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餃子,溫暖老人心

2020-12-21 瀟湘晨報

12月4日,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到來之際,大慶市審計局、大慶市愛心傳遞志願者協會、鑽井一公司團委的黨員、團員志願者來到慧霖敬老院,為老人包餃子,送去關愛和溫暖。在歡聲笑語中,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老人的餐桌,活動傳遞出濃濃的愛老情、敬老情。志願者紛紛表示,要堅持把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作為黨員、團員踐行宗旨,讓更多的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溫暖和社會關愛,為推動社會的和諧和進步盡一份微薄之力。

大慶日報記者 孫娜 攝

【來源:大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百人餃子宴 溫暖老人心
    本報訊(記者黃華通訊員韓攀張群生)12月21日,寒氣逼人,而正陽縣真陽街道鄒樓社區養老中心內卻暖意濃濃,100多名老人喜氣洋洋,大家齊動手,和面、拌餡、擀皮兒,為中午的餃子宴辛勤忙碌著。
  • 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靈寶這家養老院的老人吃上了暖心餃子!
    俗話說「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2020年12月20日,在冬至來臨之際,為了讓轄區金年華養老院的老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氣氛,靈寶市澗西區向陽社區的志願者們開展了「情暖冬至、愛在向陽」包餃子送溫暖活動。
  • 情暖冬至小小餃子包出濃濃愛的味道!
    聚財社區 寒冬相聚,情滿心頭,一年一度的冬至,為給轄區困難黨員送去溫暖,12月21日上午崇文辦聚財社區黨支部聯合轄區黃委晉陝蒙監督局黨員志願者開展「小小餃子香,暖暖冬日情」主題黨日活動,讓社區困難黨員過一個溫暖、溫馨的傳統節日。
  • 冬至日吃餃子穿唐裝 武漢軍山街龍湖社區為老人送溫暖
    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一起為社區高齡老人、環衛工人送上熱氣騰騰的水餃,共同迎接冬至日。包水餃現場。通訊員供圖當天一大早,龍湖社區養老活動中心熱火朝天。二十餘名志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和面、調餡、包水餃、煮水餃,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桌子上擺滿了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水餃。
  • 冬至日,小餐館請老人免費吃餃子
    當天中午,瀋河區萬蓮街道松泉社區駐街單位「牛哥羊妹」餐館邀請轄區十幾位高齡老人吃餃子、嘗佳餚,讓他們在寒冷的冬日感受到社區大家庭濃濃的關愛和溫暖。  據了解,為了這頓特殊的餃子宴,餐館和社區工作人員提前一天就開始忙活,準備好了充足的餃子皮、餡料、蔬菜、酒肉等食材。中午1時30分,一盤盤熱氣騰騰飽含愛心的餃子端上了飯桌,也把溫暖和快樂送到了每一位老人身邊。
  • 寒冬送溫暖 北京市各級計生協關愛特扶老人
    近日,寒潮來臨氣溫突降,為了讓轄區特扶家庭度過一個安定祥和的冬天,北京市各級計生協開展了一系列送溫暖活動。朝陽區小關街道大愛之家開展老人餃子宴活動冬至將近,為了讓小關街道大愛之家的老人吃上熱騰騰的餃子,度過一個溫暖的冬至,2020年12月18日上午小關街道計生協為大愛之家老人開展了主題為「溫暖冬至情-小關大愛之家老人餃子宴」活動。本次餃子宴活動豐富了老人們的生活,增強了老人的價值感與成就感,大家相互陪伴著度過度過了一個溫馨熱鬧的冬至。
  • 濃情「餃子宴」溫暖城市「美容師」
    12月21日早晨,在商丘市睢陽區新城街道辦事處南京路「一家人」餐廳舉辦的「天寒地凍人有情 愛心溫暖環衛工」活動上,受邀的60餘名環衛工人免費品嘗冬至餃子,現場洋溢出濃濃溫情。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水餃。可城市「美容師」們依然頂著寒風,堅守在環衛一線,很多人來不及包餃子。
  • 南京郵電大學學子與護理院老人共度冬至
    冬至日,南京郵電大學愛心社在南京愛德仁谷護理院舉辦了一場以包餃子為主題的活動,為需要幫助的老人送來了溫暖。該校愛心社的社員們一到護理院就換上了志願者服,與老人有說有笑地包餃子,並與老人們親切地交流與溝通。
  •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開心包餃子 情暖迎冬至
    長春中路片區萬盛社區:朱恆南老人正在給大家講解書畫作品上的寓言故事社區書記張瑋和她的結對認親親戚蘇海福在比賽誰包的餃子好看居民和工作人員一起擀餃子皮和包餃子社區書記張瑋說:「餃子象徵著團圓,在社區和鄰居們一起做、一起吃,就像是一家人,大家聚在一起感覺特別親。這樣的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豐富了社區的服務內涵,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更是增進了社區鄰裡間的感情,拉近了廣大幹群關係,也讓社區幹部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 【冬至】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讓這個冬天倍加溫暖
    是因為對於一些人來說 這也是很忙碌的日子 堅守崗位 又或是集體的陪伴 無數溫暖的舉動 讓這個冬天充滿了暖意 12月21日,博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機關民警齊聚在會議室一起包餃子
  • 包餃子、表演節目……江津珞璜開展「冬至陪伴老人 與愛同行」活動
    12月21日,「冬至陪伴老人 與愛同行」活動在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舉行。志願者們走進珞璜中心敬老院,為老人們表演節目、理髮、剪指甲,並和老人們一起包餃子、擺龍門陣,快樂過冬至。「杏林春雨」醫療衛生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忙著給老人量血壓、測血糖;「珞璜生活」愛滿人間和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愛心者聯盟」的志願者們,給老人們表演詩歌朗誦、舞蹈、唱歌等文藝節目,看著精彩的節目,老人們一個個露出笑容。活動現場,志願者把棉鞋、棉襪和牛奶、芝麻糊等慰問品送到老人們的手中,老人們高興地和志願者們嘮起了家常。
  • 「溫暖冬至和美社區」萊山區臺灣村社區黨支部舉辦居民包餃子比賽
    昨日冬至,為了讓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萊山區臺灣村社區黨支部聯合「雙報到」單位——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大學計控學院、數學學院、光電學院、萊山區科技局、萊山區宣傳部,組織社區居民100餘人,開展迎冬至包餃子比賽活動。通過包餃子比賽,促進鄰裡情,並把社區的溫暖送到居民心中。比賽現場,居民們分工協作,揉面、擀皮、包餃子,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 金陽街道:我們的節日——過冬至包餃子
    動動纖指玲瓏褶,或蒸或煮誘人涎,溫暖鄉屋香飄遠,再蘸陳醋不一般......冬至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冬至吃餃子更是我們的習俗。為讓社區老人們能更真切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工藝,12月21日,金陽街道觀山社區、金馨園社區通過包餃子活動,傳遞鄰裡之間的溫暖,社區的關愛,並藉此活動弘揚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  觀山社區:冬至包餃子·情暖老人心  冬至到,家家戶戶吃餃子。
  • 包餃子、唱戲曲,周口太康愛心人士陪特困老人過冬至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田林 萌友王青俊 喬德衛 李太玉 文/圖12月21日是冬至,太康縣好人協會、清華園書店、豫龍房產、萬城太康壹家人、河南碧海食品等公益團和愛心企業,紛紛來到全縣各個鄉鎮敬老院,為老人包餃、唱戲曲,陪老人過冬至。
  • 同和百歲老人實力點讚:溫馨!溫情!溫暖!很幸福
    多一雙筷子,增一度溫暖吃一口餃子一份份熱氣騰騰的餃子包裹著同和街對社區長者的祝福,一張張燦爛的笑臉洋溢著社區長者的幸福!你,過冬至了嗎?暖心志願者上門獻「福」,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轄區獨居老人送餃子。據同和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有關人員介紹,考慮到天氣寒冷及長者身體健康等原因,「情暖冬至 溫暖你我」邀請20名社區長者在服務中心參現場參與活動,80歲以上長者和失能長者以送餃子上門的方式探望,一起過節日。
  • 包餃子大賽 感受家的溫暖
    職康會員參加包餃子比賽。本版攝影:龍華新聞記者 蔡維澤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王雪敏)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豐富職康會員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12月21日下午,民治街道殘聯在IC愛創空間一樓開展以「情暖冬至,愛在職康」為主題的2020年國際殘疾人日活動,以包餃子比賽、趣味遊戲等一系列活動,讓會員感受到節日的溫暖。
  • 開心包餃子 情暖迎冬至
    長春中路片區新盛社區「訪惠聚」工作隊將部分餃子打包好,上門看望轄區獨居老人和行動不便的高齡老黨員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時節吃餃子是我國北方的一種習俗,為了讓轄區居民過一個溫暖、溫馨的傳統節日,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12月20
  • 一碗餃子溫暖一座城!青島西海岸新區3000環衛工人一起吃餃子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吃餃子是北方人的傳統習俗,2018年青島市黃島區一枝一葉公益服務社聯合西海岸新區餐飲服務業商會,首次組織開展了免費請環衛工人吃餃子活動,活動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及愛心企業積極的響應,冬至這一天,全區近3000餘名環衛工人吃上了暖心餃子。
  • 做好千家事 溫暖萬人心
    千家街社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把辦好人民群眾大大小小的事情作為社區服務宗旨,做好「三個」結合,即結合下沉力量的資源稟賦、疫情防控和社區實際;創新「五好」工作法,即「好學者、好幫手、好管家、好講師、好貼心人」,充分發揮下沉黨員與小區黨組織作用,切實把為民服務融入到社區各項工作中去,把下沉工作真正融入日常、做在經常、幹在平常,用心用情地做好「人」的工作,用有溫度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讓社區真正成為「親千家暖萬心」
  • 第二屆煙臺餃子文化節啟動 助力2021好客山東煙臺賀年會溫暖起航
    餃子+詩詞傳統文化活起來啟動儀式現場,來自芝罘萬達孩子王的50組親子家庭參與到第二屆煙臺餃子文化節的「家庭餃子創意競技大賽」活動環節,讓家長和孩子們親身感受了一場「詩詞與餃子文化」的碰撞。「我從來沒有想過,一盤小小的餃子還能擺得這麼詩情畫意,可以讓孩子具體感受到中國傳統詩句成語的美妙」,市民張女士帶著6歲的女兒興致勃勃完成了自己設計的「春江花月夜」的餃子擺盤作品,「我相信,這個活動會給孩子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讓她以後在學習中能夠更好地理解中華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