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思考:吠影吠聲的浮誇網際網路時代

2021-02-08 超額寶訂閱號



這個時代,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有千千萬,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屬於你的真知灼見而不只是道聽途說? 這個時代,X絲只要會包裝就能成為大「神」,今日估值13億不久就能翻個倍?


網絡的神奇之處在於,只要聲量夠大,即使是條汪,都能獲得萬分關注。這個說法有些許不恰當,畢竟汪那麼可愛對不對?保持物種的多樣性一直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追求的,此刻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不怕奇葩,就怕衣冠禽獸道貌岸然者的那些「三分真七分假」的糖衣炮彈。

 

《The News:A User's Manual》一書中(作者阿蘭·德波頓)這樣闡述,幾乎沒有一個角落能夠躲避新聞的不斷轟炸,新聞的喧囂紛雜已經滲入自我當中,但我們很少意識到新聞強大的影響力:新聞不僅能左右我們對現實的觀感,還能塑造我們的心靈狀態!

 

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傳遞更是一顆迅雷。在三月的最後一天,魔都的網際網路金融界爆了一個大雷。整件事除了「某財行」半真半假的惡毒謊言之外,還全方位充斥著一個大寫的LOW~




網際網路讓傳統行業有了重新站上風口的機會,也讓那些不甘於平淡生活的人開始「創業」:貌似是被上天選中的那樣,註定了只有他才能創造出這樣產品並帶領這樣的團隊來給這樣的行業注入新力量。不管是裝逼,還是吹牛逼,還是忽悠,一個馬老闆倉庫的看門汪都能變成「中國前10強網際網路企業的產品安全經理」,一見面就給你兜售他老闆的成功學。錯過他就像錯過了行業風口和未來。


站在新聞角度看,事情發生,有人看熱鬧,有人看門道。此刻你怪當日吹捧「某財行」的是無良的記者,今日被扣活該,那你有沒有想過,平日裡你的心靈狀態都處於:「瘋傳的理財秘籍,不看就後悔」、「馬老闆最新演講,改變幾億人的財富觀」、「一定要收藏,今年就靠這個賺錢」,那憑什麼怪人家呢?對於沒有主動搜索能力的人來說,你能知道的,永遠都是別人讓你知道的。怪誰?


站在金融從業者角度來看,如果你忽略了網際網路「+」這個符號背後的事物本質,那麼越是看上去光鮮亮麗的東西就越致命。而當你發現危險之時,那些大嘴炮早就撈上一筆跑路了。留你一個在原地回想剛剛還很熱鬧的吠影吠聲。怪誰?


網際網路再怎麼拓寬傳統金融的通道,傳統銷售再怎麼轉型,談網際網路金融都不能離開金融的本質:金融這個詞從誕生之日起就和信用緊密結合在一起,信用是一切能夠持續發展的源泉。如果金融體系裡面缺乏了信用,那光靠信息的有效及時傳遞和網際網路+的包裝,金融都會被失信緊緊扼住風控這個命門而變異成吃人的怪獸。「某財行」或將而至的倒塌,會是對此最好的驗證。


這個時代,真心不安全。覬覦你的,窺探你的,耍弄你的,挑逗你的,那麼多,你如何看得清。無論如何,選擇權在你手上,下手前務必三思而行,要堅決和不靠譜說再見。


↓↓↓投資即送旅遊基金活動火爆進行中

相關焦點

  • 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記錄「網際網路時代」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資訊時代,技術力量不斷推動人類創造新的世界。網際網路,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人類正站在一個新的時代到來的前沿。《網際網路時代》是中國第一部、也是全球電視機構第一次全面、系統、深入、客觀解析網際網路的大型紀錄片,全片共十集,每集50分鐘。
  • 我拜訪了一位老者,在他的博物館裡,思考了網際網路之用.
    但是,當我們把多個技藝放到一起來看,就能看到,每個技術儘管在表現方式上不一樣,但是其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文化的體現。非遺是這樣,文物也是這樣。透過文物,我們解讀歷史,我們看到一個時代的風土人情,我們了解一個時代的人。
  • 進入全新網際網路時代
    在線電子商務的興起代表了網際網路新的商業模式的興起,人們需要重新審視網際網路,關注這一現象背後所蘊含的新機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對網際網路重新認識,抓住新時代的機遇。曾經被人們束之高閣的現場直播,在這場爆發之下又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
  • 央視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開播及其時代啟示
    在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開播儀式上,中央電視臺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電視臺是國家電視臺,國家電視臺就應該有國家電視臺的擔當,在一個全新時代的黎明時刻,以電視形態深入思考和展示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是國家電視臺義不容辭的責任。該片總製片人張政在一次工作會上說過,肩負著國家電視臺的創作任務,每一個創作人員都需要有一種由衷的使命感。
  • 下一個網際網路時代:企業在線化
    ——馬雲 「更深刻的一點是,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從底層認知到能力再到組織的結構,都需要痛苦地打破、重建,而且整個過程充滿不確定性。」
  • DT時代給酒店業帶來哪些思考?
    隨之的網際網路經濟也步入了3.0、4.0時代。近兩年,網際網路這個熱詞已經從學術走入實踐,從「天上」走入了「民間」。隨之的網際網路經濟也步入了3.0、4.0時代。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道:「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 IT的信息技術正在向數據處理、應用轉變。IT時代以「相知」為中心,關注於自身信息的統計與分析。
  • 「鐵路e卡通」讓網際網路時代與高鐵時代接軌
    我的煤炭網>新聞>港運資訊>「鐵路e卡通」讓網際網路時代與高鐵時代接軌 「鐵路e卡通」讓網際網路時代與高鐵時代接軌   高鐵網 發布日期:2020-12-23 18:58:06 新聞歸檔
  • 陳榮華:網際網路+新時代下的全新太陽雨
    1月15日,2015年太陽雨集團全球優秀經銷商年會,在開始長達三個小時的演講之前,針對團隊製作的一條介紹自己的相對高大上、正能量爆棚的片子,太陽雨集團總裁陳榮華毫不留情面地說。  他嘴裡所說的「自黑時代」,指的就是「網際網路時代」。而狄更斯的「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正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他對這個時代的看法。
  • 紀錄片《正在連接》揭露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小人物的真實現狀
    (原標題:紀錄片《正在連接》揭露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小人物的真實現狀)
  • 為什麼運營是網際網路時代下驅動的一個時代
    第一個階段,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最 早期,稱之為概念驅動時代。基本上,這個時代從1995年持續 到2004年前後。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 網際網路剛剛起步,線上世界還一片空 白,可玩的東西和可選擇的服務都還 不多,大家對於到底什麼是「好產 品」,甚至怎麼做產品都還沒什麼認 知。
  •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如何做一個不被蒙蔽的理性思考者?
    解讀網際網路無形之中對我們思維方式的改造,反思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知識焦慮,是一本網際網路時代的清醒之作。網際網路是一個有用的信息來源,但它只是一個工具,它所提供的不一定是具有真實價值的知識。因此,我們在使用這個工具時需要保持懷疑和警覺。許多人都太容易被近在手指尖下的信息所誘惑和迷惑。他們忘記了,或者根本就不在乎,什麼才是可靠的知識和如何尋找真相。
  • 孵化音樂人,高曉松的網際網路+思考
    暫且不知道,加盟阿里音樂之後的高曉松,會在音樂事業上做哪些新舉措以及新突破,但在酷狗、QQ、百度等在線音樂平臺群雄爭霸的當下,高曉松為何偏愛阿里一家?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網際網路自誕生之初在給萬千用戶帶來「免費」紅利的同時,卻讓原創需要尊重,變現能力較弱的文化娛樂產業添了堵,如何能在網際網路新環境下,藉助其門檻低,用戶基數大的推廣優勢,培養出更多的網絡草根明星,從而在音樂產業源頭就獲得自主掌控權,是幾乎所有在線音樂平臺都在謀劃的一盤棋。
  • 十集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全集
    中央電視臺《網際網路時代》作為中國第一部,也是全球電視機構第一次全面、系統地解析網際網路的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創意義無需多言。
  • 評電視劇《創業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的奮鬥青春
    電視劇《創業時代》聚焦近年來迅猛發展的網際網路領域,呈現技術革命的時代浪潮給人們交往方式帶來的巨大改變。作品對活躍在時代中心場域的「弄潮兒」郭鑫年、那藍、羅維、李奔騰、溫迪等人物的情感命運和價值追求進行了生動細膩的敘寫,觀察角度和精神視野開放開闊,對新時代技術發展、資本驅動、愛情倫理等議題的深度思考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審美發現與精神啟示。
  • 網際網路時代,家裝行業該如何走下去?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紅利消失之後,原本火熱的網際網路家裝市場同樣陷入了一片沉寂。至於未來的家裝行業到底該怎麼走,或許每個人都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如今可以肯定的是,網際網路家裝式的流量收割已經不再有效了,如果不改變家裝行業本身,僅僅是做撮合和中介,所謂的家裝行業也許只剩下了營銷的意義,再也沒有其他意義了。
  • 臺灣為何在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細節一:臺灣享有最好的硬體和4G網絡,卻用著最基礎的網際網路服務,甚至沒有一個好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最受臺灣年輕人追捧的前20大App,竟然沒有一個本土應用,難怪有人感慨「臺灣人在手機上被殖民了」。缺乏龐大用戶量和市場,使臺灣無法出現大陸動輒上億的超級App,阻礙臺灣網際網路企業實現規模化發展,盈利模式自然無法豐富起來,這是其與大陸玩家對比之下的先天短板。除了市場規模受限,臺灣營造的重製造業、輕網際網路的社會氛圍,使誕生BAT級企業的機會更加渺茫,地位不高的網際網路企業往往被視為「反叛軍」、「邊緣人」。
  • 為何臺灣在網際網路時代遠遠落後於大陸?
    儘管臺灣名嘴描述大陸移動網際網路驚人成就略顯誇張,但不可否認,曾錯過PC時代的臺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被大陸猛甩N條街,而且不可逆轉,使習慣貶低大陸落後的臺灣人錯愕不已。兩個細節足以說明一切。那麼問題來了,臺灣為何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表現不盡如人意,甚至已經掉隊?未來出路在哪?事實上,臺灣網際網路行業起步早於大陸,現在卻遠遠落後於大陸,這種發展差距的產生並非偶然。
  • 《網際網路時代》全集放送!!!
    中央電視臺《網際網路時代》作為中國第一部,也是全球電視機構第一次全面、系統地解析網際網路的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創意義無需多言。個人興趣的創造、風投資本的力量、創新創業的精神……,新技術與釋放出的萬千需求,在市場運動中彼此發現,並掀起一波波智慧創造與創業人生的浪潮,成長為今天俯瞰和照耀人類生活所有層面的新行業。浪潮所至,皆成新大陸。第三集《能量》網際網路引爆的能量,如同核裂變。它在經濟領域引發了幾乎所有產業生產方式、生產關係、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重新建構。
  • 網際網路時代浪潮退去,如何抓住下一輪產業周期?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歷經PC時代的鼎盛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百花齊放,網際網路時代已經走過了三十年。網際網路打破了原有交流屏障,將商業社會中的人與人、人與機都用網絡連接起來,大大降低了交互的成本,提高了生產的效率。網際網路思維作為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對產品、用戶、市場乃至整個商業生態進行著新的審視。
  •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慢思考
    在個案大腦無法正常清晰思考的瞬間,把催眠的指令輸入到對象。這是我認為最嚴重的後果,即會被無意識接收的各種信息催眠。與此相比,特奧康普諾利的《慢思考》這本書所說的效率低下、生活亞健康等問題,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大腦超載的原因當然是如潮水般湧向我們的信息。移動網際網路帶來便利,也打開了潘多拉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