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有千千萬,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屬於你的真知灼見而不只是道聽途說? 這個時代,X絲只要會包裝就能成為大「神」,今日估值13億不久就能翻個倍?
網絡的神奇之處在於,只要聲量夠大,即使是條汪,都能獲得萬分關注。這個說法有些許不恰當,畢竟汪那麼可愛對不對?保持物種的多樣性一直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追求的,此刻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不怕奇葩,就怕衣冠禽獸道貌岸然者的那些「三分真七分假」的糖衣炮彈。
《The News:A User's Manual》一書中(作者阿蘭·德波頓)這樣闡述,幾乎沒有一個角落能夠躲避新聞的不斷轟炸,新聞的喧囂紛雜已經滲入自我當中,但我們很少意識到新聞強大的影響力:新聞不僅能左右我們對現實的觀感,還能塑造我們的心靈狀態!
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傳遞更是一顆迅雷。在三月的最後一天,魔都的網際網路金融界爆了一個大雷。整件事除了「某財行」半真半假的惡毒謊言之外,還全方位充斥著一個大寫的LOW~
網際網路讓傳統行業有了重新站上風口的機會,也讓那些不甘於平淡生活的人開始「創業」:貌似是被上天選中的那樣,註定了只有他才能創造出這樣產品並帶領這樣的團隊來給這樣的行業注入新力量。不管是裝逼,還是吹牛逼,還是忽悠,一個馬老闆倉庫的看門汪都能變成「中國前10強網際網路企業的產品安全經理」,一見面就給你兜售他老闆的成功學。錯過他就像錯過了行業風口和未來。
站在新聞角度看,事情發生,有人看熱鬧,有人看門道。此刻你怪當日吹捧「某財行」的是無良的記者,今日被扣活該,那你有沒有想過,平日裡你的心靈狀態都處於:「瘋傳的理財秘籍,不看就後悔」、「馬老闆最新演講,改變幾億人的財富觀」、「一定要收藏,今年就靠這個賺錢」,那憑什麼怪人家呢?對於沒有主動搜索能力的人來說,你能知道的,永遠都是別人讓你知道的。怪誰?
站在金融從業者角度來看,如果你忽略了網際網路「+」這個符號背後的事物本質,那麼越是看上去光鮮亮麗的東西就越致命。而當你發現危險之時,那些大嘴炮早就撈上一筆跑路了。留你一個在原地回想剛剛還很熱鬧的吠影吠聲。怪誰?
網際網路再怎麼拓寬傳統金融的通道,傳統銷售再怎麼轉型,談網際網路金融都不能離開金融的本質:金融這個詞從誕生之日起就和信用緊密結合在一起,信用是一切能夠持續發展的源泉。如果金融體系裡面缺乏了信用,那光靠信息的有效及時傳遞和網際網路+的包裝,金融都會被失信緊緊扼住風控這個命門而變異成吃人的怪獸。「某財行」或將而至的倒塌,會是對此最好的驗證。
這個時代,真心不安全。覬覦你的,窺探你的,耍弄你的,挑逗你的,那麼多,你如何看得清。無論如何,選擇權在你手上,下手前務必三思而行,要堅決和不靠譜說再見。
↓↓↓投資即送旅遊基金活動火爆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