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專題作品 致敬鍾南山院士

2020-12-22 順德新聞網

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戲曲作品順德展演專場昨晚精彩上演

  珠江商報訊 記者李芸 朱德文報導:昨晚,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戲曲作品順德展演專場晚會在順德演藝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

  省文聯副主席倪惠英,省文聯副主席、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梁玉嶸,省曲藝家協會專職副主席宋梟楠,省戲劇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林金洲,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老領導黎子流、馮潤勝,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聯主席何鴻佳等領導、嘉賓與來自各行各業代表和市民群眾一起欣賞了這場高水準的曲藝文化盛宴。

  為致敬順德抗擊疫情作出貢獻的英雄,順德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順德區文聯策劃舉辦、順德戲劇曲藝家協會承辦「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戲曲作品順德展演專場。創作團隊專程拜訪鍾南山院士本人,並創作了以鍾南山院士的感情故事為題材的原創戲曲作品《戰友重逢》;邀請倪惠英、梁玉嶸、曹秀琴、麥玉清、林家寶、黃俊英、何寶文、李偉聰等一眾曲藝名家齊齊亮相,陣容強大。昨晚的展演專場16個節目亮點紛呈,展演特邀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得主甘劍波擔任總導演兼藝術總監,籌備多時,最終呈獻出高水平戲曲作品的晚會。

  唐磊晶表示,2020年,順德區文藝工作者在抗疫防控中開闢第二戰場,發起「抗擊疫情、順德文藝界一路同行」主題創作活動,徵集文藝作品2000多件,出版專輯68期,用創作文藝作品的形式凝聚抗疫合力。正是因為全區上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堅定決心、團結一心,順德區社會秩序全面恢復,經濟發展步入正軌。為此,順德特舉辦「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戲曲作品順德展演專場晚會,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致敬時代抗疫英雄。

相關焦點

  • 牟平籍作曲家孔玉參與創作歌曲《中國男子漢》,致敬鍾南山院士
    向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逆行勇士致敬詞作者 李昌明李昌明,著名詞作家。孔玉孔玉,音樂唱作人,作品獲2019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聯「中國精神·中國夢」主題文藝創作工程入選項目。演唱者:張琳老百姓流傳一句話:看到鍾南山,心裡就踏實。這是最大的讚美與信任。除夕晨9點,著名詞作家李昌明寫下了這樣一首歌詞,極盡簡單與樸實地表達了對鍾南山院士的敬佩與祝福。
  • 《中國機長》原班人馬打造新片,致敬鍾南山院士,票房又穩了
    去年國慶檔上映的三部大片,《中國機長》無論是在明星陣容,還是在製作成本上遠低於同檔期的另外兩部影片,然而這部影片卻成為了國慶檔上映影片的票房黑馬,一舉奪得了29.12億的票房,貓眼評分更是高達9.4分,可以說是值得人們去觀看的好作品。
  • 向中國的脊梁——鍾南山院士致敬
    沒錯,他就是鍾南山院士! 接著,84歲的老院士又受命擔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承擔著攻克防治這一病毒的重任。
  • 王學圻《故事裡的中國》致敬演繹鍾南山院士 被贊為是「神還原」
    昨晚, 故事裡的中國之《鍾南山》篇開播,演員王學圻由內而外的還原了疫情當下敢醫敢言、勇於擔當的鐘南山院士。
  • 煙臺魯繡傳承人髮絲繡鍾南山肖像 向抗「疫」英雄致敬
    張京豔創作的鐘南山院士人物肖像作品,以髮絲為線,創作了一幅鍾南山院士的人物肖像作品,以此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英雄致敬。由於髮絲繡工藝複雜,他與妻子攜手共同創作了13天,目前為止整個作品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預計將在2月底全部完成。
  • 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等九位院士...
    記者 金喆12月19日,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主席鍾南山院士,以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曄光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潤生院士、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科主任侯凡凡院士、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院士,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謝曉亮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院士、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呂堅院士等9位院士,與來自全國的500位臨床、檢驗、病理及醫學大數據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
  • 「抗疫」先鋒鍾南山院士的事跡
    事後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時才意識到疫情已然升級,應該提高警惕,而鍾院士竟然已經是84歲高齡,視頻中完全看不出來。直面疫情、關鍵發聲,17年過去,還得是他。有媒體評價鍾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 邯鄲一中學生太有才了,素描鍾南山院士頭像栩栩如生!還有這些佳作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激發了沉澱在每個中國人骨子裡的愛國熱情,邯鄲市一中藝術團的這些「小藝術家」們,看到鍾南山院士又一次,義不容辭的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看到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軍人、醫護人員慷慨奔赴武漢,看到各行各業奮戰在戰「疫」一線的叔叔阿姨們!
  • 《中國機長》原班人馬打造新片,致敬鍾南山,網友:票房又穩了
    去年國慶檔上映的三部大片,《中國機長》無論是在明星陣容,還是在製作成本上遠低於同檔期的另外兩部影片,然而這部影片卻成為了國慶檔上映影片的票房黑馬,一舉奪得了29.12億的票房,貓眼評分更是高達9.4分,可以說是值得人們去觀看的好作品。
  • 《中國機長》原班人馬打造新片,致敬鍾南山!這次票房又穩了
    跟這兩部電影相比較,《中國機長》在明星陣容和製作成本上都要略低一籌,然而這部影片卻成了國慶檔上映影片的黑馬,直接斬獲了29.1億的票房評分更是高達9.4分,是一部非常值得大家觀看的好作品。《中國機長》是由劉偉強導演指導的,於勇敢編劇,李錦文監製。
  • 向逆風而行的人們致敬!佛山文藝家用文藝作品為逆行者歌
    連日來,佛山市藝術家分別以雕塑、國畫、歌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向此次疫情中逆風而行的人們致敬。用雕塑樹起精神脊梁29日,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副院長、佛山雕塑院院長簡錫昭和兒子簡振麒正在對雕塑作品《無畏逆行者——鍾南山院士》做細化調整。記者見到,這件雕塑以鍾南山院士為原型,他目光堅毅,嘴唇緊閉,給人一種定能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
  • 吳孟達高鐵偶遇鍾南山院士,鍾南山院士比吳孟達還年輕啊
    實事求是,當今社會最有價值的「明星」,不是演員也不是歌手,而是為國效力的頂尖人才,比如說國士無雙的鐘南山院士,自疫情爆發之後,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晝夜未眠,為抗疫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前段時間被授予了共和國勳章,國家級榮譽,何其的無上光榮。
  • 天水畫家王連城——連環畫講述《國士良醫鍾南山》的故事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洪 波「不論參與《醫者鍾南山》連環畫作品的創作,還是獨立完成連環畫《國士良醫鍾南山》,我是被鍾南山院士的人格魅力所感動,至於作品是否塑造出了他的精神面貌,這個我不敢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經過這一番創作,讓我喜歡上了這位老人。我自信,自己畫出了可愛帥氣的鐘院士。」
  • 十八線女星沈佳欣火了,質疑鍾南山院士被禁言,網友:大快人心!
    除了大衣哥和小嶽嶽之外,最近人民英雄鍾南山院士疑似也遭到某藝人的質疑。一位自稱是內地女歌手的沈佳欣,網絡上的粉絲有一百多萬,個人簡介是內地流行音樂女歌手,華誼兄弟旗下藝人超話主持人,隨後,華誼兄弟聲明,改女星並非旗下藝人,沈佳欣現在已經更改個人簡介為演員。其發文公開質疑鍾南山院士,並且言辭犀利,引發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 鍾南山院士最新研判: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檢驗人如何應對?
    12月19日 12月19日 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出現新課題——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女演員沈佳欣借鍾南山院士惡意營銷
    「敢問鍾院士,這次疫情,你整天忙在鏡頭一線,有什麼研究成果,發明了什麼藥?治好過幾個人?提過什麼合理化建議??你在武漢一共待過幾天?您在這次疫情都做了什麼貢獻?別告訴我只有板藍根和瑞德西韋,還只能是白雲山牌的。」 言辭之犀利不算,又連結了話題「鍾南山稱輝瑞疫苗實驗結果遠遠不夠」。此文一出,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想出名想瘋了,有人說她無知者無畏,還有人說她問出了心裡話。
  • 感動中國的鐘南山,也感動了馬剛
    這幅超寫實素描《鍾南山》肖像作品,引起了我的思考,於是我在電話裡採訪了他-河南省文化館知名畫家馬剛。素描:你的行動,讓我感動,因為感動,讓我行動。王:你是怎麼想起來畫鍾南山院士肖像的?馬:因為十七年前,鍾南山院士領軍戰非典,在抗擊非典中說:「把最重的病人交給我」。鍾南山以其戰士的勇敢無畏、學者的錚錚風骨和他的仁心仁術,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 王學圻成為首位飾演鍾南山院士演員,重現趕往武漢高鐵經典一幕
    近日,一出名為《故事裡的中國》的文化歷史節目正準備在由央視拍攝火熱上映,該節目用戲劇和生活的方式,非常用心的詮釋了鍾南山院士在抗疫期間的感人精彩一幕。近日,一出名為《故事裡的中國》的文化歷史節目正準備在由央視拍攝火熱上映,該節目用戲劇和生活的方式,非常用心的詮釋了終南山院士在抗疫期間的感人精彩一幕。而劇中飾演鍾南山院士的演員亦是備受關注,其身份在節目中已經開始有神秘預告。
  • 我校教師用型染作品致敬最美逆行者們
    我校教師用型染作品致敬最美逆行者們 2020-02-15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3期:中國科技館抗擊疫情專題海報展——致敬科學家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號角吹響後,在這場無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戰爭中,湧現出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跡,以鍾南山、李蘭娟為代表的科學家們,成為了抗擊疫情的「定海神針」。 醫護人員需要他們,病人需要他們,國家需要他們。一批批科學家們受國之所託,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勇於擔當,馳援一線考察研究,夙興夜寐分析病毒,攻堅克難研發藥物,用知識與汗水守衛著人民的生命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