設變電站13座、配電變壓器110臺,完成一戶一表79854戶。如今,賀州市偏遠貧困地區基本實現大網電延伸覆蓋,用電難已經成為歷史。
水通了,甜到心坎裡
中午,正是用水的高峰期,這個時段,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午餐。記者來到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鎮林桂村村民李傳後家裡看到,他正在洗米煮飯。譁譁的水流聲,在李傳後聽來,特別悅耳。
圖為平桂區公會鎮大姚村人飲工程。
「以前,村裡沒有自來水,村民不是到山上取水就是在村裡的老井打水,非常辛苦。現在,水管直接拉到家裡,洗澡洗衣服都用得舒心。」李傳後一邊扭開水龍頭一邊高興地說。
林桂村也是賀州市「十三五」期間的深度貧困村。曾經,因為缺水,村民們每天等水、挑水,苦了不少年頭。「以前有朋友來家裡玩耍,我都不好意思請人家喝水。」林桂村村委主任李傳榮說。
飲水安全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中的重要指標之一。賀州市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集中力量保障農村人口飲水安全,著力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基礎設施,推進自來水沉澱濾池、蓄水池、管網新建、改造工作,讓貧困地區群眾喝上安全水、用上放心水。
「為了徹底解決林桂村和馬坪村村民的飲水問題,我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大力實施飲用水提質工程,項目於2019年開始投入使用,有效滿足了林桂村和馬坪村村民的飲水。」葛坡鎮黨委書記白錫健說。
圖為鐘山縣鐘山鎮烏東村委蝦井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近年來,賀州市全力打通貧困群眾飲水安全「最後一公裡」,讓群眾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潔淨水,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力保障。2016年以來,賀州市共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734處,籌措資金4.85億元,鞏固提升受益人口62.01萬人;「戶、村、縣」「有安全飲水」指標均100%達標,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9.85%,自來水普及率達85.63%。
目前,賀州市已初步建成較為完整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供水保證率得到較大程度提高。
記者:吳顯燁
編輯校對:鄒金珊
審核:黃月新
總監製:唐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