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瓜爾佳氏

2021-02-21 吉林家譜


    瓜爾佳氏是滿族中的第一大家族,我能生為這個家族中的一員,我感到非常自豪出於感情因素,幾年來也翻了一些涉及瓜爾佳氏的史料。今聞關潮君、關捷兩位賢兄的徵文消息,倍感興奮,也想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認識,我想就三個問題來進行分述。一:清代瓜爾佳氏是否為同宗一脈。二:從蒙元後期到後金定都瀋陽瓜爾佳氏的發展過程。三:瓜爾佳氏與卦爾察氏的關係。

一,清代瓜爾佳氏是否為同宗一脈。 

    我的觀點是,清代瓜爾佳氏是同宗一脈。原因是金朝留居東北的女真人本身就不多,金廢帝完顏亮於公元1153年遷都燕京,積極推動女真人南下,為南侵宋朝再遷都開封做準備。東北女真人所剩無幾。蒙元大將木華黎首先攻佔遼東,斷絕了女真人返回故裡的可能性,使本來很少的東北女真人再遭軍事重創,殘部遁入長白山。此後女真人有了長白山情結。善射的女真漁獵民只有進入深山老林才能發揮長處,得以生存,使在綿亙草原上稱雄的蒙古騎兵喪失優勢。到元末明初,東北女真人大概不足兩萬人,成書於十七世紀初葉的蒙古族史籍《蒙古黃金史綱》提到:明燕王朱棣起兵後,「統率自己少數護衛與山陽之六千兀者人與水濱之三萬女真人以及黑城的漢人」整兵往徵建文皇帝。許多學者認為,山陽之六千兀者人為蒙古兀良哈三衛,水濱之三萬女真人是當時的女真人數。我認為山陽之六千兀者人只是兀良哈三衛中的朵彥衛,泰寧,福餘兩衛與女真人和起來才三萬人。朵彥衛在西遼河北岸,今通遼市一帶,為大興安嶺南端可稱山陽,而在洮南和嫩江的泰寧福餘兩衛不能稱山陽。兀良哈三衛原是北元丞相納哈出的舊部,納哈出曾號稱擁兵二十萬,其實可能也就兩萬人,如真有二十萬兵馬,他怎能輕易臣服於明。若三衛每衛六千人的話,就同納哈出的擁兵數量相符,這應是當時的歷史情形。明朝初年,兀良哈三衛不斷襲擾女真各部,明正統(1435——1449)年間,朵彥衛進駐廣寧.喜峰口.宣化一帶,福餘衛進駐遼陽黃泥窪,瀋陽、鐵嶺、開原一帶,泰寧衛進駐錦州、義州、遼河地帶。如只有六千人去襲擊三萬之眾,不是以卵擊石嗎?根據以上史況,當時的女真人是不足兩萬人的。在這不足兩萬人中,完顏氏應佔很大的比例,查《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金朝的胡裡改路,在東北轄區遼闊,直到明朝末年,完顏氏一直是胡裡改路的主人。明末火兒哈(胡裡改)萬戶古倫阿哈出,阿哈出姓古倫,古倫國家之意當為完顏氏。阿哈出李滿柱的建洲衛,在明朝犁庭掃穴式的「丁亥之役」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建洲左右兩衛,可在後來形成的建洲五部中,出現了完顏部,他們應是阿哈出李滿柱之裔。遺憾的是,《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只寫完顏滿洲一姓氏也,可見現實皇族不願為以往皇族浪費更多筆墨。在二百年的歷史過程中,使原本勢眾的完顏氏不斷遭受打擊,人口銳減。到明末時,瓜爾佳氏發展成了東北女真第一大族。

    根據孫文良先生的《明清戰爭史略》,明末努爾哈赤的滿洲八旗總兵力在六萬左右。如果加上婦女老幼,那時女真人應有十五萬上下,那麼瓜爾佳氏有多少人呢?有學者認為,瓜爾佳氏佔滿洲總人數的四分之一,我看沒那麼多,海西納喇氏人口也不少,覺羅一族發展成十二個穆昆,人口還不少,滿洲八旗最少有六百個氏族。瓜爾佳氏佔滿洲總人口十分之一強比較合理。那也就是在一萬五千人左右。目前所發現的瓜爾佳氏譜書,記載最早的是蘇完瓜爾佳氏,從開始的三兄弟之父阿拉哈哈達,到後金名將費英東共九代,如不計多子女和絕嗣的特殊情況,按每人生四子,到九代也是一萬六千人左右。還有費英東是三子珠查之裔,長子佛爾和一支到同時期,可能發展到十代或者十一代。以上想說明的是,阿拉哈哈達具備做清代瓜爾佳氏共同祖先的條件。 

    從現象上看,明末索爾果率五百戶投歸後金,三譚率三百戶投奔後金,計八百戶,最少四五千人,另據《清太祖皇帝實錄》提到:1625年8月間,後金將領雅護、喀穆達尼率兵徵討卦爾察部,俘獲部民二千餘人而還。此計六七千人,加上蘇完周邊的葉赫、烏拉、哈達各部瓜爾佳氏和上述地區天聰年間來歸之人,合計來看,以蘇完為中心南至哈達,北至卦爾察(今肇東市澇洲鎮一帶),分布在松嫩平原上的瓜爾佳氏,應佔瓜爾佳氏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如果多脈相傳,不會如此聚中。 

    明末瓜爾佳氏,以在松嫩平原上的為西支是根本,在白山黑水的為東支是別出。

 

二,從蒙元後期到後金定都瀋陽瓜爾佳氏的發展過程。 

    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我把瓜爾佳氏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1,從蒙元後期到1450年,為輾轉遷移階段;2,1450年到1574年,為穩定發展階段;3,從1574年到1588年,為氏族解體階段;4,從1588年往後,為殊榮階段。 

    根據《滿洲蘇完瓜爾佳氏全族宗譜》推算,清代瓜爾佳氏始祖阿拉哈哈達應出生於公元1320年前後,距蒙元在中原的滅亡有半個世紀,於哈達烏拉納喇氏始祖納齊布為同時代人,比愛新覺羅氏的始祖猛哥帖木兒早兩代人。蒙元在東北的統治一直遭到女真的的抵抗,以納拉氏的家譜譜序對始祖納齊布的介紹來說明這一點:

    「蒙古差派扎拉固奇率領百人,以捕牲資裝而訪。訪遇,則曰:賢士居於此,我等蒙古汗差令探訪,會見時許以賜汝子嗣,並令掌管奴僕民等及牲畜各項,因而奉差探訪賢士。老主納齊布誑曰:如此我自然欣去,須往領吾父母。言訖,登高峰而坐,磨矢以待。何以遲久不至?伊尋視老祖處於高峰。扎拉固奇呼曰:賢士速將父母領下。老祖答曰:我父母已故,託言欲逃出汝等之手耶,我不與汝等同往蒙古。令披甲驅上,老祖納奇布凡所指之處,矢無虛發,射退蒙古,撤兵而回。 

    同納拉氏所不同的,瓜爾佳氏在進行有組織的抵抗,明初兀良哈蒙古東犯之時,瓜爾佳氏作出如下決定,長兄佛爾和仍居蘇完,堅守大本營,次弟尼亞哈奇前往錫伯抗擊蒙古,錫伯與福餘衛相鄰,該衛中女真人很多,易於抗擊,據劉曉萌先生《滿族肇興時期所受蒙古文化的影響》一文中記:「明永樂六年(1408),明廷命戳兒河女真人頭目忽失歹安為福餘衛的指揮僉事。這一任命說明,福餘衛應有不少女真人,所以才會任命女真人為其首長。」三弟珠查率大批子侄屬下向瓦爾喀作戰略轉移,據成書於公元1395年朝鮮官修《龍飛御天歌》記載了珠查子侄輩(與猛哥貼木兒同代人)一代人的相關事跡:                                                                                              如女真,則斡朵裡豆漫夾溫猛哥貼木兒,火兒哈豆漫古倫阿哈出。。。。。。海洋(俄羅斯遠東邊疆)猛安括兒牙火失帖木   兒,。。。。。洪懇(吉林市一帶)猛安括兒牙兀灘,。。。。。兀狄哈則土門括兒牙八兒速。嫌直兀狄哈則古洲(吉林敦化一帶)括兒牙乞木那,答比那,可兒答哥。。。。。闊兒看兀狄哈則眼春括兒牙禿成改等是也」。普遍認為,括兒牙是朝鮮對瓜爾佳的稱呼。豆漫是元朝的官職名,而猛安是金朝的軍事單位,兀狄哈是臣服元朝的女真人對未臣服的女真人的蔑稱。從《龍飛御天歌》的這段文字可以看出,瓜爾佳氏一直保持著金朝的軍事組織單位,是有組織抵抗蒙元及其女真叛徒的一支力量。這次戰略轉移在珠查的兒子素爾達一代已返回蘇完,但也有些人留了下來,成為東支瓜爾佳的始祖。 

    素爾達子王扎拉達這一代,是明正統年間,這時又出現了瓦喇蒙古大舉東犯,脫歡,也先父子控制元裔脫脫不花,統一蒙古進而東犯女真。在海城關氏所修的《佛滿洲瓜爾佳氏家譜》中載,素爾達七子,長子遷瓦(雅)蘭,二子遷古裡,三子王扎拉達遷烏拉復歸蘇完,四子遷錫伯,五子遷泥堪。在劉小萌先生的《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一書中說:海西女真名酋多死於此次戰亂。從元朝後期到這次浩劫(1453年)是輾轉遷移階段。此後瓜爾佳氏進入了穩定發展段。                                                   

    在這個時期的瓜爾佳氏譜書中出現兩代人的名子都帶墨爾根,即羅羅墨爾根和常喀尼墨爾根,墨爾根聰明的意思。從阿拉哈哈達至羅羅墨爾根已六代人,有效的戰略轉移保證了人口的發展,此時瓜爾佳氏應有1000人以上。以蘇完為中心,向南到建洲渾河、蘇克蘇護河部、向北到錫伯包括現在的哈爾濱一帶。從另一部關氏譜書,鳳城的《瓜爾佳氏宗譜》來看,八世祖翁窩圖為清康熙年間人上推到一世祖松阿力貝勒,應是羅羅墨爾根同時代人,松阿力貝勒不應是名字,而是一種稱號——松花江王的意思。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瓜爾佳氏的強大,雖然史料沒有對此時瓜爾佳氏的記載,但透過對哈達部的研究可進一步證明瓜爾佳氏的強盛,哈達部長王忠殺死與自己角力爭雄的葉赫部長——海西賊首祝孔革,王忠雖有明朝做靠山,但葉赫部世與蒙古關係密切,此時成吉思罕兄弟哈布圖哈薩爾後裔統領的科爾沁蒙古已在嫩江盤居多年,一直支持葉赫部,沒有滿洲第一巨族瓜爾佳氏的幫助,王忠是不能戰勝祝孔革的。再看哈達納喇家:「後哈達年飢人叛,汪濟外蘭(王忠)被叛者所殺。其子博爾渾色聚族眾誅叛者,以雪父恨。與堂兄德喜往至綏哈城,迎請萬旋國。」既然已誅叛者,為何還要讓萬旋國。綏哈城錫伯之地,與蘇完和卦爾察連成一片,錫伯尼亞哈奇後人甚眾。可能讓萬旋國,是因萬與瓜爾佳氏有良好的關係之故。總之種種跡象表明,此時的瓜爾佳氏是強盛的,這種強盛延續到公元1574年。此後進入氏解體階段,這裡我想說明,蘇完部即卦爾察部應屬海西,傳統認為蘇完屬於建洲,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蘇完居哈達之北,葉赫烏拉之間,不可能屬建洲,我這裡劃一條不明確的界線,北緯二十四度半以北為海西,以南為建洲。說蘇完屬建洲,可能是因石國柱曾祖卜哈曾任建洲左衛都指揮僉事的原因,其實,石國柱一支應是東支瓜爾佳氏,這只能說明東支瓜爾佳與蘇完瓜爾佳本同一脈。 

    公元1574年建洲右衛王杲被殺,董鄂王兀堂被明將李成梁擊潰,寧古塔貝勒向萬借兵,引狼入室,出現了:「北收二奴(指葉赫仰加奴和逞加奴),南制建洲」的局面。萬是被明朝第一個封為「龍虎將軍」的女真人。此時萬已膨脹,聯合同宗的烏拉部開始欺凌他部,哈達納喇家譜載:「萬為人殘暴,黷武無厭,群下效尤,擾害屬部,民不堪命,先世遺留基業俱自敗毀,其民叛歸葉赫,建業來歸諸部俱自奔散。」瓜爾佳氏的部落也開始解體。公元1582年哈達萬罕死後,女真社會重現「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的混亂局面。到這時瓜爾佳氏與哈達關係已破裂,葉赫舊怨難解,烏拉用努爾哈赤的說法,屬反覆無常之人,瓜爾佳氏四面楚歌。北部依靠與錫伯協同,出現後來的卦爾察部(九部聯軍之一),南部被迫於公元1588年投歸努爾哈赤。在《滿族家譜研究》中這樣寫到:「明末,蘇完部瓜爾佳氏在索爾果擔任首領時,他率子十人,東徵西戰,成為女真各部的顯赫人物。」儘管如此也未能保全氏族的完整。使南到吉林飲馬河上遊,東西與葉赫烏拉犬牙交錯的大蘇完(卦爾察)部開始解體。 

    從1588年瓜爾付佳氏主要部分投歸努爾哈赤後,進入殊榮階段。努爾哈赤是滿洲傑出的偉人,他看中的不是費英東的勇武,更看中的是瓜爾佳氏一族之眾,抬高已歸瓜爾佳氏人,對仍未歸順的瓜爾佳氏人具有深遠的政治影響。費英東被授一等大臣,又把長子儲英的女兒嫁給費英東。這一切舉措得分的是努爾哈赤,既拉進了與瓜爾佳氏的關係,又在輩份上長了僅比自己小五歲的費英東兩輩,使索爾果也只能同他兒子稱兄道弟。正是這種特殊的地位,使他們對在1625年被俘回的同胞卦爾察部眾採取了冷漠的態度。

三:瓜爾佳氏與卦爾察氏的關係 

     瓜爾佳氏與卦爾察氏本同一姓,除訥音江一族分三支,兩支姓瓜爾佳,一支姓卦爾察可證明是同一氏族外,《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也有此類現象,如第四卷二十,各地方瓜爾佳氏附載中,鑲藍旗部分:「阿蘇,卦爾察地方人,原任驍騎校。其子索柱亦原任驍騎校。」同是《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第五十五卷十三卦爾察氏部分:「阿蘇,鑲藍旗人,世居卦爾察地方,來歸年份無考,原任驍騎校,其子索柱,亦原任驍騎校。」兩處的阿蘇應同為一人。這只能說明,阿蘇的後人有向清政府報姓瓜爾佳氏的,也有向清政府報姓卦爾察氏的。造成不同姓氏的原因,是居松花江北岸的人與吉林省南部地區的人在發音上有不同,前者姓了卦爾察,後者姓了瓜爾佳,也因此出現了滿文異寫。烏拉卦爾察與卦爾察地方卦爾察氏本是一體,只是前者後被烏拉佔領。如史料中還有葉赫蘇完地方一樣。就扎庫木和長白山卦爾察應是「九部聯軍」失散的卦爾察氏。


香港瀋陽人瓜爾佳之琳



相關焦點

  • 關曉彤自稱瓜爾佳氏
    在《上新了故宮》中,關曉彤自豪地說出自己是「瓜爾佳氏」,受到一眾網友們的嘲笑。可是,這句話也不是她非要說的,而是有嘉賓問到「你關姓的滿族的姓是什麼」,然後關曉彤回答「瓜爾佳氏」,至於「名副其實的小公主」這幾個字更是節目組的後期人員打上去的。就因為這件事就對一個小姑娘惡意滿滿,大可不必吧。
  • 瓜爾佳氏
    關曉彤為什麼被稱為「格格」關曉彤姓瓜爾佳,出身北京演藝世家,她爺爺是老舍的朋友,傳統藝術的傳人,父母是演員,加上又是滿族,可以說是生在京圈裡,所以叫京圈格格,這是個比較調侃的稱呼。一些前輩比較看好她,拿的都是比較好的資源,而且以後基本就是接女主了。滿族瓜爾佳氏。就是甄嬛傳琪嬪那個家族。
  • 和瓜爾佳氏有何關係?
    說到這裡,想必又有朋友問題,關曉彤既是滿族人,祖上又是旗人,那麼,她與瓜爾佳氏有何關係?瓜爾佳氏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在清朝建立前,甚至有滿洲第一姓氏之稱。瓜爾佳氏的祖先瓜爾佳·松阿力之子瓜爾佳·噶哈為薩爾滸城酋長,後歸附於後金大汗努爾哈赤,並與愛新覺羅氏家族聯姻,成為努爾哈赤創建後金基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曾協助努爾哈赤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
  • 那拉氏、富察氏、鈕鈷祿氏……為何清朝後宮多是這些姓氏?
    那拉氏、富察氏、鈕鈷祿氏……聽來聽去,清朝後宮的妃子總逃不開這些姓氏。為什麼?只因它們都屬於「滿洲八大姓」。我們知道,皇帝娶妃,格格選駙馬爺,多是為鞏固皇權,有著明顯的政治意圖。除了前面說的那拉氏、富察氏、鈕鈷祿氏,還有就是瓜爾佳氏、佟佳氏、馬佳氏、齊佳氏、索綽羅氏。冠以漢字姓分別為:那、富、郎、關、佟、馬、齊、索。
  • 清朝滅亡後,九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么姓氏?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姓氏,一直作為家族的傳承標誌,延續了上千年,已經成為了中華文化最具有標誌性的符號之一。隨著時代的演變,姓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很多的姓氏在不同的產生、發展亦或沉寂,這都是與時代的掌控者息息相關。
  • 鑲黃旗姓氏,參領所屬十七佐領主要姓氏歷史文化誦讀
    佐領 族屬 編立年代 佐領性質 開創佐領人 主要姓氏 人丁來源第一佐領 宗室 康熙13年 世管佐領 漢初哈 愛新覺羅氏 常舒之佐領第二佐領 滿洲 康熙13年 世管佐領 拉哈達 鈕祜祿氏 長白山第三佐領 滿洲 康熙6年 世管佐領 順古圖 鈕祜祿氏
  • 關曉彤自稱「在逃格格」關曉彤祖輩是「瓜爾佳氏」嗎?
    日,關曉彤在某節目中被問到自己祖輩的姓氏時,驕傲地說道自己是「瓜爾佳氏」。隨後,節目中的其他嘉賓一直稱她為小公主。這一片段一經播出便引起了爭議,很多網友表示:「大清已經亡了,人人平等,哪有什麼公主貴族」,也有網友為關曉彤辯解道:「是別的嘉賓和節目組硬cue的,她自己也並沒有說啊」。隨後,一段關曉彤此前的採訪流出,又一次引發網友的爭議。
  • 關曉彤、吳京竟都是滿族,瓜爾佳和烏拉那拉後人,這個姓氏出美人
    一部《甄嬛傳》讓大家記住了滿族裡那些拗口的姓氏,甄嬛的鈕鈷祿氏、祺嬪的瓜爾佳氏和皇后的烏拉那拉氏,這些姓氏當時在清朝都是比較出名大戶人家,其中瓜爾佳氏更是滿族的八大姓氏之一,他們的後代也分布在世界各地。
  • 逐漸消失的姓氏:滿族姓氏的變化
    比如甄嬛傳裡的皇后,烏拉那拉氏,還有甄嬛二次進宮時是以鈕鈷祿氏之名入宮的。這些屬於滿族的複雜的姓氏也進入觀眾的視野中,更為熟悉的,還有作為皇帝的姓氏,愛新覺羅,這些姓氏想必大家是耳熟能詳的,可如今卻很少在生活中聽到。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滿族的姓氏的變化。滿洲八旗的姓,在滿語中為稱為「哈拉」,一般是取自於地名、部名或者某一圖騰的名字。
  • 這幾個瓜爾佳氏女明星,關曉彤「墊底」,關之琳第二,第一美若天仙!附瓜爾佳氏名臣錄
    瓜爾佳是滿族的八大姓氏之一,在清朝後宮裡很多后妃都是瓜爾佳氏。在清宮劇中瓜爾佳氏也出現得比較多,像我們所熟悉的《甄嬛傳》裡面,唐藝昕扮演的祺嬪就叫瓜爾佳文鴛。瓜爾佳文鴛一入宮就能得到皇帝的寵愛,一是因為她性格嬌俏可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的家世了。     大清滅亡後,滿族姓漸漸沒落,很多滿姓也就改成了漢姓。
  • 清朝滿族六百多姓氏中,八大貴族姓氏有哪些?
    歷史上,滿族姓氏演變十分頻繁,從金、元時期開始,滿族先祖的姓氏就在內部宗族中不斷裂變,從而產生新的姓氏。據《皇朝通志》中的《氏族略》記載,滿族姓氏共有646個姓加譜外姓氏33個姓,可謂枝繁葉茂。然而這六百多個姓氏中,僅有八個姓氏是清朝的貴族姓氏,你知道有哪些嗎?
  • 關曉彤是滿族人,那麼滿族人的「關」姓氏是怎麼來的?漲知識!
    事實上,關家的故事遠不止於此,在談到這個家庭的三代人的之前,他們必須跳出他們的家庭,回看歷史的,看看關家是如何來的,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以及家庭經歷了什麼樣的事情。要談論他們的家族歷史,您應該從「關」姓氏開始,任何見過關學曾,關少曾或關曉彤的人都知道他們是滿族人。那麼滿族姓氏「關」是怎麼來的呢?關曉彤是滿族人,那麼滿族人的「關」姓氏是怎麼來的?漲知識!
  • 滿洲的8大姓氏,分別都改成了哪些漢姓?這8個姓氏中有你的嗎?
    隨著近些年來清朝影視劇等藝術作品的出現,許多滿族的姓氏也都為大家所知。首當其衝的就要數皇族愛新覺羅氏,除此之外就是葉赫那拉氏、鈕鈷祿氏、董鄂氏。 根據許珂記載,所謂八大姓分別為:瓜爾佳氏、鈕鈷祿氏、舒穆祿氏、納喇氏、棟鄂氏、馬佳氏、伊爾根覺羅氏、輝發氏。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雖然輯錄了1114個姓氏,但被記載為「滿洲著姓」的也恰好是八個。但是我們要注意的一點是,書中只是稱這八個姓氏為「著姓」,所謂的「八大家」還是「八大姓」的概念並沒有形成。
  • 滿族用漢姓對照表改姓氏,滿族人為什麼要改漢姓?
    這種改姓的方式是當年滿族人使用的最多的一種方式,可能是覺得這種改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之前滿族姓氏的內涵吧。利用了這種方式更改的有兩種姓氏。瓜爾佳氏:瓜爾佳氏在滿族可是一個非常大的姓氏,這種姓氏貫穿在滿族八旗各個旗之中,瓜爾佳氏最著名的還要屬清朝五大開國功臣之一的費英東了。
  • 清朝滅亡後消失的滿清十大貴族姓氏,你都知道哪些?
    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因而古代有:「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同姓不婚)之說。 秦漢以後,姓﹑氏合而為一,通稱姓,或兼稱姓氏。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後,劉姓就成了國姓,是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
  • 除了關曉彤,娛樂圈裡這幾個「瓜爾佳氏」的女人也都很有故事
    到了明代末期,努爾哈赤起兵,蘇完部長索爾果率部來投,後其子費英東位列開國五大臣、開國十紮爾固齊,號「開國第一功臣」,也就正式奠定了瓜爾佳氏,特別是蘇完瓜爾佳氏幾百年興盛的基礎。  蘇完瓜爾佳氏裡最位高權重過的是鰲拜。
  • 瓜爾佳氏出美女,鈕祜祿氏出大師,圈內原來有這麼多在逃"貴族"
    11月2日,關曉彤自稱"在逃格格"引起網友熱議,順帶著把滿族八大姓之一的"瓜爾佳氏"也帶上了熱搜。其實活躍在娛樂圈的"八旗子弟"不只關曉彤一人。瓜爾佳氏瓜爾佳氏被稱作"滿族第一氏族",歷史上以出美女著稱,清朝皇室的多位后妃都出身於瓜爾佳氏。
  • 娛樂圈裡那些貴族姓氏後代:關曉彤自稱格格,那英與慈禧同姓
    瓜爾佳氏,是滿洲人最為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大金國時期。據記載,瓜爾佳氏起源於今天的吉林省雙陽縣境內。而瓜爾佳氏其實又有好多分支,如蘇完瓜爾佳、 葉赫瓜爾佳、烏喇瓜爾佳等,末代皇帝溥儀的生母就是蘇完瓜爾佳氏。清朝滅亡後,瓜爾佳氏也多改姓了,大多改為關、葉、石、蘇、李、高等。
  • 這些明星都擁有「皇室血脈」,還有人保留了愛新覺羅姓氏
    但曾經的皇室血統、高貴姓氏還是為人津津樂道,娛樂圈也有不少擁有皇室血統的明星。吳京,憑藉《戰狼2》和《流浪地球》迎來事業第二春的吳京,是烏拉那拉氏的後裔。早在努爾哈赤時期,海西女真有四大部落,烏拉部就是其中之一。烏拉那拉氏是滿洲八大姓之一,在清朝歷史上出現過三位皇后,分別是孝烈武皇后阿巴亥、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宜修、乾隆繼後烏拉那拉氏。
  • 雍正一怒之下處置了瓜爾佳氏
    瓜爾佳氏想要斬草除根,害甄遠道中毒重病,奄奄一息,甄嬛知道後便想辦法回宮,重得皇帝寵愛,而甄遠道也被救治,一家人也回到了京城,可玉嬈已經不似從前那般單純,她現在與甄嬛一樣,聰明睿智,懂得反擊。她知道自己與純元皇后長相似,利用這一點討雍正歡心,看到雍正把鴛鴦玉佩送給自己時,便藉機說了甄家冤屈的事,雍正疼惜她,處死了瓜爾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