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暑期檔劇集盤點:流量失靈 內容上位 女性題材C位霸榜

2020-09-13 vlinkage

今年暑期檔,劇集市場亮點頗多。《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熱度共振下,女性題材成為剛剛過去的兩個月裡最受矚目的題材,再加上《以家人之名》的超強情感輻射力,今年的暑期檔再次被現實題材承包。今年暑期檔爆款背後的「承包商」們,也依然是檸萌、華策等具有超強原創研發能力的頭部內容公司,當暑期檔的爆款之爭從「流量」走向內容本體,這些王牌影視公司正在成為市場和平臺的「寵兒」。

「二十」領跑收視破2

「三十」全網熱度C位

在今年暑期檔的新上劇集裡,收視率Top15的電視劇如下。其中,收視率破2的電視劇有兩部,分別為《二十不惑》和《以家人之名》,這兩部作品均為湖南衛視的獨播劇。收視率排名第三的為《三十而已》,在先網後臺的模式下,該劇收視率依然達到了1.535%,顯現出極強的受眾號召力。

在網播表現方面,今年網播指數Top15的劇集如下。排名第一的《三十而已》,是今年唯一一部在90分以上的作品。《二十不惑》和《以家人之名》緊隨其後,網播指數分別達到88分的量級。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暑期檔在收視率和網播熱度雙維度領跑的這三部作品,均為現實題材劇,現實題材的強大情感輻射力度和話題發酵實力,在年輕人活躍的暑期檔,顯現出越來越強的受眾破壁力。

在百度指數方面,今年暑期檔表現最優異的依然是《三十而已》和《以家人之名》,兩部作品的最高百度指數均在百萬量級,以絕對優勢領跑同期劇集。這兩部作品在開播期間,均為話題榜常客,與劇情相關的話題,屢屢引發全網探討和共鳴。受眾的互動熱情,讓作品百度指數一再飆升。

在網際網路熱度一路領跑的《三十而已》,在社交平臺同樣是同期最具人氣的作品。在微信指數方面,《三十而已》以6846萬的微信指數峰值與同期劇集拉開熱度差異,與第二名相差近十倍。

下圖為新浪微指數均值Top10,冠軍再次被《三十而已》承包以《三十而已》為代表的劇集,用具有共鳴感的劇情和角色,在社交平臺形成了話題長尾效應,並在話題助力下拉動劇集影響力不斷擴散,最終成為全網爆款。

綜合上述數據可見,今年暑期檔在收視率、網播和各平臺熱度等方面,均表現突出的為《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以家人之名》三部大劇。前兩部劇均為女性群像,最後一部為家庭群像,三部作品的共同之處是均為深度觸達受眾,引發網友大面積共鳴和話題討論的現實主義題材劇。

現實題材挑大梁

檸萌、華策成暑期爆款「供應商」

對比2019年和2020年暑期檔的Top10劇集,可以看出近兩年來暑期檔爆款的共性。在題材方面,去年排名前十的作品裡,包括都市情感和都市家庭在內的現實題材佔比為40%,冠軍和亞軍均來自現實題材今年挑大梁的依然是現實題材,質升量減下,3部作品分別均排名前三。

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古裝領域,去年有2部進入Top10,今年則有4部。結合近兩年的暑期檔爆款表現可以看出,現實題材已經成為近兩年撐起暑期檔流量的題材,頭部劇裡的古裝題材今年數量攀升明顯,但整體影響力不如現實題材。

從出品方來看,去年的暑期檔Top10裡,華策有4部劇上榜,其中3部為都市情感劇,1部為玄幻劇;檸萌去年則有3部,題材覆蓋多元,有合家歡的都市家庭劇,也有職業電競劇和古裝玄幻劇。

今年暑期檔依然被頭部內容公司承包,出品數量最多的是檸萌和慈文,其中檸萌的《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在同期播出之下,形成強大的話題效應,熱度雙雙出圈,來自同公司的兩部劇集在開發階段便在內容上埋下互動伏筆,為此後的營銷共振奠定了強大的串聯基因,這種模式引發業內大面積探討。

綜合上述熱門劇集的題材和出品方來看,在現實題材領域有著製作優勢的檸萌、華策和慈文等,正在成為近兩年暑期市場的「寵兒」,也是暑期爆款的穩定「供應商」。在市場回歸內容本體的當下,對市場風向的精準洞悉、強大的內容原創能力和製作實力,是這些頭部內容公司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保持核心競爭力,持續輸出爆款的根本原因。

爆款不再借力流量

女性題材大放異彩

學生黨最為活躍的7月和8月,一度是古裝爆款的誕生基地。這種規律在近兩年逐步改寫,尤其是今年暑期檔,熱度排名前三的作品均為現實主義題材,由此可見,當下的電視劇市場,作品的商業表現更取決於內容本身,而非借力流量。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根植於現實社會,更易喚起觀眾情感共情力,具有更強大話題發酵基因的現實題材迎來黃金時代。現實題材的火熱,離不開優秀作品對內容的深耕和對表達方式的開拓。尤其是今年,以《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為代表的作品,對女性題材的縱深挖掘,讓女性群像成為與家庭劇比肩的熱門細分領域,目測該細分領域將會迎來大規模開發,或者成為暑期檔「常客」。

暑期檔原本是平臺吸引年輕受眾的重要檔期,但受眾基數更為多元的家庭劇,只要能以犀利的視角戳中網友的話題嗨點,也能在年輕人聚集的暑期檔引發追劇潮和討論潮,比如去年的《小歡喜》和今年的《以家人之名》。可見,點燃觀眾情感共鳴,破壁能力強,才是爆款必備潛質。

與此同時,平臺自製劇在暑期檔的影響力越來越強,比如去年的《全職高手》,今年的《重啟之極海聽雷》等,視頻網站與優質製作公司聯手打造的精品類型劇,在口碑支撐下,不僅在圈層備受好評,熱度表現也不俗。

兵家必爭的暑期檔,在各大平臺高舉高打的激烈化競爭下,成為最受觀眾期待的頭部內容集中排播期。內容是作品最核心的競爭力,而作品是平臺和影視公司的名片,能在快速迭變的市場風向下持續輸出爆款的影視公司,都是以製作為核心優勢的內容驅動型公司。

相關焦點

  • 「暑期檔」劇集市場盤點:逆勢突圍探索創新,女性題材強勢領跑
    2020年「暑期檔」,雲合數據顯示:2020「暑期檔」連續劇上新量共111部,同比減少7部,涵蓋都市情感、青春勵志、古裝、懸疑、科幻、仙俠、諜戰、年代傳奇等多個題材。其中,都市劇共上新35部,懸疑劇與2019年一致為17部,青春劇上新11部。在眾多劇集中,能拿下高熱度、好口碑的作品,不僅在類型、故事等方面取得突破創新,價值觀表達和輸出也更具現實意義。
  • 2020年暑期劇集市場復盤:現實題材霸屏 圈層佳作頻出
    暑期歷來是爆款劇集中上演的黃金檔期,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線下娛樂受限,為劇集市場帶來一波收視紅利。剛剛過去的暑期檔一改往年青春、古偶霸屏局面,懸疑劇出圈,30+女性群像劇引發熱議。此外,視頻網站劇場化運營,短劇、超前點播興起,為觀眾帶來新的追劇體驗。
  • 2020劇集暑期檔,誰是贏家?
    暑期檔一直備受平臺與內容創造者青睞,是一個流量增長與產生爆款的好機會。率先播出的懸疑短劇《隱秘的角落》,成功拉開暑期檔帷幕,也讓觀眾有了更多期待;7月,《三十而已》以極具話題性的女性群像收穫大量好評;暑期檔尾聲播出的《以家人之名》「後生可畏」,打響與《三十而已》的搶擂賽。網絡劇方面,《錦繡南歌》《河神2》《重啟之極海聽雷》《穿越火線》《白色月光》等接連上線,其中青春電競題材劇《穿越火線》高出預期,收穫不錯口碑。
  • 暑期檔劇集:類型布局多元 女性題材受關注
    2020年的暑期檔與往年相比,似乎平靜了一些,至今假期過半,除了一部《三十而已》熱度攀升、引發不少話題討論之外,並未出現更多的爆款作品。而歷年暑期檔都佔有較大比重的古裝劇,今年則數量、質量雙雙下降,未成聲勢。
  • 暑期檔劇集現實題材唱主角
    隨著各大院校紛紛開學,劇集市場暑期檔也落下帷幕。……暑期檔劇集市場熱播戰畫上圓滿句號。「劇場化」運營的新模式也讓劇集成功擺脫內容「注水」,通過控制集數和時長提升了作品的質感。在浙江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青年教師張凱濱看來:「這種更符合當下觀眾生活節奏和觀看習慣的作品,或將引領網絡劇在製作模式上做出更具網感的轉變。」女性題材再度升溫今年,從社會熱點到爆款綜藝,圍繞女性話題的討論非常熱烈。
  • 【回顧2019】年度劇集導演TOP榜:現實題材霸屏衛視,古裝題材紮根網絡
    我們從2019年每個月表現優異的導演中選出64位導演參與電影導演TOP榜、新銳導演TOP榜,選出45位劇集導演參與年度電視劇導演TOP榜、年度網劇導演TOP榜單的評選。我們主要參考導演作品上映期間的作品整體口碑、作品導演維度口碑、電影票房、個人討論量、個人口碑、媒體熱度、收視率等維度對導演進行一個數據評估。最終十位排名靠前的導演將在這裡進行公布推薦。
  • 懸疑短劇和「她」題材的小勝一「夏」丨2020暑期檔劇集復盤
    2020年暑期,哪些劇集是討論不斷的爆款?哪些題材在市場佔據不小的「地盤」?對此,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對暑期檔電視劇進行了復盤。前者講述了三位都市女性在三十歲前後,遭遇到工作與生活壓力的故事;後者以親情為切入點,講述了一個非血緣關係家庭中,三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的成長故事。
  • 2020暑期檔:熱劇「爛尾」,懸疑「受寵」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聚焦不同年齡段的現實主義女性題材劇集,話題不斷發酵,尤其是後者,熱度效應超過古裝流量劇和青春偶像劇,成為暑期檔的爆款題材,改變了暑期檔的固有題材格局。相比而言今年暑期檔「喜憂參半」,表現確實不那麼吸睛,但在後疫情時代,也在多個維度有了新的突破。為了全面了解國產劇現狀,我們聯合艾漫數據,綜合口碑、熱度指數、收視率等多維度,針對2020年7月、8月在播劇集作品進行盤點,最終得出2020年暑期網臺聯動劇集、網絡劇集、IP劇集(IP網絡劇)三大領域綜合實力TOP10榜單。
  • 起底2020暑期檔劇集戰:內容偏「她」,集數更短,品相更優
    在類型方面,今年暑期檔女性向劇集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且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創新。如結合了懸疑類型,拍成短劇集的《摩天大樓》和《白色月光》。傳統的古裝大女主戲則依然有穩定的受眾盤,如騰訊視頻推出的《錦繡南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今夏古裝劇的缺失。
  • 暑期檔大盤同比走低,愛奇藝劇綜逆流而上
    作者/奶茶根據云合數據發布的暑期檔劇綜觀察報告,受大環境影響,2020年暑期檔各方面數據較往年大幅度下滑。劇集方面,今年暑期檔連續劇上新量共111部,同比減少7部。全網連續劇正片有效播放同比減少32%,降幅接近三分之一。題材方面,頭部古裝啞火、現實主義持續走紅,懸疑短劇迎來藍海,數量和質量均有提升。
  • 暑期檔大盤同比走低,愛奇藝劇綜逆流而上
    其中,愛奇藝在暑期檔中的存在感較為突出。具體表現在,暑期檔上新連續劇有效播放霸屏榜中,愛奇藝獨播和聯播的劇集數量達到13部,題材多元、有效播放可觀。懸疑短劇更是在愛奇藝「迷霧劇場」的帶起下掀起熱潮,《隱秘的角落》表現突出。
  • 「暑期檔」劇集觀察:現實題材亮眼、精品短劇「出圈」
    資料圖從引爆流行語「一起爬山嗎」的《隱秘的角落》,到女性群像劇《三十而已》《二十不惑》,這個「暑期檔」劇集可謂是熱度不減、「高能」不斷。近期剛落幕的《以家人之名》,憑藉溫暖細膩的敘事,也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為「暑期檔」的收官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 誰是2020暑期檔的最強「受益人」?
    ,尤其是甜寵和耽改兩類劇集的熱播,讓一批年輕演員積累了不俗的人氣與流量。真正掀起聲量的作品主要集中於懸疑和女性題材,比如,《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此外,電競題材的《穿越火線》、溫情治癒向的《以家人之名》,同樣可圈可點。
  • 暑期檔劇集:這個題材成意外之喜
    2020年的暑期檔與往年相比,似乎平靜了一些,至今假期過半,除了一部《三十而已》熱度攀升、引發不少話題討論之外,並未出現更多的爆款作品。而歷年暑期檔都佔有較大比重的古裝劇,今年則數量、質量雙雙下降,未成聲勢。
  • 2020還有暑期檔嗎?
    文 │ 星星今年還有暑期檔嗎?這樣的疑問圍繞著整個2020上半年。暑期檔一直都備受平臺與內容創造者的青睞,是一個流量增長與產生爆款的好機會。比如去年的爆款《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都誕生於此。這一方面與劇集內容本身夠硬有關,但或多或少也受到了暑期檔的助推。而今年,暑期檔的優勢變得更加微弱了。
  • 超45部網劇「混戰」暑期檔,愛優騰芒誰站C位?
    ,愛奇藝以18部作品的數量佔據「C」位,除《戰毒》《重啟之極海聽雷》為多平臺聯播之外均為自製獨播,可以看出愛奇藝在原創內容加大布局的舉措落地。在甜寵類題材上,除了講述甜蜜愛情的《天舞紀》《時光裡的我們》《穿盔甲的少女》等,還有探討女性社會議題的《他沒有那麼愛你》等,對女性職場、男女平等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 流量集結號吹響,9月劇集誰當C位|九月新劇前瞻
    從本月開始,主打學生黨受眾的劇集將慢慢退場,遙控器的掌控權將重回「00前」觀眾手裡。當我們往回看,可以發現這是一個爆款與黑馬之作輪番登場的暑期檔。從6月中旬開始,《隱秘的角落》點亮了迷霧劇場,隨後《三十而已》與《二十不惑》同檔競技將暑期檔推向高潮;而《穿越火線》和《摩天大樓》又分別在電競題材和女性懸疑中做到了口碑精品;8月觀眾對《以家人之名》和《琉璃》依舊錶現出了沉浸式熱情。
  • 暑期檔劇集市場復盤系列(一):三年同比成績論、題材論、平臺論
    縱觀今年暑期檔劇集市場的表現,有驚喜也有失望。從播放量Top10作品的同比三年成績論上來看,今年暑期檔劇集的口碑和熱度都有所下滑,在熱播劇的演員構成中,中年演員挑大梁的現象十分明顯;題材方面則是女性題材與懸疑題材進入了創作風潮以及現實主義題材的持續創作熱;平臺的表現則是騰訊視頻與愛奇藝略勝一籌,優酷在雙平臺拼播中十分搶眼,以及平臺對劇集的參與力度越發增大。
  • 數讀暑期檔|多維度、跨圈層作品百花齊放,騰訊視頻成率先破局者
    2020年暑期檔的劇集市場,可謂是近三年來最為穩健的一個暑期檔市場。雖上新劇集總量同比略有下滑,但內容很是多元化,高分作品數量也較往年有所上升。暑期檔,上新的111部劇集涵蓋懸疑、武俠、青春、都市、玄幻等多個題材,其中現實主義題材依然常青,《三十而已》成為「霸榜之王」;懸疑短劇化身新藍海,《摩天大樓》《白色月光》這種短小精悍的劇集開始流行;古裝大劇雖數量欠缺,但《錦繡南歌》《琉璃》成績亮眼;此外,《穿越火線》等電競題材出圈後,新的潛力股類型也已經湧現
  • 譚松韻、秦昊、童瑤等誰是2020暑期檔的最強「受益人」?
    文 | 肉鬆 77過去兩年,暑期檔一直是批量造星的關鍵時刻,尤其是甜寵和耽改兩類劇集的熱播,讓一批年輕演員積累了不俗的人氣與流量。真正掀起聲量的作品主要集中於懸疑和女性題材,比如,《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此外,電競題材的《穿越火線》、溫情治癒向的《以家人之名》,同樣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