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裡的家務事範圍很廣,但在當代,家裡矛盾最多的,最大的,最難以調和的,當屬婆媳關係。
無論是兄弟矛盾,還是不贍養老人的矛盾或者是家產分割矛盾,那都屬於家人內部的矛盾,唯有婆媳關係是兩家人之間的矛盾。
怎麼解決,偏向任何一方,都是不妥。
我們來捋一捋這條線。
需要聲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婆婆,兒媳都是這樣矛盾重重。
1、為什麼婆婆對媳婦兒不滿?
最直接的答案,當然是,兒媳婦不是親閨女,再美其名為把她當做親女兒,畢竟親疏有別,女兒可以睡到中午,媳婦兒必須早上起來做早飯或者按時吃飯,不能賴床,否則婆婆就心中不舒服。女兒可以吃完飯,飯碗扔哪兒,媳婦兒就得有眼色,勤快地去廚房刷碗,否則,婆婆想到那幾萬塊錢彩禮,就覺得花的不值,怨憤。
婆婆總會覺得,自己的兒子娶個媳婦兒,就是來拯救自己的,就是來接替自己的崗位的,自己平日裡做的一切家務,現在終於有了繼承人,只是沒想到,這個繼承人並不是十分盡職盡責,反而要自己伺候她,操勞了一輩子的婆婆,總覺得憋了一輩子的怨氣,再次加劇,全是因為這個女人。
2、媳婦兒為什麼對婆婆怨氣那麼大?
在月子期間,這種矛盾真的是會加劇的。兒媳婦覺得,自己生了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養養身子本該沒什麼大錯,為什麼婆婆就是不願意給自己做點好吃的,自己想吃的呢?
婆婆則以為,別人都生孩子,還生好幾個,怎麼就你這麼矯情,給你做飯吃飯就夠了,還挑著吃,怎麼就你講究。
除了坐月子,帶孩子期間的矛盾外,如果不是多事兒的婆媳,很難說在別的地方再有更多不可調和的瓜葛。別的雞毛蒜皮的事,真的提不上日程。除了媳婦們喊出的什麼月子之仇,不共戴天之類的。
3、夾在娘和娘子中間的大丈夫身上發生了什麼?
婆婆和媳婦兒之間的矛盾無法調解,歸根結底還是做兒子,做丈夫的人不合格,大男人有本事,就不會讓自己的媳婦兒受委屈,讓自己的老媽整天和媳婦兒上演宮心計。如何寬慰媳婦兒和老媽的心,如何讓媳婦兒學著討好老媽,讓老媽試著不再抓著媳婦兒的小辮子不放,全看男人怎麼兩邊關聯,溝通,怎麼傳話。
你覺得呢?
4、真正的潤滑劑到底是什麼?
如何調節婆媳矛盾,兒子,丈夫的作用不可忽視是一方面,這個高情商的男人總能學會一邊安慰媳婦兒說老媽的好話,一邊寬慰老媽替媳婦兒獻殷勤。雖說累,但安慰媳婦兒,寬慰老媽,婆媳其樂融融,本就是男人的責任,不是嗎?你娶個媳婦兒不是給你老媽添堵的,更不是讓你老媽欺負的,否則圖什麼呀。男人啊,趕緊去修煉一門叫高情商的課程吧。
其次,一個巴掌拍不響,矛盾是雙方的。
先從晚輩方說起,作為兒媳婦,當你再對婆婆提出各種要求的時候,是否想到你曾經也對你媽也提出過同樣的要求,如果你媽滿足你了,你再對婆婆的不作為指手畫腳也不遲,如果你沒有對你媽提過這樣的要求,或者是提了,但是沒滿足,你憑什麼對你的婆婆有這麼高的要求。
再者,月子裡,你這麼受委屈,親媽有沒有來照顧你,幫助你,現在這個社會已經不流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了,當你婆家看到你親媽都不關心你的時候,別人更容易怠慢你,只有娘家作為堅強的後盾,別人才不敢忽視你。而且,如果你得到你娘家人的支持,得到你親媽的照顧,那不是打你婆婆的臉嗎?她如果為老不尊,不覺得丟人,那你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到她的誠心的,與人鬥,雖然其樂無窮,但是添堵啊。
第三,我們做兒孫輩的,應該體諒老人辛苦一輩子的不容易,我們都會老,如果有心,可以照顧孩子,如果無力,那也不強求。畢竟,我們都會有變老的那一天,如果我們老了,也想出去玩一玩,不想待在家裡,那時候再想到現在,是不是覺得情有可原呢。一切關心不關心的,全都是各人心意。婆婆不幫你,就讓自己的老公來啊,畢竟孩子是你倆的。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長輩該怎麼做。
作為長輩,晚輩的我們本來不應過多指摘,但是,必須得提的是,長輩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有分寸,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後輩們學習的示範,好的行為收穫好的結果,反之,亦然。
網絡上,不少的人都在抱怨婆婆不作為還作妖,怨氣衝天的,而事實是,如果親閨女遇到這種事,婆婆們還會是這種反應嗎?原因無非是,親疏有別,即使是親兒子的親媳婦兒和自己的親孫子,操勞一輩子的她們也想偷個懶兒,卻不小心讓兒孫輩心中不快,戳中了他們的痛點。
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往往做母親的功勞最大。
好不容易媳婦兒熬成婆,大家都是一樣的歸宿,是不是一樣的命運,這還真不好說,婆媳關係和諧的後果絕對不會是痛苦,而是幸福。
婆婆再忍耐一下,就會收穫另一群人的尊重,媳婦兒多體諒一下,也會收穫一個至親。得不到這樣圓滿結果的原因,往往是,本就來自兩個家庭的兩個人,誰也不肯讓步。
大家這麼做,只會造成一個死循環,讓子孫重複這種不幸。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