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鋒鍾南山院士的事跡

2020-12-20 歷史小笨蛋

燈塔老人一一鍾南山

在千萬網友雲監工注視下,2月2日上午,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明日即可收治病人;與此同時,雷神山醫院也將於2月5日建成。至此,三山終齊聚,為共克難關又添了幾分信心近半個月以來,鍾南山院士幾次關鍵現身,很大程度上穩定了軍心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無比特殊而且艱難的春節,沒有走親訪友,也沒有外出遊玩,大部分人都很聽勸地宅著,因為提建議的,是他。甚至於整個假期,鍾南山三個字頻頻登上熱搜,人們希望更多地知道,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他作何判斷,又有何建議。

其實,剛開始我對於鍾南山這三個字並不熟悉,但隨著這次疫情的爆發,我漸漸認識這位偉大的人物。

17年前非典一役,敢醫敢言讓鍾南山家喻戶曉,也贏得了廣泛的公眾信任。而自那以後,但凡有急性傳染病,廣東省公布的防控組名單大多由他掛帥。即使年過八旬,也並不妨礙他走上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這一次,沒有例外。連日來,疫情防控工作牽動人心,每個人都拿著標尺在測量。有質疑少數領導幹部失職不作為的,有批評捐贈物資發放不及時的,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感慨,幸好1月20日這天,鍾南山院士叫醒了大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當晚,身著格子襯衫的鐘南山出現在央視《新聞1+1》視頻連線中,肯定了有人傳人現象,證實有醫務人員感染,坦言現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還很不夠,同時提醒大眾戴口罩有用,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十多分鐘問答,絲毫不帶虛的。事後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時才意識到疫情已然升級,應該提高警惕,而鍾院士竟然已經是84歲高齡,視頻中完全看不出來。直面疫情、關鍵發聲,17年過去,還得是他。有媒體評價鍾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1月18日,從深圳搶救完相關病例回到廣州,接到通知連忙趕往武漢,1月19日,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從武漢飛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國務院常務會,就如何遏制疫情擴散等提出具體建議。

這位84歲的老人真的很拼,為人民、為祖國、為自己肩上的責任。他尊重事實甚於尊重的求實精神,鞠躬盡瘁的敬業奉獻精神,嚴於律已、寬以待人的博愛精神深深的打動著我們。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他來抵達武漢。有人他稱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說自己是一個醫生!

在這個灰色寂靜的假期,這位老人,他像一座燈塔照耀著萬千人民的心,也照進了我的心靈深處,使我內心燃起勤奮努力、永不退縮、敢於攀登的火焰!

十七年前的非典,橫行霸道,傲慢不羈地走遍全國。 你可曾想過,你帶走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你可知你的肆意妄為,令多少人惴惴不安?

儘管這樣,卻依然有人不畏不懼,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

短短十二字,落地有聲,鏗鏘有力。

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來。從非典出現到消失的一年時間裡,他始終戰鬥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他將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顧風險地救治病人、尋找治療的方法。在上級說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體時,說非典得到控制時,他頂住壓力,說了真話。他說:

「非典的元兇不是衣原體,而是病毒!」

「我們頂多叫遏制,不叫控制!連醫護人員的防護都沒有到位!」

兩句話,猶如平地驚雷,響得叫人害怕。

非典消失後,他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和榮譽。他卻重歸於寂靜。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如今,新型冠狀肺炎的疫情蔓延至全國,來勢洶洶。耄耋之年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出山抗擊疫情。他告誡我們不要去武漢,自己卻在說這句話的兩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漢。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樣,實事求是。坦然道出這次肺炎會人傳人,叮囑大家出門要戴口罩。

他,猶如在無邊陰霾中生出的絲絲光線,驅趕了黑暗。而人們只要見了「鍾南山」三字,便不覺惶恐,只覺心安。

他是「身著白衣,心有緞錦」的白衣天使;是實事求是敢說真話的剛正之人;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無雙國士。他是鍾南山院士。

令人更加動容的是,我們中國,有無數個「南山」。

他們在國難面前,在酷暑與嚴冬中 逆著萬千車流,毅然選擇奔赴最前線。在那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勇敢交鋒,以自己的身軀為大家小家築起守護的長城。他們將自己放下,撐起萬家團圓,燈火通明。

你聽,那一個個熱血的心跳,那一次次跳動的脈搏。你看,他們是無畏的勇士,他們是逆行者。逆行者,永不被打敗。

人的一生是萬裡山河,來往無數客。有人給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無光;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哪怕用微弱光芒,也要把天地開創,這便是中國的脊梁。

願鍾南山院士壽比南山,願我們可以常見「南山」,願南山之外更有南山。

2020年1月,湖北武漢遭遇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狠毒襲擊。在眾多正在為擊滅病毒而奮勇救人的白衣天使中,我特別留意到了一位八十四歲高齡的、頭髮花白的老者,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鍾南山院士。

「新型冠狀病毒」有著極強的傳染性,染上這種病毒輕則疾病纏身,重則有生命危險。您臨危受命,被國家任命為這場「戰疫」的統帥。在前往武漢時,您接受記者採訪時懇切地告誡全國百姓:「沒什麼事,別去武漢。」說完就義無反顧地登上高鐵。您在高鐵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讓全國人民動容、淚目。到了武漢後,您多次通過媒體呼籲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離,自己卻不顧個人的安危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去。

如今,被確診的感染人數和一天比一天增多,這對參與這場戰鬥的白衣天使們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和威脅。但您沒有退縮,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本領和膽魄擔當起保家衛國的重任。您用行動表現出「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雄氣概。您身上的白袍就是您的戰衣,您的智慧就是您的寶劍。您夜以繼日地工作,帶領白衣天使們攻堅克難,為人類的健康而鞠躬盡瘁。在近日的採訪,您眼中泛著英雄的淚光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夠過關的。」您懸壺濟世的情懷又一次讓國人淚奔。

鍾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醫護隊伍,一起向禍害人類的「新型冠狀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鋒利的寶劍,為武漢、為祖國、為人類無怨無悔地揮灑著自己的滿腔熱血。

鍾南山院士,我敬佩您!不僅是您,還有像您一樣參與「戰疫」而逆行奔向最危險戰場的千千萬萬個白衣天使。您們都是最美的中國人,感恩有您們!

我敬佩那面對元朝高官誘惑仍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面對彈盡糧絕仍堅持抗日的楊靖宇,我敬佩那面對兇惡的反動派仍寧死不屈的夏明翰……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都值得我們敬佩。可我心中的英雄,還有奮戰在防疫第一線的鐘南山院士。

鍾南山,一位84歲的耄耋老人, 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 而且是當之無愧中國呼吸系統傳染病防治的領軍人物。

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發,面對未知的病毒,人們墜入恐慌,鍾南山院士冷靜、無畏,以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顧自身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與死神爭奪生命——老人,變成了戰士。有人評價說:「抗擊非典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 2003年,鍾南山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榮譽稱號。

17年後,84歲的鐘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動所有中國人。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出現時,他依然奮戰在和病毒較量的第一線,尋找戰勝病毒的良藥。現在,在肺炎的情況危急時刻,鍾南山院士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戰勝的信念。您就是我們心中的定海神針!

讓我們向這位老人致敬,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從2018年12月19日起開設專欄,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員的先進事跡,用鮮活的事例講好改革開放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充分展現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全社會致敬先鋒,見賢思齊,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匯聚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磅礴偉力,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這裡是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席捲全球,這裡曾是戰場的前沿陣地。時年67歲的鐘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堅守的戰士。

2003年,疫情來勢洶洶,廣州好幾家專門接納「非典」病人的醫院已經不堪重負。

這時,鍾南山帶著他的呼研所站了出來。「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在他的指揮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這一經驗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對全世界抗擊「非典」有指導意義,後來成為通用的救治方案,鍾南山也成為「抗擊非典的功臣」。

「非典」過後,鍾南山依舊致力於呼吸系統疾病領域。他主動承擔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推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

「呼吸系統疾病是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需要應對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國廣泛的監測體系。」鍾南山說,「非典」之後,全國陸續設立了幾百個疾病監測點,能夠及時監測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況,對於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此後的H1N1、H7N9等疾病,醫護人員和防疫機構都能夠快速找到病原並進行防控。2015年,廣東省僅用兩個多小時就將首例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輸入病例追蹤到位。

「院士門診」「院士查房」、做科研、帶學生,這位精神煥發、步伐矯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診一線工作。

「接下來我還有兩個願望,一個是希望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可以早發現、早治療,另一個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學家一起研製了26年的抗癌藥可以早日推出。」鍾南山說。

相關焦點

  • 《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再現鍾院士兩次「抗疫」事跡
    《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再現鍾院士兩次「抗疫」事跡 鍾南山院士為《還是鍾南山》贈言。這本書為廣大讀者再現鍾院士兩次「抗疫」的風雲和一生的傳奇。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經濟日報出版社第一時間聯繫到魏東海博士,希望再版此書,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學習南山風格,共克時艱。從另一層面,也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沒有經歷過當年SARS疫情的廣大中小學生知道鍾南山,學習鍾南山。他們這一代人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精神品格決定著國家的未來!
  • 這位嘉興人和鍾南山院士一起參加了全國抗疫先進事跡報告會
    是不是都被這些驚心又暖心的抗疫故事打動了?現在,與鍾南山院士一起參加了這個全國抗疫先進事跡表彰會的嘉興人——來自嘉興市第二醫院的蔡哲清的抗疫事跡也在全網推送!蔡哲清,嘉興唯一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抗疫女英雄!一起來看她在報告會上的「抗疫心語」。
  • 抗疫先進事跡|鍾南山:健康所系 生命相託
    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說。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84歲的鐘南山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
  • 為何《還是鍾南山》?聽作者親述「最美逆行者」抗疫事跡
    新冠肺炎爆發初期,他果敢地告知公眾新冠肺炎可人傳人的真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用專業知識給大家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學者大義。鍾南山,這位在抗擊2003年SARS病毒、2020年抗擊新冠病毒的兩場戰役中兩次掛帥的院士,如何屢次成為國人信賴的健康守護神?
  • 《最美逆行》鍾南山院士親筆題寫片名,首部抗疫電影正式上線
    首部反應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英雄事跡的電影《最美逆行》於8.10日上線上線各大網絡平臺。該片由鍾南山院士為該片親筆題寫片名並友情出演,講述廣東援鄂醫務人員以及廣州至武漢高鐵乘警們可歌可泣的大愛故事。《最美逆行》沒有參演華麗的演員,而是只用最樸實的語句,最樸實的人來參演,讓電影顯得更真實,更有利的來傳播並記錄抗疫英雄的故事
  • 沈佳欣質疑鍾南山院士「抗疫貢獻」,沈佳欣疑似不存在
    沈佳欣直接向鍾南山院士開炮,發出了六連問沈佳欣直接向鍾南山院士開炮,發出了六連問:「敢問鍾院士,這次疫情,你整天忙在鏡頭一線,有什麼研究成果?,感恩鍾南山老英雄。鍾南山院士成為共和國獎章獲得者,並被國家和人民選為英雄,他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舉國上下無人不曉,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
  • 鍾南山院士簡介 及傳奇事跡
    鍾南山院士,福建省廈門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國進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 鍾南山院士通過視頻連線:談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
    11月23日上午,正在烏鎮舉行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主論壇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連線發表演講。鍾南山說,當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會的信息化轉型升級。特別是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支撐,在態勢的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
  • 致敬抗疫中的逆行者 世茂海峽為鍾南山院士所在醫院護士送去節日...
    其中,在鍾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的護士關懷活動,涉及護士人數1300多名,活動反響良好,引發各界關注。在鍾南山院士的帶領下,醫院在2003年的「抗非」和2020年的「抗疫」中,主動承擔廣東省大部分最危重病人的搶救重任,做出了重大貢獻。  兩周前,鍾南山院士冒著風雨迎接援鄂醫療隊隊員平安返院回家,「你們為醫院、為廣州做出了巨大貢獻。」
  • 吳孟達高鐵偶遇鍾南山院士,鍾南山院士比吳孟達還年輕啊
    實事求是,當今社會最有價值的「明星」,不是演員也不是歌手,而是為國效力的頂尖人才,比如說國士無雙的鐘南山院士,自疫情爆發之後,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兢兢業業,晝夜未眠,為抗疫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前段時間被授予了共和國勳章,國家級榮譽,何其的無上光榮。
  • 抗疫電影《中國醫生》將開拍,鍾南山院士籤名支持
    「更多採訪一線埋頭苦幹的醫務人員」據介紹,即將拍攝的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將會把鏡頭聚焦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醫生群像,彰顯中國抗疫精神。在座談交流中,鍾南山對《中國醫生》電影製作提出了期望。」鍾南山表示,他之前看過《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認為以普通人視角講述大格局故事的方法就很好。「現在一些國外朋友對中國還是有一些誤解。」
  • 鍾南山談抗疫電影《中國醫生》,希望能引發全世界觀眾共鳴
    目前,我國新冠病毒防疫工作已接近尾聲,社會百業也在漸漸恢復往日繁華與秩序,中國抗疫成功無可爭議,中國抗疫故事世界矚目。為講好中國故事,彰顯中國抗疫精神,博納影業正打算籌拍一部抗疫」主題電影,名字叫做《中國醫生》,將聚焦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醫生群像為主體,講述中國醫生在抗擊新冠病毒中的英雄事跡。
  • 抗疫英雄無數,鍾南山等4人獲殊榮,為什麼沒有李蘭娟?原因何在
    02不同領域的代表性 鍾南山院士,中國抗疫領頭人和靈魂人物。 張伯宇院士,代表中醫藥治療新冠領域。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研究並結合中西醫救治方案,指導中醫藥介入新冠治療,並取得顯著成效。 張定宇院長,代表武漢的抗疫力量。他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在新冠肆虐時他身先士卒奮戰一線,帶領醫護人員成功搶治2800名患者。 陳薇院士,代表軍方抗疫及疫苗研發力量。
  • 鍾南山團隊的抗疫故事新書首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潤文 實習生劉雨青)7月24日下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期間,「鍾南山團隊的抗疫故事——鍾南山系列新書分享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戰疫」英雄。
  • 鍾南山:我很期待抗疫電影《中國醫生》
    7月10日上午,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會見中國影協副主席、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著名導演劉偉強等一行,就抗疫主題電影《
  • 創作專題作品 致敬鍾南山院士
    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戲曲作品順德展演專場昨晚精彩上演  珠江商報訊 記者李芸 朱德文報導:昨晚,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戲曲作品順德展演專場晚會在順德演藝中心大劇院精彩上演。
  • 十八線女星質疑鍾南山院士毫無作為是蹭熱度還是作死?
    昨日,某十八線女星沈某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公開質疑鍾南山院士蹭熱點、無科研成果、對抗疫無貢獻!其次,說一下鍾老的光榮事跡: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非典」突起,鍾老挺身而出,組織抗疫;以及2019年12月武漢新冠大爆發,83歲高齡的老人能火速趕往疫區,穩定人心,抗擊疫情,並取得突出成績!試問這兩次抗議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貢獻還不突出嗎?
  • 原來《在一起》鍾南山院士的扮演者是他
    8月6日,電視劇《在一起》發布會,官宣有14位導演,19位編劇,有50多位明星,100多位演員參演的這部抗疫電視劇但是唯獨沒有公布鍾南山院士的扮演者。在今年三月份開拍之際,入選鍾南山院士演員有陳道明、陳寶國、焦晃、李幼斌、吳剛、倪大紅等人。但是,隨著該劇的殺青,多家媒體報導,抗疫電視劇《在一起》鍾南山的扮演者是陳道明。
  • 王學圻成為首位飾演鍾南山院士演員,重現趕往武漢高鐵經典一幕
    近日,一出名為《故事裡的中國》的文化歷史節目正準備在由央視拍攝火熱上映,該節目用戲劇和生活的方式,非常用心的詮釋了鍾南山院士在抗疫期間的感人精彩一幕。近日,一出名為《故事裡的中國》的文化歷史節目正準備在由央視拍攝火熱上映,該節目用戲劇和生活的方式,非常用心的詮釋了終南山院士在抗疫期間的感人精彩一幕。而劇中飾演鍾南山院士的演員亦是備受關注,其身份在節目中已經開始有神秘預告。
  • 焦作11歲女孩收到鍾南山院士回信:「恰同學少年 願風華正茂」
    這封信《寄少年》的落款是鍾南山,它是9月4日鍾南山院士給焦作11歲女孩王詩涵的回信,還附有鍾南山寫信的照片。王詩涵,焦作市沁陽山王莊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是該校少先隊中隊長,學習成績優異,愛好廣泛,擅長電子琴、詩歌朗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