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大附中是否應該給鍾南山塑像,鍾南山是否應該去揭幕?

2020-12-28 師者談教育

最近,鍾南山院士回母校給自己的塑像揭幕被網友熱議。

筆者前幾天寫了一篇短文《鍾南山院士回母校為自己塑像揭幕,這才是學子們應該追捧的明星》。

這篇短文本想從鍾南山回母校,受到了明星一般的待遇,得到師生的追捧,引起校園轟動的角度出發,闡明相比明星而言,學子們追捧大科學家更值得推崇。

但沒想到,文章發布後,很有網友留言質疑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給鍾南山塑像一事,更多網友質疑鍾南山給自己塑像揭幕一事。

從理性的角度講,網友對鍾南山的貢獻和事跡是認可的,承認其對疫情防控的重大貢獻。國家再多點鐘老,袁老這樣的人,何怕不強,為他們致敬點讚。

但更多的是其他質疑聲音。

有網友說,名人出名校,名校出名人! 學校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想利用此次機會,讓師生接受教育,為英雄傳頌,同時也是對學校的廣告宣傳。

當然不可否認,這裡邊的功利主義色彩也是很濃厚的。利用疫情,利用鍾南山的特殊身份,藉機炒作一把。

也有網友說,謙虛謹慎,為人師表!華附為英雄校友樹碑立傳,教育學子見賢思齊,這個可以有,作為英雄校友本人可以默許,不參加為自己的塑像揭幕儀式,可能效果更好,更為穩妥些。向鍾院士致敬!

還有網友說,為自己的雕像揭幕?太高調了!參加抗疫的廣大醫護人員,個個都是英雄,還有無數的抗疫一線的志願者,各行各業的人士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還有疫區的廣大民眾……對鍾老敬重是無可厚非的,但在老人家健在之時就刻雕像,實際上是對鍾老的不尊重。過度追捧比詆毀更糟糕。

大部分網友從傳統文化、傳統習俗出發,認為塑像一般而言是蓋棺定論之後才可以搞的事情,是後人給前人幹的事情。

所以給活人塑像不妥,因為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還會發生,一旦發生了不該發生或者和預設形象背離的事情,那該怎麼辦呢,難道還要拆除嗎?

尤其是網友認為自己給自己的塑像揭幕更加不妥,因為自古以來沒有這樣的先例,是一種自我膨脹和高調的表現。

筆者個人認為,華附為鍾院士塑像不妥,等鍾院士百年之後再立也不晚,何必那麼著急呢。

經過數千年形成的傳統文化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給活人塑像風氣傳開之後,勢必造成模仿效應,後果不可預知,也就達不到塑像的應有目的。

千萬不要建了一座座祠,造了一座座廟,塑了一座座像,都成了擺設,造神本身沒有作用!

相反,請鍾院士到學校給師生們講點抗疫的故事,講點醫者仁心的故事,講點擔當作為的故事,也許效果更好。

英雄的事跡需要傳頌,但英雄的塑像不一定要那麼早就立。

筆者很認可一位網友的話,雕像不雕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國,為民做出的貢獻能讓人民銘記在心上那才重要!

相關焦點

  • 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
    12月12日,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校132周年紀念日。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為母校加油。在揭幕儀式上,鍾南山院士回憶了當時在華附讀書的歷程,他希望有更多的學子學醫,並直言:「學醫是為了大家服務,有這樣精神,才能一往無前」。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雕塑位於華附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半身胸像。
  • 鍾南山回到母校為「鍾南山」揭幕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塑像揭幕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我是1955年畢業,到現在已經是65年了。65年的光陰一下過去了,華附在這65年裡發展得非常非常快。」
  •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為他立了一個塑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不合適?
    ,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  雕塑位於華南師範大學附中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院士半身塑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昨天,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這個消息一傳出,立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鍾南山院士母校火了,只是立了一個塑像,為何有那麼多人反對?
    前些天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啊,為什麼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呢?其實這裡面的因素太多了,確實有些細思極恐。
  • 鍾南山雕塑揭幕,有人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到底合不合適?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作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獲得這樣的殊榮毫不為過,就像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所言,「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是為了號召全體華附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
  • 「國民男神」鍾南山,只因母校做了件事,輿論就把他推上風口浪尖
    鍾南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如今他被稱為國民男神。當年的非典疫情爆發時,他一直都衝在前線,和其他的醫護人員一起努力抗疫,如今又爆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已經80歲的高齡,而且早已經退休,但他卻沒有退縮,為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盡心盡力。
  • 華南師大附中與全國5所師大附中,聯動唱響《我愛你中國》
    9月28日上午,來自祖國東南西北中的六所師大附中——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西南大學附屬中學、西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聯合發布MV《我愛你中國》,獻禮祖國母親。莘莘學子在大江南北用同樣的聲音,同樣的青春熱血,同樣的愛國情懷,向祖國母親深情告白:「我愛你!中國!」
  • 鍾南山立銅像被罵上熱搜!袁隆平一樣罵!是什麼刺痛了網友的心?
    引言:這個世界上本沒有聖人,只是人們自己在心中虛構了一個聖人這幾天鍾南山又上了熱搜,這次不是因為抗擊新冠疫情,而是被罵上了熱搜事情的起因:12月12號華南師大附中舉行網友噴鍾南山,只是因為一個原因:鍾南山沽名釣譽!
  • 華南師大附中劉寅:從中學生全國季軍到大學生全國冠軍
    劉寅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2016屆高中畢業生,國家一級運動員,2019年中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男團冠軍。目前就讀於武漢大學,任武漢大學羽毛球隊隊長,並保研武漢大學法學院。「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華南師大附中羽毛球隊教練:蔡澤超劉寅高一剛入校時,學習和運動成績在學校都不算出眾。
  • 我曾去鍾南山女兒家做客:平凡而傑出的一家人
    在記者招待會上,當記者問非典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鍾南山斬釘截鐵地說:「什麼控制,根本就沒有!」據說,鍾南山在講出這番話前,在雙親的墳前站了很長時間。他可以選擇不說,然而醫生的職責、良心,科研工作者的嚴謹和雙親的教誨,讓他最終決定說真話。一石激起千層浪。政府很快將控制不力的政府官員撤職,全國上下齊心,成功遏制出非典快速蔓延的趨勢,挽救了很多生命。
  • 祝賀華南師大附中兩個項目入選廣東省中小學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祝賀華南師大附中兩個項目入選廣東省中小學家庭教育典型案例根據《廣東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報送中小學家庭教育典型案例的通知華南師大附中精心整理、總結了多年來由學生處承辦、學生發展指導中心和各年級協辦的「家長開放日」活動經驗,所撰寫的兩個項目均入選「廣東省中小學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 一個閃閃發亮的家族,你猜鍾南山應該稱呼林語堂什麼?
    當2002年底,三例非典病人剛在廣東出現,鍾南山第一時間去接診,那時,他還是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所長。而在鍾南山的家族譜系中,我發現了另一個閃光的名字:林語堂。關於林語堂,我有一段很難忘的經歷。那幾年,我總在每周四去小西天的電影資料館看片兒。
  • 病毒是否變異?血漿療法是否管用?鍾南山給出新回應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對疫情進展給出了最新判斷:磷酸氯喹算不算特效藥?磷酸氯喹還夠不上特效藥,但它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藥。首先開放實驗,確實發現它能使相當一部分患者在15天之內病毒轉陰,特別是和一些其它藥物對比的話,發熱症狀還有病毒消失的時間是大概早一天,另外副作用不算很大,很個別出現耳鳴,停藥以後就消失了。
  • 抗疫的鐘南山院士不僅是愛丁堡大學校友,還被伯明罕大學授予榮譽...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00後可能對這個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很多經歷過「非典」的人一定還記得這個名字。當年這個名字和許許多多個為了救人拼搏奉獻的醫生、記者們一起,是個感動中國的名字。
  • 鍾南山的年終獎,我給不起
    鍾南山和助理說: 「國家需要我們,我們一定要去。」 終於,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 鍾南山登上了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 因為沒有座位, 乘務員只好將鍾南山帶去餐車休息。
  • 鍾南山院士為廣醫一院抗疫主題展揭幕
    「仁愛精誠 生命至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抗疫主題展於8月27日正式拉開帷幕,鍾南山院士出席揭幕儀式。據介紹,主題展現場匯集了在這場戰「疫」中上百幅紀實影像作品,及各類抗疫見證實物,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廣醫一院和鍾南山院士團隊為國家乃至國際抗疫做出的努力。
  • 美國請鍾南山視頻,鍾南山英文回答(教育我們孩子搞科研學英語)
    2020年3月12日19:00,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與醫院重症監護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重症監護方面的專家進行多方視頻連線。鍾南山院士又成為了國人的驕傲,讓我們的孩子們都了解他的事跡,以他為榜樣,這才是孩子們的偶像。
  • 華南師大附中2020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球總決賽獲獎喜報來了!
    華南師大附中高二年級的洪潤楠同學,經過15分鐘陳述,15分鐘專家問辯的全英文答辯,最終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化學組中獲得銅獎。參賽學生:陳志聰、劉睿臻、鍾達之 【分區賽計算機一等獎】指導老師:謝曉華、陳琰論文題目:Disrupting Deepfakes and Face-Swap Autoencoders with Fine-tuned Adversarial Attacks來源:華南師大附中校研究性學習指導小組
  • 向中國的脊梁——鍾南山院士致敬
    如果你是一位84歲的老人,無論你是否所謂的成功人士,應該都是在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了。 但在中國,在此時此刻,有一位老人,卻在奔波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前線! 沒錯,他就是鍾南山院士!
  • 福奇,你與鍾南山只有一點不同
    01他們都曾苦讀鍾南山留學生的條件還非常艱苦,一窮二白,坐火車去英國要9天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南京,父親鍾世藩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則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1960年,鍾南山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1979年,鍾南山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因為哮喘的研究做得好,國外大學教授曾經極力挽留他。那時候留學生的條件還非常艱苦,一窮二白,坐火車去英國要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