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奇函
來源:負負禪師(ID:fufuchanshi)
同性相斥,我們所敏感的通常就是我們所薄弱的。不要見不得別人好,請默默祝福一切努力,也為更好的自己奮鬥。
鳳姐之前發了一條微博:
「我一直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罵我。我想,我是大專學歷,在家樂福做收銀員。這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物的形象。而我在電視臺說過的那些話,並不符合小人物的身份,因此這引起了人們的嫉妒。同樣的話,從王思聰口中說出來,結果卻完全不一樣。而我們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他是首富之子,而我出身農民家庭。」鳳姐一語中的。
仔細想想,我們都知道鳳姐在被各種罵,但是卻說不出來任何一個罵鳳姐的人的名字。回顧鳳姐從開始到現在,並沒有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人士或者任何角度的大人物罵過她。罵她的都是一群籍籍無名的小人物。
對鳳姐惡語相向又冷嘲熱諷的這群小人物,基本上的生活狀態跟鳳姐初始階段差不多。他們出身平凡,學歷普通,相貌一般,能力有限。但是,就是這群與鳳姐本應「屌絲互愛」,「惺惺惜惺惺」的小人物們,卻對鳳姐的攻擊最甚,罵聲最高,抨擊最猛。
根據現行標準,早年的郭德綱是教科書式的屌絲。用郭德綱自己的話說,「最艱苦的時候把BB機賣了換倆饅頭吃。」照理說,相聲界對於這樣一個掙扎於生存線的相聲小字輩年輕人應該幫扶和提攜,在他成名之後更應該祝福和鼓勵,畢竟大家都是吃這碗飯的。雖然郭德綱會搶了一部人飯碗,但是郭德綱混好了對相聲界是件好事,整體上飯碗多了說相聲的日子也會好過點。
結果恰恰相反,郭德綱被同行坑的五迷三道,危難處落井下石,榮耀時栽贓陷害,極盡打壓整治之能事。侯耀文看不下去了,收了他當徒弟。郭德綱拜師大會上,侯耀文還呼籲同行:「我們對郭德綱要愛護。」馬季先生也曾在接到整治郭德綱的電話後,勸說對方:「郭德綱火了是好事。」
在郭德綱起步階段,罵郭德綱的,黑郭德綱的,坑郭德綱的,不是明星大腕,反倒是一些相聲圈裡面日子過得很差的相聲演員。他們跟郭德綱一樣,掙扎生計,顛沛流離,端著相聲這個飯碗朝不保夕。
難怪郭德綱多次感慨:「同行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羅永浩做錘子手機引起很多爭議。可能沒有比老羅的錘子手機承受的罵名和嘲諷更多的創業產品了。很多網民在老羅做手機之前就是一頓唱衰,手機出問題團隊出問題之後又是一頓鼓盆而歌。
我對老羅無感,其屌絲氣質也無須贅述,對錘子手機本身的性能,老羅個人能力,以及後續的商業推廣不予置評。不過,就其作為一個創業科技公司的CEO來講,他招致的謾罵確實已經超出他們的產品硬傷和個人短板所能招來的範圍了。
相比於很多投資人和技術人士在理智層面的討論,很多不懂的網民則純粹在不了解老羅和錘子手機的情況下,集中於低級語言的嘲諷和攻擊。他為什麼這麼招黑呢?就是因為在很多人眼裡,他是一個狂妄的屌絲。他狂妄為什麼會被罵呢?因為:「大家都是屌絲,憑什麼你那麼狂。」
《進化論》裡面說到過,越是相近的生物的競爭性和互斥性是越強的。具體原因不多贅述,好理解,簡單說來就是「狼多肉少,有你的沒我的」。在哪裡薄弱,也就在哪裡敏感。
由於純屌絲掙扎於生存一線,精神和物質整體上處於貧困的狀態,他們也就容易對得失很敏感。所以,一切刺激了他們很欠缺的東西的言行,他們都會格外敏感。
拋開生存空間、資源佔有、交配權利等等物質層面的競爭乃至殘殺導致的敵意和仇恨不談,僅僅就這種精神上的刺激,也足以讓屌絲之間赤裸裸的仇視和對立。
因為常年窘於自身生存的掙扎,並且在一輪又一輪的學業,婚戀,就業等競爭中連番敗下陣來,也就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自卑。所以,他們的自尊心特別強。而一旦有人刺激了他們的自尊心,影響到了他們的優越感,他們的反應就會格外激烈。
那麼誰最能刺激屌絲的自尊心和優越感,從而激發嫉妒之心,並讓屌絲火冒三丈呢?就是屌絲,尤其是跟自己出身相近,年齡相仿,起點相似的屌絲。
一個乞丐不一定會嫉妒百萬富翁,但是會嫉妒一個比他混得好的乞丐,並且尤其會嫉妒那個跟他一個屯,一樣大,一樣其貌不揚,身體健全,無行業競爭優勢的乞丐。
首先,屌絲很難跟別人吹噓和裝逼了。
因為混得更好的屌絲與自己出身相同,年齡相仿,起點相似,對比之下,混得不好屌絲自身的窘迫境況則沒有任何藉口或者幻想可以解釋,自身的無能已暴露的毫不保留。我們還能解釋什麼呢?一樣的年齡一樣的家庭一樣的平臺,人家現在混得就是比你好,你把責任推給誰呢?我們又該怎麼跟親朋好友偽裝自身在同齡人中佼佼者的假象呢?
其次,屌絲很難自欺欺人了。
對於一個屌絲來說,另一個屌絲讓人咬牙切齒不僅因為別人把自己的的無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更將自己細心呵護的自以為是敲的稀碎,給自己一點自欺欺人的餘地都不留。面對我們不願意見到的「被比下去」和「被揭穿」的真相,我們又怎麼繼續沾沾自喜呢?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就這樣沒了,我怎麼接著看著自己微不足道的成績安然入睡呢?
所以,屌絲間才有著最赤裸裸的仇恨。理解了屌絲間的赤裸裸的仇恨的緣由,也便不難理解「鳳姐,郭德綱,羅永浩」們在起步階段的一些言行何以在沒有直接傷害到誰的情況下,除了理性討論範圍之外,還會在網絡上激起大量的純粹的以情緒宣洩為目的的人身攻擊和冷嘲熱諷。
原因很簡單:他們作為屌絲,有了一些在其他屌絲眼中與自己身份不相稱的言行。而這些言行是其他屌絲夢寐以求卻難以啟齒的。這些「出位」的屌絲的言行便刺激了其他屌絲的自尊心,傷害了他們的優越感,從而激發起了嫉妒心,進而開始冷嘲熱諷,恨不殺之而後快。
「你不好好跟我們一樣,乖乖當屌絲,卻在那臭不要臉,顯得很了不起的樣子,你憑什麼?」「你有什麼了不起的,憑什麼我在這搬磚苦逼,你卻能在鏡頭前洋洋自得,受到關注,獲得掌聲?」「你那麼醜都想嫁高富帥,我比你好看我都沒敢說,你竟然大言不慚?」個別人就是這樣,自己沒有能力,機會和勇氣去發聲,行動和改變。也不願意見到別人有能力,機會和勇氣去發聲,行動和改變。
比起看到別人逆勢而長,異軍突起,他們更願意看到別人跟他們一樣沉淪墮落,平庸猥瑣。在他們心中,「普遍貧窮」就是「共同富裕」,「同歸於盡」就是「皆大歡喜」。
對於他們來說,一旦別人有了雖然既沒有違背任何道德公義,也沒有傷害他們利益,但是卻不符合自身屌絲現狀的言行,但是他們依舊會憤憤不平,咬牙切齒。
除了一部分佼佼者能夠理性的分析,反思和討論,很大一部分屌絲則是只停留在純粹的語言攻擊上。因為他們覺得自身的優越感被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受被威脅。
如上,很多人搞不定比自己強的人,就去弄比自己弱的人,奚落並儘可能壓制與自己一樣境遇但是有改變動機的人。通過打壓潛在增值,拉低周邊均值,從而讓自己的低水平值在整體的排列中顯得沒有那麼差,來獲得自欺欺人基礎上的精神滿足。
這就像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用精神勝利法,意淫別人的失敗和落寞,來給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優越感。並且通過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們,來獲得精神快感。
這裡不得不說一句:我們鄙視的每一個屌絲,都些許有著自己的影子。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一個我們鄙視的某種屌絲,嫉妒的火苗蓄勢待發。我們很多人也可能都曾經在某種特定的時間和場合做出過一些傷害其他同儕,但是被今天的自己看來,就是赤裸裸的「屌絲互妒,自相殘殺」的行為的事情。當然,未來我們也可能還會在某些角度做屌絲以及做出我們自己鄙視自己的事情。
當我們落魄著,我們要對周遭的風生水起或飛黃騰達保持淡定。
如果實在不能夠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什麼東西,起碼可以做到看個熱鬧消遣時光。如果實在不能夠淡定觀看,那起碼我們可以乾脆敬而遠之,眼不見心不煩。完全沒有必要花精力和心思在嘲諷上,因為如果我們把這些時間花到自己身上,我們可能會成為我們嫉妒的人。
當我們崛起著,我們要對周遭的橫眉冷對或千夫所指保持淡定。
百無人妒是庸才,應對嫉妒的心態無須贅述。這裡只想提醒崛起著的屌絲幾句,切忌境況稍微好轉,被人嫉妒,則沾沾自喜,停滯不前。需記住:有沒有本事不在於有人嫉妒,而在於被誰嫉妒。被屌絲嫉妒,說明在屌絲眼裡你跟他們是一樣,你還是個屌絲眼中「沒什麼資格得瑟」的屌絲。
*作者介紹:楊奇函,微信公眾號:負負禪師(ID:fufuchanshi)。新書《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人民文學出版社)。本文由麥子熟了經作者授權發布。
— THE END —
1 《為什麼法國女人不買名牌包》
2 《別讓「付出感」殺死你的人脈》
3 《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穩定地窮著》
4 《沒有儀式感的愛情,不會長久》
5 《富人孩子和窮人孩子,差的真不僅僅是錢》
6 《親戚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神奇存在》
7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生活的樣子》
8 《富養孩子前,還是先富養你自己吧》
| 麥 子 熟 了 |
文章百裡挑一,不雞湯不勵志,遇見即改變
投稿郵箱:maizi80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