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濤這些年不瘟不火,但一夜之間,這個44歲的單親媽媽突然爆紅,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在某衛視盛典中,韓雪、萬茜、劉敏濤三人演繹《紅色高跟鞋》。韓雪C位主唱,萬茜二唱,劉敏濤只是三唱。期間給劉敏濤的鏡頭也不多,有限的幾個鏡頭還被伴舞遮擋不少。但只要有鏡頭姐就夠了。劉敏濤沉浸其中,「拿話筒拿出了酒杯的感覺」,戲精附體,媚眼如絲,自我陶醉,唱得張揚放縱。徹底放飛了自我,其表情管控簡直成了大型連環車禍現場……
但萬萬沒想到,本來極為沉悶的這個盛典,因為劉敏濤突然大火。車禍連連的劉敏濤,不僅風頭蓋過了韓雪一干人等,而且使得金像獎影后周冬雨黯然失色。
經過兩天發酵後,本以為一切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劉敏濤不僅熱度不減,反而再次衝上熱搜第一名,熱度突破3000多萬。甚至改變了很多男人的審美,「喝了假酒」的熟女比淑女還要可愛。
劉敏濤同款紅裙子儘管價高離譜,但還是直接被秒空。眾多網友製作轉發劉敏濤表情包,沒有孔乙己到店,網際網路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一切只在劉敏濤不到20秒的幾個自嗨片段。
在一個天天撕裂的群體中,劉敏濤表情失控百分百零差評極為罕見。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第一,前浪喜歡她老子到處浪。可能所有的前浪們都經歷過這樣的時期,人到中年萬事休。升職無望,生活沉悶,壓力大到不能想像,但還要咬緊牙關,所有壓力一個人扛。
最要命的是,異性無感。朋友圈有個未婚女孩說:「中年男人是人與豬的合體,他們是一個奇怪的變異物種,根本不適合談戀愛。」我和程老師說,這個人說話怎麼這麼難聽?程老師說,你別難過,你不是中年男人,你是中老年男人……本來想獲取安慰,結果遭受的打擊更大了。
很多年前,我的兄弟老李告訴我,開東,趁著年輕要放飛自我啊。到了我這樣的年齡,過了45歲,所有女人的眼光不會在你身上做一秒的停留,根本就是無視,無物,心不在焉。這是中年人的宿命吶……
所以,中年人太明白事理了,在舞臺上很有分寸,自然而然落在角落裡,給後浪讓道,而且腆著臉皮鼓吹後浪,不能給後浪感覺為老不尊。這是一代中年人的痛苦,也是一代中年人的憂傷。
但所有中年人,尤其是中年女性,突然在劉敏濤的鏡頭中找到共鳴。中年女人怎麼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不自信的女人,沒有中年卑微的女人。中年女人也可以魅力四射,生命是自己的,管別人怎麼看,姐想怎麼唱就怎麼唱,老子到處說,老子到處浪,又怎麼滴。
很多人認為劉敏濤表演中喝醉了,劉敏濤說:「我只是認真地工作,我是唱得非常陶醉,但我真沒有喝醉。」這是劉敏濤的真心話。事實上劉敏濤確實沒有喝醉,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她真正活明白了。按照她自己所說,她進入到了中年叛逆期,所以活得非常開闊和自由。她曾經也像很多人一樣,在事業的高峰期,「順理成章地回歸家庭、相夫教女,蛻化成為面目模糊的賢內助。」
在一次演講中,她特意講了這樣一個辛酸故事:「今年我和朋友去日本玩,特意去了一趟清水寺,為什麼呢?因為前幾年跟我前夫旅遊的時候在清水寺,它不是有一條石板路嗎,當時下雨了我記得很清楚,溼溼的滑滑的那條路,有一家冰激凌店,我當時就說我要吃那個抹茶冰激凌,但是沒有達成這個願望,因為我身無分文,只能作罷。但是今天我已經成為了我自己的靠山,活得真實而瀟灑,無需再為別人的眼色來束縛自己的願望,我終於吃到了那一根一直記在我心裡的抹茶冰激凌。」
一個中年女人的卑微,竟然換不來一個抹茶冰激凌?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劉敏濤決定結束這段婚姻,既然循規蹈矩、隨波逐流的生活並不能帶來預期幸福,反而讓自己在本該神採飛揚的大好年華活的卑微而蒼白,那不如就做自己、靠自己、放飛自己、成就自己,隨心所欲地去冒險、去生活,試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由此劉敏濤走上了中年叛逆的道路,開始真正為自己而活,這時她才發現叛逆是需要勇氣的,也是需要底氣的。好在這些劉敏濤都有。怕什麼呢?就把你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展示出來,你就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你是獨一無二的。還需要什麼?這一切難道還不夠麼?
劉敏濤說:「善待自己和善待生活需要一點兒理想主義,加上恰如其分的以自我為中心,兩者結合起來,那就會形成一種優雅而豐富的氣場。」當一個女人,領略過少女的青春和純粹,擁有過生活的磨礪和浸潤,那麼一切就「有了」。這個「有」就是極具光芒與力量的,你站在舞臺上,你就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發光體,因為你的內心足夠富足、足夠強大。
她說的是中年女人老子就要浪,但背後包含的卻是女性的自由、尊嚴和獨立。中年男人不也是如此。
第二,後浪喜歡她解放、自由。前段時間前浪演講,後浪之所以不買帳,可能感覺前浪太裝了。「我們這是為了你好。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生活既要有眼前的苟且,也要有詩歌和遠方。還要有愛和自由……」這些面孔和聲調後浪太熟悉了,他們被前浪的裝腔作勢,自我標榜嚇壞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在後浪的眼裡,前浪要不就是九斤老太。認為一代不如一代,一天天憂心忡忡,覺得天快塌下來,要出什麼亂子了。整天像別裡科夫一樣,有一張蒼白的小臉。
要不就是像何冰老師一樣,把這一代青年吹上天,好像這一代是銜著金鑰匙誕生的。所以該慶幸,該珍惜,該利用這樣的青春年華,在歲月裡掀起一陣又一陣的滔天后浪……
但後浪們並不買帳,反而認為「前輩你先浪,晚輩們真浪不起來。」多數的年輕人忙於還房貸、給孩子賺奶粉、伺候領導和老人,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未來的苟且,哪裡有「學習一門語言,學習一門手藝,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的自由?況且就算有這個自由,但這個自由屬於真正的自由嗎?
後浪需要的不是雞湯和吹捧,他們需要的是孤獨和勇氣,需要的是戰勝孤獨的無所畏懼。
曾經我也有過這樣的時期,那是通讀司湯達的體驗。我沒有被《紅與黑》的愛情打動,真正打動我的是前半部分於連的孤獨。那種無人理解,沒有著落的,無以復加的孤獨,深深在我心裡打下烙印。因為那時候我也孤獨。但不同的是,我孤獨但我缺乏勇氣,於連孤獨但他無所畏懼。
要不走紅衣的道路,做拿破崙的士兵,要不做傳教士,走黑衣的道路。這是於連往上爬的通道,但他沒有朋友,無人理解,無法溝通,於連陷入曠世的孤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但孤獨給了於連強大的力量。為了獲得一份工作,於連憑藉驚人的勇氣把整部《聖經》背了下來。他從事教會工作,到貴族市長家擔任家教,這也需要非凡的意志力和無上勇氣。小時候,我孤獨並且拘謹膽怯。但我從於連的身上獲取了巨大勇氣。
為了強化自己的勇氣,於連總是激勵自己,讓自己無路可退。他喜歡貴族夫人,露天乘涼的時候他握住了貴婦人的手。這裡有一段極精彩的描寫。於連心想,握手,或許她不接受我,或許她還會叫,或許……但死了我也要握。因為握了,我可能會死;但如果不握,我更要死。那還怕什麼呢?於連大膽握了貴婦人的手。
第二個激勵就是,於連帶了一把梯子,夜裡從貴婦人的窗戶爬進去了。他不是為了幹啥,就是要驗證,為自己的行為作出選擇,並且承擔這個選擇後果的勇氣。
事實上,於連的孤獨,就是司湯達的孤獨。於連的困境,就是司湯達的困境。於連的無所畏懼,也就是司湯達的無所畏懼。司湯達的墓志銘上只寫了一句話:「活過,愛過,寫過。」這句話霸氣側漏,充滿著極度的自信,那就是這一輩子,我無所畏懼,這輩子我了無遺憾。
後浪不會被雞湯打動,他們需要的不是廉價的讚賞,更不是無病呻吟的追捧,他們需要的是孤獨和勇氣,以及無所畏懼的力量。
這一切沒有從奔騰的後浪中獲得,但在劉敏濤行為主義的表演中獲得了。劉敏濤徹底放飛自我,媚眼和白眼橫飛,自由和自我齊放。哪裡有什麼適度?哪裡有什麼束縛?劉姐這裡只有徹底的解放!這是一種極度的自信,我也不理解為什麼會有「C位」這個詞,任何一個演員或者歌手站在舞臺哪個角落,都應該會發光。所以,無論我在舞臺上站在哪裡,永遠都是「C位」。」
劉敏濤從解放到自由,再從自由到放飛,這是一種超出世俗常規的審美,也是一種全新的價值重構。這種價值重構猶如一道閃電,猛然喚醒了年輕人的價值期待,喚起他們的自我覺醒和自我重塑。她是光,是電,是唯一的神話。懂得這一點,我們就理解了為何後浪們一致推崇她。
第三,吃瓜的喜歡她不嫌事大。贏得了前浪和後浪歡心,老浪,或者岸上不浪的人,吃瓜的人,他們為何也覺得老劉很好呢?
上網的老浪,看到一個小姑娘穿著大紅衣服,非常喜慶,唱得也不錯,舞姿優美,當然覺得蠻好。不上網的老浪,不知道不明白不評價,當然零差評。
吃瓜群眾,向來不嫌事大,搬個小板凳,只要有瓜吃就好了,還有熱鬧看那就更加喜上加喜。
其實這才是最可悲的,一個中年女人的放飛自我,讓我們全體吃瓜的、不吃瓜的,都感到莫名興奮,說明我們現實中活得何等憋屈。她是解放的,我們就是封鎖的;她是自由的,我們就是禁錮的;她是自信的,我們就是膽怯的,自卑的;她是無所畏懼的,我們就是裹足不前的;她是光明的,我們就是暗淡的,所以她才成了唯一的光,在那幾十秒裡,把我們所有人照亮。生命本該如此,難道不是嗎?
事實上,劉敏濤告訴我們,一個抹茶冰激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誰?你對自己的人生有沒有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