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值歲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牽動全球目光。今年的會議,背景特殊、節點關鍵、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經濟是支撐各項工作有序運轉的基石,是激活國家發展「一池春水」的引擎,要牢牢地扭住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才能讓我們的動力更足,能夠在新階段跑得更快。
「一份成績單」,是中國經濟韌性十足的表現,也是中國經濟的偉大成就。2020年我們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面對「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的壓力,我們面對脫貧任務收官的挑戰,依然保持著穩中求進的總趨勢。在蹣跚難行的2020年,一季度萎縮6.8%,二季度轉為增長3.2%,三季度回升至4.9%,中國的經濟數據從「負」轉「正」,既是鼓舞,更說明了中國經受住了這一年的嚴峻挑戰。歷經艱難險阻的2020年,經濟發展的每一個數據都異常珍貴,以「數」為證,上交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是鼓勵,更是鞭策,為「十四五」揚帆起航注入了新的力量。
「一種精神力」,是中國經濟砥礪前行的引擎,也是中國經濟的內在動力。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徵,也給全球的經濟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在重大關頭,重大考驗面前,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強勁的韌性,源於始終堅持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充分發揮中國的制度優勢,在科技上加強自主創新的力度,每一個行動都折射了中國在面對危險的時候迎難而上的態度,都詮釋了中國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勇於攀登、善於創新的時代精神。從舉國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從攬月而歸到「九章」量子計算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從醫療衛生、航天事業、海底探索到科技創新,強大的中國精神力量砥礪前行,也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種新格局」,是中國經濟破浪前行的膽魄,也是中國經濟的萬象更新。「十四五」即將起步,這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要邁好這歷史性的「第一步」,尤其需要我們以新的思維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戰略的眼光看待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更要推動中國經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穩中求進,也要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以更大的膽識和膽量去迎接新的挑戰,才能翻開萬象更新的中國經濟新篇章。
「一種新方法」,是中國經濟一往無前的秘訣,也是中國經濟的巨大底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嚴重威脅世界和平穩定,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在2020年的巨大阻力下,是什麼讓中國破浪前行,是什麼讓中國有應對新徵程的驚濤駭浪?是保持全黨步調一致的行動,是萬眾一心的團結,正是因為中國能夠把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才能讓我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用「九分」落實,做好每一分部署,才能夯實中國經濟底座,要邁好「十四五」的第一步,要萬眾一心,也要堅持命運共同體的思維,才能更好地走向新徵程。(四川新聞網特約評論員 婧藍)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