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爆料,阿嬌與老公賴弘國已於3月1日離婚,有知情友人透露,是阿嬌主動提出的離婚。有媒體求證賴弘國,他承認了離婚一事,原因是「她不愛我」。為了真人秀,才維持假面婚姻。據悉,兩人2018年12月舉行婚禮,此後曾有網友爆料阿嬌老公疑似出軌。
不想去評判誰的過失,今天想來聊聊這個話題——
婚姻對我們現代年輕人的意義是什麼。
從目前的離婚率來看,每一對夫妻都有近一半的可能性會離婚。
阿嬌和賴弘國的離婚,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放到數據中看,一點也不值得驚訝。只是公眾人物的各種生活細節都被一直追蹤,無限放大,供我們茶餘飯後罷了。
01阿嬌:恢復單身,不是一件壞事
普通吃瓜群眾不可能了解內情。
不過從描述 「坦承兩人是為了籤約的真人秀才繼續維持假面婚姻。但3月14日,賴弘國發博為阿嬌慶祝白色情人節;3月18日,阿嬌也為賴弘國宣傳」 能夠看出,這次分手是相對體面的,雙方也沒打算開撕,更像是想明白了。
說到阿嬌,從她以往的戀愛經歷看,大家對她的印象基本上是」戀愛腦+吸渣體質「,翻譯一下就是,對她選擇男人的眼光,和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都是打問號的。
另外,阿嬌儘管有顏有錢有名,但還是毫不猶豫地把」嫁出去「作為積極自我評價的重要參考。
這段婚姻一開始就不被大部分人看好。
所以這次大家看到阿嬌離婚,都拍手叫好,遠離渣男,可喜可賀。
但我覺得,如果一直是吸引渣男體質,那麼這個是渣,下一個還是渣。
我倒是希望這次主動分手,是她在感情裡開始成熟的表現,至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可以果斷放下。
從另外一個角度猜測,在結婚前,婚姻於阿嬌而言,可能是生命中神聖並且具有使命感的一件事情。
婚禮上她的眼淚,我們不知道是為找到了對的人而流,還是因為「嫁出去了」,有了歸屬,完成了生命中的一個使命而流。
但當時,她可能沒明白,婚姻根本不是終點。
事實上,人和人的關係永遠沒有終點。一段關係是雙方一個個互動的瞬間構成的,能否繼續走下去,也取決於這一個個當下。
因為之前的種種被傷害經歷,我們很主觀地把阿嬌永遠代入為感情的被動方,受害者;忽略人的複雜性,忽略人的變化和成長,可真不太好。
或許阿嬌已經明白,很多東西不可兼得,不再把安全感,歸屬感寄希望於男人和婚姻關係。
如果是這樣,那麼賴弘國那句:「她不愛我了啊「,正是阿嬌感情觀蛻變的開始。
也許她終於發現,結婚,並不能和幸福直接劃上等號,那就瀟灑離開,開始擁有自由的人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02劉敏濤:中年叛逆,終於找回了自我
最近的一次盛典中,一首《紅色高跟鞋》的表演卻讓44歲的劉敏濤一度登上熱搜。
對她的表演,有一個網友形容得很巧妙:三分譏笑,三分薄涼,四分漫不經心。
但是也不知為什麼,大家並沒有很反感劉敏濤,反而覺得她挺有味道,很有趣。
那個曾經的乖乖女,經歷丈夫出軌、離婚的中年家庭婦女,也開始擁有自己的人生故事,穿花裡胡哨衣服,唱歌鍛鍊健身,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女演員,突然翻紅,受到了大眾的喜愛。
劉敏濤變了,連她的父母都說:「孩子,你看起來更自信了,你活得更加豐富多彩了。」
如果說放飛自我可能不太恰當,她只是更加愛自己了而已。
她嘗試留短髮,並且穿了以前不敢嘗試的露背裝;她帶上鴨舌帽,穿上bulingbuling說起了HLP-POP;她甚至還特意去了趟清水寺,吃到了心儀已久的抹茶冰淇凌。
事業的成功讓她有了底氣,讓她的心中愈發覺得開闊和自由。
女人這一生到底該怎樣活?
一個女人最終的歸宿,就應該相夫教子嗎?
我想說的是:跟隨自己的內心,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麼,你想做的事,就用心努力去做,千萬不要被婚姻、男人、孩子束縛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