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讀完了《基督山伯爵》。
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一個只能在圖書館才能讀到課外書的學生。然而,就像很多破敗的圖書館一樣,這套書在館裡只有上冊,沒有中冊和下冊,於是我的記憶只停留在唐泰斯逃出監獄的那段劇情,對他後來的命運一無所知。
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講述的是一個復仇故事。書中,一個叫唐泰德的年輕人因為被嫉妒而受到陷害,在監獄裡受盡磨難,又在神父的幫助下王者歸來,開著金手指大殺四方,最後完成復仇回歸鄉野,深藏功與名。
即使是閱讀量不大的人也多少會見過「基督山式」的故事。常年位居豆瓣電影評分首位的《肖申克的救贖》其實就是《基督山伯爵》的前半部分;而許多武俠小說、網絡文學也基本按照「遇難-成長-搞事-回歸」這樣的套路來講故事。
說它是爽文的祖師爺,實至名歸。
但在爽文套路之外,《基督山伯爵》可細品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通過基督山復仇的過程,我們或許也能感受到基督山,或者說大仲馬對種種生命中珍寶的重視程度。基督山的三個敵人分別奪走了他三樣東西:金錢、愛情、社會身份。基督山的復仇,也正是圍繞著奪回這一切,並讓自己的仇人失去這些而進行的。
其中,金錢可能是最不被重視的。
雖然書中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了基督山所擁有的財富,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財富其實是他的查克拉,也是整個故事發展的基礎。
無論是搜索各種信息,得到忠誠的僕人,救下能指證費爾南的海黛,在上流社會取得發言權,買下莊園喚起維爾福和唐格拉爾夫人的黑歷史……基督山幾乎全程都在用他誇張的財富進行降維打擊,為自己的復仇鋪路。在一個沒有超能力,也沒法修真的世界裡,他硬生生用「鈔能力」推動了劇情。
現在想起來,還好小時候看到唐泰德越獄就戛然而止了,否則這本書說不定會對中二時期的我形成拜金主義思想產生深遠的影響。
相比較之下,基督山為奪回自己的社會身份就花了更多的心思。
在財富的基礎上,以學識為輔助,靠著「救人」「知心大叔」「當月老」三件套,在人人酷愛zhuangbility的巴黎上流社會中,基督山費盡心思才受到了所有人的信任,也為自己的復仇計劃步步為營。
他讓維爾福夫人掌握了毒藥的製作方法,讓維爾福家中變成人間地獄;他讓唐格拉爾喪失對投資的判斷能力,還執著地要將女兒嫁給一個假貴族;他救了讓費爾南的兒子,讓他深深地仰慕自己,帶著自己走向社交圈。
基督山萬事屋,人人以為他幫了自己,其實所有人都在幫助基督山。
在金錢和社會身份之外,愛情,無疑是基督山(大仲馬)最重視的東西。
這一點,其實從基督山的三個死敵的結局就能看出。嫉妒唐泰德收入的唐格拉爾最後破產;為了自己前途的檢察官維爾福家中卻頻頻出現兇案,最後成了瘋子;奪走他未婚妻的費爾南不僅是第一個遭到報復的,同時還名譽掃地,自殺而亡。
加上基督山原本也想殺死費爾南的兒子,霸佔了這份愛情的費爾南的下場無疑是最悽慘的。
愛情也是整本書裡最具變數和影響力的東西。
基督山本想讓費爾南的兒子也死在自己的槍下,但梅爾塞苔絲的求情卻讓他心軟了,願意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完成曾經愛過的姑娘的心願;莫雷爾對維爾福小姐的愛情也打亂了基督山復仇的節奏,甚至開始讓他反思自己復仇的正確性;最終令基督山重新找回生命意義的,也並不是復仇後的快感,而是海黛對他熱誠的愛。
基督山的痛苦,來自於這世上所有愛他的人都已經離去,所以對他而言僅僅復仇是不夠的,當愛情回歸,當他恩人的孩子們像尊重長輩一樣地敬愛他,他才最終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等待和希望,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雖說我們戲稱《基督山伯爵》是爽文鼻祖,但真把爽文拿來和它比,那真是折煞了它。
唐泰德的成長驚心動魄,基督山的復仇滴水不漏,這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體驗。不過在我看來,要完成這樣的復仇,所需要的條件的確太過於苛刻,基督山的巨富甚至衝淡了故事中的悲情感,只讓人深刻感受到有錢的妙不可言。
你看過《基督山伯爵》嗎?對這本書又有什麼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