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est專題|評《大哥》:青春殘酷物語

2021-02-19 媒後臺

Priest《大哥》的情節並不複雜:自小失恃失怙的少年魏謙收養流浪兒魏之遠,加上魏謙的親妹妹,三人互相扶持成長,最終掙脫社會底層的限制,躍居尚算體面的中產階層。其間魏之遠對「大哥」魏謙產生感情,一番糾結與掙扎後,這種感情終於獲得了魏謙的認可。

儘管兩位主角並不存在血緣關係,但魏謙依然將魏之遠視作自己一手帶大的幼弟。《大哥》也被視作「兄弟年下」類型中的重要作品。在文案中,魏謙遭遇了「被·大逆不道」和「被·以下犯上」的人生大事,而這正是耽美「兄弟年下」類型的兩大矛盾: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亂倫和對長幼尊卑秩序的顛覆。

儘管「亂倫」的確是諸多性癖之一,但這兩大矛盾並不只關乎性。它們分享近似的悖謬與快感機制:一方面極力強調倫理道德和背後森嚴的秩序,一方面又不斷挑戰,乃至以「背德」作為文章的特點。在耽美寫作以(本身已屬「越軌」的)男性同性情愛為核心的背景下,這種對「禁忌」和「秩序」的極度強調,實則是為耽美小說中的愛情想像更進一步突破桎梏的鋪墊。

當耽美作者在網絡空間中試圖顛覆原有的社會刻板印象時,「血緣」和「倫理」則扮演了一種新的,等待突破的「局限」功能設置——只是這種局限隨時可以在想像空間中被打破。它們一定程度上復現著社會成見下「愛本是無罪」的母題,但「罪與罰」在此則變為遊戲性的設定,不再堅不可摧。

然而,Priest的《大哥》,依然將「兄弟年下」模式的感情書寫——尤其是對身為幼弟的魏之遠如何認同自己萌發的情慾之過程的書寫——與兩名少年在社會底層的成長結合,書寫了別樣的青春殘酷物語。

《大哥》中「血緣」提供的局限功能幾乎不存在。加之魏謙特殊的家庭環境,所謂「大逆不道」的「道」只意味著來自外部社會及傳統大家庭的綱常倫理格局。對於魏謙而言,更重要的是「以下犯上」——來自其心理內部的長兄的「權威」遭到了來自幼弟的挑戰。

魏謙是小家庭頂梁柱,但他的「權威」並不來自地位,而來自他在底層摸爬滾打,所產生的「要了命的自尊心」。而對於魏之遠而言,對被再次被拋棄的恐懼,讓他「把家當成一種事業來經營」「只要能留下來,留在這個家裡,別說只是裝傻充楞,讓他拼命都可以」,從而催生了他對兄長的佔有欲:

「魏之遠突然撲上來,照著魏謙的手腕咬了一口。

魏謙本能地縮手一別手腕,少年那突兀而堅硬的腕骨就磕到了男孩的門牙上,魏之遠突然鬆了口,魏謙低頭一看,就看見那小孩吐出了第一顆掉下來的小乳牙。」

「換牙」顯然意味著少年第一次面臨自己的成長,而「咬一口」則代表著少年對大哥的孺慕之情演變為含有更多兇戾底色的佔有欲。這兩個頗具符號意味的場面,成功將「反叛」與「依戀」兩種對長兄的態度併入少年的成長主線之中。


(幼時的魏之遠,畫師@這個瓊斯不太冷)

儘管粉絲熱衷於強調Priest超越了耽美文寫作的「小情小愛」格局,而著力展現更廣闊的社會圖景,但至少在《大哥》中,直指底層的書寫包含奇觀化的成分,並藉助「所有苦難與背負盡頭,都是行雲流水般的此世光陰」這一被粉絲廣為摘抄的「金句」,「行雲流水」地將結構性的苦難內化為少年個體成長中必經的痛苦之蛹——既是必經,就必能也必須被個體所背負,並最終咬破。

《大哥》並非一份調查報告,而是一篇有與「報告」對話勇氣(或野心)的「物語」。Priest抓住在此間掙扎,缺乏安全感及力量感的心態;從而讓原先可能被目為」病態」的兄弟間情愛在底層少年必須互相扶持依靠的境地中變得順理成章。

小說中,魏謙為維持家用,被迫去外地打黑拳;當魏之遠來「本能地摟住他的脖子」,安慰他時,魏之遠自己卻感到「對這種小孩子式的親近不適應。」

而魏謙的反應則是:「魏謙關了燈,很快就睡著了。一方面是他真累了,一方面,是他從弟弟身上獲得了某種屬於真正成年人的力量感,這股力量支撐著他坦然而平靜。」

因此,對魏謙來講,最難接受的其實是在魏之遠長大後,他之前作為「成年人」的力量感之喪失。儘管魏謙所需要的力量感同所謂的「陽剛氣質」「男子漢氣質」大相逕庭,來自幼弟的感情卻依然成功軟化了魏謙身上所未必具備,卻的確被社會所期待的這種「男性氣質」。仍是在同一情節內,當魏謙睡下後,Priest描寫魏之遠眼中的魏謙,「安寧」「輪廓模糊」「稚氣」「頭髮有些長了」等詞彙浮現。

此前,文中不乏有魏謙打量魏之遠的片段;而此時則是魏之遠第一次凝視魏謙。看與被看發生了轉換。魏謙從保護魏之遠中獲取力量感,而魏之遠作為被保護者,開始對保護者進行「審美」,並最終萌發了情慾。

弔詭的是,魏之遠對魏謙的情慾與他對同性的情慾的「覺悟」過程並不重疊。魏之遠小時候險些被戀童癖猥褻,這反而是他意識到世界上「不但有喜歡女的,還有喜歡男的」的開端。由一場(未遂的)犯罪掀起的,對於同性之愛的「啟蒙」,讓「愛本是無罪」這一至少在耽美作品中天經地義的論斷再次出現了動搖——動搖並不來自社會背景的風刀霜劍,而來自魏之遠這一介於性犯罪受害者與旁觀者之間,並在經年後成為復仇者與加害者的角色的內心焦灼。

此時的「兄弟年下」情感之殘酷,並不在於它作為社會成見下的「罪與罰」而存在,也不在於倫理被挑戰本身,而在於萌生此類情感的魏之遠心中的自我譴責與認同:殘酷在於對大哥的佔有欲與對同性的情慾結合方式。

在小說後期,魏之遠終於以特殊方式除去了當年的戀童癖,但就在他計劃完成的當夜,他夢見大哥魏謙「全身上下只穿著一件沒有系扣子的襯衫,躺在床上看著自己……只是懶洋洋地看了他一眼,竟然隨便他摸」。

夢裡,魏之遠再次凝視著魏謙,並由仰視到了帶有色情意味的俯視。這一場景同樣充滿象徵意味,被扭在一起的不僅是反叛和依戀,而是「罪孽」與「情愛」。在Priest筆下,這種罪感只為魏之遠所獨有——魏謙得知後,只覺得弟弟對同性的感情是「不可能的」(而非不正常的)。Priest意味深長插入了一段魏之遠去寺廟短期修行,並最終暫時放下大哥的色相(同時也卸除了深藏在其心中的「罪」)的情節。

(成熟後的魏之遠,畫師@女巫阿起)

在Priest的筆下,青春的殘酷一面來自生活,一面來自獨立於綱常之外,少年對自己內心更為嚴苛慘烈的拷問。魏謙在明白自己心意後,出現了「父母都不是人又怎樣?同性戀算什麼?亂倫又算什麼?」的獨白。生活的壓力內化為兩人需要彼此的理由,卻又巧妙地繞開了對兄弟情感之合理性本身的窺探和追問。個體對自己內心的「修行」成為克服殘酷的出路。這讓Priest筆下「兄弟年下」的感情模式存在部分斷裂,卻又成為個體成長故事的重要註解。

                                                                                        編輯:雷思雨  魏璐                                                    

相關焦點

  • 王小帥鏡頭下的殘酷青春物語
    導演在此片中用一種平視的、成熟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底層人物,像是把玩一件老古董,只為觀賞而非利用,而青春大抵也是用來懷念的,在成年後想起十七歲的故事,那個回不去的雨季,理想豐滿,愛情美滿,卻也只是夢幻泡影,轉瞬即逝。
  • 一場4小時的青春殘酷物語
    當時的美國總統詹森擁有對這個發明的專有權,人們關於青春的想像也由此整體地改變。 此前的青春是美好浪漫、花季雨季的想像,英國作家康拉德的《青春陰影線》將青春劃定在將臨30歲的時候。而60年代所發明的青春,將青春的概念整體下移,成了13歲,或許18歲、20歲這樣一個生命如同「化凍的沼澤」般的時期。
  • 賈樟柯亮相坎城 推介4K修復《青春殘酷物語》
    賈樟柯與《末代皇帝》製片傑瑞米-託馬斯  搜狐娛樂訊 第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進入第二天,擔任主競賽單元評委的中國導演賈樟柯應邀前往經典修復單元,與《末代皇帝》的製片人傑瑞米-託馬斯,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福爾茂一起登臺,隆重介紹日本大師級導大島渚的代表作《青春殘酷物語
  • ——《青春殘酷物語》
    ——《青春殘酷物語》2001年1月21日11:2:37 網易社區 sarah51(琴嶼飄燈)  1968年的巴黎「五月學潮」有一句著名的口號「我們什麼都要,現在就要。」  之所以翻出這些舊聞,想說的第一個意思就是拍攝於1960年的《青春殘酷物語》不是一部能夠脫離開時代背景和大島渚人生經歷的電影。實際上,這是大島渚能夠真實地描繪那個反叛時代中年輕人的心態並作出冷酷批判的底蘊。   且不說整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這個畫面相信看過影片的人都不會忘記:藤井清把新莊真琴一把推進水中,把她扒上岸的手踢開,反覆問著同樣的問題:是否同意作愛。
  • priest寫的這本《大哥》,很少有人看過,但精彩程度堪比《鎮魂》
    priest是一位相當優秀的純愛小說創作者,不僅僅體現在她的作品文筆要求相當高,所包含的知識面太廣,對讀者有一些要求之外,還在於priest的腦洞相當大
  •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殘酷的青春物語
    最近一部沒法一口氣看完的影片,一部關於殘酷的青春物語,沒有絕對的弱者和強者,每個青春的孩子都有痛楚,星野的世界是灰色的,可能是因為家庭,也可能是因為學校的環境,在經歷一場生死後,性情突變,開始還是懲惡揚善,後來只為了惡念,善良的星野已死,利用諸多惡行來悼念那個曾經善良的自己,他似乎討厭一切美好的事物,比如久野,又比如津田詩織,蓮見,一直都是懦弱的,受欺負不敢出聲,喜歡的女孩子被強暴也只能默默哭泣
  • 《河畔》一出重口味青春殘酷物語
    最可怕的是冷漠,父母的冷漠導致孩子的迷茫,迷茫又帶來冷漠,這倒給演員帶來了方便,全程冷漠臉;青春殘酷物語雖不是新題材,但影片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不錯,因此想給更好的評價
  •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21世紀青春殘酷物語
    1960年,大島渚執導的《青春殘酷物語即便時代背景不同,講述風格有異,但核心主題卻與《青春殘酷物語》一模一樣,青少年們在成長的躁動、迷茫、及對社會的不適應中逐漸異化,在他們可悲的青春背後隱藏著現代社會的頹廢與非人性。當然所不同的是,《青春殘酷物語》突出了年輕人因對社會制度不滿而進行的反抗與掙扎,然而《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的孩子們則只有在校園暴力中自我沉淪,是屬於新世紀的殘酷篇章。
  • 《馬丁·伊登》青春殘酷物語
    好端端的奮鬥、幻滅的青春殘酷物語,楞被整成了苦大仇深的白左樣板戲,歐洲自由派被自己的亂編感動得一塌糊塗:
  • 青春的殘酷物語
    本文從電影題材選擇與社會思辨、電影敘事與視聽分析來討論青春的殘酷和校園電影的社會內涵。一、題材選擇與社會思辨「青春片,廣義上來說,是一種電影題材,一種對於青年生活、青春歲月、成長主題的或樂觀、或悲觀、或寫實、或戲劇化的表達;而狹義上來說,則是一種類型,一種基於一系列具有共性的能指符號對青年人成長過程中的衝動、叛逆、錯失、莽撞和迷誤的馴服、救贖和引導。」
  • 午夜造夢機|青春殘酷物語|島國新浪潮之欲
    「有青春的人對待世界好殘酷,世界對待青春的人亦都好殘酷」@已註銷:新浪潮是存在主義的孽子。@劉小黛:siff重看,大島渚能把醜女人拍出放大的美感,戰後創傷,愛情彌補。完整版賞析獲取非在線版電影資源,請回覆:青春殘酷物語電影是藝術的最後一口氣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青春的殘酷物語
    七、八兩個月,就有近九十部影片相繼上映,喜劇、愛情、動作、冒險、動畫、青春,琳琅滿目、異彩紛呈,大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態勢。而即將上映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則是一部相對另類的愛情片,沒有甜蜜的主線,也沒有暖心的結局,是一部主打虐心、虐戀牌的青春殘酷物語。《夏有喬木雅望天堂》改編自籽月的人氣暢銷小說,在90後群體中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
  • 《白線流》白線流 —— 屬於每個人的青春殘酷物語
    白線流 屬於每個人的青春殘酷物語放白線——將男生學生帽的白線與女生水手服的領巾結成一條線靜靜地被流放到河水中,從小河流向大海,代表著每個畢業生踏上旅程,這樣的畢業儀式似乎是為了紀念曾經有這樣一個人或是那樣一個人存在過,陪著你度過了整個青春。 七顆性格迥異的星星在各自分離的地方出生,逐漸變大 ,相互吸引,有時不理睬,有時碰撞 ,儘管如此一直在附近 。
  • 單非跨境女學童的硬核青春殘酷物語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感受上是這部電影,是很特別的青春片。但是看多了幾次之後,卻覺得這部電影更傾向於講述的是一個像大島渚導演的《青春殘酷物語》一樣的故事,是女主角佩佩在生活的迷茫中走向自我毀滅的過程。相較於影片將自己歸類為青春片,個人認為其中講述的故事在犯罪片所佔據的比例更甚。
  • 《聲之形》:耳目一新的殘酷青春物語
    憑藉細膩唯美的畫風以及浪漫感人的純愛物語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如今又有一部現象級日本動畫電影登陸內地影市並正在熱映中,這便是改編自日本著名漫畫家大今良時創作的同名漫畫的《聲之形》。提起大今良時創作的同名漫畫,在日本漫畫界可謂是赫赫有名。該作曾獲得第80屆「《周刊少年magazine》新人漫畫獎」、2014年度「ComicNatal大獎」第1名、「這本漫畫真厲害!
  • 性教育、亞文化……Netflix的殘酷「青春物語」
    文| 武怡楠編輯| 何潤萱Netflix做青春劇越來越拿手了。從2016年一炮打響的《怪奇物語》,到關注青少年心理的《性愛自修室》《去他*的世界》《十三個原因》《難以置信》《這樣不OK》,再到青少年犯罪題材韓劇《人間課堂》、西班牙劇《名校風暴》,這幾年不少頗有名氣的青春劇集都出自Netflix之手。
  • 性教育、亞文化,Netflix的殘酷「青春物語」
    Netflix做青春劇越來越拿手了。從2016年一炮打響的《怪奇物語》,到關注青少年心理的《性愛自修室》《去他*的世界》《十三個原因》《難以置信》《這樣不OK》,再到青少年犯罪題材韓劇《人間課堂》、西班牙劇《名校風暴》,這幾年不少頗有名氣的青春劇集都出自Netflix之手。
  • 戴錦華評《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的殘酷心醉神迷
    如果說,在這部影片中,「陽光燦爛」仍具有著反諷的色彩,那麼,這並非政治性的反諷(諸如「一輪紅太陽,嵌著一個扭曲的酒窩」),而是幾分回首青春時的悵惘無奈。所有關於「文革」歷史的「大話」(又稱「偉大敘事」)都蛻化到影片的互文敘境之中,那是高音喇叭中高亢的歌曲,是作為街頭少年的夢想與遊戲的「老」電影(《上甘嶺》或《保爾•柯察金》),是青春期少年極端冷漠殘酷的視野中,成年人的委瑣行為和與他們的俗不可耐的煩惱。
  • 《觸網情深》曝傷痛版預告,徐海喬賴雨濛青春殘酷物語
    電影《觸網情深》再曝傷痛版預告, 以浪漫殘酷的青春物語全新定義熱血青春。本片是由顏景新執導,徐海喬、賴雨濛領銜主演,胡耘豪、王侃、雲蘭、何宜謙、王怡淳、丁芝天、楊依寒、孫天陽等演員傾情演繹,上海番薯影業和凱羿影視聯合製作,鉅鯨善影、廣東小象影業聯合出品的青春競技愛情電影。
  • 殘酷青春,感人肺腑《大象席地而坐》是華語最佳電影
    此片本身,屬於世界各地歷久常新的「青春殘酷」題材,一代代青春成長期或多或少都會經歷「殘酷」階段,感到天地不仁、世途險惡,親人愛人朋友都難以信任,因而憤世嫉俗。多數人安全度過這階段,其他的就會自殘、傷人、步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