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申報《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園以來,無錫市南站中心幼兒園以江蘇省「課程遊戲化」項目實施為契機,努力踐行「一日生活皆課程」和「讓每一朵花兒燦爛綻放」的辦園理念,充分尊重幼兒發展的整體性、個體差異性,突出幼兒學習的主體性,珍視遊戲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給予每個幼兒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機會,推進幼兒園課程遊戲化項目。
該園立足指南精神,結合園所「十三五」省級立項課題《基於「觀察·評估」的幼兒園自主遊戲活動有效實施研究》,充分發揮戶外場地大、原生態環境豐富的優勢,合理地開發與利用幼兒園的大環境小角落,通過「研討、實踐、再探討」遊戲改造計劃三部曲的循環往復,創設以兒童為本的露營區、沙水區、冒險區、種養區、星星秀場等十大戶外遊戲區域,助力幼兒園課程遊戲化。
據了解,在「想一想、玩一玩、說一說、畫一畫」自主遊戲四部曲前提下,該園通過組織中大班混齡遊戲、大帶小遊戲、一區一班遊戲等不同自主遊戲形式,激發幼兒的遊戲興趣,從愛玩、真玩到會玩,推動幼兒按照自己的探索與學習經驗小步遞增的自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管住嘴和手,瞪大眼、豎起耳朵仔細觀察幼兒,認真記錄他們的遊戲故事,看到「了不起的兒童」,由衷地愛兒童,更新了兒童觀,她們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有能力的學習者,兒童是值得被愛、被尊重、被崇拜的。
「通過對自主遊戲的深入研究,我園的教師們開始真正明白遊戲和生活中的點滴都是寶貴的課程資源,課程觀發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改變」,園長許靜純介紹說,老師們對「一日生活皆課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做法,她們通過創設適合兒童探索的環境,將課程目標隱含在遊戲與生活環境中,支持兒童自發的學;她們追隨兒童的「學」,引發兒童在做與想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推動兒童梳理提升自己的經驗;她們以多種方式提供兒童自主學習的環境、時間、機會和工具,支持兒童自發學習、主動建構知識。
教師們認為,知識經驗來源於兒童,兒童有掌控自己學習的能力;同時也認為自己的想法有局限性,可能會妨礙兒童真正的發現和探索,從而不斷退後,努力規避自己觀點對兒童學習的幹擾,讓兒童的興趣決定課程的內容、修正課程的架構。
每年6月,「玩美旅程童玩節」是孩子們特別期待的日子,作為自主遊戲的主題項目,孩子們都會盛裝出席,他們可以裝扮成「小蜜蜂」在「芽芽農莊」採蜜,與花朵親密接觸;他們可以裝扮成「公主」「王子」,在星星秀場參加舞會,在陽光下舞蹈。「自主遊戲是孩子們的夢想與現實碰撞,他們在這樣的遊戲中開始相信:未來,一切的想像都有可能變成現實」,許靜純說。
策劃:《現代快報》教育 / 人才工作室支持發布:《百度新聞》新媒體平臺「百家號」組稿編發審核: 徐文豔 凌志 汪友生