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姚克勤
市民胡女士從賣場買來豬肉,切開後發現肉上長滿了白色、豆子大小的「痘痘」,掐開后里面是一泡白色漿汁。 「這會不會是寄生蟲?難道買到了『米豬肉』? 」
麥德龍超市方面表示,銷售的豬肉系正規渠道進貨,肉類均有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胡女士看到的「白痘痘」是豬的淋巴,不影響食用。若她不放心,可予以退貨。
市民: 長疙瘩的豬肉看著噁心2月12日,胡女士在顧戴路80號的麥德龍超市買了一塊去骨純精前腿肉,售價為260餘元。
回到家,胡女士的丈夫割下一塊精肉切成肉片,炒了個青椒肉片。吃完飯後,他便把這塊腿肉切成小塊,打算分裝進冰箱。但當切開一處連著少許脂肪的精肉時,他大聲叫了起來:「這個肉怎麼這個樣子?」
一家人圍攏上去,只見豬肉上附著有密密麻麻的白色顆粒狀物,少說也有百餘粒,看起來很噁心。
記者隨後趕到胡女士家,見到了這塊豬肉。這些白色的疙瘩附著在瘦肉和肥肉相接的部位,呈規則的橢圓形,雖然和肉長在一起,但很容易將它們和肉分開。用手按上去頗有彈性,嗅聞後發現肉並沒有異味。
胡女士懷疑豬可能患有疾病。「這個痘會不會是寄生蟲或者豬身上長出的腫瘤?」
據了解,含有寄生蟲幼蟲的病豬肉被稱為「米豬肉」,其瘦肉中有豆樣大小不等、乳白色、半透明的囊包,像是肉中夾著米粒,故名。
超市: 生豬產自山東質量沒問題那麼,胡女士買到的肉究竟有沒有問題?記者又來到麥德龍閔行店,肉類主管柏小義表示,肉上的疙瘩是豬的淋巴,不影響食用。「我們從外地進來的半爿白條豬,分割後包裝妥當再賣給顧客。有時工人會在加工時發現這些淋巴,就把它去掉。但有時淋巴長在肉裡面,光憑外觀看不出,就沒辦法去掉了,之前偶爾也有顧客反映買到含有淋巴的肉。」
柏小義還拿出厚厚一疊《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我們每進一批次豬肉,都會附有一張合格證,因此豬肉肯定是從正規渠道來的,不可能存在質量問題。」
記者注意到,這張證明顯示,該批次豬肉總重868公斤,來自上海五豐上食食品有限公司,生豬產地為山東。
麥德龍超市的樓層經理吉衛麟表示,超市進的豬肉都有追溯碼,可以通過系統追溯來源。「我們願意為顧客提供退貨服務,並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一定補償。但是顧客要求我們承諾,其已食用的豬肉不會對自身健康產生問題,這讓超市很為難,因為我們一般是不出具這樣的承諾的。」不過,吉衛麟說,超市還會與顧客繼續溝通,妥善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