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再現鍾院士兩次「抗疫」事跡

2020-12-20 澎湃新聞

《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再現鍾院士兩次「抗疫」事跡

鍾南山院士為《還是鍾南山》贈言。

5月23日,《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式與廣州市第111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購書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經濟日報出版社主辦,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購書中心承辦。

每一本書的出版都凝結著很多人的心血。《還是鍾南山》出版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呢?

在發布會現場,經濟日報出版社社長韓文高表示,這本在疫情期間出版的書記錄了鍾院士十七載兩次戰「疫」傳奇。這本書最初的名字叫《勇敢戰士:鍾南山傳奇》,在非典期間出版。17年後,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經濟日報出版社、秦朔聯合策劃,將《勇敢戰士:鍾南山傳奇》這本書,重新修訂、改名為《還是鍾南山》,並於2020年4月正式出版。這本書為廣大讀者再現鍾院士兩次「抗疫」的風雲和一生的傳奇。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經濟日報出版社第一時間聯繫到魏東海博士,希望再版此書,向社會傳遞正能量,學習南山風格,共克時艱。從另一層面,也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沒有經歷過當年SARS疫情的廣大中小學生知道鍾南山,學習鍾南山。他們這一代人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精神品格決定著國家的未來!如果他們都能傳承南山風格,成為棟梁之材,那麼二十年後,我們國家的將來就會建設得更加美好。

談到這本書的寫作初衷,《還是鍾南山》作者魏東海博表示,當時他在廣州醫學院(現為廣州醫科大學)宣傳部工作,當時組織過一個名為「醫學生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的主題教育活動。師生們大量的來稿和發言,都不約而同提到了敬愛的鐘院士。他想如果醫學生將來都能成為像鍾院士這樣的醫生,我們的醫學教育就成功了。這次教育活動促成了一個計劃:發動宣傳部同志們一起搜集資料,準備出版一本「向鍾院士學習」的主題教育讀本。這就是當時寫那本書的動機。2003年,「非典」疫情襲來,鍾院士一句「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到我們這裡」,擲地有聲。67歲的他挺身而出抗擊疫情的事跡廣為傳播,我們應時將已經整理好的資料編輯成書。

「《還是鍾南山》這本書還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用意,就是將南山風格構建為廣州這座城市的精神地標。通過宣傳以鍾南山院士為代表的抗疫先進模範人物,凝聚時代力量,弘揚南山風格,引導形成清潔的社會輿論聲勢和精神氛圍。」魏東海如是說。

鍾南山,一位在珠江河畔成長起來的傑出人物。廣州,一座和鍾南山的成長不可分割的城市,敢為人先、堅韌不拔、實幹務實、面向未來的嶺南文化滋養著成長在這座一線國際都市的人們。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這座帶給人溫暖感的城市,憑藉敢為人先、堅韌不拔的精神,創造了他成就非凡的一生,也影響了這座城市的人們。

5月22日,發布會的前一日,廣州購書中心。

在現場,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鍾惟德講述父親對自己的影響;十九大代表、華陽小學校長周潔介紹學校開展抗疫精神教育情況;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劉名修講述南山精神對學校後輩的激勵,並現場展示鍾南山院士畫像。最後,新書首發式還舉行了捐書儀式。

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回望,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生死關頭築起的抗擊疫情鋼鐵長城,激發起億萬中華兒女接續奮鬥的無窮力量。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通過這本書了解鍾院士、學習鍾院士,學習他敢講真話、勇攀高峰、拼搏進取的精神,奏出奮進偉大復興的時代強音。

(原題為《<還是鍾南山>新書首發式在穗舉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還是鍾南山》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團隊的抗疫故事新書首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潤文 實習生劉雨青)7月24日下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期間,「鍾南山團隊的抗疫故事——鍾南山系列新書分享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戰疫」英雄。
  • 為何《還是鍾南山》?聽作者親述「最美逆行者」抗疫事跡
    新冠肺炎爆發初期,他果敢地告知公眾新冠肺炎可人傳人的真相……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用專業知識給大家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學者大義。鍾南山,這位在抗擊2003年SARS病毒、2020年抗擊新冠病毒的兩場戰役中兩次掛帥的院士,如何屢次成為國人信賴的健康守護神?
  • 「抗疫」先鋒鍾南山院士的事跡
    事後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時才意識到疫情已然升級,應該提高警惕,而鍾院士竟然已經是84歲高齡,視頻中完全看不出來。直面疫情、關鍵發聲,17年過去,還得是他。有媒體評價鍾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 這位嘉興人和鍾南山院士一起參加了全國抗疫先進事跡報告會
    是不是都被這些驚心又暖心的抗疫故事打動了?現在,與鍾南山院士一起參加了這個全國抗疫先進事跡表彰會的嘉興人——來自嘉興市第二醫院的蔡哲清的抗疫事跡也在全網推送!蔡哲清,嘉興唯一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抗疫女英雄!一起來看她在報告會上的「抗疫心語」。
  • 沈佳欣質疑鍾南山院士「抗疫貢獻」,沈佳欣疑似不存在
    沈佳欣直接向鍾南山院士開炮,發出了六連問沈佳欣直接向鍾南山院士開炮,發出了六連問:「敢問鍾院士,這次疫情,你整天忙在鏡頭一線,有什麼研究成果?,感恩鍾南山老英雄。鍾南山院士成為共和國獎章獲得者,並被國家和人民選為英雄,他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舉國上下無人不曉,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
  • 抗疫先進事跡|鍾南山:健康所系 生命相託
    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說。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84歲的鐘南山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
  • 十八線女星質疑鍾南山院士毫無作為是蹭熱度還是作死?
    昨日,某十八線女星沈某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公開質疑鍾南山院士蹭熱點、無科研成果、對抗疫無貢獻!其次,說一下鍾老的光榮事跡:96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非典」突起,鍾老挺身而出,組織抗疫;以及2019年12月武漢新冠大爆發,83歲高齡的老人能火速趕往疫區,穩定人心,抗擊疫情,並取得突出成績!試問這兩次抗議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貢獻還不突出嗎?
  • 華南師大附中是否應該給鍾南山塑像,鍾南山是否應該去揭幕?
    最近,鍾南山院士回母校給自己的塑像揭幕被網友熱議。筆者前幾天寫了一篇短文《鍾南山院士回母校為自己塑像揭幕,這才是學子們應該追捧的明星》。從理性的角度講,網友對鍾南山的貢獻和事跡是認可的,承認其對疫情防控的重大貢獻。國家再多點鐘老,袁老這樣的人,何怕不強,為他們致敬點讚。但更多的是其他質疑聲音。有網友說,名人出名校,名校出名人! 學校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 女明星質疑鍾南山,鍾院士這一年對全國人民做了什麼貢獻
    在27日晚,某女明星公開質疑鍾南山。發表了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論,連續發出6個問題,質疑鍾院士在疫情期間做出的貢獻和犧牲。看到這些言論,我感到很氣憤,不是鍾院士做的不夠多,而是沒有真真正正的了解關心鍾院士這一年從頭到尾為大家的付出。
  • 《最美逆行》鍾南山院士親筆題寫片名,首部抗疫電影正式上線
    首部反應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英雄事跡的電影《最美逆行》於8.10日上線上線各大網絡平臺。該片由鍾南山院士為該片親筆題寫片名並友情出演,講述廣東援鄂醫務人員以及廣州至武漢高鐵乘警們可歌可泣的大愛故事。《最美逆行》沒有參演華麗的演員,而是只用最樸實的語句,最樸實的人來參演,讓電影顯得更真實,更有利的來傳播並記錄抗疫英雄的故事
  • 鍾南山:我很期待抗疫電影《中國醫生》
    7月10日上午,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會見中國影協副主席、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著名導演劉偉強等一行,就抗疫主題電影《
  • 抗疫英雄無數,鍾南山等4人獲殊榮,為什麼沒有李蘭娟?原因何在
    共和國勳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榮譽勳章,自2016年設立起獲得者僅9人(含鍾院士),所以能獲此殊榮者,鳳毛麟角! 但李院士為什麼也沒有獲得國家榮譽稱號呢?首先說明的是,這次評選完全是公平合理的,國家已經做了綜合考慮的。
  • 讀懂中國 | 鍾惟德分享鍾南山院士的早餐「秘訣」
    現場,鍾南山院士之子、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鍾惟德分享了鍾院士的早餐「秘訣」。「鍾院士的早餐是非常豐富的,營養均衡,有牛奶、有燕麥、有雞蛋等等。」鍾惟德解釋,不論是在讀書時期、運動員時期還是工作時期,鍾院士都很重視吃早餐。早餐能給人一天帶來的充沛的精力和美好心情。「廣州有各式各樣的早餐選擇,在這方面也可以體現在廣州生活是很幸福的,能夠享受美好的生活。」
  • 《故事裡的中國》走近「80後」鍾南山 再現敢醫敢言的國士風骨
    其實沒有睡,您看他那個眉頭還是緊皺,我覺得他還在思考措施,過了大概十分鐘,他睜開眼睛,說我想到了一些東西,然後補充了幾條對疫情局勢的一個初步研判。」這些年先後完成了《鍾南山傳》《你好,鍾南山》等七本關於鍾南山院士書籍的葉依,曾親見過一口氣爬上十八層樓依然氣定神閒的鐘院士。
  • 今晚CCTV-1《故事裡的中國》走近「80後」鍾南山,再現敢醫敢言的...
    鍾南山院士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故事裡的中國》還能講出什麼樣的新鮮感?本期節目先後對話一路跟隨採訪鍾院士的葉依,以及鍾院士的秘書蘇越明、學生張挪富、長子鍾惟德,並奔赴廣州拜訪了鍾院士本人。節目將用見證者的直觀視角,結合照片、視頻、38年前的老報紙、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帶來一個個「首度揭秘」「一手曝光」。1月18日鍾院士夜奔武漢的高鐵照,是他的秘書蘇越明偷偷拍下的。
  • 長篇報告文學《你好,鍾南山》出版發行 作者葉依擔任紀錄片《鍾...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3日訊(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劉良龍)記者5月13日從廣東教育出版社獲悉,長篇報告文學《你好,鍾南山這部由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授權的人物傳記,寫盡鍾南山院士的真實人生。該書從2020年新冠肺炎的抗疫之路切入,記錄了鍾南山院士迎戰新冠肺炎、抗擊非典的英雄事跡,通過追溯他不尋常的成長曆程以及在醫學領域的突出貢獻,回顧他80多年人生的奮鬥歷程,展現出他敢醫感言、鐵肩擔道義、敢為人先、鞠躬盡瘁的「南山精神」。
  • 沈佳欣被封殺後,執業中醫發文暗諷鍾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又如何?
    五天前,冒牌女演員沈佳欣通過微博公開質問鍾南山院士,一夜之間成了全網最火的人,只不過她的火非比尋常,是在眾多網友的罵聲當中火起來的,但也算是實現了自己出名走紅的夢想。事實上沈佳欣根本就不是在質問,而是以非常輕蔑的口吻,變相侮辱國家英雄,認為鍾院士在抗疫鬥爭當中沒有作出多大的貢獻,但卻整天忙在鏡頭一線,做所謂的形象工程,偶爾給藥商做宣傳。
  • 今晚CCTV-1《故事裡的中國》走近「80後」鍾南山,再現敢醫敢言的國士風骨
    其實沒有睡,您看他那個眉頭還是緊皺,我覺得他還在思考措施,過了大概10分鐘,他睜開眼睛,說我想到了一些東西,然後補充了幾條對疫情局勢的初步研判。」這些年先後完成了《鍾南山傳》《你好,鍾南山》等7本關於鍾南山院士書籍的葉依,曾親見過一口氣爬上18層樓依然氣定神閒的鐘院士。
  • 84歲鍾南山老當益壯,看了鍾院士的食譜後,網友:原來要這樣吃
    最近鍾南山院士再次走進了公眾的視野裡,年過八十的鐘南山身體還如此健康,讓人羨慕不已,從最近網上流傳出來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這位80多歲的非常的健碩,精力充肺,除了常年運動外,據說還非常注重飲食習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講鍾南山每天都吃些什麼食物,當我們看到鍾院士的飲食後,網友們都說一般人可真吃不了
  • 沈佳欣事件升級,超半數人說出對鍾院士的真實看法,好意外
    那個公開質疑鍾南山院士的女明星正面曝光,不應該只禁言15天;沈佳欣事件升級,超半數人說出對鍾院士的真實看法,好意外!本文文字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你可知道,鍾南山院士被明星質疑了,真的是沒天理了,在每個人心中,鍾南山院士就是英雄,因為,這次疫情,真的是多虧了鍾院士領導其他所有醫務人員在一線的工作,不然,我們現在不會這麼安逸,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